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束脩指十五以上。
我们要介绍《论语‧述而篇》的第6章与第7章。
先看第6章,原文是: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意思是︰
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人生正途,自在涵泳艺文活动。”
本章这四句话,大概是孔子期勉入学的弟子所说的。今天在山东济南的孔子研究院,一进大门,四根柱子上面就刻着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念起来铿锵有力,看起来高雅大方,它的意思就要仔细琢磨了。
首先,志于道。
要向孔子学习,首先就须立志,有了志向,人生才有明确的方向,由此引发上进的动力。孔子在《论语》中谈到立志,他的目标分别是“志于学”(〈为政篇2.4〉),“志于道”(〈述而篇7.6〉)与“志于仁”(〈里仁篇4.4〉)。现在总括而言,先说“志于道”。
“道”是什么?道是人类共同的正途,一个人立志,是立志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也就是走上人类共同的正途。在此,可以把“道”理解为人生理想。以读书人来说,孔子说:士志于道,然后不必在意生活资源是否穷困,这样的士,认真学习经典,博学于文,确实遵守规范,约之以礼,修养自己朝着君子的目标前进。
第二、据于德。
在立志于道,走上人生正途之后,具体的作为是修德行善,像孔子的四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述而篇7.3〉)。怀此四忧,修德日起有功,这里的“德”字与获得的“得”可以相通,德行就是修德行善而有所得,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否则,有所获得,也可能有所失去,因此,要使用“据”这个字,确实把握,不可松懈。
第三、依于仁。
在同一章中,同时使用“道”与“仁”就值得留意了,因为孔子说立志,说过“志于道”与“志于仁”,他谈到要牺牲生命,也要坚持的也是“道”与“仁”。像“守死善道”(〈泰伯篇8.13〉)与“杀身成仁”(〈卫灵公篇15.9〉)。因此在分辨“道”与“仁”的时候,我们一再强调,“道”是人类共同的正途;“仁”是个人的人生正途。
因此,本章说“志于道”,是说要立志成为一个正当的人;说“依于仁”,是说每个人都要依自己的性格类别、身分角色、责任义务与当下处境,来选择自己的人生正途。这种选择并非容易的事,因此孔门弟子多次问仁,既然对“仁”不易选择,就只有努力,一颗心放在要求自己行仁上面。孔子说只有颜回可以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篇6.7〉),其故在此。
“不违仁”就是“依于仁”,因此本章所谓的“依于仁”,可以理解为绝不背离人生正途。
最后,“游于艺”是自在涵泳艺文活动。
《论语》使用“艺”字,都为引申的用法,用来指才干很多,善于处理人间的各种问题。譬如在本章之外,“艺”字出现三次,一次是孔子说自己“没有机会实现抱负,所以学会了不少技艺”(〈子罕篇9.7〉)。另外两次都是称赞弟子冉有多才多艺(〈雍也篇6.8〉),说他做官没有问题(〈先进篇11.26〉),而他的才艺也是成为理想的人的条件之一。
我们认为本章所谓的“艺”,是就它的原本的意思来说的,也就是六艺的“艺”。因为前面三句谈到“道”,“德”与“仁”皆以修养人格为主,而“游于艺”所着重的是,实际生活中与德行修养没有直接关连的部分,譬如在〈子罕篇9.2〉别人称赞孔子学问广博,但没有办法说是哪一方面的专家时,孔子认为自己射箭、驾车都还不错,像射箭、驾车之类的就属于“艺”,当然也包括博弈、下棋、钓鱼等等休闲活动。
总之,四方面兼顾,才是孔子合格的学生。
接着看〈述而篇〉的第7章,原文是: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
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本章是孔子的一句话,十二个字。下半句没有问题,说:孔子是没有不教导的。上半句大有争议!请问,对什么样的人,孔子是没有不教导的呢?上半句的“自行束脩以上”究竟在说什么?
首先,要了解“束脩”的意思,“束脩”是十束肉干。古代男子十五岁入大学,照规矩要送给老师十束肉干,表示礼貌与诚意,后来就以“行束脩”之礼,代表十五岁的年龄。
东汉的郑玄,说“束脩”谓男子年十五以上,他的说法见于《后汉书‧延笃传》的李贤注所引用的。
古人用礼仪代表年龄的例子并不少见,譬如以加冠称男子二十岁,以及笄称女子十五岁;因此以“束脩”称男子十五岁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是,就本章的句法来做分析。
第一、“自行束脩以上”这六个字,把束脩当成肉干,则它的句法是“自行什么什么以上”,也就是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但是,遍察整套十三经的索引,并没有“自行什么什么以上”这样的句法,却有几次是“自什么什么以上” 的句法,都是指年纪来说的。
譬如《周礼》有“自成名以上”,古代婴儿出生,三月命名,所以这里说的是,从婴儿出生三个月,有名字以上。其次,“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小孩子长牙齿,大约一岁的时候,就要登记户口;《左传》里面也提到“年自七十以上”;《礼记》里面也提到“凡自七十以上”要养生等等。因此,“自什么什么以上”是指年龄从几岁以上往上叠加。
因此,这里说的六个字,应该把“行束脩”三个字一起念,把它念成:自“行束脩”以上,也就是:从十五岁以上。
其次,再就《论语》这本书的用法来看,这是专门就“自行束脩以上”的“自”这个字来做解释。《论语》中,“自”这个字出现20次,有10次当作“自己”来解;有10次当作“从”来解。
当作“自己”来解的毫无例外,都是作为“复指指称词”来使用。所谓的“复指指称词”就是反身动词的主词,这种主词,它的动作的受词也是自己,而不能够另外有别的字作为受词。
举例来说。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篇5.26),“自讼”,自己批评自己;“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4.17〉),“自省”,自己省察自己;“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篇12.23〉),“自辱”,自己侮辱自己;“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篇14.17〉),“自经”是自己杀死了自己;“夫子自道也”(〈宪问篇14.28〉),是老师自己在说自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篇15.15〉),是说,自己责备自己多;“夫人自称小童”(〈季氏篇16.14〉),就是自己称呼自己。
因此,如果把“自行束脩以上”的“自”当成自己来说,那么这个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那就不合这个惯例了,并且如此一来,“以上”两个字就变成孔子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这实在不合孔子的心态。
结论是,这个“自”只能当作“从”来解释,进一步来说,把束脩当成肉干,在现实上也不合常理,孔子有三千弟子,则三万束肉干如何处理呢?
总之,孔子本章所说的,其实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反馈心态。他自己从十五岁立志求学,得到许多前辈的教导,现在他自己成了大学者,公开宣称: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这不是孔子有教无类的风格吗?
《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孔子凡所教诲,束脩以上,三千余人。这里说的“束脩以上”正是指十五岁以上的人,应该没有争议,也正因为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在〈述而篇〉有一章(第29章)说“童子见,门人惑”,孔子也接见未满十五岁的童子,所以门人才感觉迷惑。
另外,〈子罕篇9.8〉孔子举例说“有鄙夫问于我”,“鄙夫”,自然是年十五以上的人,孔子也愿意回答他的问题,这里并没有提到任何肉干的地方。因此,本章所侧重的,并不是学生的心意或态度,而纯粹是孔子身为老师的心愿。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情感发而皆中节。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傅老师讲艺术的艺这个字儿在论语当中出现了三次,其中一次在11:26。而我在11:26当中没有找到艺这个字儿啊。
尊敬的各位听众朋友们,其实我并不建议那些之前没有接触过论语,或者对论语的阅读理解不是非常深入的同学们直接来听喜马拉雅傅佩荣教授2023年全新开讲的论语不简单课程。因为这一次的课程并不是单纯的只是在意思和词句的层面揭示论语的章句。更多的是把论语20篇作为一个整体把每一张当中牵扯到的所有论语之中的所有语句都在每一集中引申出来,将论语当中所有与这一章相关的有关联的章句都连根拔出,拔的非常干净和彻底。如果你对论语整本书20章都非常的熟悉,已经拥有了反复阅读的坚实基础功底,你在听老师每一节课的讲解的过程中,就会有一种温习的亲切感和系统而圆融的理解论语整本书的感觉,在十几年前山东电视台讲论语300讲的过程
孔子对入学的弟子开板就传成道诀窍:身,从最浅显地去学一技之长作为生活保障;心,秉承仁义之心去做事;意,持之以恒地修德行善;志,立定志向,以志行事,时时专悟,就能事竟成。谢谢老师
使用“据”这个字,确实把握,不可松懈。谢谢老师
(2.3)想想看:如果把“格”解释为“至”,意思是“百姓会来到或来归”。但你既然已经对它“道之”,“齐之”,百姓已经是你的百姓,又何必再来归呢? 傅老师的这个理解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孟子,梁惠王上》非常明确的指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也就是别国百姓来归,所以这种把格子理解为归至也是正确的呀。
“行束脩”喻于义,“自行……以上”喻于利
怀此四忧,修德日新
在十几年前山东电视台讲论语300讲的过程中,当时制作那个课程的理念是让青少年每天读10分钟而有所收益, 是可以碎片化的学习和聆听的,而这一次的课程是傅老师晚年,特别是他在对儒家哲学的研究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时重新讲的,如果我们想跟老师讲课时的思考能连接上,必须在认真逐字逐句地阅读老师的《译解论语》和《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这两部著作,筑牢基础再来听这个课程,效果会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