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138 法兰西未成霸业,不列颠终是王国

欧洲史话 138 法兰西未成霸业,不列颠终是王国

00:00
18:16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37岁才当女王的安妮,前半生是痛苦和悲惨的,其中最悲惨的,就是她不停地在怀孕和生孩子。你可能很诧异,从古至今,不停怀孕和生孩子的女人多了去了,她有啥悲惨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大不列颠王国横空出世


安妮女王是18岁嫁给丹麦王子的,后来英国人曾经有一句谚语,总结玛丽、安妮和她们的丈夫说:“威廉国王不断地思考,玛丽女王不停地说话;安妮女王不断地吃饭,乔治亲王不停地饮酒。”乔治亲王就是安妮的老公,丹麦王子,全英国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酒鬼。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有相当大的可能性,这哥们的喝酒导致了下面的事情,从安妮18岁开始,到她当上女王的19年期间,一共怀孕了17次,其中流产7次,死胎5次,孩子生下来很快夭折有4次,只有一个叫威廉的孩子,带着一身病痛,挣扎着活到了11岁,最后还是死掉了。


所以,当安妮当上国王的时候,她也是一个孩子都没有,而且17次怀孕生产的经历,严重地摧残了她的身体,她已经不能再怀孕了。而且我绝对相信,这个在体内孕育了17次生命,又17次失去了他们的女人,心中一定蕴藏着巨大的悲伤,这种精神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但尽管身体孱弱,精神痛苦,并且才智平庸,还经常自卑,不过你既然当上了女王,那就只能把这一切都深埋在心里,奋勇向前,所谓的“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这里顺便说一句,曾有人问我,如果你有机会选择,你愿意当古今中外哪一个王朝的帝王?说心里话,了解了一些历史之后,我对当帝王这件事,实在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远远不如一个混吃等死的富家翁败家仔对我的吸引力大。


虽然很艰苦,但幸好安妮女王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她实事求是,杀伐果断。上台的第一件事,她就召开会议,讨论英国是不是要加入对抗法国的同盟,去参加前面说的那个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经过充分讨论之后,她认为她死了的那个姐夫威廉三世是对的,英国需要显示它的肌肉了,于是,仅仅10天之后,新的女王安妮正式对法宣战,这份魄力,足以弥补她治国的才能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英法那就是老冤家了,没事就撕吧撕吧,为啥这次说打个仗还需要魄力了呢?原因当然是法国这时候相当地牛,在路易十四率领之下,法军神勇无比,占领了南部尼德兰,意大利的北部,并且在西地中海上耀武扬威,面对同盟军,大有以一己之力降服整个欧洲的势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参战那就需要勇气,不过安妮女王的魄力和勇气也是有实力做后盾的。1704年,英国的一位战神登场了,此人就是前面我们说过很多次的约翰·丘吉尔。


丘吉尔在光荣革命之后,也顺应形势,改换了主人,可无论威廉三世,还是玛丽二世,都不待见他,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和老主人詹姆斯二世的关系实在太铁了,大家怕他反水;二是此人和当时的安妮公主相当好,但你别误会,不是那种好,安妮公主正忙着怀孕,流产,再怀孕,再流产,没功夫干别的,丘吉尔和安妮的这个好,是因为他娶了安妮最好的闺蜜莎拉,然后就站到了安妮的阵营里。很明显,和自己妹妹天天吵架的玛丽二世,绝对不会对丘吉尔有什么好脸色的。


但郭德纲说了,活得久那才是王道,玛丽和威廉死了之后,安妮上位,丘吉尔的春天就来了。他很快就被授予马博罗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的头衔,然后以英荷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加入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事实证明,安妮女王看人的眼光也相当准,丘吉尔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大同盟的劣势。


他在1704年的布伦海姆战役(Battle of Blenheim)中,与奥地利主帅,神圣罗马帝国的陆军元帅欧根亲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联手,大败法国与巴伐利亚的联军。这场胜利对于盟军的精神鼓舞,可以说巨大无比的,你要知道,法国陆军在这场战役之前,已经整整60年没有失败过了。


所以,安妮女王知道消息后,一定要给丘吉尔修一个大宅子,不要都不行,名字就叫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这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不是王室或者教会拥有,名字却叫做宫殿的大园子,后来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出生在这座布伦海姆宫里。


就连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都被约翰·丘吉尔的牛掰震撼了,赏赐了一个明德海姆亲王的称号,一直到今天,丘吉尔家族还可以使用这个称号,这份荣光在整个欧洲,那可也没有几个家族可以享受到的。


房子帽子都得到了的约翰·丘吉尔也没让他们失望,后来在1706年的拉米依战役和奥德纳尔德战役里,又接连打败法军,甚至一度打进了法国的境内。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当时的法国,拜路易十四多年集权高速发展所赐,还真的是强大得一塌糊涂,即便联军有丘吉尔和欧根亲王这样的战神,法国依旧不是大同盟能够彻底打败的,双方渐渐地陷入了胶着状态。


也就在此时,1707年,英国通过了一个划时代的联合法令(Act of Union 1707),这个法令的本质内容其实就是一条,英格兰和苏格兰从此合并为一个国家,新的名字叫大不列颠王国(Kingdom of Great Britain),当然,我们依旧称呼它为英国。


我们说在1707年之前,以安妮女王为例,英国国王的头衔往往是这样的,“安妮,蒙上帝恩典,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法兰西女王以及信仰的捍卫者等”,法兰西女王这个头衔是英国人在百年战争之后自吹自擂的一个头衔,我们前面解释过了。其他三个,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女王那才是货真价实的头衔,但它们这样并列出来,也表明了另一件事,那就是这三个地方虽然都遵奉安妮为女王,但他们可是独立的,都是王国,说不定过几年,苏格兰一生气,自己整出一个国王,只要实力够强,你英格兰的国王就要滚蛋,啥安妮女王,不认识,从来没听说过。


但1707年这个联合法令的发布,意味着一件事,从此之后,安妮的称号变成了“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及爱尔兰女王”,从此之后,英格兰和苏格兰那就是地名了,而不是国名,谁再敢自称苏格兰国王,那就是以下犯上,而不是割席分坐,这里面的法理区别,那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说对于安妮本人,她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合并的,并且这次合并的幕后就是她的那只小白手。


可为啥这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王国的议会老爷们和民众也同意合并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基于以大吞小的自豪心理,英格兰的民众也许同意合并,但苏格兰的大部分民众应该是不同意合并的,就连当时明确支持合并的苏格兰议员詹姆斯·克拉克都直言不讳,认为合并一事“至少与四分之三苏格兰国民的意愿相违背”,虽然这种反抗并不坚决,但你说苏格兰老百姓心甘情愿,显然不是。


不过老百姓的意见肯定没有议员老爷们的意见重要,苏格兰议会之所以最后答应和英格兰合并,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整个苏格兰的利益。当时的苏格兰,用一句时髦的话说,经济已经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大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这些长时间战争带来的秩序混乱,让苏格兰的商业船只在海上被劫掠的机会大大增加。苏格兰自己的海上力量完全不行,而基于当时的法律,英格兰皇家海军还没有责任保护他们,再加上海外殖民计划的失败,1695年的大饥荒又饿死了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口。种种这些,让苏格兰整个社会叫苦连天,几十万英镑的国债更是压得大家喘不过来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格兰议会落井下石了,说只要你们和我们合并,这些都不是一个事儿,国债我们替你还,我们的海军从此保护你们的商船,有钱大家花,有酒大家喝,那岂不美哉?实话实说,面对如此大的诱惑,苏格兰议会当时很难有拒绝的勇气。


让苏格兰议员们同意合并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了。这些老爷们都是大商人,大资本家,英格兰在合并之后给予他们的贸易优惠,让大家这心跳得是砰砰的。况且,英格兰还拿出了大笔金钱,私下里偷偷地塞给了还在犹豫的苏格兰议员们,以至于一位从始至终都支持合并的苏格兰议员,罗伯特·伯恩斯,曾经以不屑的口吻说道,“(议员)被人以英格兰的金币买卖,可谓一群国家中的无赖”,当然,这位伯恩斯因为一开始就是铁杆合并派,应该是没收到多少钱的。


无论如何,1707年,大不列颠王国横空出世,至于说爱尔兰并入这个不列颠,要等到90多年之后,到时候我们再说。

二、让英国获益多多的乌德勒支条约


虽然国家的新名字起得很霸气,但是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战场上,名字没用,你就是称呼自己为亚历山大·凯撒·李元霸,那也还是要看实力的。成为大不列颠王国的英国虽然有丘吉尔这个战神,人家法国的总体实力却超过了你,双方又在战场上僵持了一段时间,英国议会终于决定不再打下去了,有两件事促使他们做出了这个选择。


第一件事是1711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去世,奥地利推出来的那个想争夺西班牙王位的小伙子查理,必须去接位,否则神罗就绝后了,于是,他变成了查理六世(Charles VI, Holy Roman Emperor)。英国这边一琢磨,我们为啥要打法国?是因为怕法国和西班牙合并,可现在的局势是,如果继续打下去并且胜利了,那神罗的皇帝就兼任了西班牙国王,一个整合了德意志、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将再度出现,我怕不怕?很显然,怕得要死。那我现在再继续和法国打下去,真的把神罗皇帝整到西班牙王位上,我是不是傻?


第二件事就是钱不够花了,英国不仅自己要维持庞大的陆军和海军,还要和荷兰一起给那些贫穷的盟友输血,1711年一年的军费预算,就达到惊人的700万英镑。想当年查理一世为了100万英镑的税收,就和议会闹翻了,最后还掉了脑袋。即便克伦威尔的军政府时代,一年军费也仅仅是250万,现在是700万,那还受得了?所以,议会里主和的托利党人逐渐占了上风,而安妮女王的态度是没有态度,她多次表态,“我没有野心,只想见到光荣与和平”。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这帮老爷们拿主意,别指望往我身上甩锅。


于是,1711年,主战的丘吉尔被英国议会罢免了职位,理由是受贿。丘吉尔被迫流亡之后,英国和法国开始了秘密的和谈,也是在这一年,两国在伦敦签订了初步和约。坦白地讲,这就是对盟友的背叛,可是这种事在当时大混战的欧洲那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儿,荷兰干过,法国干过,奥地利也干过,只要对自己有利,为啥不干,道义?你是不是傻?


英国这么一搞,荷兰自然也撑不下去了,而荷兰这个出钱的金主爸爸一撂挑子,整个大同盟也就玩不下去了,实际上,法国国内的经济也撑不下去了,路易十四一看对方不玩了,自己马上就坡下驴,咧着大嘴嚷嚷着,俺们法国一向是爱好和平的。只能送他四个字:真不要脸。


于是,劈里啪啦,打了十多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于1713年4月11日正式结束,大家签署了一系列的和约,这些文件加起来,有一个总称,叫做乌德勒支条约(Peace of Utrecht)。


条约重要的有这么几点,一是大同盟承认法国的那个孙子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统治的合法性,但这个孙子不能再拥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了,并且法国要保证永远不和西班牙合体;二是西班牙要被削弱,它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领土由神圣罗马帝国和其他大同盟成员瓜分;三是法国再次承诺不支持詹姆斯二世试图在英国复辟的梦想,承认英国的新教国王。当然,这里面还存在一系列在美洲和亚洲的领土交换,总之,大家都有点儿好处就是了。


不得不说的是,乌德勒支条约里面,还包括英国和西班牙私下签署的一个和约,在这份合约里,英国获得了两个好处,一个是西班牙把直布罗陀半岛(Gibraltar)划给了英国,熟悉欧洲地理的朋友都很清楚直布罗陀海峡的重大意义,那是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咽喉要道,今天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英国后来拥有了无数殖民地,又放弃了无数殖民地,但是这个靠近直布罗陀海峡的,只有6平方公里的小小半岛,却是一直到今天,英国人拼死也没有放弃的一块殖民地,而西班牙也一直都咬紧牙关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说那自古以来就是俺们的领土,几百年的坚持,这其中的利益到底有多大,你仔细想。


英国在乌德勒支条约里面获得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奴隶专营权”(西班牙语:Asiento de Negros),啥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可以合法地向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出售非洲奴隶。我们说作为第一个拥有庞大海外殖民地的西班牙帝国,也是第一个在美洲使用黑人奴隶的帝国,西班牙自己倒是很少去非洲抓奴隶,这种苦活脏活他们都是承包给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也非常愿意赚这个钱。原因是非洲的奴隶抓起来不难,但是能像西班牙的美洲殖民者出得起大价钱来买这些奴隶的,那可就非常少了,能获得西班牙颁发的这个“奴隶专营权”,就相当于获得了一笔稳定的财政收入。


所以,从1500年左右开始,西班牙就用这个专营权来笼络人心,德意志的威尔瑟家族(Welser),富格家族(Fugger),热那亚的大资本家,还有葡萄牙,荷兰,法国等等,都曾经获得过这个专营权,也都不大不小地发了一些财,现在,终于轮到了英国。


我个人认为,这个乌德勒支条约实际上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法国结束了它雄心勃勃称霸欧洲的势头,哈布斯堡家族把西班牙拱手让给波旁家族,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开始走下坡路,而英国不仅获得了优于对手的海军优势,还继承了荷兰的国际贸易老大的地位,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


条约签署的第二年,1714年8月,亲历这一切的安妮女王去世,享年49岁。说实话,她的死对她自己也算是一种解脱,因为37岁之前不停怀孕流产带来的身体疾病,让她45岁之后痛苦不堪,她的皇家医生甚至说,“对于疲惫的旅行者来说,睡眠从来没有比死亡更受欢迎”。


今天的人对安妮女王的褒贬不一,但我想,只要说一句就够了,她执政的十二年,和议会之间没有任何冲突,一个不扯皮,不内斗的政府会让社会什么样?四个字就够了,稳定繁荣。


就像前面说的,安妮女王没有成年的孩子,也正因为大家知道她不可能再生出孩子来,所以这一次,谁来接任英国国王是早就商量好的,但你绝对想不到的是,这个英国的新领导人居然是一个德国人,准确地说,是一个出生在当时德意志地区的,和英国王室有那么一丢丢关系的,一个54岁的老大爷,名字叫乔治。


那这位乔大爷到底和英国王室是啥关系,咋就能让对方不远千里来求着他当国王呢?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书到今生读已迟

    白衣老师讲讲中东

    三丫家的丫 回复 @1书到今生读已迟: +1

  • 三丫家的丫

    可怜的安妮肚子没空过

    三丫家的丫 回复 @三丫家的丫: 昨天在普拉多美术馆看见安妮的像了

  • yuannannan_7l

    哇,电影《宠儿》的背景

    听友43678680 回复 @yuannannan_7l: 这e

  • 水煮鲈鱼

    大家好 在下亚历山大恺撒李元霸

    三丫家的丫 回复 @水煮鲈鱼: 你比大不列颠还牛掰

  • 疯神演戏

    大大大大大沙发

  • 三丫家的丫

    亚历山大.凯撒.李元霸

  • 董大ye

    来了

  • 三丫家的丫

    我也想做混吃等死的富家子弟

    Lynda37 回复 @三丫家的丫: me too

  • 花弄影4

    投票了

  • 1582002llpa

    以前听外国历史,不是光荣革命之后国王被立宪架空吗?原来出兵还要她来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