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秩序第八讲 威尔逊与现代国际秩序3:国际和平秩序的稳定性保障

国际秩序第八讲 威尔逊与现代国际秩序3:国际和平秩序的稳定性保障

00:00
12:00

威尔逊主义极其看重大国作用与国际民主,并致力于构建由美国领导的新型和平秩序。

内容讲义 


课程讲稿


你好,我是许小亮,欢迎来到《通往文明之路100讲》国际秩序篇。


在上一讲,我们聊到,和平秩序是威尔逊式国际秩序的根本特质。其实,不论是和平秩序,还是战争秩序,都需要一个稳定性的保障。在格劳秀斯式的国际秩序中,这种稳定性是由战胜国来确定的,格劳秀斯通过严密的国际法律体系的设计来强化这个稳定机制。但是这个机制的最大弱点是,把各个国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都无限放大,并且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这个机制在现代国际秩序形成时,起到了稳定国际秩序的作用,并能够作为欧洲各国对外扩张的依据。但是当整个世界被欧洲瓜分完毕,作为战胜国的欧洲各国必然要在内部重新划分利益格局。而这种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是世界性的,一定会引起各国和它们政治盟友的激烈对抗。然而,格劳秀斯式的国际法却没有能力解决这种对抗,因为它本身就是上一场对抗的产物。最终,格劳秀斯式的国际秩序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


威尔逊国际秩序理论的大国主题


那么,威尔逊的和平秩序依靠什么来维持稳定呢?依靠国际联盟吗?很显然,这不可能。上一讲我们说过,在威尔逊的设想中,国际联盟是国际和平秩序确立后的结果,而不是和平秩序的保障。那么,谁能够成为这个国际和平秩序的保障力量呢?是新世界秩序中的大国,更确切来说,在威尔逊的认知中,就是美国。在这一讲,我们就来聊聊威尔逊国际秩序理论中隐秘的大国主题。


在新国际秩序中,为什么大国比原先更重要?


要理解威尔逊国际秩序构想中的大国主题,就必须先来看看20世纪初的世界局势。在20世纪初,美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大国。在欧洲,德国的崛起也对英国的地位形成了挑战。由于向来的孤立主义政策,美国很少参与到国际秩序的建构中。因此,20世纪初的世界局势体现在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对抗。然而,这种对抗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秩序形态。恰恰相反,因为格劳秀斯传统的战胜国规则,使得德国的战争欲望越来越强烈,它期望通过战争来形成新的国际秩序。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威尔逊思考,崛起的美国到底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国际秩序呢?如果按照格劳秀斯传统,那么美国最终也必然会和老牌的大国之间进行战争。可是,美国需要如此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威尔逊对于国际联盟体制的设计,事实上为新旧大国之间的权利交接,找到了和平机制。


相比于格劳秀斯式的国际秩序,威尔逊式的国际秩序中的大国问题更加凸显。在威尔逊的构想中,对于外交、政治、军事和经济政策,大国之间要理性、公开地协调;对于战争意图,也要公开讨论并且大国要积极裁减常备军,这些都是威尔逊式的国际秩序中大国应有的品质。可能你要问了:那在格劳秀斯式的国际秩序中,大国就不重要吗?当然重要啦。只不过,按照格劳秀斯传统,大国之间的协调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和冲突,最终酿成了灾难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威尔逊式的国际秩序中,大国需要投入更多的人、财、物去构建和平的国际秩序。实际上,运转新国际秩序的成本是远高于旧国际秩序的。但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国际组织来协调,这也大大降低了大国之间再次发动战争所带来的损失。总体来看,和平运转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战争的成本。


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大国”?


对于威尔逊来说,新国际秩序是需要理性的、有协调能力的大国。注意了,这个大国不是唯一的。因此,在威尔逊的外交政策中,他努力地在世界上的各个区域,去支持有潜力成为大国的国家。


在欧洲,威尔逊支持英国成为欧洲地区的大国代表,因而在一战中最终对德宣战,站在了协约国一边。而在亚洲,威尔逊则对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因为在威尔逊看来,只有中国才能够真正成为东亚地区的大国代表。他曾对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美国应该独立地完成她应尽的义务,给予中国以特殊的道义上和财政上的援助。


但必须指出的是,威尔逊所要求的大国,是要在国家能力上和美国相似的国家。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维系国际联盟体制的运行。但事实上,无论是英国还是当时的中国,都无法成为威尔逊式的国际秩序中的那个“理想的大国”。


巴黎和会上,英国、法国对于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无情嘲弄,对于中国利益的出卖,使得威尔逊所构想的国际联盟体制徒有其表。根本无法形成一个稳定、有效地约束战争的机制。


但我们并不能说国际联盟完全失败了。在威尔逊的国际秩序中,很多中等国家和小国家的地位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国家也开始尝试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此时,威尔逊和平秩序的稳定要素也浮现出来,那就是:国际民主


国际民主


那么,这种国际民主机制是如何成熟,并最终使得和平的国际秩序越来越稳固呢?在威尔逊的国际社会中,为什么人民自决会成为核心要素?


刚才我们说了,虽然威尔逊的很多构想都被英法所拒绝,但是由于威尔逊的坚持,《凡尔赛和约》最终还是把“人民自决权”纳入了其中。当然,《凡尔赛和约》本质上不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秩序安排,而只是一个欧洲性的国际秩序安排。所以,威尔逊的人民自决权在当时只是限于在欧洲范围内,世界殖民体系内的各个民族依然与自决权无缘。但即便如此,通过威尔逊的这个设计,也使得国际联盟的成员国达到了63个。


而且,每个国家在加入国际联盟之后,都必须对和平作出承诺。因此,加入国际联盟的国家越多,和平的力量就越大。与此同时,在国际联盟的表决体制中,各个国家不论大小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只要有权获得独立身份的国家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地加入到国际联盟体制中,那么,原先被几个大国把控的国际事务,就会成为各国的公共事务。而且,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进入到这个新的国际秩序,那反对战争的呼声也就能够保持多数状态了。


在新的国际秩序中,那些欧洲的小国家从英、法、德、意等大国的支配中解放出来,他们拥有了自决的权利,这塑造了他们独立自主的外交、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他们通过国际联盟来表达诉求和利益。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形成对于大国政策的制约与掣肘。从而使得国际和平的基础更加稳固。


这就是,威尔逊在凡尔赛体系中所倡导的“人民自决权”的核心意义。当然,这个自决权在空间范围上非常受限,还没办法扛起全球秩序的重担。


从欧洲的和平到美国的和平:威尔逊的构想


聊到这里,关于威尔逊国际秩序理论中的稳定要素我们就说完了。简单总结一下,威尔逊认为和平的本质不是力量均衡,而是在一个有程序、有原则、有理想的国际组织架构下的和平。这个和平,不是欧洲的旧有和平机制,它要建立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大国协调还有人民自决为核心的国际民主之上。


威尔逊在“没有胜利的和平“的著名演讲中已经明确指出,美国绝对不会为了形成新的力量均势而参与战争。美国参与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一个“公正和持久的和平”。所以,欧洲的旧有和平必须被抛弃,新的和平机制,不管由谁来主导,必须是一种“美国式的和平”。


当然,威尔逊也清楚,要塑造这种“公正且持久的和平”,这些老牌的欧洲国家并不可靠,他迫切需要新的大国。可惜的是,当时的世界格局并不符合威尔逊的理想。


但是,这个理想最终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现了。由此,国际秩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威尔逊的时代。我们把这套新国际秩序的理念、价值和准则叫做国际秩序中的威尔逊主义。


那么,什么是威尔逊主义呢?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下一讲,我将继续和你聊聊这些问题。


感谢收听,我们下一讲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