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札记新编】父母篇(40)父母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认知

每日更新-【札记新编】父母篇(40)父母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认知

00:00
14:09
【札记新编】父母篇(40)父母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认知!


一般来说人都怕脱离群体,或者说人的本能是渴求群体、渴求被群体接纳。特别是青少年时期,跟别人不一样,会让孩子很惊恐。为什么别人都把(电影)《当怪物来敲门》里的那个男孩当隐形人?其实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学校里面所有人都知道,他妈妈生病了,他家里发生了重大事情。每个人都想呵护他,都想照顾他,但又都在回避他,他无形当中就被孤立了,所以隐形人是隐喻这个。特别是周围的人都把他当作受到严重伤害的一个孩子,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一个孩子,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回避他,因为大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这个小男孩收到的是什么?是大家都把我隔离了。

这就是我给孩子们咨询的时候的立场,我从来都是把他们当成有困难的正常人!他再奇怪的行为,我也一定是若无其事的正常对待!其实很多孩子的恐慌、焦虑、不安、抑郁等现象,其实我自己作为孩子的时候也会遇到过,只是那个时候从来没有人说这个是心里问题,需要被慎重对待,于是我们自己也就这么跟着社会的节奏向上生长了。

平时光关注学业,都已经够自己忙的了,哪里有空去那么细的关注内在的情绪感受吗?而最终这些青春期的问题,都会透过向上生长,也即是成熟而得到解决。

因为很多青少年时期的情绪波动,真的是不需要被放大的,那就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当然,有时候对于青少年而言是天大的事。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走过这些心理震荡的成年人,很肯定的告诉他“没有关系,我以前也这样”。

我在咨询小孩的时候,我经常这么告诉他,这不是技巧,而是事实,因为毕竟自己还小,所以很多问题,真的还想不明白,还搞不定,但心理和情绪它就是不稳定,它就是不受控,它就是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所以重要的是教会这些孩子如何与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或心理、情绪的不稳定相处,把注意力放在学业上,孩子如果在学业上能重回正轨,其他地方其实都相对容易有信心去克服。

当然,这两篇纯粹是从孩子遭遇了事件之后,孩子的心理会是什么样子。而父母的作用就是给孩子定心丸,让孩子放心,都会没事的。

而如果父母自己慌里慌张,如果父母这个时候觉得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了,天都塌了,孩子需要立刻送ICU里面保护起来。甚至号召全家族的人,全学校的人都来关心自己的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硬生生的把孩子从他的生态系统里面被剥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特殊的人”或“病人”。

在孩子问题刚刚萌芽的时候,很多孩子是试图让自己回到正轨的,当然因为他个人的认知水平,受约束水平,承压能力,可能未必能处理的好自己所遇到的事情。

如果父母这个时候看见了孩子的这些困难,父母能镇定自若的看待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不大张旗鼓,只是放松的态度,告诉孩子,这些都是小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问题没有那么大。其实孩子就会心神定下来了。所以我说父母有主意,孩子就不慌张。

而人若不慌张了,很多问题慢慢的想、慢慢的琢磨,就会找到出路,找到解决的办法。若实在解决不了,也知道未来是可以解决的。那这样,人就有希望,就不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当中。

而父母的慌张、郑重其事、大张旗鼓,其实都在暗示孩子,事情大了,问题大了。所以很多看起来是关心的行为,但在孩子那边收到的就是很奇怪。因为孩子不想要这种不一样,不想要这个“心理生病”了的感觉。

背后的原理就是,孩子最恐惧的就是从群体当中被剥离出来,因为青少年这个阶段的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同伴关系,他只要在同伴关系当中才会体验到“我是谁”,也即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若被剥离了群体,自我同一性自然就会混乱了。

而现代的中国父母(70后~80后)往往因为自己对制式化的教育不满,所以会过早的在孩子身上追求特异、个性、差异化,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过早的差异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他跟别人都不一样,他是会非常恐慌。比如说我们过分追求孩子的优秀,他用什么来支撑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呢?如果他过于优秀,那你就必须早早把孩子的心理素质建设好,如果他心理素质没有建设好,那他这个优秀就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那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已经不一样了,如果已经从群体当中剥离出来了,已经脱离了同龄人,已经休学了,那怎么办?

这个当然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了,这里只能是分享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那就是,事实是什么,我们就承认是什么,不夸张也不隐瞒,不慌乱也不忽略。

特别是已经不在群体里的孩子,那我们就承认这个现实,不要替孩子,更不要为自己伪装出一付,我孩子都很好,依然在上学的假象。休学就是休学,越隐瞒,越逃避,才是默认了这个休学的事情是天大的事情,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讳医忌药,不要什么都不敢说,你越保护他就越不对,保护(或谎言)对他伤害更大。你可以很轻松的跟他交流“最近,你发生什么事了?你为什么那么难受啊?”

直接点破,不要彼此假装做没事一样。镇定不等于假装没事。把事实点破了,大家都不逃离了,不伪装了,那这个时候孩子的精力自然也不会去到伪装,甩锅给父母上,而会有了自己去思考的空间 了,我为什么会是这样?

而语言上什么都不讲,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事实上,你的行为都不对劲了,事实上父母在各种恐慌、没有主意,这种氛围是最糟糕的。也即是上文所讲的内容。

我有时候咨询孩子,我会直接点破说,如果你认为自己这样很好,很舒服,那没有关系,但如果你认为不舒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部分进行一些探讨。我会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孩子,充分尊重他们。

当然,对于趴窝久了的那些孩子,我也会直接讲,人如果长期不跟人交往,早晚会出问题,因为这是群居动物的必然现象,这不是大人在哄小孩的伎俩,我只会客观的告诉孩子事实是什么,事实会是什么!其他的他要自己思考,我会先引发孩子自己去思考。

同时我也会考虑到孩子的现实情况,有些孩子因为休学太久了,或者原生家庭里面被围着转太习惯了,所以他根本不具备面对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我们肯定要充分考虑进去,但前提依然是,他得愿意正视问题,他得决定要不要改变,他如果不想说,不想谈,不想做任何决定,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不能做下一步动作的,就是要等,或者说进一步做他的思想工作。实在不行也可以这么问“你不想谈、不想说,不想做任何决定,一直拖着肯定是有原因的,你能告诉我原因是什么吗?”

这样也有助于推进问题的进展。

总之,要推进、要倾听、但决定都是要他自己做。很多时候孩子的无助跟无望的,是因为父母们都不知道怎么倾听。父母们的恐慌和焦虑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文章的最后,我分享我高考前的一个插曲吧,大家看看我父亲是怎么做的。

在我高考前,我知道考试那几天是要住在宾馆里的,因为我们要去比较远的考场,是要跟同学一起住宾馆的。我怕被别人吵,我也怕自己失眠,当时我是没有觉得自己有焦虑的,实际上应该是有的吧。因为我从来不认为我会焦虑,但我又经常会失眠,所以我特地跟我爸爸讲,我怕我考试那几天会失眠,你能不能给我准备一些安眠药。然后爸爸很轻松的说“好啊,我明天就给你”。第二天就给我一小瓶“安眠药”,有三颗,还特意交代说一天只能服用一颗,不能服用两颗哦,这样你明天会起不来,会睡过了哦。非常郑重其事的跟我交代,你只能服用一颗。

直到高考结束之后很久,我爸爸才跟我讲,其实里面的三颗药都是维他命C。我父亲他非常细腻,即不点破也不讲道理。他先不动声色的满足你,等事情过了很久才告诉你,那三颗是维他命C。那一刻我那么认真的对待可能失眠的事情(实际上应该是焦虑),他就先就着我。他也不担心,也不露出半点焦虑,他就这么迁就着我,处理的非常细腻。后来我父亲还跟我讲,其实那几天高考,他都悄悄的去我考场外面,看着我进去,看着我考完出来,他有悄悄的去观察我的状态,但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让我发现。

我一直以为是自己一个人参加了整个高考过程,直到多年之后,父亲再提起往事的时候才一带而过的说起这些事情。

而这就是父亲真正应该做到的——“无事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如无事般镇定!”

借由这个点跟你讲,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温和当中有坚定,坚定就是人情世故、世俗规矩中该有的东西他必须要有,温和就是允许他有一段时间去调整,但是他必须做到。

重要的是,你要若无其事!而你的反应会决定了孩子对自我的认知。你的若无其事,那孩子就会觉得,啥事也没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主播信息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