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第十七讲 查理四世前传:皇帝空位

罗马帝国第十七讲 查理四世前传:皇帝空位

00:00
14:21

历史上的皇帝们所拥有的武力大概处于胜利线和及格线之间。胜利线固然好,但很容易形成皇权对社会的过度压榨,反抗会四处开花,让帝国崩溃。及格线必须守,守不住,皇位就迟早是别人的。

内容讲义 


课程文稿

你好,我是李筠,欢迎来到《通往文明之路100讲》,今天我们开始聊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


中世纪有名的皇帝不多,甚至还不如有名的英国国王、法国国王多。从查理曼往后,甚至可能没有一个皇帝让你有印象。其实还是有那么三五位皇帝值得我们仔细看看,比如建立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大帝,他顶住了马扎尔人的进攻,保卫了西方文明的东部边界。再比如红胡子腓特烈,他把中世纪皇帝能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极限,是让德意志热血沸腾的民族英雄。还有红胡子的孙子腓特烈二世,他是中世纪让教皇们最头疼的皇帝。但整个中世纪,皇帝绝大多数时候都很弱势,被教皇牵制、被各国牵制、被诸侯牵制。神圣罗马帝国没多少像样的皇帝,和它没多少像样的业绩,是成正比的。后来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嘲笑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在罗马,更不是个帝国,虽然刻薄了点儿,但确实把帝国和皇帝们的弱势处境说到位了。


不过,神圣罗马帝国并不纯粹是被嘲笑的对象,它有过奥托大帝的武功,有过红胡子的气概,有腓特烈二世的潇洒,但在我看来,它最重要的是有查理四世的黄金诏书。查理四世这位不那么强势的皇帝,弄出来一份不那么强势的文件,却为人类秩序的建造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堪称大立法者的大手笔。我们说过,大立法者的大手笔一定是针对大问题产生的,当时天崩地裂的问题一定蕴含着人类秩序的永恒问题,医治当时问题的药方会蕴含着对人类秩序永恒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典型解决方案。那查理四世面对的是什么棘手的问题呢?你可能都想不到,那就是皇帝空位。什么意思?就是皇帝宝座空着没人坐。这真是匪夷所思。只要有皇位的地方,肯定是无数人抢着坐,皇位怎么可能空着呢?查理四世之前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奇怪的事情和背后蕴含的大麻烦,你才能知道查理四世和他的黄金诏书有多厉害。


上一讲我们提过,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权势登峰造极,他真的做到了废立皇帝,我们就从这儿说起。话说充满英雄气概的红胡子腓特烈和教皇们斗了一辈子,他去十字军东征的路上意外溺水身亡。他的儿子亨利六世也很能干,维持着皇帝的强势地位。可惜他只当了七年皇帝就英年早逝,驾崩的时候才32岁。想做皇帝的诸侯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亨利六世留下的孤儿寡母只有去求助教皇。这个时候的教皇正是英诺森三世,他成为亨利幼子的监护人,但他并没有力挺被监护人做皇帝。他在观望,他在选人。


选谁呢?主要有两位,亨利六世的兄弟菲利普和韦尔夫家族的奥托,他们俩都自行称帝,也都在争取英诺森的支持。英诺森本来支持奥托,但菲利普让他更喜欢,正当他改变主意决定支持菲利普的时候,菲利普被刺杀了。当上皇帝的奥托和英诺森针锋相对,英诺森就把亨利的幼子抬出来,最终,奥托战败,小皇子成为腓特烈二世。按理说腓特烈二世是在英诺森三世监护之下长大的,坐上皇位也主要是英诺森支持的,可他长大之后和爷爷、爸爸、叔伯们一样拼尽全力和教皇们作对。不过,他成年之后对峙的教皇并不是英诺森三世,在他登基之前英诺森已经去世了。


1250年,做了30年皇帝的腓特烈二世驾崩。之后他的儿子没做多久皇帝就驾崩了。诸侯们反反复复选了好多皇帝出来,但都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服从,这些个真真假假的皇帝之间打得一塌糊涂,诸侯们都在从中取利。直到1273年,诸侯们选出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当皇帝,这段纷争才算结束。历史上,从1250年到1273年这个乱世被叫作“大空位”。也就是各路诸侯你争我夺,你也称帝我也称帝,皇帝宝座实际上等于空着没人坐。帝国乱成这个样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皇位太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为什么会这么弱。


皇位靠什么支撑起来?或者再实惠一点说,一个人凭什么当皇帝?你肯定会想到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


确实,皇帝必须有足够的武力来支撑。关键是什么程度叫足够呢?我在《罗马史纲》里写过,有两条线。第一条,绝对优势线,皇帝拥有的武力在共同体当中占比超过51%,也就是说,所有人加起来都打不过他。这是坐稳皇位的胜利线。历史上做到这一点的皇帝其实并不多,秦始皇算一个,亚历山大大帝算一个,凯撒都不一定算得上,他在和庞培大决战之前,盘面上的实力其实不如庞培。第二条,相对优势线,皇帝拥有的武力在共同体中比任何单个势力都强,也就是说,皇帝要保证和任何一股力量单挑是有优势的。不然的话,皇帝只要变成了第二名,很快就会被第一名挑落马下。这是坐稳皇位的及格线。


历史上的皇帝们所拥有的武力大概处于胜利线和及格线之间。胜利线固然好,但耗费的成本太高,很容易形成皇权对社会的过度压榨,全社会一起都养不活皇帝这支无敌的军队,于是反抗会四处开花,让帝国应接不暇,也就崩溃了。这是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及格线必须守,守不住,皇位就迟早是别人的。


那想当神圣罗马皇帝的这些诸侯武力到底怎么样呢?老实说,大多数都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战役指挥失误,损兵折将,他很可能就对付不了第二名了。即便第二名也损兵折将,但还有坐山观虎斗的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所以,德意志诸侯的合纵连横异常精彩,他们都没有绝对的武力干掉所有对手,就必须找伙伴。伙伴可不只是德意志诸侯,最重要的伙伴当然是教皇,然后是法国国王、英国国王和后来的西班牙国王。这些势力一旦引进来,他们就更不可能形成武力优势了。武力的高度分散是皇位不稳的重要原因。


除了武力不行,导致皇位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皇强势。在政治斗争里,教皇和皇帝斗法的好戏不断,双方互有胜负,但教皇们把皇位的弱势在法理上坐实了,关键就在“适宜性”。什么意思?表面并不复杂,谁适宜当皇帝,才能让他当皇帝。这不是一句废话吗?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有资格判定候选人适不适宜当皇帝。答案是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通过《教皇如是说》宣告的,英诺森三世做到的,就是教皇有权判定适宜性。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力由上帝授权,但候选人适不适宜得到上帝的授权,由教皇判定。


教皇成了皇帝和上帝之间的必要环节,皇帝就被教皇卡住了脖子。你是候选人的时候,他可以判定你适不适宜当皇帝,他要是说不,你就当不上。这还没完。即便你当上了,他还可以说你不适宜,你就得从皇位上滚下来。你会说,管他教皇说什么,我就是皇上。是,你可以不听,但你身边盼着你下台的诸侯多的是啊,他们爱听啊。一旦教皇宣布废黜皇帝,诸侯们的机会就来了。在谁都没有武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手里没有兵的教皇发一纸诰令就可以动摇皇帝的地位。


最终,皇帝要得到上帝授权,实际上就是要争取教皇支持,支持的关键就是加冕礼。由教皇给加冕,礼成,就当上了皇帝。很明显,君权神授被教皇卡了脖子,是皇位不稳的重要原因。


这还没完,按照罗马传统,皇帝是选出来的,不是世袭的。谁来选?诸侯们。人民在礼节上选出了皇帝,用广场上的欢呼来表示。但实际上皇帝都是由实力派贵族们选出来的。血统世袭甚至在法理上不是皇帝传位的重要依据。


我们中国人觉得皇位世袭是天经地义,这是因为周公和秦始皇留下的传统太强大。但罗马皇帝在法理上一直不是世袭的,屋大维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妻子和她的前夫所生的儿子;后来的五贤帝之间也没有血缘关系;前面提到的狄奥多西就是因为能干,被格拉提安任命为皇帝。中世纪的血统观念很重,但也没有完全覆盖掉“皇帝不是世袭”这样一个老传统。那血统到底在皇位里面有什么用呢?它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什么意思?如果你爸爸是皇帝,你是他唯一合法妻子所生的儿子,你才有资格成为皇帝候选人。但选不选你,是由诸侯们说了算。如果你爸爸非常强势,让他们选了你,你也得控制住他们。不然的话,他们一定会在你爸爸驾崩之后另选别人。这种情况前面已经说过了。红胡子腓特烈很强势,他的儿子亨利六世很能干,父子交接没问题。但亨利六世驾崩的时候,儿子太小,诸侯们根本就不会选小孩子当皇帝。


血统并不意味着皇帝天经地义留在一个家族当中,它只是参与选举的资格而已,所以,选举比血统更有实质性的作用。那谁有资格选举呢?通常都是有实力的诸侯。要选上皇帝,就得搞定他们,无论是出重金收买,还是嫁女儿结亲,还是武力威胁,还是暗地刺杀,反正得让他们认可。这样一来,合理的结果便是谁是有权选举皇帝的诸侯,都不希望当选的皇帝强大。皇帝要是强大到扫平诸侯,选他上去不是等于自掘坟墓嘛!所以,选举制也是皇位不稳的重要原因。


有了武力分散、教皇干涉、诸侯做空三根支柱,皇位强势基本上就不可能了。乱成“大空位”那样一个荒唐的局面,是这三根支柱合力的结果。诸侯之间不断地兵戎相见,教皇在乱局中如鱼得水,皇帝的宝座越来越成为摆设,作为秩序的神圣罗马帝国就要解体了。它还有救吗?答案是肯定的,查理四世的黄金诏书就是解决方案。下一讲我们就来看它到底立出了什么样的大法,击中了人类秩序的哪些大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扶厦将倾

    内容讲义图片里面有错误,应该是“血统在法理上只是皇帝传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 甲贺弦之介

    秦始皇只是利用六国矛盾罢了,他被抬得太高了。秦二世而亡,六国旧势力都还保存的七七八八,贵族只是不想反抗秦罢了。秦始皇也就是高过及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