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赵凯。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背井离乡入主长安
为什么刘邦的汉朝叫西汉,刘秀的叫东汉,因为西汉的国都在长安,靠西;刘秀这个汉朝国都在洛阳,靠东,所以叫东汉。西汉、东汉是相对而言的。
建立国都,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作为国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那么我想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说这个地理形势,还有当时的政治形势,包括历史经验也在起作用。
就拿西汉来讲,刘邦他刚刚建立西汉的时候,他没想着去长安建都,他想的是在洛阳。最开始在洛阳的时候,刘邦他召集群臣开会,在洛阳南宫和大家论英雄,有方方面面的事情。那么后来,他听了刘敬和张良的建议,建议把都城迁到关中去。为什么迁到关中去?因为当时,战国那种观念还在,所以觉得迁到关中去,可以利用关中这个非常优越的地形。关中它东面是黄河,有函谷关、尧山和东面通着。南面有青林,西面有陇山,整个是比较封闭的。这是特别好的一个地势,易守难攻,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建都,它是比较安全的。
当时还没有脱离战国的观念,所以首先想到的是,在别人攻打的时候我自己是安全的,要自卫一下。同时,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觉得秦国,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他们占据关中,从西北打到东南统一了天下,说明这个地方是比较好的。
所以刘邦建国以后,他就听从了刘敬和张良建议,把都城从洛阳迁到了关中地区。当时有不同的意见的,为什么?刘邦他自己就是关东人,他手下将帅好多也都是关东的,大家都眷恋故土。洛阳在天下之中,离刘邦他们故土比较近,大家喜欢在这个地方待着。要迁到这个关中去,比较遥远。可在这个时候,刘邦还是毅然的采纳了张良和刘敬的建议,迁到了这个关中地区。那么以长安为都,对于刘邦的汉政权,它的这个巩固发展,我个人觉得是有决定意义的,非常重要。
刘秀定都天下之中
到东汉时期,面临同样的问题,到底是选择哪里作为都城。刘秀他最先在河北柏乡称帝,称帝以后到洛阳,其实是一个临时的首都。那么统一天下以后,有一种声音,觉得应该迁回旧都,旧都是哪里?旧都就是长安。只有回到长安去,才显得自己这个政权是西汉王朝的继续,就是它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可是刘秀没有去,迁到长安去,为什么?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长安是西汉,也是王莽的首都,经过两汉这种战乱,长安已经残破了,再迁过去需要重建,有没有必要?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第二个因素,是观念上的因素,其实从西汉后期到王莽时期,有一种观念,觉得洛阳是天下之中。作为国都,作为政治中心,从地理上讲是最合适的。
那么在王莽的时候,他一直想把都城从关中迁到东方的洛阳。当然,他有他的考虑,原因在于他在托古改制,既然托古,就要把这个都城迁到东周都城洛阳,天下之中。所以当时有种社会舆论和观念,觉得洛阳比长安更适合做一个大国的都城。这也是刘秀要考虑和借重的。
其实这里面还有因素,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刘秀他是南阳郡人,南阳郡从东西格局来讲,它是在关东的。他的发迹之地在哪里,他在河北,在黄河北部,河北地区。借助于河北的豪强,特别是幽州突骑,他这个军事力量非常强,取得了天下。这样的话,等于支持他的两部分力量,一个在河南,一个在河北,洛阳正好在两河之中,两河之间,那么对刘秀来讲,可以离他的这个根据地更近一点,这个比较现实的考虑,所以他选择了定都洛阳。
当然定都洛阳多少年以后,关于要不要回到旧都长安,仍然是有争议的,还是有不少人希望再回到旧都去。到东汉晚期的时候,东汉末的时候,凉州军阀董卓,他劫持了汉朝的这个君臣,就迁都到长安去,还是有一种历史的惯性在发挥作用。但是历史不能再重演了,从长安到洛阳,实际上当时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发生了很多改变。就是说,从当时的关东关西、山东山西对峙慢慢演化成南北了。
为什么到后来有南北朝分裂这个事情,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改变就应该是从光武帝刘秀,或者说东汉建都洛阳开始的。刘秀建都洛阳,他不是个案,他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
好的,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