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加入明亚

我为什么加入明亚

00:00
05:07

转型进入保险行业22天,虽然时间很短,但我感觉自己好像活在高考倒计时,一样的拼命,一样的信息量爆炸。

虽然完全可以在家办公,但每天早上8点半,我都会跟上班族一样搭上开往广州市区的地铁。地铁上我会开始思考早上要发的第一条朋友圈,然后在下地铁之前把它发掉。

在进入办公区之前,会经过几面墙,我称这些墙为 “封神榜”,榜上都是明亚业绩最好的一批人。

其中闪着最耀眼金光的是这面 TOT墙,工作疲惫时,都会过来看看,看完立刻精神抖擞。

在保险行业,衡量一个人的收入有一个金标准,就是在 百万圆桌会议 里的级别,百万圆桌会议 是个通行全球的保险协会,进入这个协会的成员都有业绩门槛,中国大陆2023年门槛大概是年佣金收入37万人民币左右。

2023年,中国大陆有14601人达到这个标准,进入协会的人被获许在自己的介绍里加上MDRT的称号

明亚在2023年有13.53%的员工成功进入MDRT,是中国员工占比最高的保险公司。

但由于保险行业收入的上限很高,进入MDRT的人很多不只年收入37万,因此又细分出了 COT 和 TOT,COT是优秀会员的意思,达成COT需要3倍MDRT的业绩,也就是37*3=年收入111万人民币以上。

TOT则是顶尖会员的意思,门槛是6倍MDRT的业绩,也就是37*6=年收入222万人民币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看一看TOT墙就精神抖擞的原因。

做自媒体的时候,我每个月花500元租着城中村的办公室,加入明亚后,我把办公室退了,每天过来这享受免费空调和wifi,有种薅羊毛的快感。

巴菲特说他每天跳着踢踏舞走进办公室,我想我现在也有这种状态,因为在这里我被充分激励着。

明亚app有数不清的线上课程,会议室每天都有现场培训,险种、核保、医疗知识、营销技巧等等,办公区除了有埋头苦干的明亚员工,还有各家保司的经理、总监在驻点,可以随时找到人请教和沟通。

业界说明亚就像一所大学,我想不仅因为这里培训特别多,还因为到处是学霸。

上周五我参加了一个为期3天的新人线下培训,参训的300多人中有33%来自985/211大学,其中不乏北大、复旦、人大的校友,还有20%左右的硕士及以上学历。

除了学到很多课程干货,更激动的是现场见到翟童瞳老师,在台上言传身教的她像个挥舞魔法棒的精灵,点燃了我的热情。

童瞳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她说自己是普普通通的人,毕业后加入四大行,可能是厌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5年前她加入明亚,第一年就拿到十大新人第一名,除了生宝宝的那个季度,后面几乎每季度她都拿到全国业绩前十,最好一次是全国第三,要知道明亚全国有2万名员工。

童瞳老师跟我一样在广东分公司,由于区域经济的原因,广分员工要把业绩做到跟北京、上海分公司一样好,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如果她在北京分公司,估计业绩早就全国第一了吧。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不是她的业绩,也不是学历,而是作为一个北大人,躬身进入保险行业时面对的心理压力可能是我这种学渣的好几倍。

毕竟保险行业在当前的中国,社会评价不是太高,特别三四线城市。

但也正因为这种饱受质疑,保险人都特别努力,每个人都想努力证明自己,证明这个行业。

其实保险行业跟国家社保又有何不同?区分仅是社保的钱是交给国家,国家资金池提供保障,商业保险的钱是交给企业,由企业资金池提供保障,仅此而已。

大学毕业几年后,我对外界的评价已经不怎么在意了,所以转型进入保险行业这段时间,心理压力也还好。

...

我一般在晚上7点左右离开办公室,这时广州的天开始黑了。

10年前我也在附近上班,那时是上班如上坟,时间一到就逮机会开溜,如今心态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要回家带女儿,我可以一直工作到11点,毕竟这不是一份有底薪的工作...

我没给自己太大压力,前三个月我只要把所有培训都上了,把产品和系统研究透,保持充足的热情就够了,没打算在这三个月赚到多少钱,当然赚到能保住工号的佣金是必须的。

如果你对买保险有任何疑问,或者对保险经纪这份工作感兴趣,欢迎联系我,我叫陈俊,目前在明亚保险经纪公司,我们对接着100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我的微信ID是:fmcji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主播信息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