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末好,今天我们进入《鄘风》的学习。再次强调一下,《邶》、《鄘》、《卫》三地之风其实所歌咏都是卫国之事。《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为之歌《邶》、《鄘》、《卫》,季札说:“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勤而不怨”是《周南》、《召南》之风,“忧而不困”则为卫地之风,《邶》、《鄘》、《卫》,名虽有别,实际不分。
我们今天学习的《鄘风》第一首诗题目与《邶风》的第一首诗相同,都是《柏舟》。但二者且莫混为一谈,因《邶风》之《柏舟》所咏叹是妻子不得丈夫欢心或仁人不得重用反受谗害的愁忧,而这首《柏舟》是一个女子的信誓旦旦,只钟情那一个人,到死都不会有二心。后来由这首诗还衍生出了两个成语“柏舟之誓”和“柏舟之节”。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dàn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mǐ它。
母也天只zhǐ,不谅人只zhǐ!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dàn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mǐ慝tè!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看第一章“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比较一下《邶风 柏舟》的“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方玉润说“‘亦泛其流’则为中流不系之舟,以喻国势之危也。此之柏舟为‘在彼中流’,则为中流自在之舟,以喻人心之定也。”
感觉很有道理,彼柏舟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此柏舟只稳稳自在于中流。
这颗心定在什么地方呢?“髧彼两髦,实维我仪”,我自有心仪的人,那个人头发齐眉,从两边垂下。“髧”是头发垂下的样子,“两髦”是古代未成年男子的齐眉发式。
再看“之死矢靡它”和“之死矢靡慝”,“矢”通“誓”,虽至于死,不无他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母亲对我的覆育之恩如天一般,怎么就不相信、体谅我的心呢?这里的“只”是个语气助词。
简单地来理解这首诗,是年轻女子已有心上之人而誓死不遵从父母的选择,有争取婚姻自由的果敢之心。
复杂一点来理解,这首诗按《毛诗序》的说法,是共伯之妻共姜的自誓。共伯早死,妻子共姜的父母要求女儿再嫁,女儿坚决不从,愿从一而终。属贞节烈妇,与之前宣姜的乱七八糟形成鲜明对比。
稍带着讲一下共伯,是卫国的第十代国君,卫釐侯的儿子。他即位后,很宠爱自己的弟弟和,时常给他很多赏赐,和却用这些赏赐去贿赂死士,在釐侯的墓地袭击了共伯,有说共伯是被杀死的,也有说他是被迫在釐侯墓道中自杀的。他死后,和即位,是为卫武公,也就是卫庄公的父亲。看来卫国的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其来有自。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柏舟》解读。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dàn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mǐ它。
母也天只zhǐ,不谅人只zhǐ!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dàn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mǐ慝tè!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感谢老师
太长学问了,反反复复的收听,感恩😊
感谢您的分享,收益匪浅,也衷心祝愿。你身体健康,辛苦了
说得真好
杨老师讲解的太好了,文稿也非常好,杨老师真的太用心了!
好棒好棒好棒!
非常好,还有故事听
太喜欢老师的课了,无论喧嚣的白天听还是安静的夜晚上听都那么温婉入心。
讲得很好!
老师声音非常棒!🈶️文字还有详细解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