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庾道季口中的清谈不轻松
谢胡儿语庾道季:“诸人莫当就卿谈,可坚城垒①。”庾曰:“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②;康伯来,济河焚舟③。”
【注释】
谢胡儿:谢朗(338—361),字长度,小名胡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少有文名,善言玄理,文词艳丽,“撒盐空中差可拟”就出自他之口。官至东阳太守。
庾道季:庾龢(316—?),字道季,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县)人,太尉庾亮之子。好学,有文章,风情率悟,以文谈致称于时。历任丹阳尹,累迁中领军,卒于官任。
文度:王坦之(330-375),字文度,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时称“江东独步”。贬抑庄子之学,颇尚刑名学,著有散文《废庄论》,善书,《淳化阁帖》卷三有其行书四行,亦有文集传世。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袭父爵蓝田侯,后与谢安等人在朝中抗衡桓温。桓温死后与谢安一同辅政,累迁中书令、领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死后追赠安北将军,谥号“献”。
康伯:韩伯(?—约385),字康伯,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幼颖悟,及长,清静平和善于思辩,用心于文艺。有善理,善清言,哲学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主。其舅殷浩称赞他能自定位置,显然是个超群的人才。后举秀才,征召任职皆不就任。晋简文帝居藩时,引为谈客,从司徒左西属转任抚军掾、中书郎、散骑常侍、豫章太守,入朝任侍中。后改任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军。病重后改任为太常,未就任即去世,年四十九,追赠为太常。
①莫:也许;大概。坚:加固。城垒:城墙堡垒。这句话是把反复辩论比喻为两军交锋,所以这样说。
②偏师:在主力军侧翼协助作战的部队。这句话是指对方较弱,不须用主力军对付,只用一部分军队就可以了。
③济河焚舟:语出《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原指过了黄河就烧掉渡船,表示必死的决心。用来比喻下决心拼到底。
【译文】
谢朗告诉庾龢说:“大家可能会来你这里清谈,你应该加固城池堡垒了。”庾龢说:“如果是王坦之来,我派出一小支部队就可以对付他;如果是韩伯来,我就得破釜沉舟了。”
【读书感悟】
在魏晋,清谈是判断一个名士身份的标准,而且还可以从其清谈的水平知晓其在名士圈的地位。当然,清谈不轻松,需要脑力、体力同时开动。大家熟悉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等名士在兰亭清谈后,王羲之写的一篇序言。魏晋最著名的清谈家有18位:分别是“正始名士”3位:夏侯玄、何晏、王弼,“竹林名士”7位: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以及“中朝名士”8位:裴楷、乐广、王衍、庾敳、王承、阮瞻、卫玠、谢鲲。很明显此文中涉及的4个人谢朗、庾龢、王坦之和韩伯不在大名单中,应该是低一等但又实力相同的选手,因此每次清谈也都会认真对待。单就学习来说,以高质量的输出倒逼高质量的输入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学习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