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玮《元史》2历史地位:开启“大中国”时代

罗玮《元史》2历史地位:开启“大中国”时代

00:00
12:09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的罗玮,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本期节目我来讲述元史部分的第二讲,元朝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是介绍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历史特点,以及对后世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们常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后边还有清朝,不是也建立了统一王朝吗?是的,清朝同样也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国家。但我这样说,是基于现在的民族史的研究,更多认为建立清朝的满族从社会经济形式上,更准确地说是“渔猎民族”跟蒙古所属的“游牧民族”虽然有不少联系,但是还是有较大的不同。这体现在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自然环境中各个方面。这进一步也影响到了元清两朝建立后的不同的发展趋势。

我认为,现在一般公众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对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存在较大低估和轻视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社会环境里有很多受到元朝统治的深远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多是潜藏幕后的状态,而我们没有明显察觉到,就是我们往往“身在其中而不知”。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现在生活的大中国,广阔的疆土格局,实质上就是由元朝初步奠定的,如西藏、云南、东北的中北部等广袤的边疆地区,都是在元代第一次进入了中原王朝的直接、完全管辖之下,从此成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基本也是以前汉、唐、宋等中原王朝都没有达到的伟大政治成就。这都是元朝在统治上锐意开拓,对后世的中国的巨大贡献。因此可以说,元朝开启了“大一统多民族中国”的更高形态。

现在元史学界有一种影响很大的说法,就是认为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具体观点是汉、唐的大国状态基本是转瞬即逝的,也就是在这些王朝最鼎盛时期的短暂几十年之间,比如说汉武帝和唐玄宗时期,宋朝更是与北方民族王朝长期并立,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某种“小中国”。只有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稳定的“大中国”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元朝以前“小中国”是常态,元朝以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元朝以后的明清两大王朝,都是长期稳定的多民族统一大国。这种提法的某些理解,或许并不完全准确,但对于我们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下边我就提纲挈领地介绍一下,元朝在国家建设和治理方面的,诸多成就,展现它对后世中国的深远影响。

元朝的政治成就,最首要的要从元朝对广阔疆土的有效统合来说起。元朝疆土空前辽阔,亘古未有,这是以往的大一统王朝所多不具备的。就疆域范围而言,《元史》里就有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这就是说,就对疆土的有效治理而言,元朝远超以往的各代大一统王朝,比如唐代史料对于边疆的治理,就明确记载道:“凡天下之州府三百一十有五,而羁縻之州盖八百焉”,“虽贡赋版籍, 多不上户部。”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唐朝的多数边疆领土都是所谓的“羁縻之州”,唐朝的中央朝廷对于这些地区是基本不掌握户籍和赋税的,更多的只是名义上的统治罢了。

但这种有限的大一统状态到了元朝有了更大的提升。已有的研究和很多新史料都在不断地表明,元朝不仅疆土空前广阔,而且在国土内的直接统治是追求相对较为彻底的或者“一体化”的“均质”状态。怎么理解呢?实质上就是元朝并没有明显的内地与边疆的明显区分。

元朝逐渐摸索建立起来一整套成体系的政治制度,有效维系了广阔疆土和多元民族大一统,把中原汉地与四方边疆紧紧统合在了一起,更丰富了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的内涵。其中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的是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行省一般认为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最初它是元廷中央政务机关“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边行省逐渐开始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和高级行政官府的通行建制,就是咱们说的“标配”。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在咱们中国的大部分省级行政区“省”这个名称,实际就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在中央有中书省负责中央政务,在地方则常设十大行省管理各地。元朝在内地和边疆都普遍设立了行省,所以我们说,元朝追求“一体化”的统一管理。元朝在边疆的行省建设成就是十分突出的。比如先后建立的管理蒙古兴起的北方草原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地区的辽阳行省,管理西南地区的云南行省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直属于宣政院管理的西藏地区。因为元廷在西藏的管理模式与其他边疆地区的行省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当时人已经把西藏算作元朝的“第十一个行省”,因此我们可以把西藏地区纳入元朝广义的行省治理体系之中。

根据现在的元代西藏史的研究,元朝在西藏真正实现了统计户口、设立驿站、建立官府、驻扎军队、征收赋税等管理措施,应该说行使了充分而有效的治理。这可以说是前代王朝可望而不可及的政治成就。从此西藏成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朝可圈可点的治理发展成就,还可以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介绍一下,元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科技发展和科学实践的“黄金时代”。元朝大一统和广泛积极的对外交流,使得伊斯兰和欧洲科学技术可以大规模地传入汉地,与汉地传统的科学知识出现了交流、交融的现象,进而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成就,呈现出一片博大的新气象。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元朝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陆续在上都建立了回回司天台,在大都成立了汉司天监和回回司天监。这样元朝就同时拥有了三家宫廷天文测算机构,使汉地天文科学和伊斯兰天文科学可以相互交流碰撞,推动了天文观测的发展。

忽必烈为了编修新历法,至元十六年,也就是1279年,命令大科学家郭守敬组织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这次测量行动,在地理纬度从10度到65度的广阔空间范围内,选取了27个地点建立观测所,进行天文观测。其中最北边的北海测验所,已经到达了北极圈的附近。最南则到达了南海岛屿。这次规模空前的测量行为被称为“四海测验”。实现了在亚欧大陆进行整体的观测,在取得雄厚精确的数据基础上,经过精密的测算,郭守敬等人终于编修出了新历。他们采用司马迁《史记》中“敬授民时”的语意,忽必烈赐名《授时历》,在至元十八年颁行天下。《授时历》的精密程度大大超出前代,是当时及以后后续几百年里世界上最先进精确的历法,也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久的历法。

还举一个例子,忽必烈于至元十七年,也就是1280年,专门派遣使者组成团队,去考察寻找黄河源头。忽必烈规划找到黄河源头以后,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城市,让西藏地区的物资可以顺着黄河和运河一直运到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从这个事可以看出,元朝国家治理的恢弘气象。历时四个月后,考察队终于发现了黄河的源头“火敦脑儿”,当时译为星宿海,位于今天青海省的扎陵湖西南。这次考察明确纠正了《汉书·西域记》等前代古籍关于黄河源头的错误记载。

此外,元代在文学艺术上也是成就非凡。比如说元朝也是中国古代戏剧和俗文学创作的最高峰。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来说,元代是继唐、宋之后古代文化的又一个高潮时期。比如元曲、元杂剧就是中国古代文艺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与唐诗、宋词齐名。近年来,元史学者们陆续编辑出版了《全元文》和《全元诗》。《全元文》有六十巨册,《全元诗》有六十八巨册。现在我们通过统计,可以清楚得知有元一代的诗文总数远超出以前的估计,而且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别具特色。咱们拿《全元诗》为例,一般认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的最高峰,清朝康熙年间编修的《全唐诗》,一共收录了存世的两千多位唐代诗人的近四万八千多首诗。而《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多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约十四万首诗,数量是《全唐诗》数量的三倍多!

以上我们可以概览元朝国家建设和人民劳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