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到路易十六两口子拖儿带女想逃跑,却在法国边境被抓了回来,结果是革命组织内部产生了分歧,这个革命组织的名字叫做雅各宾俱乐部(Jacobin Club)。
所谓的俱乐部,是来自英国的一个词汇,最早的时候,就是指那些没事聚集在一起喝酒吹牛的农民,或者说闲人,后来词义扩展了,不喝酒,只吹牛的聚会也用上了这个词,而“雅各宾”,本意指的是天主教一个叫做道明会(Dominican Order)的组织,那为啥一群革命者,却使用了法国第一等级天主教某个组织的名字呢?不好意思,这事儿和英国那个托利党还有辉格党一样,都不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而是他们敌人对他们的蔑称。原因是这群巴黎的革命党早期没什么钱,在一所道明会修道院旁边租了一个简易的食堂,作为他们的大本营,自己给自己倒是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宪法之友协会(法语:Société des amis de la Constitution),可名字不错,就是太长太拗口了,周围人习惯性地使用了他们的大本营作为他们的名字,雅各宾俱乐部就是这么被叫开了,后来所有历史记录者几乎都忘了什么宪法之友协会,记下来的,都是雅各宾,将错就错,一直到今天。
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言归正传,拿路易十六一家子咋办这个问题,让雅各宾俱乐部发生了第一次分裂,1791年7月17日,一部分成员分家出去,组成了斐扬俱乐部(Club des Feuillants),这个将近300人的组织,是真正的保皇派,他们反对雅各宾激进派提出的共和制,坚决主张保留路易十六的国王位置,这些人也正是最积极的君主立宪推动者。
在这些人的不断努力之下,激进派妥协了,不仅路易十六一家子暂时安全了,法国也终于在这一年的9月4日,诞生了第一部君主立宪制下的宪法,并且比英国走得更远,规定“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实行最新的,最时髦的三权分立制度,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在地方层面,正式取消了以往的封建分封,将法国领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单位,这就是今天法国人所说的省(法语:Département)。这份宪法,今天称做1791宪法(French Constitution of 1791)。
宪法是宪法没错,不过你听名字就知道了,这宪法可能活的时间不咋长,是个短命鬼,事实也是如此,至于说原因,你应该听说过一句话,有些人是专门好心办坏事的。
这事儿是这样的,法国从君主制,一下子变成了君主立宪制,这让周围国家的君主们那是相当地不安,如果俺们国家的老百姓有样学样,也来这么一手,那我这一家老小可咋活啊?最受震动的,当属法国的两个邻居,普鲁士和奥地利。
普鲁士这时候的国王是腓特烈·威廉二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II),他是前面那个占据了我们很多篇幅的腓特烈大帝的侄子,那为啥腓特烈大帝死了没把王位传给儿子呢?因为这家伙就没儿子,别说儿子,他连个闺女都没有,著名的,牛气冲天的,相当爷们的腓特烈大帝按照今天史学家的观点,是一个99.999%的同性恋者,没儿子挺正常的。
而奥地利的老大我们都知道,那可不是国王,而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时候坐在皇位上的,是路易十六的大舅哥,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此人的另一个身份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女皇特蕾莎的第三个儿子,老娘那么强势,儿子自然也相当跋扈,他先是冷眼旁观法国的大革命,等到发现妹夫路易十六根本就没办法控制局势,法国最终必然是君主立宪之后,他出手了,和腓特烈·威廉二世于1791年8月27日,也就是法国宪法生效前的四天,在一个叫做皮尔尼茨的地方签署了《皮尔尼茨宣言》(Declaration of Pillnitz)。
这个宣言极其简单明了,它就说了两件事,第一,法国造反派们,你们要停止一切造反活动,把权力交还给俺的妹夫,路易十六;第二,如果第一条不满足,我们普鲁士和奥地利将进攻法国。
利奥波德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一个有个牛掰的大爷,另一个有个厉害的虎妈,可惜,这俩家伙自己就是个二货,本以为吓唬一下法国人,对方就会妥协,可惜却完全没搞明白当时法国的政坛情况,和大多数法国人当时的心理。
法国政坛啥情况?刚刚说了,分裂了。激进派虽然暂时没斗过保皇派,可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么一搞,激进派马上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再斗一次,看吧,咱们拥戴的这个国王是个被外国人控制的傀儡,现在人家就要里应外合进攻我们了,同志们,咋办啊?而当时大多数巴黎革命群众,很有一些叛逆期中二少年的特质,最不怕的就是吓唬。
所以,《皮尔尼茨宣言》这事儿在热血沸腾的法国造反派看来,那就是国王和贵族们的疯狂反扑,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雅各宾俱乐部的极左激进派卷土重来,借着群众的怒火,推倒了斐扬俱乐部,占据了议会的大多数席位,并且在1792年4月20日对奥地利宣战。
可惜的是,雄心是有的,雄起的能力却是暂时还没有的,这时候法国军队里的贵族军官们已经没有几个了,就算还活着,也是人心惶惶,没有什么战斗力。奥地利的军队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长驱直入,侵入了法国的领土。
也就是在这时候,巴黎传出了一个消息,说咱们战场上为啥输了?是因为路易十六的那个外国老婆,来自奥地利的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她就是一个间谍,给自己的娘家奥地利提供情报。
问题是,法国人民一下子就信了,当然,这事儿换做是我,我也可能相信,因为谁都知道,奥地利的那个神罗皇帝是玛丽的哥哥,你们在国内想推翻我和我老公的统治,我亲哥哥来解救我,我给他传个小纸条,整点儿情报,怎么了?合情合理啊。
法国人民自然说不行,你的小纸条,那可就是我们的人命。
1792年8月10日,在雅各宾俱乐部领袖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马拉(Marat)和丹敦等人的带领下,巴黎人民攻占了杜伊勒里宫,路易十六和玛丽都被关押起来。随后,这几个激进派的领袖操纵议会,宣布废除刚刚制定的宪法,国王必须退位,整个国家必须实行普选制和共和制。
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二、路易十六和妻子的死
我们说这时候的雅各宾俱乐部,内部依旧是分裂的,一部分人是纯粹的知识分子,理想是有的,甚至准备把革命输出到整个欧洲,但这些人除了一张嘴比较尖酸刻薄,其他也就没啥了,可谓手无缚鸡之力,所以在外人看来,他们是比较温和的激进分子,这部分人,大多数来自一个叫做吉伦特(Gironde)的地区,号称吉伦特派;
可另外一些人,那就不一样了,动手能力极强,办事比较雷厉风行,也更加激进,像罗伯斯庇尔和马拉都是这一派的。因为这些家伙在议会开会时,喜欢成群结对地坐在大厅最左边的一个高台上,所以得名为山岳派(法语:La Montagne),但实际上,比起山岳派这个类似武林盟主的名字,他们给后世贡献的另一个政治派系名称,应该是更加为人所知,那就是左派(Left-wing Politics),原因就是他们经常坐在左边,而刚刚说过的吉伦特派的成员,自然是撇着嘴坐在会议大厅的右侧,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政治术语右派的来历(Right-wing politics)。
早期的时候,左派就是激进革命者的代名词,而右派大多数是保守的,不主张激烈变革的守旧者,但如果按着现代政治光谱来划分,则左派强调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平等,而右派是关注个人的自由以及社会的传统秩序,比如说左派就经常说,政府应该在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方面多多地介入,以缩小贫富差距,最好大家这辈子生老病死都是平等的。右派就不喜欢政府管这么多事,他们主张小政府,尽量减少政府的职能,人家资本家或者大忽悠赚钱,只要不违反法律,就是人家有能力,咱们保护好私人财产,维护好社会秩序就行了。
至于说谁对谁错,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件事,只要是走了极端的,都不是什么好鸟。额外多说一句的是,中国国内的左派和右派比较复杂,和上面说的政治光谱不太一样,这个呢,属于中国特色,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多研究研究。
言归正传,1792年9月的法国,左右派的划分只在于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处置路易十六这个曾经的国王。
极左派主张处死国王,他们说即便路易十六这时候已经不是国王,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公民了,他也必须去死。对于这件事,罗伯斯庇尔的原话是:“如果他无辜,革命又是什么呢?如果他无辜,我们岂不都犯了诽谤罪?路易必须死,因为共和必须生。”
说实话,这句话让我想起明朝的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成功之后,本来不想杀于谦,但他的亲信徐有贞说了一句话:“不杀于谦,此举无名”。法国大革命进行到现在,罗伯斯庇尔上面那段话的意思也是如此,如果不杀了路易十六,那么我们这些冲进王宫,随随便便就把国王抓起来,侮辱了他的造反派们,我们的法理基础是什么呢?岂不是全都触犯了法律?
简短地说,罗伯斯庇尔的演讲获得了成功了,右派吉伦特人虽然千方百计不想让路易十六死,但还是在最后的投票里,以360对361的一票之差,没有救下来路易的性命。
不过路易十六本人却是非常坦然,38岁的他在1793年1月21日,走上断头台时,一直都是一副温和而淡定的表情,根据行刑的刽子手笔录,他最后的遗言是:“我对我所受的一切指控都是清白的,我希望我的血可以巩固法国人的好运”。
今天的人们对于如何评价路易十六,并没有太多的歧义,这个人本性善良,有一定的保守倾向,最大的问题是优柔寡断,经常拿不定主意,这一点对于一位领导者,是最致命的,大革命初起的时候,无论他是顺应革命,还是马上逃离,或者像后来乾隆评价的那样,动用武力,“诛首恶者”,可能都没问题。但是,此人啥也没干,仅仅是随波逐流,一会儿听议会的,一会儿听大臣,当然,也听媳妇的,整出了一出出的闹剧,最后对自身酿成了大祸。
路易十六的死,标志着法兰西千年的君主统治正式终结,后来虽然有所谓的波旁复辟,还有拿破仑称帝,但在我看来,都不算是法兰西封建制度的延续,最多,算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小浪花而已。
稍微提一下的是,路易十六的那个媳妇儿,玛丽·安托瓦内特在九个月后也被所谓的人民法庭判处死刑,大的罪名当然是叛国,挥霍无度等等,但小的罪名里,赫然有玛丽奸淫自己亲生儿子的指控,指控书上甚至还有她儿子,后来被称为路易十七的亲笔签名作为证据。
但我们要知道,路易十七这一年,仅仅八岁,还浑身是病,被寄养在一个鞋匠家里,据说,是革命群众选出来的巴黎市长,和一位代理检察官叫做埃贝尔的,亲自跑到鞋匠家里,“温和地”问来的口供。
不仅如此,在巴黎的流行文化里,还把下面这个段子加在了玛丽的身上,说路易十六当国王的时候,有一次大臣向他们两口子反映农民没粮食吃,玛丽在一旁轻描淡写地回答,那为啥不吃奶油蛋糕呢?你可以想象到,这个法国版的“何不食肉糜”让巴黎人恨死了他们的玛丽王后。
可是,历史学家考证了半天,发现一生收养了四个贫穷儿童的玛丽,是没有说过这句话的,这个段子是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里的一段文字,只不过他的原文上是一位“伟大的公主”说的这句话,当卢梭老先生写出这个段子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玛丽公主,当时也仅仅只有4岁。
那么,为啥法国人对玛丽如此愤恨,捕风捉影,只要听到一点点负面消息,马上就信以为真,大肆传播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玛丽神罗公主的身份,让她成为了天然的出气筒。对于大部分法国人,说服自己参加革命的前提是,国王必须是坏的,但俺们祖祖辈辈都效忠国王,国王咋就坏了呢?那必须是有外来势力的蛊惑,王后是奥地利人,天然的,就是来蛊惑国王的,所以,一切责任,由王后来负责就是政治正确,这一点,和中国古代的红颜祸水是一样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玛丽本人确实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女人,花钱如流水,百姓已经食不果腹,但她的生活比花天酒地还要花天酒地,那自然是招人恨。
玛丽一直到死,也没有为自己做任何辩解,据说在走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了刽子手的脚,还轻声细语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先生,我不是故意的”,这也成了她被记录在案的最终遗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了。在她被处死的两年之后,儿子路易十七也因病去世,很多人都相信这个小孩是被虐待,以至于感染了肺结核而死,这个我们没有任何证据,但路易十六一家子团圆了,这倒是真的。
三、第三次暴动,极左派上台
也正是路易十六死的这一年,英国的那个马嘎尔尼访问中国失败而回,当他得不得,得不得地劝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再次出使中国时,乔治三世啥也听不见去,他的脑子里只有惊雷一样地不断重复一句话,法国居然把国王的脑袋砍了?砍了!这小子根本就没心思听马嘎尔尼瞎白话,他一心琢磨的是,如果英国人某一天也来这么一次革命,我老乔的脑袋是不是也像那个路易一样,咕噜一下滚到万人坑里呢?他的兴趣已经完全不在清朝的身上了。
和乔治三世一样想法的,还有西班牙,荷兰,萨丁王国,汉诺威等等,于是,路易十六刚刚脑袋搬家,1793年2月,这些国家就纷纷加入了前面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的那个联盟,准备镇压法国的革命,第一次反法同盟正式成立,也标志着第一次反法战争的开始(War of the First Coalition)。
虽然说吉伦特派在路易十六的死刑问题上,输给了极左派,但这时候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高层里,他们还是占据多数的,前面说过,这些家伙开口人权,闭口自由,革命的理论一大套,可打仗的事儿,却是七窍开了六窍,一窍不通。
结果就是,法军在联军面前节节败退,这一下子,本来最开始人数很少的雅各宾俱乐部极左分子,就又有了新的机会,罗伯斯庇尔和马拉等人开始大肆宣扬吉伦特派高官的腐败,反正有的没的,都扣你脑袋上。问题是,吉伦特派有很多人,本来就是中产阶级,甚至资本家,家里都是有点儿钱的,极左分子这么一忽悠,老百姓越看,就越觉得这些家伙的财产来历不明。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不管你本来黑不黑,最后都是一身的灰。
高官们有钱,钱来自贪污腐败,贪污腐败导致前线打了败战。当这个“完整”的证据链形成之后,巴黎老百姓的热情又被点燃了。
1793年5月31日,在极左派的引导之下,大量的巴黎市民又开始造反了,他们冲进了议会,逮捕了大量的,他们认为贪污腐败的吉伦特派议员。等到三天的造反活动结束之后,6月2日,吉伦特派被彻底清扫干净,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极左派进入了法国最高权力中心。
这场暴动,和前面的攻陷巴士底狱,还有杀掉路易十六,并称为法国大革命的“三大暴动”,一次比一次激进,一次比一次彻底,在这之后,稍微了解一点儿历史的都知道,法国大革命进入了民粹主义的恐怖阶段,史称雅各宾专政,或者叫恐怖统治(Reign of Terror)。
我们说想要完全理解法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那就绕不开一个人,一个道德上极其自律,不贪财,不好色的家伙,此人是谁?我们下集再聊。
法国出了那么多思想家,却没把国家治理好,什么原因呢?
起个短点的名字真的难 回复 @1x903360m7784: 因为想的美
雅各宾左派当时也确实没办法。因为吉伦特派一顿瞎指挥不仅把法国经济搞崩溃了,反法联军也打到了凡尔赛。结果吉伦特派坚决不派兵防守凡尔赛而是让军队在巴黎维持治安。结果让巴黎市民人心惶惶,引起了九月大屠杀。雅各宾左派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推翻了吉伦特派。只能说温和的吉伦特派被时代淘汰了
AI小书童 回复 @自在又随缘: 这些人物其实都是身不由己,着实让小书童有些心疼呐。不过我还是希望,情况能够越来越好,每个人最终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哟。
英国人才是处死国王的开山鼻祖,乔治三世对路易十六之死有啥好震惊的?
来了
要到拿破仑大帝了么?
据说好像是好像是布里欧修brioche ,一种高黄油比例的面包
最期待的部分
法国千年君主制唯一被绞死的国王—路易十六
历史的尘烟 回复 @三丫家的丫: 不是绞死的,是砍头
来了
【小助手】 欢迎加入枫落白衣福利群: 为答谢老铁们对节目的支持喜爱,枫落白衣老师想给大家开系列福利小灶,首次主题是:中华帝国制度随便聊,预计一个半小时,约在草长莺飞暮春三月的某个周末,大家先加小助手微信:ximajun2018,备注“史话”入群,了解详情,到时可获赠部分讲课资料,并和枫落白衣及众多听友同群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