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情感发而皆中节。
我们要介绍《论语‧述而篇》的第8、第9、第10三章。
先看第8章,原文是: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本章谈到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有教无类并且因材施教,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他对学生循循善诱,也很有耐心,但是老师再怎么好,学生如果不能配合,效果依然有限。本章谈到孔子对学生的要求,其中用到“启发”二字,衍生出后代所肯定的启发式教学。很清楚的是,“启发”并非老师单方面的责任,学生努力不够,再好的老师也无可奈何。
首先,学生要做到愤,就是想懂而懂不了,到了快要生气的程度;愤,就是心中之气难平,因而振作起来,所以说,念书要发愤用功。孔子说:不到他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在这个时候,在关键之处一点拨,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其次,学生要做到悱,就是想说而说不出,着急难受的样子;念任何书,听任何课,怎样才算理解呢?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老师的道理再说一遍,这时,压力就不小了。孔子说: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这个时候,提醒学生换个角度,以不同比喻去说,学生才可能会找到适当的语句来叙述心得,经过这样的开导与引发,所学与所思,一定会进入更高深的层次。
最后,还要善用“联想力”,譬如一间屋子有四个角落,老师说了一个角落是如此,那么另外三个角落虽然方向不同,位置有别,但你若是不能自己联想出来,孔子就不愿意再说什么了,由这句话衍生出一句成语,就是“举一反三”。
试举一例说明。
譬如老师说,一个人在情绪激动时,很难做客观的判断。比如欢喜时,看到的人都是友善的,那么你由此必须联想什么?愤怒时,看到别人都是讨厌的;悲哀时,看到别人都是可怜的;快乐时,看到别人都是幸福的。换言之,你的喜、怒、哀、乐都会妨碍你的客观判断,如果一个学生,连这样的举一反三都做不到,谁还能教得下去呢?
接着看〈述而篇〉的第9章,原文是: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意思是︰
孔子在家里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曾吃饱过。
念《论语》的困难之一,就是有些语句突然冒出来,没有提到任何背景,本章就是个例子。光看这句话,你难免奇怪,孔子为什么要去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呢?他去吃饭又从未吃饱过,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情况是这样的。
孔子是礼仪方面的专家,从小对各种礼仪深感兴趣,后来专心学习礼仪的知识与操作,于是年轻时就以知礼而为人所知。他在34岁时,前往雒邑向老子学礼,还跟随老子在巷党担任送葬的助手,送葬途中遇到日蚀,日蚀等同于黑夜,而黑夜不可送葬。老子吩咐把灵车停下来,孔子认为中途停止不合礼,他们为此有一番讨论。不久,太阳再出现了,才又继续进行。
这件事情在《礼记‧曾子问》里面有记载,孔子在《礼记》里面,多次提到他曾经听老聃怎么说怎么说,如果进一步参考《礼记‧檀弓篇》就知道孔子对丧礼与葬礼的安排,可谓知之甚详。今天如果翻开《礼记》这两章,难免觉得繁文缛节到难以想像的程度,孔子还以此教导弟子,也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
古代的贵族之家,所办的丧礼与祭礼,皆由丧祝来主持,礼仪过程十分繁琐,耗费时日又长。以丧礼来说,从人死到下葬,就有五十几项程序,都需要丧祝来指导及安排,丧祝在礼仪期间也需要在场。于是,身为丧祝的孔子经常必须在丧家用餐,如此,担任孔子的助手的弟子就看到这一幕了。
孔子身高1米92,平常有一定的饭量,弟子们早已熟知,但是他们发现老师在这样的场合吃饭时,未尝饱也。用“未尝”二字,表示:从来不曾,没有例外。为何如此?理由很清楚,孔子是真诚的人,情感丰富而真挚,他看到了丧家哀戚的情景,心里难过,哪里还有食欲呢?
进一步分析可知,本章所描述的内容,应有明确的根据与相当频繁的次数,由此可以合理推想,孔子曾经长期以丧祝为业,以此为他的收入来源,因为孔子51岁才出来从政,那么在此之前,他靠什么生活呢?
依《孟子‧万章篇下》所载,他年轻时约20岁左右,曾在鲁国大夫季氏手下做过委吏与乘田。他在30岁左右,由于精通礼仪,而被大夫孟僖子请去教导其子,而孔子也同时开始了招收子弟,但是他所谓的“自行束脩以上”是指年龄,而与肉干无关。
那么,他以什么维生?正是担任丧祝,为贵族之家所聘,本篇下一章所载,也与此有关。〈乡党篇〉有一章(第22章)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在〈子罕篇9.16〉孔子也说自己“丧事不敢不勉”,都是相关的证据。
最后再看〈述而篇〉第10章,原文是: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意思是︰
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
本章这句话应该也是弟子们长期观察的印象,他们发现老师在某一天哭过,那么老师在那一天就不再唱歌。这种印象能够形成,表示老师的哭,并不是少见的,大概每个月总有一两次吧!
首先要问,为什么哭?
可以参考上一章所说的,孔子有一段时期的工作是为人承办丧事,他在丧家承办丧事时,不仅从未吃饱过,也经常受悲哀的伤痛的气氛所感染而哭泣,他参加友人的丧礼,则哭泣更是难免。
在《礼记‧檀弓上》有一段记载说,孔子路过卫国,遇到以前的馆舍主人的丧事,“入而哭之哀”,也就是他进去吊丧,哭得很伤心。出去之后,他还叫子贡解下拖车的一匹马送给丧家。他解释说:我不愿光流泪而没有别的表示,你照我的话去做吧!因此,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他是不会再唱歌的。
在《礼记‧檀弓下》也说“吊于人,是日不乐(yuè)”。也就是:去过丧家的人,这一天就不碰音乐了,这是哀乐不同日的自然情感的表现。
我们由“是日哭,则不歌”这句话,还可以推知孔子平日喜欢唱歌,也就是:若是这一天不哭,他就可能唱歌。有关孔子唱歌的情景,在〈述而篇〉稍后(第32章)还会有一段记载。人的情绪是有感染性的,一天之内又哀又乐,实在不是常态现象,孔子的情感表现发而皆中节,自然真挚而感人。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审慎面对斋、战、疾。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其实我们作为傅老师的学生,在这一次学习论语不简单课程的进程中,非常非常希望傅老师能向在二零一九年讲《道德经》那样每周都能将评论区学员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回答,让论语不简单的这门儿课不仅仅是傅老师的单向输出,让这堂课能成为我们普通人与国学大师傅佩荣先生的互动的契机,衷心希望付先生常看喜马拉雅论语不简单课程的评论区,多看每一集后面的课后留言,我本人对这次课高度重视,每一节都反复收听学习,并做深入的复习与思考。
“举一隅反三隅”:拿女子之道为一隅 姑娘与兑为少女,性如棉,志为根,柔和为本; 媳妇与离中虚为中女,性如水,意为根,柔和为本; 老妇人与巽下断为长女,性如灰,志为根,柔和为本。 由古时的三从,一从父二从夫三从子,改为今之三从,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当个自立明道女子,天清地宁家庭和谐子孙出贵(善人)。谢谢老师
孔子那时候每次说多累啊,就得学生特别努力才行。三千人,一人叨一句就三千句。现在傅老师叨一句可以叨三千人,不努力也没关系,反复听就行。这是时代不同,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可以不同。
AI小书童 回复 @听友240997361: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见解呀!我们小书童也很同意,时代不同,形式也得跟着改变才行呢,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与时俱进才是上上之策哦~
自行束脩以上,年龄十五岁以上有上进心想学习人生正道的人孔子都会教。 束脩,学习成为君子的自我约束和修养。
悲而不歌
老师好
学习了今天的课又明白了许多,学而时习之,学习本身也是修炼,不要停留在情感发泄不中节的初级阶段,老师最希望的都是学生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