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集《述而篇7.17-7.20》忘食忘忧又忘老

第75集《述而篇7.17-7.20》忘食忘忧又忘老

00:00
09:4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忘食忘忧又忘老。


我们要介绍《论语述而篇》的第17181920这四章。


先看第17章,原文是: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意思是︰

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专心研究《易经》,以后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从15岁立志学习,他所学的包括哪些呢?一定包括古代的经典,像《诗》、《书》、《易》、《礼》、《乐》这五经,他一定都认真学习过了。但是对于《易经》,就算学习过,要想了解它的意义跟用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个人的生活经验跟历练如果不够丰富,那只能在《易经》的文字上打转,而无法真正受益。


本章的原文,在字句上有不少争议,但我们认为,在没有绝对把握时,还是按其原文来理解比较好。孔子说这话时,应该在四十而不惑之后,尚未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2.4),他知道《易经》所说的是:观察天之道,以安排人之道。在此,所谓的,是指规律或规则,明白天地运行之道,以及人生应行之道。

结论是: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对于非常留意,一方面,人的过错跟他的性格类别有关,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另一方面,有了过错而不改,那才是真正的过错(〈卫灵公篇15.30)。人的过错,有时自己也不察觉,有一次,孔子在别人问他昭公知礼乎?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被认为是有所偏袒,为国君护短。孔子知道之后,立即承认自己幸运,只要有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述而篇7.31)


关于《易经》,孔子晚年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面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学习《易经》,了解天道与人事变化的道理,重点在于个人要培养他的德行、能力与智慧,所以孔子说:学了之后,可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了。


接着看〈述而篇〉的第18章,原文是: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意思是︰

孔子在读《诗经》、《书经》与执行礼仪时,都说当时通行的语言。

雅言这一词,有两种解法︰一是常言,以为孔子平常、经常在谈的,包括《诗经》、《书经》与执行礼仪相关的事;另一种解法是以雅言为雅正之言或正式的官话,是当时政府规定的通行语言。


第二种说法比较合理,因为中国地区太广,各地方言未必可以沟通。孔子是鲁国人,讲话应该是山东腔,家乡的人听起来很亲切,但外地的人就未必听得懂了。因此,孔子在谈到《诗经》与《书经》时,都使用正式的官方语言,并且在执行礼仪时,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学习及参与的人,相互之间沟通没有问题。


接着看〈述而篇〉第19章,原文是:

(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rǔ)悉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意思是︰

叶公问子路,孔子的为人如何,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shè)公,有时候念成叶(yè)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他担任叶(shè)地县长,所以别人称他叶公。县长是大夫职,那为什么可以称公呢?这是因为周平王东迁之后,是为东周,国势渐衰。楚国位居南方,是周天子力所难及之处,所以楚国国君就在西元前740年开始称王;国君称王,则官员皆升级,县长也可以称公了。


(shè)公也念叶(yè),一般说(shè)公好龙(yè)公好龙这个典故,就是指这位叶公。叶公久闻孔子大名,见到子路,就问他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口才不怎么好,怕说错了有损老师的威望。他记得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篇2.17),所以他没有回答叶公的提问。


这件事传到孔子耳中,孔子于是告诉子路如何回答。这是一段珍贵的资料,是孔子自述他的形象,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发愤忘食。

孔子发愤是为了么?应该是好学与深思。他的好学不必再介绍了,他的深思见于〈卫灵公篇15.31〉,他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全部时间用来思考,由此可见他曾经忘食,整天不吃;因为心中有个重大的目标,必须念兹在兹,全力以赴!他这样说,表示他经常如此。


其次,乐以忘忧。

孔子所忧的,除了修德讲学之外,一定还有国家动乱、社会不安、百姓困苦等等,这些忧愁一直存在,怎么办呢?孔子可以自得其乐,经由音乐、唱歌、休闲而调节情绪,甚至于睡觉梦见周公,他也会振作起来。


然后,还有第三点,不知老之将至。他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在他心中,只有朝目标前进的动力,而没有衰老、退休的考虑。


这三点可以合称孔子的三忘:忘食、忘忧、忘老。有这三忘,人生可以省去许多烦恼。

最后,看〈述而篇〉的第20章,原文是: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意思是︰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地学习以获取知识的。


孔子说这个话的背景有二:第一、世间有生而知之的人。第二、有传言,说孔子是生而知之的人。


先看第一点。

在〈季氏篇16.9〉,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可见世间确实有人生而知之,但孔子所谓的生而知之是专门就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而言。的确,有些人,生来就明白孝亲敬长的道理,没有人教,他就既孝且悌,这种德行之知,是有可能不学就会的。


其次,说到孔子是生而知之的人,那可能是因为他的博学多闻,超过一般人的想像,因此,孔子专就这一点来说明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好古,敏以求之敏以求之四个字,足以显示孔子的好学,能够如此长期下来,他的知识自然让人惊叹!


我们这一集学到了:孔子如何珍惜生命,认真学习。


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76468418

    孔子博学多闻,他乐观形象地把自己说成是“三忘”:“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时隔数千载,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的那份亲切自然与活力四射,勉励着后人效仿。

  • J之大盗

    我把《易》当成朋友了,帮我的朋友,所以要用心回馈它。 仁义礼智信是人最高的德,孔子勤敏修练,本着去行,走哪都是亮的,照亮一切啊。谢谢老师

  • 治人事天

    疑问:易传真的是孔子研究易经心得而著成的吗,会不会是后代所造?

  • 呆呆up

    "女(rǔ)悉不曰",是“悉”还是“奚”?

  • 知和合

    怎么看的文字,又变回来了,听的错别字太多了!

  • 张文泉zwq

    听完今天的课,明白学易是儒家修养很重要的部分。“了解天道与人事变化的道理,重点在于个人要培养他的德行、能力与智慧”五十知天命和行仁的德行有关,无大过确与学易而得到的能力与智慧有关,再次感受到道就是整体全面的指向啊!

  • 听友240997361

    孔老夫子在论语中看来是个性情中人,为什么儒家给人刻板印象?还将责任推给古代君主?为什么不是读书人自己理解错了?

  • 听友376468418

    孔子晚年研学《易经》给人以感悟:观察天之道,安排人之道。了解天道与人事变化的道理,重点在于培养个人的德行、能力与智慧,人生将会不容易再出现大过了。

  • 知和合

    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