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067 决策无方失王国,子承父业唱征服

欧洲史话 067 决策无方失王国,子承父业唱征服

00:00
19:54

本期内容

1. 爱丁顿战役,威塞克斯王国为什么能胜,阿尔弗雷德声望为什么高?

2. 丹麦斯文入侵英格兰,“决策无方者”拿钱买和平,之后为什么丹麦再度入侵?

3. 入侵者克努特怎样成了英格兰的王?他和艾玛之间有怎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说到大不列颠岛七国时代被维京人入侵打得是落花流水,唯一一个有抵抗力量的是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王国,可是它的国王阿尔弗雷德在上任之初,却同样也被揍得鼻青脸肿,一点点都看不出有后来所谓大帝的模样,和宋朝的宋高宗差不多,被人赶得像鸭子一样到处乱跑,高宗当年是跑到了海上,阿尔弗雷德却是跑到了南方沼泽地里,在烂泥围成的小岛上避难,这哥俩谁更惨一点,大可以在阴间互相辩论一番。


幸亏,有那场关键的爱丁顿战役(Battle of Edington)。

                        一、爱丁顿战役和阿尔弗雷德的功绩


公元878年,烂泥堆中的阿尔弗雷德成功地说服了南方的一些领主,让他们有钱出钱,没钱出人,重新组织了几千人的军队,和维京人在爱丁顿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杀,由于两个原因,阿尔弗雷德赢得了他当上国王之后的第一场大胜利,而且是逆转局势的胜利。


这两个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个是维京人这时候很多人已经返回北方,什么“白衫”哈夫丹,“蛇眼”西格德都不在,剩下的维京人也就是几千人,和威塞克斯这边的军队数量差不多,领导者是一个叫古斯伦的维京人;第二个原因是阿尔弗雷德找到了对付维京人盾牌阵法的窍门,那就是远程武器,包括投掷的标枪,和远距离的弓箭。


一战之后,阿尔弗雷德声威大振,就有了更多的昂撒人来投靠。在随后的战争里,他一边打仗,一边进行了军事改革,除了全民皆兵,大力建造海军之外,这哥们还有一个相当具有战略眼光的设计,那就是在他管辖的区域内,建造了很多堡垒。


我们说建造堡垒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些堡垒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每一个堡垒附近都有恰好的农庄来供养这些堡垒的战士,并且堡垒之间的行军距离都在一天之内,这就保证了当维京人来到时,阿尔弗雷德可以有充裕的部队和时间作出反应,学好数理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就这样,又经过了8年的艰苦战斗,公元886年,他占领了当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London),然后与丹麦人达成了协议。这个协议让英格兰人惊喜之处在于,它甚至让对方的领袖古斯伦皈依了基督教,并且发誓维持威塞克斯和丹麦区之间的永久和平。


你这里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是威塞克斯和丹麦区的和平,那这个丹麦区当时在哪里呢?不好意思,它还是在英格兰的土地上,换句话说,俺们的阿尔弗雷德虽然号称大帝,但还是没把丹麦维京人赶出英格兰,沿着东海岸划出了一块区域给人家,这块几乎占了英格兰三分之一的丹麦占领区,后世称为丹麦法区(Danelaw),如果做一个类比,那就相当于法兰西大陆上的诺曼底。


说到这里,当年签署协议,把诺曼底划给维京人的查理三世肯定要跳脚大骂,为啥俺当年也是割了一块地,就弄了个千古骂名,还给俺起了一个“糊涂王”的外号?他阿尔弗雷德干了一样的事儿,却得到了“大帝”的称号,这公平吗?


我们说这事儿确实不知道是不是公平,但阿尔弗雷德在没赶跑入侵者的前提下,还能获得大帝的称号,也是有原因的,至少,有三个:第一,这小子确实是在维京雄狮疯狂肆虐的时候,保全了威塞克斯,同时也保存了英格兰大片土地的英雄,反观查理三世,是在对方已经无力再战的情况,还割地赔款,行为一样,但前提条件却是天壤之别;第二,很多丹麦人,包括进攻军队的首领古斯伦都改信了基督教,这一点就让天主教对阿尔弗雷德尤其欣赏,爱得不行不行的,前面说过,大帝这个称号有很大一部分要看天主教的脸色;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位阿尔弗雷德不仅仅和维京人打仗,他还是一个学者,聚集了很多有学问的人,翻译了不少著作,并且主持编写了《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本后世很重要的史书,自己给自己修史,那名声自然是差不了。


就在这段时间,英格兰还诞生了一个相当恐怖的传说,说当时的英格兰人十分痛恨和恐惧丹麦人,有一次,一群英格兰人在一场战争之后,在战场上发现了一个丹麦人的脑袋,大家就用脚踢着玩,开始只是为了解气,但踢着踢着,发现这个你争我抢的运动挺有意思,但人的大脑瓜子实在是太硬,也不知道谁那么聪明,在后来杀牛的时候,用牛膀胱吹气做了一个假“脑袋”,大家一试,发现这玩意比真脑袋好玩多了,就这样,足球,这项现在风靡全球的运动就诞生了,故事的真假不知道,但足球确实诞生于英国十一世纪,那倒也是真的。


 二、丹麦斯文入侵,英格兰拿钱保命


言归正传,在阿尔弗雷德死后,他的儿子“长者”爱德华接位,实际上,比起他爹,这位爱德华更有大帝的范儿。他不仅让英格兰北边的苏格兰(Scotland)和西边的威尔士(Wales)俯首称臣,而且大大地压缩了丹麦法区,几乎把整个英格兰的中部和南部地区都拿下了。所以,后世的英国,有很多君主喜欢给自己儿子起名叫爱德华,至少有八九个,他们全都是这位“长者”爱德华的脑残粉。


就这样,英格兰的王位又传了几个人之后,公元978年,传到了“长者”爱德华的重孙子埃塞尔雷德的手里。


和那个时代西欧的所有君主一样,这个重孙子也有外号,他的外号是“决策无方者”(Æthelred the Unready),因为古英语和现代英语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哥们的这个外号在当时可能是不一样的意思,可是在我眼里,埃塞尔雷德这个“决策无方”的外号可谓是最合适不过了,为啥这么说?我们来看一下这小子做的事儿。


公元986年,丹麦有史料记载的第三位国王,高姆老国王的孙子,绰号八字胡的斯文,登上了王位(Sweyn Forkbeard)。


拜21世纪的高科技所赐,这位斯文国王的老爹哈拉尔一世(Harald I)比他更有名,因为他老爹的外号叫“蓝牙”(BlueTooth),没错,就是今天局域通信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你的手机和计算机的标配技术,蓝牙通信的那个蓝牙。


哈拉尔一世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外号,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他有一颗坏牙,颜色是黑的,那时候蓝色和黑色是一个词,所以大家叫他蓝牙;另一种说法是他喜欢吃蓝莓,因此牙总是蓝颜色的。不论哪一种说法,都证明了一件事,哈拉尔一世不注意个人的口腔卫生,估计口臭应该是有的。


那为啥现代通信技术也叫蓝牙呢?恰恰是现代科技工作者向这位老爹致敬。据说哈拉尔一世在位的时候,因为受神圣罗马帝国奥托大帝的影响,皈依了天主教,并因此统一了挪威和丹麦,所以在北欧人心中,哈拉尔一世就是一个牛掰的大王,而第一个发明了蓝牙技术的,正是今天北欧最牛掰的通信公司爱立信,那取这么一个名字可谓是毫不稀奇。


如此牛掰的“蓝牙”哈拉尔最后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里,杀掉他的,就是我们现在要说到的,丹麦新国王,哈拉尔的儿子“八字胡”斯文,他把老爹脑袋砍下来的原因绝对不是为了给父亲治疗牙疼,就是简简单单的想早点当国王。为了当上国王就要杀爹,可以想象,这位残暴而且有手腕的斯文先生是多么不“斯文”的一个人,这种人,一般来说,野心那绝对是不小的。


果然,斯文上台五年之后,公元991年,他组织了一只庞大的军队,开始在不列颠岛上进攻英格兰。


在这个时间点上,“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已经当了13年国王,按着史书上的描写,此人是“举止文雅,容貌俊美”,你让这样一个绅士去和丹麦维京海盗死磕,那确实不合适,咋整呢?两个字,拿钱。


从公元991年,一直到公元1002年,在这11年间,有确切记载的,英格兰就付给了丹麦大约6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你若是说,这确实说明了埃塞尔雷德是一个“决策无方者”,那我必须指出的是,你错了,因为这个拿钱买命的政策英格兰至少已经执行了100多年,想当年阿尔弗雷德大帝就没少干。实际上,这个政策并不能说不好,后来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说过,“(这种付钱的方式)似乎是保护人民免受生命、住所、牲畜和庄稼损失的最佳可用方式。”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王朝,比如说中国汉朝,东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都干过这事。


 三、圣布莱斯节大屠杀和丹麦人的再入侵


那既然埃塞尔雷德拿钱买和平没什么大错,为什么我还是坚持说他“决策无方”呢?我们再往下看。


公元1002年11月13日,埃塞尔雷德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对于“所有涌入这个岛的,像麦子中杂草一样的丹麦人,要以最公正的灭绝来摧毁。”直白地说,就是一句话,杀掉不列颠岛上的所有丹麦人,史称圣布莱斯节大屠杀(St Brice's Day massacre)

这已经不是宣战了,这是种族灭绝。


问题是,你埃塞尔雷德如果有本事,你可以去攻打那些丹麦法区,也不需要给人家丹麦军队钱来维持和平,这些你都做不到,却在达成和平协议之后,要砍了所有英格兰王国境内的丹麦人脑袋,这实在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事情。


不过也有人说,屠杀是威塞克斯“贤人会议”(Witenagemot)做出的决定,和埃塞尔雷德无关。这个所谓的贤人会议,是盎格鲁和撒克逊人进入英格兰地区之后形成的一个传统,相当于罗马的元老院,只是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固定的开会时间,但权力也比较大,甚至可以废黜和处死国王。不过一来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屠杀是贤人会议的决定,二来,这道荒唐的命令确实是埃塞尔雷德亲笔下达的,上面带有情绪的那些话,也是这小子说的,就凭这个,说一句决策无方,我认为是不过分的。


更悲催的是,圣布莱斯节大屠杀死难者里面,还有丹麦国王“八字胡”斯文的亲妹妹。

随后的事情自然不必说,丹麦人气愤之余,大举入侵英格兰,埃塞尔雷德看看了自己手下的虾兵蟹将,只能认怂,又想起了老招数,拿钱买命,先后给了丹麦人8万4千英镑的金银,但这一次不好使了,丹麦这些强盗钱是收的,收了钱之后态度也不错,每次都说好好好,人死不能复生,你钱到位了,我们的伤心也就没了,然后撤兵。


可往往是一转脸,丹麦军队就又回来了,说不行啊,我昨晚又想起国王妹妹的死,又伤心了呢,你说咋整?


反反复复之中,英格兰的抵抗被彻底瓦解,到了公元1013年底,“八字胡”斯文占领了整个英格兰,然后宣布自己为丹麦国王兼英格兰国王。


你可能问,“决策无方者”这小子哪去了,两个字,跑了,埃塞尔雷德带着媳妇儿跑到了西法兰克,准确地说,应该是他媳妇儿带着他跑到了诺曼底公国,因为这个女人是法兰西诺曼底公国的公主,大号是“诺曼底的艾玛”(Emma of Normandy)。随后你就会看到,这个艾玛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也正是因为那些故事,英格兰的历史从此和欧洲大陆,丹麦维京人彻底纠缠在了一起,双方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贯穿了欧洲的全部历史,一直到今天。


严格来说,“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在当时不是回到了老丈人家里,而是回到了大舅哥的家里,因为当时的诺曼底公爵,是艾玛的哥哥理查二世(Richard II)在位,这位公爵的外号是“善良者”,所以,埃塞尔雷德的诺曼底生活并不差。


而且很快地,这小子就兴高采烈,仰天大笑起来,为啥?疯了吗?不是,是那个“八字胡”斯文刚刚占领英格兰就死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埃塞尔雷德赶紧让老婆艾玛打包,丹麦人群龙无首,咱回英格兰,再把地盘抢回来,赶紧地。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英格兰的那些伯爵和侯爵们,这时候却集体联合起来,对埃塞尔雷德说,您回来可以,还是国王,我们也可以宣誓效忠您,继续帮着您守江山,但是,您必须也要宣誓效忠俺们,不能损害我们的利益,对我们不喜欢的事情也要改革。


我们在讲《中国史话》的时候,说过周郑互质,就是周天子和郑国这个诸侯国互相交换儿子,到对方那里去做人质,这被认为是周朝衰落的象征。


可是现在看看人家英格兰的诸侯们,那可比郑国牛掰多了,人家直接逼着国王发誓效忠他们。这事儿搁在中国古代,是绝对不能忍的,那么,欧洲古人埃塞尔雷德啥反应呢?两个字,顺从。实际上,只要他想继续当国王,不顺从也不行,因为他必须依靠这些诸侯们,这本来就是一件利益交换的事情。


可是,这件事在后来却被赋予了很不一般的意义,为啥?因为两百多年后,英格兰的另一位国王也被逼着和诸侯们签署了让权的协议,那份协议称为大宪章,被尊为现代宪政的基础。顺藤摸瓜,大家往上一捋,发现原来历史上第一份国王和臣子之间互相效忠的,所谓的平等协议,就是起源于这位“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那自然是要供起来的,就好像美国那个五月花号协议,当事人都不觉得有什么神奇的,可后世的子孙却说神奇,真是太神奇了,那还有啥办法,只好神奇了,然后供在神庙里。


埃塞尔雷德对着贵族们一顿起誓发愿的效忠之后,回到了英格兰。开始的时候,确实也曾风光过,丹麦维京人因为八字胡斯文的死,人心涣散,加上英格兰贵族们的奋勇杀敌,他们只能暂时撤退,回家给老国王烧纸去了,剩下埃塞尔雷德得意洋洋地得瑟。

                          四、克努特大帝和艾玛      

可惜,好景不长,没了外敌,英格兰的贵族们又因为内部分赃不匀,打了起来,埃塞尔雷德管不了,也没有那个能力管,只是这些窝心的事儿让他很是不爽,没两年儿,这哥们就病逝了,而且他的继任者也很快死亡,这就导致了八字胡斯文的继任者克努特卷土重来。


长话短说,自家兄弟打成一团,那自然是抵御不了外敌的,丹麦的克努特没费吹灰之力,就重新占领了英格兰,他本人也当上了英格兰国王。


这位克努特的正式称号是克努特大帝(Canute the Great),我们说过很多次了,欧洲历史上,在耶稣之后,凡是称大帝的,一般都有两个特征,一是信仰和大力发展基督教,另一个是开疆扩土。


克努特在信仰上,那是毫不含糊,大力推广天主教,甚至让罗马城里的教皇都对他称赞有加,说您这个维京大海盗来统治英格兰,实在是英格兰人民之福,能让教皇夸上两句,这在维京人的历史上,他还是第一位。同时,克努特也是英格兰、丹麦、挪威及今天瑞典一部分地区的统治者和国王,这一大片地区在当时有一个响亮的国名,叫做北海帝国(North Sea Empire),就是由这位克努特大帝一手创建的。


另外,克努特的英格兰王位也不是自封的,它获得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一致承认的,为啥?因为这哥们娶了埃塞尔雷德的遗孀,诺曼底的艾玛。


当时艾玛已经33岁了,而克努特却只有22岁,这已经不是姐弟恋了,这相当于娶了自己的小姨,可是这却让克努特的英格兰王位显得合理合法,你别忘了,希腊罗马这个文明圈子里,一直都有“国王死了,你娶了他留下的老婆,你就是国王”的传统,不信的话,请参看著名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但这个王位传承的法理基础是啥,我一直都没搞明白。


不过我想呢,当八字胡斯文在地下遇到埃塞尔雷德,应该是这样打招呼的,咱哥俩儿打了那么多年,现在你的土地是我儿子的,你的媳妇儿成了我的儿媳妇,你服不服?埃塞尔雷德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头就走,这也太欺负人了。


公元1017年,克努特宣布,只要他和艾玛生了儿子,那这孩子就是英格兰未来的王。令人惊异的是,这两口子第二年还真就成功造人,35岁的艾玛真的生了一个儿子出来,惊讶之余,克努特给这个儿子取名叫哈德克努特(Hardeknud),意思是强壮的克努特,咋听,那都是造人成功之后的自吹自擂。


我们说克努特一开始娶艾玛也许是权宜之计,是安抚英格兰的一种手段,他想换来的,自然是英格兰贵族们的集体效忠,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这哥们后来是真的爱上了艾玛,就像谢霆锋爱上王菲一样,尤其是艾玛给他生了儿子之后,这份爱意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艾玛的地位节节攀升,先后被戴上了英格兰女王、丹麦女王和挪威女王的头衔。


那么,这一对老妻少夫组合的最后结局是什么?他俩的儿子成功当上英格兰国王了吗?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x903360m7784

    欧洲史话听完之后听啥?听完白衣,其他节目都听不下去了

    Lynda37 回复 @1x903360m7784: 中國史話 美國史話 歐洲史話 佛門史話 反復聽 常聽常新

  • 三丫家的丫

    马扎

    1884986wtyz 回复 @三丫家的丫:

  • 三丫家的丫

    先生特意选在今天播这一集是致敬刚刚开幕的世界杯吧?

  • 1x903360m7784

    每集最后留下一个悬念,很勾人

  • 听友226492270

    先生最近在鼓励他人,这里除了给世界杯助力,也鼓励一下先生。先生加油!

  • 子非鱼传媒

    好听

  • 子非鱼传媒

    各位老铁,别忘了给白衣老师投月票哦

    远飞的大雁_kk 回复 @AI牛翠山: 可能你的IP地址不在国内

  • 疯神演戏

    我的大沙发~~~啦啦啦

  • 烟斗A10

    英格兰🏴󠁧󠁢󠁥󠁮󠁧󠁿专辑

  • Emily_free

    第三遍了,太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