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最近那么多保险下架

为何最近那么多保险下架

00:00
04:08

国家经济好时,投资预期收益较高,这个时候买啥都赚钱,买房房产升值,买股票遇到牛市,物价在涨,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会提高存款利率,鼓励你少消费而把钱存银行,这时银行的存款利息很高,如果你去买保险,会发现物美价廉,保障型的重疾险价格低,储蓄型如增额终身寿、养老年金等,保底利率也很高。

相反,国家经济萎靡,为刺激经济,政府会降低存款利率,鼓励你把钱取出来去消费、投资,这时却发现买啥都亏钱,房价在跌,股市是熊市,此时去买保险,却发现之前的产品都下架了。

为何会这样呢?如果把保险看做银行就容易解释了。

以储蓄型保险产品-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假设分10年交,每年交2万,总保费20万,15年后开始减保,这20万的保费到减保时的年复利能达到3%以上,相当于拿20万去银行买了个15年年利率3%的大额存单。

保险公司的盈利,本质上是拿你交的保费去投资,只要确保投资收益超过合同上承诺你的收益,他就是赚钱的。

保障型保险产品也类似,以保障到70岁的重疾险为例,假设分10年交,每年交3000元保费,换来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

人一生患上癌症的概率是22%,如果把22%作为70岁前患重疾的概率,则这份重疾险给你的预期回报是50万*22%=11万。

因此保险公司只要把你交的3000*10=3万元总保费,在你70岁前,通过投资滚到超过11万,他就是赚钱的。

由此看,保险公司跟银行并没什么区别,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是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

明白了以上,要解释保险的下架潮,还需要联合一则新闻。

2023年上旬,监管机构分别约谈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约谈的结果是银行存款利率从3%降到2.5%及以下,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从3.5%降到3%及以下。

约谈银行和保险公司,是因为二者都是刚性兑付的行业,刚性兑付指约定好利率,到期就一定会按约定利率兑付,不会像债券、股票一样有波动的风险。

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下,投资收益可能越来越少,而银行和保险公司二者都是靠投资赚钱,如果把利率设置过高,到期可能会因投资收益过低而有挤兑或资不抵债的风险。

保险公司预定利率从3.5%降到3%,可以更好保障保险行业稳健运营,但客户端呈现的结果,却是储蓄型产品写在合同上的收益比之前低,保障类产品如重疾险,同样的保额价格比之前贵了。

因此在7月31日这个利率调整的档口,保险公司只能把过去3.5%利率的产品全部下架,重新精算一遍,换一批预定利率3%的产品上架。

...

过去几天我目睹了明亚同事疯狂的工作状态,因为有太多客户赶在7月31日前投保即将下架的3.5%利率的产品,办公室坐满了人,晚上11点多微信群还在哔哔各种响。

这波下架主要影响了寿险、重疾险、年金险等长期险产品,不过一年一交的医疗险和意外险不受影响,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保障还是一样的保障。

不过也不能说现在买寿险、重疾险和年金险不划算,毕竟现在预定利率还有3%,还是能跑赢银行存款,且保险的保障作用也是银行存款不能比的。

而长期来看,你觉得利率会继续下行还是上升?我不是太乐观,毕竟邻居日本可是花了20年才走出泥潭,而日本当前利率显示,我们还有不少下降空间。

对保险感兴趣的,可加我微信继续聊,ID:fmcjim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主播信息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