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讲解05 ▏第一卷释义2

《新华严经论》讲解05 ▏第一卷释义2

00:00
18:35

菩提场内,示兰若以始成;普光法堂,处报身之大宅;这是讲毗卢遮那佛化身为释迦摩尼佛。“兰若”,这个地方指的是“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这是《华严经》的原话,释迦牟尼佛始成正觉,示现八相成道,化现开悟的那一刹那,所以叫“示兰若以始成”。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花藏狮子之座,妙悟皆满……”,是释迦牟尼佛成佛和化现的地方。普光明殿即普光法堂,在《华严经》第七品<如来名号品>、第二十七品<十定品>、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等,一开篇都有一段话:“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普光明殿,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光明显现的一个地方。普贤长子,举果德于藏身;文殊小男,创启蒙于金色。普贤是佛之长子;文殊是童子相,代表我们原初本心,像孩童一样,纯洁无碍的本心智慧。小孩是天真烂漫,也很快乐,无忧无虑,代表无分别,也代表初生,未来将要无限茁壮成长的未来佛,也代表东方。“普贤长子,举果德于藏身”,藏身就是如来藏身,是说普贤菩萨入如来藏三昧,入普贤三昧,实际上显示了佛的果地功德。“文殊小男”,文殊作为一个童子实际上代表发蒙,这个“蒙”,童蒙,代表根本智慧,本心的无分别智的形象。以海印之三昧,周法界而降灵;用普眼之法门,示尘中之刹海。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因果两门,体用相彻。《华严经》里面有海印三昧和华严三昧两种三昧,海印三昧偏重于体,华严三昧偏重于用。华严三昧实际上就是普贤三昧。普贤菩萨的妙用,法界大用,是以海印三昧,“周法界而降临”,就是遍法界,处处垂行化身,垂行示现,度化众生。在海印三昧中,毗卢遮那佛在全体法界中显示他的种种灵应,现身度化众生。比如《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云: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住于佛住;得佛平等,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立不思议,普见三世。世尊在摩羯提国阿兰若道场普光明殿中,坐莲花藏狮子之座,妙悟皆满,“二行永绝”,即烦恼障、所知障永不再起。“达无相法”,通达法界一相无相之法、寂灭之法。“住于佛住”,安住于佛究竟圆满的住处,得佛之平等智慧,到无障碍处。“不可转法”,不可转法意谓:教法、证法皆不为他所转动,因为此华严法最究竟。也指佛所证之华严终极圆顿法,无有超过此者,无有其它可撼动者,故云“不可转”。“立不思议,普见三世”,佛是一念之间,可以顿见三世。比如《华严经·十定品》: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现如来身,清净无碍,无所依止,无有攀缘,住奢摩他最极寂静,具大威德无所染著,能令见者悉得开悟,随宜出兴不失于时,恒住一相所谓无相。<十定品>里同样讲一刹那成佛,这个一刹那就是永恒,就是整个法界像开了花一样,“遍界花开”,一念法界缘起,遍界莲花充满。<十定品>一开始说佛在摩羯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进入的是刹那际诸佛三昧。这个刹那际三昧是个非常有意思、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李长者的《新华严经论》中经常用到。刹那际三昧,大体来说就是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刹那际,当然不只是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也是一念法界、法界一念。这一念本心,它是竖穷三界,横遍法界,这是刹那际三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华严宗人看来,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下降,八相成道,然后一直到双树下涅槃,他这一生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刹那。他的本心、本来,就是一刹那,始终不离刹那际三昧,度化众生。“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现如来身,清净无碍,无所依止,无有攀缘,住奢摩他最极寂静。”住在最极寂静的大功德、大威德的智慧境界之中。佛成道时入刹那际三昧,恒住一相,什么相?无相,“恒住一相所谓无相”,这实际上是对《华严经》本身经文的一种提炼。佛在成道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描述,就是身遍十方,智周三世。佛的智慧,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身,是遍法界,遍十方界,这是佛的现量境界。所以在《新华严经论》中讲,以“海印之三昧,周法界而降灵;用普眼之法门,示尘中之刹海。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因果两门,体用相彻。”普眼菩萨,《华严经》里有一段经文讲普眼菩萨周遍寻找普贤菩萨,但找不见。以普眼法门来看,一尘之中就具有无边刹海。“依正二报,身土交参”,正报的身体(有情世界)和依报的国土(器世间),重重交叠,交参无碍。“因果两门,体用相彻”,因果体用相彻,融通无碍。以释天之宝网,影十刹以重重;取离垢之摩尼,明十身而隐隐。就像帝释天的因陀罗网一样,十方无边刹海,重重无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重重无尽的因陀罗网境界。离垢摩尼,从方便说的角度也可以指第九识(庵摩罗识),将第八阿赖耶识全部清净掉,就叫第九识,就像摩尼宝珠。或者我们一念,一刹那开悟的时候,找到那个根本的东西。所以开悟后,就是全法界都透亮,那个智慧之光,一念把整个法界都照亮了。并不是说你在肚子里边看到的,或者听到什么爆炸,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这些现象实际上是你在禅定功夫中身心气脉的一种变化,和真正圆教的开悟相差很远,完全是两码事。而且圆教开悟后永远都是这样,不会说你悟后又迷,或者还要再继续通过有为法努力再深入,不是这样的。开悟后就无所谓悟者和所悟,整个就在圆融境界之中,而且不是你开悟,整个法界似乎像展现在你的眼前一样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发现你就处在某种觉海之中,本来就没什么好得的。很多人以非常重的有所得之心,一开始就求开悟、求证,这种行为思想就是系统性偏差,这个出发点实际上就是有问题的,不够纯正。“取离垢之摩尼,明十身而隐隐”,明如来十身相海而隐隐。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这两句非常非常著名,从古到今被无数次引用。无边,就是讲现量境界,一刹那成佛的释迦牟尼佛成就的境界是什么呢?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当下,不去不来,不动不静,不外不内,不生不灭,当下一念就是无边刹境、十世古今。“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所有的、无穷的时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穷无尽时间的法界,不用去延伸,不用去移动,就是在当下一念之中,全体显现,全体具足。“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重重无碍,无穷无尽的法界,无穷无尽的宇宙万象,无穷无尽、无量的众生。不光是现在横向这一刹那无量,就是过去、未来、现在、生的、死的,已经死掉了的,在我们看来已经死掉的,但实际上在法界中他没有死,他不可能死,他本来就在那个位上,那个位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说你要穿越到过去,其实不要穿越,你一穿越那个过去就不是过去,就成了你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是全体的话,没有你的话,那个过去它就在你的心性之中。“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就是说你和他,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东西,全体具足,所谓“一毫毛端现宝王刹”,一粒沙就是全体法界,全体世界;时间、空间,有形、无形,其实都在当下一刹那全体具足,这才是对佛究竟大觉境界的描述。其为广也,以虚空而为量;其为小也,处极微而无迹。十方无卷,匪亏于小相之中;纤尘不舒,含十方而非碍。毗卢遮那佛所悟到的境界、他的本心、他的智慧之源或者他的法身,大小如何呢?如果说大,“以虚空而为量”,虚空有多大他就有多大,也就是和宇宙一样大;如果说小,“处极微而无迹”,处在最小最小的极微中也找不到他。佛教讲极微是最小的单位,但所悟的这个东西,在有形有象的最小单位极微里或者比这个还小的单位里,也找不到他。“十方无卷,匪亏于小相之中”,大和小是方便说,实际上大小是重重无碍的。不用把十方卷起来、收起来,收到这个小相里边,小相里面就是十方,这其实很难理解。比如为什么我人在这,我又可以遍法界,这很难理解。我不知道下面这个理解对不对,有的时候我跟朋友聊天说,在华严境界中,一滴水就是整个大海。但我们说一滴水是大海,我们还有一个它是大海中的无穷滴之一的概念。其实华严境界中,圆教里面不是这样,这一滴水它不光是海中之一滴,它就是全体大海水,而且每一滴水都是全体大海水。但是这个怎么去理解呢?这是圆教一多无碍的思想,从这个原理和经典中的很多内容可以得出上面这样一个推论。“十方无卷,匪亏于小相之中”,就是最小的一个东西,不是把十方卷起来揉和在它里边,其实这个最小的东西就是全体。“纤尘不舒,含十方而非碍”,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意思,比如说一个毫毛一样细的东西,或者很小的一个微尘,它不要张开,它就是含十方而非碍,十方世界都在这里许。不是说把十方世界卷起来或者把纤尘延伸开来,没有卷舒来去,但它都是全体具足。马祖当时有位水潦和尚来参礼他,水潦和尚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马祖说:“礼拜著。”水潦和尚上前礼拜,马祖一脚当胸踏倒,水潦和尚起来后就呵呵大笑,说:“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就这一刹那,他得到了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就在这一毫毛端得到它。当然,禅宗的祖师是实证和现证。我们再找一个公案看看,可以对照一下。《碧岩录》里有一段关于雪峰禅师的公案,一日示众说:“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把所有的山河大地撮在一起,就像一粒米这么大,相当于把全地球浓缩起来做成一个小芝麻。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黑洞的科普,黑洞相当于把整个地球突然变成一个小颗粒,它的能量非常巨大,浓缩在一起,那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这里雪峰禅师说我把整个地球变成一颗芝麻团放到你眼前,可是你们这帮“漆桶”,你们这帮眼没开的人是看不到的,干脆“打鼓普请看”,就是敲鼓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来看是怎么回事。这是雪峰禅师的一个公案。雪峰的这个公案,雪窦对此有一个颂云:“牛头没,马头回,曹溪镜里绝尘埃。打鼓看来君不见,百花春至为谁开?”圆悟克勤评唱说第三句“曹溪镜里绝尘埃”已经有点多余了,充其量属于放一线道,给你开个门缝让你撇一眼,但实际上已经有点多余了。“打鼓看来君不见,百花春至为谁开?”圆悟克勤说这一句已经忒杀郎当了,多余得不能再多余了。“百花春至为谁开?”最后一句话实际上又是八字打开了。我们继续回到原文,刚才讲到“十方无卷,匪亏于小相之中;纤尘不舒,含十方而非碍。”即使最小最小的一个东西里面都有十方,而且十方也不要去卷缩起来。小、大无碍,实际上六相十玄就是对这种华严无碍境界的一种描述。从圆教来讲,不是大,不是小,小大无碍,具足无量,同时又是法法具足,法法平等,主伴圆融。恒居智海,分果德于五位之门;常住法堂,示进修于九天之上。恒居智慧大海,法性之海,觉性之海中。释迦牟尼佛在讲《华严经》的时候,他是始终不离刹那际三昧。他的心一直在智慧的大觉海之中,从华严三昧或者从海印三昧中流露出来这种言辞、经典。据说《华严经》有上、中、下三种本子,上本无量无边,为什么无量无边?实际上就相当于全体法界,那是根本的华严。像我们人类找到的这一点,那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同样这一小部分也具足全体法界智慧。“恒居智海,分果德于五位之门”,把果地的功德通过五位来表述。五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或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这有这两种说法。用五位来表示果德,果德是什么?就是果地的妙用,果地的作用。什么是佛?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如果真正懂得果地佛是什么,你就不会贡高我慢。当然同时,如果真正懂得圆教的道理,自他不二,因果不二,那你也不会妄自菲薄。虽然毗卢遮那佛常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的普光法堂中,但实际上他也可以不离本处,化现到禅天上去讲法。“示进修于九天之上”,这里的九天应该指的是超越三界的界外大菩萨重重无碍的修行,也代表超越三界的更高的圆教的圆融无碍、无量法界的修行。因为这个九天,如果按照道家的说法,比如明代有一个人叫张岱,据说是明代第一才子,很多文人都比较推崇他的一本书《夜航船》,这本书相当于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百科全书,里面有很多典故和出处。当代的很多文人学者也喜欢,因为它是一本古代知识的入门之书。这本书里面讲九天,就是按照道家或者道教的宇宙观,九天即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昊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古人也有九重天、九霄的说法,天的最高处。按道教的说法,有三十六重天。“示进修于九天之上”,这里的九天之上是指非常高广无碍,超越有形有相众生三界的圆教菩萨无碍的修行。当然也可以指佛在不离菩提场的同时,上升到比如说二禅天的某个宫殿里讲法,或者到忉利天讲法,忉利天所有的众生用偈子赞颂他,等等意思。此方如是,十刹同然;圣众如云,海会相入。释迦摩尼佛成道这个事,不只在地球上是这样,无量世界都是这样,重重影现。也就是说这个事不仅发生在这里,也发生在宇宙的每个角落,发生在每个地方,每个法界的每个区域里。“十刹同然”,十刹指的是十方无量刹尘世界,无量刹土,无量世界都是这样。“圣众如云,海会相入”,这个法会非常广大,佛的眷属,菩萨,天,龙,神等等,众圣云集,海会相入,犹如大海一样广大的法会。  智凡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此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智凡不碍”,智者和凡夫不相妨碍。这个境界是超越凡圣的,状,比喻,可以用什么来比喻呢?类似于“多镜以纳众形”,许多镜子相互影像,每个镜子都可以照耀所有。我的镜子,你的镜子,光光相照,可以彼此照到自己境界中的一切事物。凡夫和智者、凡圣交参无碍,在境界中互相显现,就像每个镜子里面有许多的镜像,谁都能看到其他的,可以把种种的形象纳到自己的境界中来。“彼此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大家互不妨碍,互不干扰,光光相照,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叫彼此无妨,主伴圆融,法法圆融,“若千灯共一室”,就好像有一千盏灯同在一个房间,各照各的,互为影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