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128殷浩教李充学会担当

《世说新语》128殷浩教李充学会担当

00:00
05:20

(128)殷浩教李充学会担当

李弘度常叹不被遇①。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②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③;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
  【注释】
  ①李弘度:李充,生卒年不详,字弘度,江夏(今湖北安陆)人。初为丞相王导掾属,后为征北将军褚裒参军,后除剡县令。母丧后出任大著作郎,因典籍混乱,遂在西晋荀勗分类的基础上,制《晋元帝四部书目》,分作经、史、子、诗赋四部,我国图书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部,实始于此。累迁中书侍郎,卒于官任。《晋书》李充本传称其“幼好刑名之学,深抑虚浮之士”,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注》《尚书注》《周易旨》《释庄论》《翰林论》等著作中。这些著作大多亡佚,从现存残篇看,他的思想以儒为本,好刑名之学,兼综道玄。因为家贫,苦求外任。

被遇:遇合,得到机遇,这里指得到君主或在上者的赏识、重用。
  ②殷扬州:殷浩(303—356),字渊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时期大臣、将领。早年以见识度量、清明高远而富有美名,酷爱《老子》。曾隐居十年,后会稽王司马昱征召其入朝,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在司马昱培养下,成为与桓温对抗的势力。永和八年(352),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和洛阳,次年中计兵败许昌。桓温趁机上表弹劾,被废为庶人,流放东阳。永和十二年(356)病故,时年五十三岁。后追复原官。

屈志:降低心愿。百里:指百里方圆的地方,即一个县。
  ③《北门》之叹:指贫穷不得志的感叹。《北门》即《诗经·邶风·北门》,诗中描写一个小官吏慨叹自己位卑多劳,生活贫困的苦况。其第一章云:“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毛诗序》谓:“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

【译文】
  李弘度经常慨叹得不到赏识提拔的机会。扬州刺史殷浩知道他家境贫困,就问他:“您能不能屈就,到一个小地方去?”李弘度回答说:“像《北门》篇那样的慨叹,早就让您听到了;我现在像无路可走的猿猴奔窜山林,哪里还顾得上去挑选该逃上哪棵树呢!”殷浩于是就委任他做剡县县令。

【读书感悟】

责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品质,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不仅会失去社会的基本认可,失去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而且在工作中往往一事无成。殷浩曾隐居十年,为官后又夹在会稽王司马昱和大司马桓温之间,深知为官的不易,但也理解家境贫困的李充想外放做官的心情。通过一次谈话来考查并教导李充要能够承担起责任,当看到李充决心已定后,就外放他做剡县县令。从李充的简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确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并对我国的典籍的梳理做出了巨大贡献,构建了我们图书目录学的雏形。无论是殷浩考察人的方法,还是李充的责任担当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