《天道酬德》作者同在上部第二卷康寿秘诀3.古医治病

《天道酬德》作者同在上部第二卷康寿秘诀3.古医治病

00:00
11:23
《天道酬德》作者同在
上部第二卷康寿秘诀
3古医治病
美德良习是祛病延寿的关键

听到一件事,心里颇不是滋味。一位农村妇女,带着一袋东借西凑的救命钱去医院,为给身患重症的丈夫治病,一不留神,钱被偷走,她伤心绝望之下,跳楼自杀。
笔者不从偷窃者及其他角度说,只从病人治病的角度来谈。首先要说,这是很遗憾的事:很多人只知花钱的治病方法,却不知不花钱的治病方法。活着不易,挣钱不易,人们更应该了解,还有不花钱(或少花钱)又能根治乃至可令免于生病的方法。对于贫困者,尤其需要了解。那就是养生,或谓古医疗法、古中医法。
举个例子。一位朋友因为痛经而多方求医,采用过服止痛药等方法。虽然疼痛当时有所缓解,但没法根治,下月依然发作。而且副作用明显,大脑受伤害,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昏沉等。而如果用养生或古医的方法,就可以找到至少三个层面的病因,据此对根下手:
一、生活方面,如习惯喝白水,尚未入夏近暮空腹每天吃雪糕,使身体受寒伤阳;二、情志方面,因父亲赌博欠债及债主上门索债恐吓,从小生活在怨恨恐惧中;三、德行方面,怨恨父母,嫌弃爷爷,违背人伦。
对应的方法,可以从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一、生活宜忌。除了适食、护足、忌口、早睡等,还可采用物理方式调理气血(如简单手法温补肾阳等)。二、为人要则。提升知见,消除怨恨,忏悔改过,乃至济助众生,并功德回向。这样的方法(对证调治),治疗方向才是正确的,治愈速度也只会最快,甚至比之于西医不顾阴阳的控制症状都更快。因为病人不止要治痛,更是要治病,而真正的治病只有标本兼治!(按:此法治痛经,快者不到一周愈,未用药。)
概曰:加能、堵漏。如此,便能令人体自愈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故名古医妙法。亦知,与加能、堵漏等背道而驰的控症法,如用化学药物、切除等,非仅控症不治病,更是伤身损寿而贻害无穷。
人得病的原因,中医分为:一、淫邪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及瘟疫等);二、生活因素(食眠劳逸跌扑等);三、情志因素(怒悲恐忧等);
四、体质因素(含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盛衰)等。其中体质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后面隐藏的内涵很深,实际上跟人与生俱来的福德密不可分。为方便理解,将前二项合并,概括为三个层面的病因:一、不良生活习惯,如吃冰食、喝白水、晚睡;二、不够豁达开明的心态,如怨恨、悲观、忧郁;三、不善的作为,如忤逆长辈、欺凌弱小等。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脏腑气血;二、善恶福德。
那么对照现在常见的治病方法对症下药或对症下刀,就多数疾病标本兼治的要求而言,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一目了然。即中医凭阴阳辨证,能对证而治,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按:对症有别于对证。对症是针对症状,不辨阴阳,往往是治标;对证是针对病因,如气血阴阳,须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故能标本兼治。)当然现在一般中医的治本也存在不足之处,即调理脏腑气血的宜忌多有缺漏(非指优秀传统中医),对善恶福德方面的问题则并未重视。再则,在调理脏腑气血方面,相对而言多是用药物,巧妙的物理方式仍然缺少。这从病人角度言,是很大的缺憾。概为:一、脏腑气血的调理,仍有欠缺;二、善恶福德的解决,形同空白。
于此,养生或古医疗法的优势一目了然,即完全可以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并且几乎不花钱),并从生活习惯、心态、德行等三个层面进行。简言之,只靠改变为人,加上调整心态及衣食起居,或再配合一些简单的手法,即可调理气血、修复脏腑,又因增加福德,便能达成根治疾病的理想效果。痛经的治疗如此,其他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疑难杂症,何尝不是如此。(按:概有为人之道、生活之道。详见下部第二卷。如谓今人多阳虚体质,不宜喝白水,解渴可喝米汤。)
即谓:养生重在养德,其次才是善调身心。养生不是一定要停下手中的工作,不是撇开为善与调心而服用保健品,或再加上锻炼、练功。锻炼、练功等固无不可,却不是养生的核心,养生的核心是修心、止恶为善。即因从善而顺应自然规律,由此获得自然法则的护佑。比如一位得肝血管瘤的朋友,向来不愿意多交流,养成了孤僻、固执、暴躁的个性,心里有怨气,对未来有焦虑、恐惧,经常生闷气,有时会突然爆发,与父母意见不合就大声争吵、激烈顶撞。从人伦角度说,是明显有欠缺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年纪轻轻30多岁就得怪病。孙真人《千金要方》云:“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即谓,禀性既成慈善,百病自然不生,祸实无从生起,禀性倘若不善,百病自然易生,祸灾难免突发。此乃养性要旨。
其次是要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其中一些正是调养脏腑的物理方式。为什么简单的身体动作或体位法能修复脏腑?比如古人说,大小便时咬紧牙关,能固齿益精、强肾壮腰。于此可得启示。最奥妙的是,身体本来就有一个自动保护、修复的康复系统。有悟性的人会由此明白更多更深的道理。
乃也可知,敬畏天地自然、尊重生命,懂得与万物和谐相处(如改变弱肉强食的暴戾个性等),这些善良品性及康体习惯即美德与良习的培养,或谓利益他人也利益自己的智慧开发,正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其博大精深的表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是仅供停留于研究闲谈的空头理论,而是可供实际操作以解决问题的智慧与方法。
有人问:“这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什么医生不对病人明言?”答案是,古医早已明言。至于现在的医生,你也不应该苛求。你应该理解医生,他也需要生活。你不要指望医生对所有的病都能给出一个不花钱又能根治的方法,不能把所有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身上,而应该设法自救或采取弥补的措施。
有个故事看似笑话,却有深意。一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致力于培养儿子子承父业。一天老中医有事不在,儿子就替他坐诊,给一个常年来看病的患者看病。没想到儿子药到病除,患者的病完全好了。儿子得意地去找老中医说:“爸爸,你治了那么多年都没好的病人,我一副药就医好了。”老中医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你以为你这几年来读书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这是说,由于国学教育缺失,今知德本财末、德为财源者稀也。所以,关键是要自己做明白人,不要永远像天真的孩童。
最后想到一个理:故步自封固然不对,西方文明也有值得学习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将宝贵的东方文明弃之不顾,应该在学习、实践国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生于斯,长于斯,若对国学精粹的养性知之甚微,或不知其对自身的重大利益,岂非身入宝山空手而回!若能学习、实践这些理,并告诉更多人,尤其是贫困地区或无钱看病的人,则功莫大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