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故事里,梁山大军终于跟方腊势力开战,第一仗就在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开打了。面对守将吕枢密,穆弘、李俊等人冒充扬州城外富豪陈将(jiang4)士一家,借着进献白米五万石的名义,骗取信任,里应外合,这才拿下了南征第一场胜利。
白米五万石的“石”,与“石头”的石同字。但这里却是一个容积单位,叫做dan(四声)!
什么叫容积?小到瓶瓶罐罐,大到货柜、仓库,能容纳物品的体积就是容积。它的单位,我们熟悉的是毫升、升、立方米。简单说,自己有固定形状的,那就是体积;形状跟着容器走的,那就是容积。同样容积的东西,一立方米空气跟一立方米的石油,重量就千差万别!
回到故事里,五万石白米和我们今天计算的方式不太一样。现在大家买米买面,都会说买上十斤东北五常大米、六斤天津小站小米、要不然再来三斤玉米面。
这里的十斤、六斤、三斤都是重量单位。整装的,成袋的已经称好,拿走就行;散装的,电子秤上称一称就好。
没秤之前,想准确地称出重量,是一件难事。而且,作为粮食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含水率。
刚收割的小麦,剥开以后,那些麦粒绿油油的,就跟翡翠雕出来的一样,饱含着水分。可是这样的粮食入库储藏,很容易发霉生虫。所以要把粮食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绿色的小麦变成了黄色,柔软弹滑变得坚硬以后,这才能入库收藏。
可是去除了水分,小麦也就丢失了很多的重量。要是官府按照重量来收税的话,上级官员来检查,说你重量怎么少了!你怎么回答?难不成说这都让老天爷收走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计算粮食数量,就把重量问题转化成容积问题。粮食去除水分之后,体积相差并不大,该一石就一石,方便计算。那么一石究竟有多大呢?谁说了算呢?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器。
这个标准器必须是官方制作,向全国推广。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核心就是精确和标准化,不仅体现在爵位战功方面,也体现在日常所用的度量衡上。商鞅方升是最早的官方度量衡标准器,而王莽篡汉以后,请著名学者刘歆(xin1)考察周代度量标准,制定了一座容积标准器,定名为嘉量(liang4),从小到大分成斛(hu2)、斗(dou3)、升、合(音同革ge3)、龠(音同月yue4)五个标准。
这套量器标准里,没有石的存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则有另一个说法,他讲斛(hu2)比斗大,十斗算一斛,十斗也算一石。这么说下来,斛和石岂不成了同样的容积单位了么?这不行,所以后世做了修改,规定五斗是一斛,十斗是一石,这样一斛是半石,就清清楚楚了。
历代王朝都铸造自己的“嘉量”,藏在朝廷作为标准件,然后制造出很多复本,交给各地的县太爷到民间收税用。不过,发下来的不是所有的量器,而只有一个斗,反正其他的,按照比例增加就是。在以前县太爷的桌子上,就摆着两个标准件,一个是计算容积的斗,一个是丈量土地的尺。这两个既是处理日常税收纠纷的依据,也是国家权威的象征。不管塞外岭南、大江大河,用的都是同一套标准,也是大一统皇朝的体现。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执行的过程中,标准件也会变得不那么标准。因为斗是摆在县太爷桌子上的,所以没法做得太大,收税的时候,就像是用小勺舀(yao3)大缸,太麻烦了。所以实际上用的就是五斗的斛,一袋子粮食倒下去,斛满了总会冒个尖儿。明朝的官员一开始仅仅是把这个尖儿刮下去,当作一份额外的收入,用来支付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可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已经看不上手刮了,而是一脚踹在斛上,掉出更多的粮食来。多的时候甚至半斛都没了。那怎么办?少的半斛还得交税的农民补上;而掉在地上的半斛当然是都揣进了官员的腰包!这也就是成语“淋尖踢斛”的由来。
只是,这样的伎俩,看似占了便宜,可终究失了民心。您说究竟值得不值得?
小贴士:本回书里的老婆婆说住的地方是“风门水口”。其实指的是交通要道,一旦打起仗来,很容易受到波及。所以家里的青壮年都去逃难了,而老婆婆恋家不去,看守着房子。老话叫“穷家值万贯”,其实就是穷人家攒点儿家业不容易,避难能力太差,丢把柴火就没得烧了,所以才会百般珍重。
学习了
Sss
刚收割的小麦不是绿的,小麦收割时已经是黄色的了,只是稍微含一些水分。收割是是绿色的那应该是青稞
枭统 回复 @知者不言_ip: 青稞米熟了也没有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