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慎郡王允禧赏识郑板桥

27.慎郡王允禧赏识郑板桥

00:00
06:15

       慎郡王允禧,康熙第二十一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字谦斋,号紫琼崖道人,是清中期有名的宫廷才子。

       康熙的儿子众多,王子们为争夺王位闹得不可开交,后来四阿哥胤禛以诡秘的手段登上銮驾,这就是雍正。

       雍正上台,对觊觎王位贼心不死的弟兄们大加挞伐,反对他最激烈的八、九阿哥,被贬称为猪和狗,先后神秘的死去。允禧比雍正小33岁,不构成威胁,所以逃过劫难,还被封为贝勒。乾隆朝,这位与乾隆同年的皇叔,受到格外优待,被授以郡王爵位。

       

       允禧青年时期就认识郑板桥。雍正三年,郑板桥尚是一名文学青年,进京游览,结识了混在侍卫队伍中外出郊游的允禧。郑板桥无从知晓这哥们是谁,但贵公子对他高雅幽默的谈吐举止,却留下了深刻印象。20年后允禧还在诗中写道:“二十年前晤郑公”。

       乾隆元年(1736),郑板桥进京赶考,中二甲进士。郑板桥喜不自禁,又是画画,又是题诗,“我亦终葵称进士”,中了进士等于拿到了做官的许可证。然而,清朝官场上仕途拥堵,做官必须等待机会,或许还需“朝里有人”才行。这时,郑板桥正在替允禧的诗集《花间堂诗草》写书版,他想,如果托郡王爷关照,仕进或许会顺畅许多。联络的方式是献诗,诗的内容无非一是恭维,二是带有拜托提携的隐喻,只是这些诗不上台面,自然湮没了。

       拜托的效果很明显,允禧宴请诗酒风流的郑板桥喝酒吃肉,感动得老郑找不到了北!暗中提携自己赏识的进士,对贵为郡王的允禧来说不难,郑板桥的官位终于有了着落,被派往山东范县当县令。

       允禧禀性淳厚,虽贵为郡王,但礼贤下士,好学不倦。“多延四方博学端悫之士,日相摩切。”大凡雅士,都有些怪脾气,允禧他自己的诗集,不请权贵名流写序跋,而叫扬州才子郑板桥作跋。郑板桥受宠若惊,跋文中少不了阿谀之词:“胸中无一点富贵气,故笔下无一点尘埃气。”“主人有三绝:曰画、曰诗、曰字;世人皆谓诗高于画,燮独谓画高于诗,诗高于字。”既是吹捧,又不妨看作是文人间的惺惺相惜。

       郑板桥在山东为官期间,与慎郡王保持诗歌往来,作为一名画坛高手,郑画兰遥赠允禧,且题诗寄意:“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抒发思念之情。乾隆十一年(1746),板桥自范县调潍县,又寄书慎郡王,郡王赋诗《喜得板桥书潍县寄到》赠答:“浮世相看真落落,长途别去太匆匆。忽报双鲤垂佳贶,烟水桃花万里通。”

      慎郡王有《紫琼崖诗钞》等作品传世,寿不长,48岁谢世。据作家刘心武考证,《红楼梦》中那位忽隐忽现的北静王,其原型很可能是风流倜傥的慎郡王允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