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蒹葭(上)

秦风·蒹葭(上)

00:00
06:46
蒹葭
蒹(jiān)葭(jiā)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sù)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zhǐ)

秦风·蒹葭(上)
周胜伟老师曾经说:“《蒹葭》是《诗经》305篇当中,写得最好的一首,首屈一指当之无愧。它在文学和艺术上达到的高度是它身后几百年、上千年的其他诗歌也未必能够达到的。”我们今天就来细细地讲讲《蒹葭》的成就。
蒹葭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芦苇。有次我去大理演讲,大家带我在洱海边的一个湿地走了一圈。我看到那芦苇已经白茫茫的了,说道:“这个就是‘蒹葭苍苍’。”他们突然很吃惊,说:“原来文化的美好就是这样的。”这个普普通通的东西就叫作“蒹葭”。好像一说起来,人就到了一个非常古雅的情景中。所以,大家都见过蒹葭,它一般生长在水岸边,高高的。风吹过去有一种苍凉感,带来秋天的感觉,萧瑟又冷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了,还被写成了歌词。“苍苍”是一种颜色,具体指的是老青色,有点像冬青树在天气变凉时的颜色。它并不是绿的,也不是青的,而是灰白的。你可以到家门口仔细地观察一下冬青,到了秋天或者冬天,慢慢转凉的时候,你放低一下视线,就会发现冬青青色的叶子上面像有一层白霜似的,不是太明显,但是细看就会发现,它的颜色已经改变了,这就是老青色。所以“蒹葭苍苍”就是秋天蒹葭衰败以后,在寒意中呈现出的白色。这个词用得多好,它不是简单地描述一种颜色,而是把时间的流逝也写进去了。
河边的芦苇白苍苍一片,上面的露水已经凝结成霜了,这里真正要写的是什么呢?是伊人,我心中期盼的这位伊人,就站在河的另一边。河岸边芦苇苍茫,可能还有一些清晨未散的雾,对面那个伊人的身影,影影绰绰,有一种朦胧又梦幻的美。
读到这里,我们就要问了:“这伊人究竟是谁呢?”有人说:“这应该是一位美人吧?”她是一朵高岭之花,很清冷,很难接近。我们的主人公就站在这样一个冷色调的画面里。芦苇苍茫,秋风萧瑟,在黎明的水边期盼着伊人,追寻着爱情。
怎么追寻呢?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就是逆流而上,而“溯游”就是顺流而下。这个主人公他要沿着水流,一会向上,一会向下,去追寻那位伊人。不管道路是困难重重,还是无比漫长,都不会改变他的心意。哪怕河水向四面八方流去,他也非常坚定。结果那位伊人似乎还在水的中央,但也不能确定。可见,无论男子怎样徘徊追寻,这位伊人对他来说,依然处于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状态。
一直追,却一直追不到。
为什么追不到呢?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未晞”就是露水还没有干的样子,“未已”是一个时间上的暗示,就是还没有停,还没有到头。白露凝结成霜,是天还没有完全亮的时候,渐渐地透出一些天光,霜慢慢地化了,但还是有一些潮湿,到太阳再升起来一些,露水就快要蒸干了。
我们会觉得这段时间似乎也并不很长,就是日出前后短短的那么一段,但是我们却对这段时间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时间意识是我们诗歌传统中很重要的部分,几乎是从古人开始一直延续到我们现代人身上的一种感知传统。我们不是很精细地去盯着时钟,才感受到时间过去了一分钟,还是一个小时,而是在某一个清晨,突然发现窗户上面起雾了,或者某一个夜晚,突然闻到桂花香了,才会意识到这已是什么样的时节了。天气是暖和了呢?还是转凉了呢?总之,变化发生了。自古以来,我们都是从外界的变化中发现时间的痕迹,正如我们在蒹葭的露水中,发现了太阳慢慢升起,感受到时间在分分秒秒地流逝。
时间带来了什么呢?诗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离开。他停留在这个瞬间,不知道今夕是何夕,永远在追寻那位追不到的伊人。从第一段的“水中央”,到后面的“水中坻”,再到“水中沚”,其实都是在讲,这个伊人始终虚无缥缈。她好像在我左边,又好像在我右边。我到了上游,她又在下游。我到了岸边,她就在水中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法,叫作重章叠句。
《诗经》中大部分的诗歌都采用了这样的描写方法,同样的一个事情反反复复地吟唱。但《蒹葭》的美学在于什么呢?在重章叠句中,我们既能看到时间的流逝,也能看到这位伊人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这就是《蒹葭》比别的诗歌艺术成就高的原因。这样的一种手法看起来很淳朴,实际上很高明。它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显示出追求时间的漫长和追求的艰难,它非常有力量感,能够反衬出追求者的坚持不懈。
我们能看到主人公一直在追求,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而且前路漫漫、希望渺茫。你会不会说:“这个伊人这么难追?他怎么就不能换个人追呢?”大家可以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比如刚刚来到大学校园,我们可能很期待能够谈一场恋爱,但这个时候,班里有两个男生都在追求女孩子。一个男生只追他喜欢的那个女孩,一直到毕业也没追到。一直追求,一直追不到;一直追不到,却还是一直追求。而另外一个,他追求每个女孩子都只追两个月,追不到了再换。最后班里的女生,都被他追了个遍。可能到了毕业的时候,这两个男孩子都没有女朋友,但是请问亲爱的书友,你会更欣赏哪一个男孩子呢?肯定是那个执着的男孩,对吧?不至于要“我有一人,生死与之”,但能够“我有一人,忠贞不改”,为了心中的目标坚持不懈,总是很令人感动的。另外一个男孩子变来变去,他心中的那个就不叫目标了,那就是投机,是欲望,它永远难以平息。
看到《蒹葭》的主人公不舍昼夜地去追寻伊人,诗里反复地交代“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就是强调非常地艰难,哪条路都走不通,但是他来来回回都没有放弃,我们就会觉得很感动,甚至希望他能够追得到那位伊人。就像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很希望我们喜欢的那个人能有一个好结局。这里的结局究竟怎样呢?诗里没说,他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作为读者,我们不仅要能够解读诗里写出来的东西,还要读出诗里没写出来的那一层意思,读出《蒹葭》没有说出来的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