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们要介绍《论语‧述而篇》的第30章。
原文是: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
孔子说:“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
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仁,关于“仁”是什么?可以把它讲得很完整,就是与人的生命相对照的三个层次:以“仁”作为人之性来说,是指由真诚而向善;以“仁”作为人之道来说,是指由择善而固执;以“仁”作为人之成来说,要止于至善。这个完整的系统,在应用的时候,是分开来而且有具体的指涉的。
可惜的是,在古代并没有机会做充分的学术讨论,以致于孔门弟子只知道仁非常重要,但又弄不清楚完整的架构,于是弟子们就想,有没有谁是合乎仁的要求的。被问到的人,包括冉雍、子路、冉有、公西华这几位弟子,还有鲁国之外的名人,像令尹子文、陈文子等等。
结果呢?孔子对于这一类的问题,答案都是我不知道,或者反问:你凭什么判断他达到仁的要求了呢?
然后,言语科的高材生上场了。
宰我以“井中有仁可取”(〈雍也篇6.26〉)为例,好像仁者是在全力行善,但没有什么判断力似的;子贡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篇6.30〉)来推想仁的作为,结果说得太高远了,变成圣了;最后,老实的学生樊迟干脆直接问仁,而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篇6.22〉)。
这样的答案,听起来平凡无奇,又好像与那个伟大的“仁”不太相契。弟子们没有想到的是,“仁”既然是个人的人生正途,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并且也不可能离开那特定的个人,而去进行理解。直到最后,孔子回答子贡时,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6.30〉),这个时候,情况才稍见改善。
至少这话,提醒我们两点:第一、仁是不能脱离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关系,而凭空去修练的。第二、仁是要把别人看成自己,去尊重及爱护的,是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12.2〉;〈卫灵公篇15.24〉),再进一步去帮助别人的。
本章,孔子这句话的背景,应该如上所述。于是,弟子们一直不明白,“仁”究竟是什么?因而觉得老师是不是有所隐藏呢?
在思考孔子的回答时,首先要知道“仁”这个字,不仅是名词,它还是动名词,所以要把它翻译为“行仁”。说仁是“行仁”,表示重点在于人之道,是一个人在人生正途上的择善固执,并且说他是行仁,也表示这种行动要持续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
现在,孔子说:行仁的机会很遥远吗?是几个月或几年后才会出现的吗?或者是在遥远的地方才有实践的机会呢?都不是!既不是时间上的将来,也不是空间上的远方,只要你打开门,与别人有所来往,此时此地就有行仁的机会,随时随地都有行仁的机会!“仁”既然不是在什么遥远的地方,或未知的将来,那么就可以问了;那么它何时何地出现呢?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几个字值得推敲。
先说,我欲仁。“我欲”这两个字,表示主动权在我,说“我欲”,表示我也可以“不欲”;若我不欲行仁,天下人都没有办法!因为从未听说过被动行仁的。举例来说,如果有人被动行善,你会说他是行善吗?
再看第二点。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就是我只要主动要行仁,行仁的机会就立刻来到。这听起来,不但是我采取主动,并且完全操之于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试想一想,天下有什么东西,是我要就有的?
首先,不可能是外在的一切,包括名、利、权、位。也不可能是需要外在条件配合的东西,譬如我想要健康,我就有健康吗?如果没有勤于锻炼健身,如何可能有健康呢?譬如我想要知识,我就有知识吗?如果不是认真学习思考,如何可能有知识呢?
其次就朋友来说,也不是我要就有的,没有长期的互动交往,如何可能由点头之交成为生死之交呢?因此,天底下我要就有的,只有由内而发的东西;由内而发的,其实正是真诚的心意。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身边有任何人存在,我只要真诚,立刻会有力量由内而发,要与别人建立或保持适当的关系。
所谓适当的关系,是随着认知我与别人之间的角色而有的,譬如见父母,则适当关系为孝;见长辈,则适当关系为尊敬;见朋友,则适当关系为有信有义,互相帮助;见到陌生人呢,适当关系是互相尊重,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任何两个人之间,都有某种适当的关系。即使以保护生态环境来说,我现在对生态的保护与将来的人类,也有某种适当的关系。
结论是什么?
首先,行仁的主动性完全在我,我不但有能力也有责任去行仁。第二点,只要我愿意以真诚态度待人,则立刻可以实现我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这不是我欲仁,斯仁至矣吗?第三,天下人都在行仁,不仅不会互相排斥,反而促成了大同世界。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朝着圣与仁努力。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贫而乐道,注重智慧学习的人会忽视外在物质财富,因为他活在智慧的喜悦中(如颜渊)。富而好礼,一个人内在修养足够的时候会由内而外的表现出君子风范,也是德才兼备的表现,可以说是德与行合一。富而好礼:有钱没事送送礼,收礼谁都高兴,礼多人不怪。如果好礼是外表装饰就用德不配位来理解。
明白了夫子的道,这课又听老师细致的讲解仁的内涵,加上上课对善者的解释,对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想到妥善这个善,听到适当关系这句后,意识到过去笨笨的就认为善是对别人好,又是忘记整体的毛病。联想到道的整体包括变化属性,行仁的动态,最后提到的大同世界,更深的明白了夫子与庄子选择的人之道的异以及最后的的同,想到老师的内道外儒,也想到道真的是一说就不完整,让夫子对学生问仁后的样子,仁就是夫子对道在合格为人的行为的叫法,需要道这个一以贯之。不知道这样的感悟对不对,与老师教同样重要的是去践行,去完善。
有个问题想请付老师指点。
人终其一生,正身、修德、行仁,知行合一,志与道合,必与天地合一。孔子做到了。谢谢老师
孔子的行仁完全已内化于心,真诚之心由内而发,随时随地遇到任何人都可以行仁,使行仁在适当的关系之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