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实验|林肯救小猪: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吗?

19.3实验|林肯救小猪: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吗?

00:00
06:24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林肯的故事。也就是美国内战时代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曾经对他周围的人说:所有的人都被自私激励,去做好事的。林肯周围的人反对这种观点。而且他们都认为,像林肯那么人品正直高尚的人,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他都感到无法理解。

后来,有一天林肯和他的朋友们,坐着一辆马车,在穿越一片沼泽地。当他们路过桥时,突然听见附近沼泽地里有一只母猪在尖叫。他们非常奇怪,就停下车来看。原来,那只母猪的小猪陷入了沼泽地里,出不来了。小猪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

看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林肯和他们的朋友们坐上马车继续赶路。但是很快林肯就叫停了马车。他一个人下了马车,跑回去,把小猪拉出沼泽,把它放到岸边。

林肯的朋友看见了,心想,你林肯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被自私激励,去做好事的吗?

等林肯回到了马车上之后,他的朋友就问林肯:“亚伯兰罕,在这个小插曲中,自私在哪里?”林肯回答说:“天哪,这正是自私的本质啊!如果我走了,让那只痛苦的母猪担忧它的那只小猪,我的心灵一整天都会不得安宁。你难道没有看到,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心灵的安宁吗?”

 

林肯的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伦理挑战。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来分析一下。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且我们看到一些人虽然默默这样做,但是大多数人是要谴责这种想法的。

相反,我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也经常会读到一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例如,特里莎嬷嬷、泰坦尼克客轮上给老少妇幼让出自己救生衣的绅士等等。

伦理学上把这一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利他和利己之间似乎是对立的。但是,林肯说:所有的人去做好事,都被自私激励。难道,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欺。或者说,利他仅仅是自私的一种偶然结果。

还有,很多人参与慈善事业,按照这种理解,难道他们都是在沽名钓誉吗?

 

所以,我们有必要区分两种利己主义。

第一种是伦理的利己主义。

伦理的利己主义和我们一般的理解比较接近。它提出了一个要求:应该按照自己的利益去行动。

伦理的利己主义是一种规范,也就是说,它认为人应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最大限度地符合行动者的个人利益。”伦理的利己主义是和利他主义的对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私自利”。

 

 

第二种是心理的利己主义。

按照心理的利己主义的看法:只能按照自己的利益去行动,或者说,人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就是利己的。

唯一可以让任何人当做最终目标去追求的东西,就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利益。虽然有时候,一个人也会促进或者增加别人的利益。但是这仅仅是因为这是他追求自己幸福的手段而已。

当然这里的“利益”是比较宽泛的,不定指金钱等实际利益。也可以像林肯的故事那样,指内心的安宁,宽慰等等。甚至,心理的利己主义认为,宣言要为了别人而行动的做法,是虚假的,伪善的。

可以说,心理的利己主义是关于人性的一个事实判断。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写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用来论证他“局部最优导致全局最优”的论点。其中包含了一个基本想法:每个人的自私自利将会通过分工和交换,来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他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每个使用资本和劳动的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

“我们是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而不是为了获得快乐去帮助他人。”

 

所以可以说,心理的利己主义是对人性的根本嘲讽。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人或者坏人。但是,制度有好坏之分:如果有好的制度,就会把自私自利变成利他。反过来,如果制度有问题,那么只会出现虚假、伪善的人。崇高的行为最终都会来被当成一种谋求私利的手段而已。

那么你赞同心理的利己主义的看法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Evaerest

    罗素在《幸福之路》讲过“被开化的自私”,和心理的利己主义应该是一个道理。深以为然,在每一件事上都扪心自问,更会发现最大的驱动还是利己,是遵循自己的终极价值观的。我以为价值观“正确”,就应当鼓励自私。只是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由谁决定正确的价值观、个体有没有选择价值观的权利,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所以我不相信人生而自由。人的精神思想看似是不受约束的,但是已经被环境和经历潜移默化的塑造了,极端的说,父母对孩子胎教就开始了枷锁。

    妖道诸葛亮 回复 @Evaerest: 我来试试 以文教化 逐渐陪养引导,整个社会的良性价值观、文明、素质发展,社会环境中鼓励利己而不损人,利人者利己,善人者善己,奸邪惰恶者以德责之,以法惩之,何如?个体没有选择价值观的权力?喜欢有句话 我们都厌恶社会的堕落,却选择随波逐流,要知道社会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

  • 幽默使者_nx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佛教语言。为,读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不修养自己,不做善事,就会天诛地灭。后人对这句话的严重曲解,既是语言的灾难,也是人性的灾难。

    妖道诸葛亮 回复 @幽默使者_nx: 解释没错,有所偏激。讲自私 就从自私的角度聊,修养的动力因是提高自己、增强自己、充实自己,利人者利己,善人者善己,勇敢站出来对社会性侵害和不良现象说不,因为我也不喜欢、不愿意被同样对待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被他人肆意破坏。

  • 杨希yanglook5678

    利他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類似于經濟学中企业的外部經济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們在利他中产生互动,創造了美好。當然合理的利己,也是促進社會发展的根基,人们同樣在利己中互动。利他与利己兩者很多时候是交错狀態下存在的~

    妖道诸葛亮 回复 @杨希yanglook5678: 亚当斯密 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 一个是利己而利人 一个是利人而利己。

  • 差不多zoey

    就像洛克论述的那样,自然状态下的人是有悲悯之心的,看到残暴的杀戮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一点在心理学上有证明。商业社会里,很多时候利他才能利己,或是产生共赢;生活中,小的如母亲爱孩子,大的如保护环境。可能社会道德的所推崇的利他行为就是为了达到共赢吧!

    妖道诸葛亮 回复 @差不多zoey: 同病相怜 看到残暴的杀戮,由人及已 由己及人,我也不喜欢被杀。所以我也无法支持杀戮。

  • 洋腔英语

    似乎心理利己主义更深刻也更值得称赞。因为它更确定,而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且它结合了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走的是中正之道

  • Jeffzhang110

    这个故事产生的悖论就好像老百姓抬杠一样,正反都有道理,按照这种说法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自私的,做坏事是为了自己得到物质金钱的好处,做好事又是为了自己心灵的安宁;那么反过来是不是所有人做任何事又都是无私的。

  • PHChen

    我赞同 心理利己主义 ,感觉它把人拉下神坛,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分析了作为动物的人的行为的内在逻辑。而我相信这个逻辑是应该这样存在的而不是来自“神谕”

  • 前方探马来报168

    比较赞同心理的利己主义,根据我献血的经验感受来看,做这种看似是无偿无私的事情的时候,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在满足自己是一个慷慨有爱心的好人这种心理需要。在我做每一次自愿活动时这种心理如影都随形,可以说在没有切实利益时这是一种很强的动力来支撑我们做好事。

  • 妖道诸葛亮

    同病相怜 看到残暴的杀戮,由人及已 由己及人,我也不喜欢被杀。

    妖道诸葛亮 回复 @妖道诸葛亮: 所以我也无法支持杀戮。

  • 永乐_uac

    心里利己主义者对母爱是怎么看的

    妖道诸葛亮 回复 @永乐_uac: 关键字 纬度思考 道德律令 利他 利己 哲学 自我 家庭成员 社会角色 公民 人 母人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产物,母爱,自我责任的担当与家庭组建后的利己产物,爱与爱其子,本身即为己方私有“财产”的维护、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