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讲解04 ▏第一卷释义1

《新华严经论》讲解04 ▏第一卷释义1

00:00
20:53

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有情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叫有情,菩萨叫觉有情。“情”也是代表执着,情和智相对,所谓“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进入妄想分别以后,如如不动的心体就显示了差异相。当我们有情众生产生情识的执着以后,原来本初的智慧就被它隔阂遮蔽了。所以叫“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当你通达心的本源,超越自我执着的人、我、众生、寿者之见,“知心体合”,当你真正觉知到或者说我们体悟到自己本心的时候,也就合于原来那个真如法性之体。“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这句话一开始就表明虽然众生是有情,有情想、情识的分别,但是他的本源就是智慧之海。我们众生,如果从《华严经》或者华严宗的宗教意象来看,宗教意象就相当于一个图像,比如说我们众生的种种分别。如果把宇宙和所有的众生看作一个人,一个巨大无比的人,每个众生、每个时代,每个地球上或者宇宙间所有的生命,其实都是那个人的化身、那个人的延伸。就像我们每个细胞都有我们全体生命的信息,假如说我们用这种全息理论来理解,那么这个巨大无比的人就是毗卢遮那佛。每个人其实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毗卢遮那佛有三种体性,第一种是寂灭性,融通无碍的寂灭性;第二种是光明性;第三种是分别性,这种分别性是从纯智慧中出现的,是度化众生的方便,是一种辩才、化身、化现,这是他的体相用三个方面。每个众生都是具体而微的毗卢遮那佛,他也是这样。当你契合以后,你就知道他是一个整体。所以从佛的境界来看,所有众生都是佛。但是,我们普通人很难理解,会觉得我是我他是他、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会用许多的理论去理解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为什么很难理解经典?因为当我们在思维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有”,“有”就是把我的思想、我的知识、我获得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我的知识体系、我自己的存在感,把这些固定化,认为这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从佛教来看,首先你要破这个才能理解那个。你首先要知道,我们当体如幻。你的感觉、你的知识是靠不住的,你先要把它放掉,包括你的生命感本身也是一种需要超越的东西。我们对时间、空间,对于我们这个生命,对于宇宙的认知,你首先把这个东西要放掉,才能得到佛之知见。所以,禅宗祖师如圆悟克勤禅师说,你学的时候要把所有的恶知恶见全部退却,恶知恶见一下放掉,恶知恶见也包含了对佛法知识的执着。佛法知识可能成为一种醍醐,但是如果你执着它,把它变成一种我执的所在,它反而会成为一种障碍。就像禅宗的很多方便,最后因为被人执着也成为了一种不方便,本来是无上方便,最后成了无上不方便。关键在于我们个人,其核心问题就是不要出现系统性偏差,不要从实有化、技术化角度去理解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如果从宗教角度来理解这句话,那就是一切众生的心识活动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心识的一种表现形态而已,它只有相似相续的状态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一个东西,就像海中的浪花或者天上的云,它不断的变化,但它本质就是一个东西。云再怎么变化,它都是水蒸汽,海上的浪再奇形怪状,它都是水,它都具有湿润的性质或者流动性,运动的性质。我们如果形象的理解,就是说所有的众生他当下这颗心,他的种种功能作用,他的相,其实都是毗卢遮那佛那颗大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千种姿态,万种形状,它不断的变化,无穷无限,无边无尽的化现。但是从毗卢遮那佛来讲,这个化现实际上是他自心的一种天然的化现,也是他的菩提心本愿的一种表现,我们都在毗卢遮那佛的觉海之中,在大觉的海洋之中,我们每个人的本心当体就是那个东西,和他是一样的。“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有情众生的根本是智海,智慧之海,我们的智慧广大如大海。但是从众生的角度讲,它就是业识,心识之海,就是阿赖耶识。但在佛性来讲,它就是转识成智的那个东西,就是清净识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有情之本指的是我们凡夫的无明,那么它的本是什么呢?智海可以代表我们的本觉,代表我们如来藏本心的智慧。也就是说,虽然表现为无明,但它的本质是如如不动的清净智慧。这两句话实际上可以说把整个李通玄李长者的华严经思想全部讲完了,高度总结,就是这样的。他的源泉是这样,我们可以从宗教学的角度,从宗教图景来看,每个人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他当下一念归心,就不存在化身不化身,自性、自心就是毗卢遮那佛。所以说修华严的人,以毗卢遮那佛为本尊,华藏世界就是你的坛城,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眷属。“依智海以为源”,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烦恼之海,其实在大觉者来看就是清净之海,同样是源于那个根本的东西。“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含识就是有分别性的众生,在情识大网之中流转的众生,“总法身而为体”,实际上都是一道清净法身。也就是我们说的五蕴即空,空即五蕴,这个空也可以理解为法身之体。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为什么有有情、有含识?为什么有三界六道或者无量世界一切的生死流转的众生?因为他没有得到法身智慧,没有得到法身见,没有证到法身,更没有见到报化身的作用,所以说在生死中流转,不自觉知。有人经常会问,为什么不自觉知,到底从明到无明那一念是怎么形成的,是怎样的机制,有什么公式算出来或有什么窍门?这实际上是没法说的。从佛教来讲,比如说《楞严经》里面讲,“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本来本心很清净,为什么有了山河大地这种东西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禅宗的回答就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当下就告诉你,其实你自己就生了山河大地,禅宗就用这句话来解答你的问题,如果上根利智的人,比如琅邪慧觉禅师,他听到这句话就开悟了。在《楞严经》里面的讲法,就是用演若达多迷头认影的典故来说明这个问题,它是无端的。如果要找一个理性的类似于现代物理学这样的描述方法,或者理论模式,或者甚至去验证它,这是做不到的。所以,如果你依据世间法的理论要把佛法研究透,在我目前看来,应该是个死胡同,走不通的。这就是系统性偏差。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但是为什么众生和法身本体、智慧本源背离了呢?是因为情生智隔,因为我们产生了情识妄想,所以它遮蔽阻隔了我们的本心智慧。“情”代表一种执着,“我”的执着;识代表分别;想代表我们的情想,代表我们的识心分别、妄想分别。由于产生了一念的分别心以后,本来的清净心体就变出了千姿百态,出现了许多的差异性。“情生智隔、想变体殊”,那么怎么回复呢?“达本情亡、知心体合。”当你通达本源,通达智海本源,你就超越情识的执着,当你知道了你的本心,知道法身、本心的心体,然后合于法身本体,这个时候就超越了情识妄想和识心的种种分别。从凡夫来讲本来是凡圣不二的,但是为什么出现六道轮回,凡夫的种种境界呢?是因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你要回到本体呢,就是一念之间,达本情亡、知心体合。我们前面曾经介绍过普庵印肃法师,他就是看到这句“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他开悟了,他当时说了很多偈子。今此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现在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这个原理的,就是“明众生之本际。”我们要看一个人对一部经典的注解,悬论、会释、总论部分非常重要,这部分实际上体现了造论者的根本智,是他对这一部经,或者这一部经与其他所有经的关系,乃至他对整体佛法高度凝练的一种理解。随文解义的部分其实有很多相似性,但也有他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思想脉络,但是最明显的总持就会体现在总论部分。这里也体现了李长者的结论性的东西,通过总论表示出来。他说《华严经》,就是明众生之本际,就是智海,众生的心源,也就是说《华严经》描述的就是众生的本源心地,本地风光。我们不要以为本地风光是不可说,是空的,什么都没有,本地风光就是全体法界,生机勃勃,但它的体性又是寂灭性,寂灭和动相、生机是不二的。这才是全体的本地风光。所以不要觉得本地风光是某种特殊状态下的某种感受,好像一刹那看到什么东西、某种状态或者身体的一种感觉,那个不是真正本地,本地风光是随时随地刹那全体法界都是。但是你要能够一念顿现,这才是真实的。《华严经》就是为了阐明众生的本际,“明众生之本际”,众生之本际,就是众生本来的那个本心、本觉。“示诸佛之果源”,而且是佛的果地境界,就是众生本有的如来藏的功德。对佛来讲,《华严经》描述的是佛的果地,已经成就的果地境界。这个佛指的释迦牟尼佛,他实际上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他是三身一体佛。释迦牟尼佛,实际上显示的境界是三身一体佛。释迦牟尼佛最真实圆满的境界,在讲《华严经》的时候才讲透,讲到了终极。这是一个华严宗人对整个佛法和《华严经》的认知。《华严经》讲什么呢?讲众生的本心、如来藏,讲众生的本地风光,讲诸佛的圆满境界,诸佛之果源,本性源泉。其为本也,不可以功成;其为源也,不可以行得。我们本心具足的东西,“不可以功成。”功是什么?就是功夫论,就是有为造作。本心也是无为法,不是有为有修有造作的东西所能够成就的。但是你说那就不修了,这样的话我就很绝望,我既然不能修,我不学了,不听经,我什么都不做了,那我随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在功用的阶段,在禅宗里面叫做以楔出楔,以细楔出粗楔,实际上是对治法。但是你要知道对治法的根本,比如我们现在得到这样一个文字见解,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对于功用的执着。从圆教的角度来看功用就是非功用,就是不功用。所以说佛法见地一定是无碍的,千万不能单纯的从字面理解,以为什么事都不做。这很微细,但是我们一定要先认知到那个本源的东西,他的本不可以功成,他的源不可以行得。就是讲他的本源不是有为、有相、有造作的功用、行动和行持所能达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所有的有为有相,不过是全体的无量的有为有相中的一个很小的泡沫,所以你执着他就不对了。另一方面从圆教来看,任何一个有为有相又是全体法界的有为有相。但是这里主要强调入门之方便,入门之方便首先在于要破除自己对有为功用的自恋、妄想、执着。因为我们凡夫所有的行动是有目的的,是从自己出发的,这里首先让你破除这种自我目的性、功用性的执着,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当你破除自我这些东西,知道因果不二、本自一际的时候,此时才能够一念万年,一行具万行。到这个时候你的行为,就不是来自于你的自私自利,不是这一生形成的社会的、生物的这个我,而是来自于更广大的整个法界和我们的本心。“其为本也,不可以功成;其为源也,不可以行得。”最根本最究竟的东西并不是你有为、有相,如果你有为有相,就会出现竞争性。我比别人精进,我少睡少吃,他磕头一百,我磕头一千。他一年成佛,他十年成佛,我一个月成佛,我一年成佛。这样就会出现竞争,出现我慢,出现有所得心,贪得无厌的心。美其名曰菩提心或者精进心,这个是贪得无厌的贪心,甚至有嗔恨心。有极度的人我高下心在里面,这个其实是没用的。李长者强调这个本来的东西是本自具足的,不可以功成,不可以行得。功亡本就,行尽源成。如果超越了对功用的执着,就可以契合本源,但并不是说没有功用,天然法界的大用是无穷无尽的。只是你超越了那个功能作用,超越了那个能量感。有的人总说能量气场,能量气场永远是来来去去变动的,不可能是固定的。如果有人说某个人能量高、级别高等等,这种描述很容易让人产生攀比心,一点都不准确。“功亡本就,行尽源成。”当我们超越对功行的执着和实有感,在无碍的功用中行无碍的菩萨道、行广大菩萨道的时候,才能够契合到本和源——清净本源。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人的本源是谁呢?是毗卢遮那佛。如果从《华严经》、华严宗本身来看,所有众生其实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你的智慧的本源就是他。我们这个分别心,在圣者的境界中,就是无分别心,也是一种妙用智慧,妙观察智。类似的说法在慧思大师的《法华经安乐行义》和《诸法无诤三昧法门》里就有,他把我们的六识六根叫六自在王,[1]法尔缘起,这是从一个很圆融的角度来看我们众生的。我们众生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低,把佛看得很高。但在佛看来,众生就是自己,就是佛,众生和佛是不二的。所以你要得到佛之知见,你念佛以佛为本,你学佛以佛的究竟圆教为本,而不是以世间法的种种知识为本,不是合乎自己的欲望、合乎自己的知识体系,合乎自己的爱好来学佛。佛法不是为了迎合每个人自己的后天妄想的,佛法是让你抛却妄想,得到本源更加圆满的东西。源、本无功,能随缘自在者即此毗卢遮那也。以本性为光,智随根应,大悲济物以此为名,依本如是设其教泽,滂流法界以润含生。本源是无功用的,但能够随缘自在,随缘显化。达到无功用,破除我执法执,得到大圆满的境界以后,可以随缘任运地度化众生,证入果地即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以本性为光,这个本性是什么?就是佛性、涅槃妙心、般若,也可以叫秘密金刚体、摩尼珠、如来藏等等,可以有很多的词语来描述它。涅槃有三德、四德。这个本性,就是具有常、乐、我、净四德的佛性和涅槃,就是具有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的佛性和涅槃。“以本性为光”,本性之光是什么光呢?是常寂光,我们的法身光明是常寂光。“智随根应,大悲济物,以此为名”,所以说毗卢遮那佛光明遍照,照一切万法。这个光明,指的是涅槃光、常寂光、法性光等等。“以此为名”,以毗卢遮那佛为名。“依本如是,设其教泽”,根据这个本源的清净佛,所有众生的本源清净佛和毗卢遮那佛的本源清净法身,以此为根本,演出华严大教。“泽被法界一切众生,滂流法界以润含生”,磅礴之色,汪洋之色,磅礴流通于法界,滋润一切的有情生命。毗卢遮那佛为本源,但就我们人类世界、地球而言,释迦摩尼佛是他的化现。其实毗卢遮那佛在无量法界中有无穷的化身,在永远的度化无量的众生,但是在人类世界中,从我们人类的视野来看的话,毗卢遮那佛就化现为释迦牟尼佛。于是寄位四天、示形八相。菩提场内,示兰若以始成;普光法堂,处报身之大宅;普贤长子,举果德于藏身;文殊小男,创启蒙于金色。以海印之三昧,周法界而降灵;用普眼之法门,示尘中之刹海。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因果两门,体用相彻。“寄位四天、示形八相”,为了度化众生,毕竟要化成有形的众生,在天同天,在人同人,通过一生的化现,使众生觉得有一种亲近感,能够以这种方便度化众生。四天代表什么呢?欲界有六层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天就是指六欲天的第四层兜率天,又叫知足天或者妙足天,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兜率天下降到人间来度化众生。兜率天在夜摩天上三亿二万由旬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就借这个地方一个位置下来人间。实际上毗卢遮那佛是遍法界的。兜率天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的四百年。兜率天的天人是光明体,通身光明,能照耀世界,照得很远。我们人类是通过自己的技术手段来照亮世界和环境,但兜率天人的身体光明就可以照耀世界。兜率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欲界六欲天的一部分。内院是弥勒菩萨所在的净土,弥勒净土。根据弥勒上生经,如果皈依弥勒,称他名号,可以往生兜率天。兜率天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那你说弥勒佛有多少个化身呢?比如弥勒菩萨化身到人间来,可能活七、八十年或者一百年,但是在兜率内院,一天一夜还没过完,就几个小时,打个盹他就下来了,他可能幻化很多化身。一次有个人问本尊和这些化身是什么关系?其实不矛盾,本身那个东西他就是个影子。兜帅内院里一般是一生补处菩萨,他从这个地方下降成佛。一生补处菩萨,像释迦牟尼佛,都是从这个地方下降。所以说“寄位四天,示形八相”,就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降兜率、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双树涅槃这样一种示现。
[1]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六根名为门,心为自在王。造生死业时,贪着六尘,至死不舍,无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名为无上死王。《法华经安乐行义》:六自在王性清净者:一者眼王,因眼见色生贪爱心。爱者,即是无明,一切烦恼皆属贪爱。是爱无明无能制者,自在如王。性清净者,如上观眼义中说。用金刚慧觉了爱心,即是无无明无老死。是金刚慧其力最大,名为首楞严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