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课|《见机行事》2:中年危机和中年奋发的转换

第042课|《见机行事》2:中年危机和中年奋发的转换

00:00
13:53

BOOK 13 

《见机行事:关于完美时机的科学秘密》

When: The Scientific Secrets of Perfect Timing


作 者:Daniel H. Pink

出 版 社: Riverhead Books

出 版 时 间 :2018-01-09

ISBN:0735210624


作者简介 

丹尼尔·平克(DanielH. Pink),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是纽约时报畅销榜上的常客,他之前几本重要的著作《驱动力》、《全新思维》、《全新销售》都已经出了中文版,这几本书在美国和中文世界都相当有影响力。


他的文章也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这些著名杂志里。前几年,丹尼尔·平克还在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主持和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叫《人群控制学问多 CrowdControl》,是讲「行为操控」这个学问的,很有意思。这片子在网易公开课上有,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看。


书籍简介  

大家都知道时机就是一切。但是我们对时机本身了解不多。人生就是由数不清的一连串关于「什么时候干什么」的决策串起来的——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跳槽,什么时候要孩子。然而,我们却根据直觉和猜测做出这些决定。


见机行事通常被认为是一门艺术。在这本书中,丹尼尔·平克向我们表明,见机行事真的是一门科学。


他通过借鉴心理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的丰富研究成果,揭示了如何最好地生活、工作和“走向人生巅峰”,总结了人在各种不同的时机里有怎样的心理偏向、在不同的时机里更擅长做哪些决策、会有什么表现。


在这本书中,平克对时机的前沿研究和数据进行提炼,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可操性的指导方法,帮助我们对如何更好地生活产生更深层次的洞见。


本书第二讲  

 中年危机和中年奋发的转换


本讲要点  

1、「全新开始」效应;

2、中年危机和中年奋发的转换;

3、结尾的四大功能。

 

本讲精华内容  

我们继续说丹尼尔·平克的《见机行事》这本书。今天,我们来说书里的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平克把视角放大到了一个比较抽象宏观的层面,关注的是在一个事件的开头、中间点和结尾这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人们有哪些典型的行为。


其实,开头和结尾这两个时间节点,在希思兄弟那本《关键时刻的力量》里早就被翻过牌啦。在那本书里,希思兄弟关心的是这些时间节点为什么容易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平克这本书里关心的是在这些时间节点上,人们都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那我们就分头来看。


「全新开始」效应

先来看在事件的开头,人们最愿意做什么呢?当然是最愿意「许愿」呗。


前几年有一项研究分析了Google上的搜索记录,发现每逢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对「节食减肥」这个词的搜索量就会显著上升,比平时的搜索量整整高出82%。


这在英文里有一个专门的词,叫new year’s resolution,新年的决心。人们每到年初,就许一堆愿,下一堆决心。当然,大部分决心可能不出一月份就歇菜了。


其实人们不光是新年爱许愿,那个研究还发现,在每一周的第一天,「节食减肥」这个词的搜索量都会上升14%,在各种公共假日之后的第一天,搜索量也会上升10%。


除了这些「第一天」之外,在生日啊、结婚纪念日啊这些对个人有「新的开始」这种意义的日子里,人们也都爱许愿。


这叫做全新开始效应(fresh start effect)。每逢「第一天」,人们就会产生可以从这一天开始重新做人的强烈错觉。


那这个错觉好不好呢?平克说,当然好啊。虽然它的缺点是维持不了多久,但是好在一年365天里,我们能找到好多好多的「第一天」啊。每个第一天,我们都许个愿,那不就相当于一年到头都在给我们自己打鸡血吗?挺好的。


下面把书里总结出来的一年中86个第一天都列出来了。


一年中的86个第一天:

每月第一天(12天)

周一(52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天)

国庆节(1天)

宗教类节日(1天)

生日(1天)

爱人的生日(1天)

开学第一天(2天)

新工作第一天(1天)

毕业第一天(1天)

假期结束第一天(2天)

结婚/离婚/首次约会纪念日(3天)

进入职场纪念日、成年纪念日、领养宠物纪念日、毕业纪念日(4天)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天(1天)


我们个人可以利用这个全新开始效应经常给自己鼓劲,企业也可以利用它来快速抛下过去的包袱。比如项目经理一发现这一个季度工作进展不顺,士气不高,那就可以人为设置一个什么新项目的启动日之类的,不要干等到下一个季度的第一天再刷新士气。


另外,我们要劝别人开始动手做事情,最好的时机也是在各种「第一天」的时候,这时候人本来就有下决心动手的意愿,你从旁推一把,会比较省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事件的中间点,人们喜欢做什么?


中年危机和中年奋发的转换

平克说,在事件的中点,人们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一种叫「衰退效应」,一种叫「激发效应」。


衰退效应最典型的,就是中年危机啦。美国曾经做过一项大范围调查,要人们用0-10表示出自己的幸福水平。这个调查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根据调查的结果画成的图,如下:


图上大致是一个U型曲线,人前半生的幸福程度,在二三十岁达到一个高峰,差不多35岁左右开始走下坡路,到50岁左右,会到达人生低谷,这一段走下坡路的年龄段,差不多就正好是人生中间点,这就是传说的中年危机。


不过,危机是会过去的,50岁以后,幸福感又会回升,最后会超过二三十岁那个高峰。


为什么人会有中年危机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有一个可能是年轻时的期望到中年没有实现,感到失望。但慢慢我们会学会调整期望。于是过了中年,幸福感又会回升。


但也有科学家通过动物管理员的打分发现,连黑猩猩都是会有中年危机的。所以这可能纯粹是一种生理现象。


而有更多的科学家认为,一件事进展到中间段的时候,人的状态会松懈,这是普遍现象,中年危机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而已。


比如,犹太光明节的时候,犹太人要在家里点蜡烛,要连点八天,有个研究考察了人们是不是能够坚持八天都把蜡烛点上。结果,把人们每天点蜡烛的完成状况画成图,也是一条U型曲线,到中间,就松懈了。


再比如,有人做了一个让人剪纸的实验,发现剪到中间的时候,也更容易剪错。


总归,人在事件中点附近状态下滑,也就是「衰退效应」,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那怎么克服它呢?丹尼尔·平克说,第一个方法是我们只要知道这个规律存在,就会感觉好一些。我们要知道,中间段的成绩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不会永久继续。尽管我们无法阻止它,但是可以做好心理准备。


而第二个克服它的方法,跟中点的另一个效应「激发效应」密切相关。


耶鲁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康妮·盖尔西克(Connie Gersick)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她去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团队是怎么样完成各种项目的,


比如银行的工作人员如何商讨开设一种新的账户,比如大学的管理层讨论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机构,比如大学生如何一起完成一个调研项目。


她做完调研之后,发现尽管各种项目千差万别,但每个团队完成项目的节奏却出奇地一致。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匀速推进的。几乎所有项目都是一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进展。


但是一旦项目进展到从开始到截止日期的那个中间点的时候,项目进展就会有一个大爆发,往前推进一大步,然后稳步推进到最后。


所有项目的爆发点,都在时间上的中间点。比如有一个商学院学生的调研项目,项目限定时间是11天。结果项目成员前五天都在吵来吵去。到了第六天的时候,忽然有人意识到:「哎,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小组成员们都有了急迫感,各种献计献策,项目就在后半段顺利完成了。


这就是所谓的「激发效应」——也就是到中间点的时候,跟「衰退效应」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会沉沦,反而会忽然奋起。


那问题就来了。事件的中间点,到底在什么时候会产生「衰退效应」,什么时候会产生「激发效应」呢?切换的机制是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书里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书里列举了一个现象,很有启发。


什么现象呢?有人统计了NBA的比赛数据,发现这么一个规律:中场结束的时候分数领先的那个球队,会有极高的概率最后取胜。只要打完前两节的时候你领先,那最后你就很有可能拿下整场比赛。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如果中场只领先一分的话,那么落后一分的那个球队,最后反而更有可能反败为胜。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模拟这种情况,让受试者参加一个比赛,在中场的时候给他们反馈,告诉他们自己是跟对手相比是平局,还是领先,还是大幅落后,还是略微落后。


结果被告知略微落后的那些受试者,他们在是下半场的表现,要明显优于上半场。这是在实验室里诱导出了「激发效应」。


这就提示我们,也许事件的中点到底是让人衰退还是激发人的潜力,关键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一个主观判断:

主观上感觉自己下半场还有没有得玩,如果落后的话,还有没有希望追的上。如果主观上感觉希望渺茫,那就是衰退啦,如果主观上感觉有希望,那中间点反而就是一个刺激,让你奋起直追。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人到中年就颓了,但也有些人,人到中年反而会爆发,创个业什么的,开启精彩的下半场。差别可能就在主观上的一念之差。


所以,克服「衰退效应」的第二个方法也就出来了。在中间点的时候,我们得在主观上哄一下自己,给自己鼓个劲,一边告诉自己时间已经不多啦,要抓紧啦,另一边告诉自己:我只是略微落后,现在正是奋起追赶的好时机。


这就是人在事件的中间点面临的处境。下面再来看看人临近事件结尾时,会做些什么。


结尾的四大功能

按照丹尼尔·平克的总结,事件的结尾有四大功能,分别是:充电、编码、精剪和提升


所谓充电,就是说我们在接近结尾的时候会加倍努力地做事情。


比如说,29岁的时候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概率是28岁和30岁这前后两个年纪的两倍。美国的橄榄球比赛,最后一分钟得分的效率特别高。这也就是说,我们不光喜欢在第一天下决心做事情,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也会像充了电一样,有更大的决心和动力把事情做完。


不过,这个效应也不都是正面的。比如说,逢9的年龄,自杀率也更高。另外,临近截止日期时,虽然做事情的效率高了,但是创造力会下降。所以,结尾的这个充电功能是把双刃剑。


结尾的第二个功能,是编码。我们在《关键时刻的力量》那本书里提过这个,人们会根据事件的结尾,来给整个事件做评价。


有一个实验是这么做的:科学家让受试者去想象两种人生,首先是美国著名影星詹姆斯·迪恩的一生,他是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忽然暴毙的,终结了在人生的顶点。第二种人生,是要求受试者去想象,詹姆斯·迪恩又往后多活了二十几年,而他在后半生里混得也不错,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但是事业总体来说趋于平淡。


科学家最后问受试者,这两种人生哪种更值得拥有?结果大部分人都选前者,虽然明明后面这种人生的总体成就是要大于前者的,但是人们还是觉得终结在顶点的那种人生更美好。


平克把这个功能叫做编码,也就是人们会根据结尾的状态给事件定性。


结尾对于我们给事件定性有多重要呢?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受试者讲了两个CEO的故事。一个CEO是当了30年的坏人,最后忽然良心发现,当了六个月好人,然后就去世了。另外一个CEO是反过来,当了30年的好人,最后当了六个月坏人之后去世。结果受试者对这两位CEO的道德评价居然差不多,这也就说明临近结尾那最后几个月的表现,分量非常重。


结尾的第三个功能,是精剪。科学家早就发现,人到了晚年的时候,老人家的社会关系会显著萎缩。


人一到晚年,就跟很多以前的朋友断绝了来往。一开始,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精力衰退,照顾不到那么多社交关系了。


但后来研究发现,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人越活到人生的尾声,就越明白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晚年的时候,人会开始追求不一样的一些东西,他们开始追求情感的满足,追求对生命的欣赏,追求对意义的感悟。


也就是说,临近人生结尾的时候,人们其实活得更加豁达了。


于是,老人家会主动地去修剪自己的社交关系,那些对自己不重要的,就根本不在乎了,他们只在意那些最重要的朋友。他们最核心的社交圈规模并不会缩小,缩小的是外围的社交圈。留下最重要的,丢掉那些不重要的,这就是精剪的功能。


实际上不是只有年纪大了,才会有这个精剪的操作,很多事件临近结尾,人们都会启动修剪过程,比如快要毕业的学生,快要换工作的人,他们的社交圈都会缩小。


结尾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提升。提升什么呢?提升整个事件的价值。


主观上,我们希望结局是美好的,人们对快乐的结尾有天生的偏爱。这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绝大部分通俗电影、通俗小说的结尾都是欢乐的大团圆。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

让受试者连续尝五块巧克力,每尝完一块都要对口味评分,在给第五块的时候,第一组受试者听到的是「这是下一块巧克力」,也就是他们不知道这是最后一块,而第二组受试者听到的是「这是最后一块巧克力」。结果听到的是「这是最后一块巧克力」的人,他们会更喜欢这块巧克力的味道。可见,即使结尾本身平淡无奇,我们也会下意识地给结尾增加一点欢乐。


虽然,主观上我们喜欢欢乐的结尾,但实际上,另外一种结尾,才会真正让一个事件的价值得到升华。那就是苦中带甜、笑中带泪、悲喜交加的那种结尾。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毕业典礼上提醒大学生,这已经是他们呆在大学里的最后一天啦。这么一提醒,本来人家挺开心的,一下子就被弄得悲喜交加了。


但是,这些悲喜交加的学生,比另外那些傻乐的学生,会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涯更有意义,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其实最好的电影编剧们都深谙此道,那些最好的电影结局,都是悲喜交加的。


比如,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从《玩具总动员》到《头脑特工队》,最后都是主人公发现他们一开始追求的那个欢乐结局其实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最后都转而达成了一个笑中带泪、悲喜交加的结局。


欢乐的结局让我们愉悦,但只有悲喜交加的结尾才会让我们成长。


这就是开始、中点和结尾这几个关键时机带给我们的一些启发。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这期节目就到这里啦。祝你生活愉快,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雨田七

    魏老师,请问您,书里有没有说如果到了一半,努力程度下滑,也就是衰退效应,又或者到了一半自己略微领先,我们应该怎么办?

    魏知超 回复 @雨田七: 我记得书里没有说略微领先应该怎么办,但我觉得借用节目里说过的只要知道这个规律存在,就会好一些。如果知道有一个中场略微领先反而会让自己在后半程陷于不利境地,那么下半程就不敢掉以轻心了。

  • 小明学

    不管最后怎样,人总是抱有希望。不断重新开始,一遍遍去努力,让自己重新掌控生活,主动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未来还是有希望。 PS:听到“重新做人的错觉”,笑得不能自已,错觉啊错觉

    魏知超 回复 @小明学: 人生如戏,常骗常新

  • 狐狸_吉吉

    我也很喜欢重新开始效应效应每当觉得最近一段时间过得比较安逸、没有好好工作和学习时,就会在某个时刻觉得好羞愧,然后决定第二天或者当天晚上是一个神奇的时刻,从此迎来“全新的自己”问题是,可能过一段时间又开始变得松懈下来,然后又决定在某个时刻重新开始

    魏知超 回复 @狐狸_吉吉: 这样的心态很好啊。有些人只看到重新开始效应的黑暗面,觉得老下决心老是不能坚持,就沮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