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底下这一段,这一段也相当长: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我们把它这一段念完好了。【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这段文相当的重要,也就是这一问对我们来讲是很要紧的。第一句说:【承佛悲救深诲】,近则指前一科显见不失,远则通指前面四科。意思是说自己无始劫以来,颠倒沉沦,生死流转,今天承蒙如来大慈大悲开导救护。过去一向迷失了真性,今天蒙佛深切教诲,使我们觉悟到啊,真心就在六根门头,所谓放光动地啊,迥脱根尘呢。
由于感佛说法的深恩,所以【垂泣】,这是感动流泪啊,也表示自己最崇高的敬意以及感谢。可是还有疑惑不能够解除,所以又【叉手】而言,这个叉手也是合掌礼敬的意思。说:【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得妙明真心】,就是自己本来圆满,包含虚空,遍满法界,不生不灭,本无遗失,乃至于常住不变的心地。
那么我们看看阿难在此地是真悟了还是假悟了呢?如果要真悟了就没话说了,悟相当不容易。这个我们一看就晓得,阿难尊者是随语生解。这个是在佛门里头最忌讳的,随语生解是没法子开悟的。随语生解用的是什么呢?用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体是无明,怎么能开悟呢?!所以要晓得,阿难所解的、理解的,是分别心、意识心的作用,所以底下的那些话,归根于缘心:
【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缘就是攀缘,攀缘心就是第六意识,而下文明明说出,他害怕舍离第六意识。如果是舍不掉第六意识,不忍心地舍第六意识,那么换句话说,决定不能够悟入真心之性。这是一切众生最深的习气,不容易去掉啊。我们今天说是离不了这个习气,那理所当然。阿难尊者是释加牟尼佛的侍者,又是佛的堂弟,跟释迦牟尼佛那么多年,听经闻法都舍不掉第六意识,我们谈何容易啊?可是话得说回来了,不舍就不能成道啊,不舍就不能成就啊。
那么我们看看阿难底下几句话,【而我悟佛现说法音】,佛是以圆音教化众生。这个几句话,这四句:【现以缘心,允所瞻仰】。这个「允」当承然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佛今天讲的这一番大道理,我明白了,我都懂得了。我怎么懂得的呢?还是我第六意识懂得的啊。那么换句话说,这个第六意识的心功用太大太大了,我是依他,才能够分别如来的法音,才能够明了佛所说的意思。如果我要离开第六意识,我拿什么来分别如来法音,又怎么能懂得佛的意思呢?那么我们看看阿难这个意思,也很有道理啊。其实不然呢,这是阿难的习气断不了啊。
所以虽然佛是再而三,三而四地告诉他,攀缘心是虚妄的,是不真实。无始劫我们生死轮回,都是受他的累,都是受他的害,一直到今天还是舍不得离开它。那么阿难的意思呢,如果是别的心,倒可以舍啊,今天我用这个心领悟如来法音呢,这个事不是很好的事情,为什么要舍弃呢?怎么可以把它舍掉呢?再要说了,真的、果真把第六意识舍掉了,我们认识、认了见性,这是我们的真心,【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呀。此心就是指的见性,这是真心,前面所讲的妙明心体,正是世尊叫我们要认取的,就是六根的根性。可是六根的根性好像没有用处啊,没有第六意识心的作用大啊。那么我们把这个妄心舍掉了,用这个真心。真心没作用,妄心有作用。舍了有作用的妄心,而认那个没有作用的真心,这就是阿难所以不肯舍,不忍心舍的道理。
这地方呢,确实是关键的所在。大概一般,久执缘影的妄心,即不能够全体放下,他对这个妙明见性,必定是不能够直下承当的。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什么?非法属于什么?法为见性而说,见了性了,试问问,法还有什么用处呢?!由此可知,佛说一切法,是帮助我们见性的增上缘。见了性了,法也不要了。如果说见了性,那个法还舍不得离开,法就障碍了见性。
那么再问了,什么时候舍法呢?「法尚应舍」,什么时候舍呢?那个会修的人啊,是一面听一面舍,决不取法,决不执著法。这是高明的人啊,一面听一面舍,佛说完了,他也舍干净了。所以说是闻而无闻呢。闻了没有?闻了。听佛讲了那么多,听了。有没有?没有,一面听一面舍,一面听一面舍,舍干净了。佛说完了,他心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听是真听了,一样都不执著,一样都不取。
我们现在闻法了,怎么样呢?我们是要记得牢牢的呀,别忘记啦,这个佛法真宝贵呀,可不能舍呀。阿难尊者就是这样的人,装了一肚皮佛法,一辈子不开悟。为什么不开悟啊?肚皮里头佛法装得太多了。你要叫他说,他说得头头是道,他把佛所讲的都能重复说出来。懂不懂呢?一句也不懂。给诸位说,真的,一句都不懂。为什么呢?没开悟。
阿难尊者都如此,我们还会例外吗?我今天说拿着佛法,你们说懂吗?如果你要是懂了,一法懂了,一切法就都通了。这个法说懂了,那个法拿来还不懂,那证明没有通达啦。所以学佛一定要开悟啊,开悟一定要放下啦。心要空、要净,正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啊,何处惹尘埃?这个心有多清净呢!本来是清净的,一尘不染呢。染上一尘,就错了。一尘不染,这正是我们要学的。
佛法要是装多了,不要说多了,装少也不行啊。简直给诸位说是,一个字都装不得啊!又不离文字。不离文字,跟离文字,是同时的,不是分阶段的。正像佛在金刚经上所示现的,一面讲一面遣相,这个法子真是妙极啦。所以金刚经在中国这一千年来,家喻户晓,人人传诵,它有它的道理在。金刚经讲到末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听佛说了那么多,到最后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正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啊。
会了,所谓见色闻声呢,都会归自性;不会的人,但听说法,不知道反观心性呢。那么这也是众生通病,就因为他不能够反观这个心性,所以仍然用缘虑心、攀缘心来听法,拿现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用意识心、分别心来闻法。他确实无知,不晓得这个分别心、攀缘心决定没有听法的功能。听法的功能是什么呢?本元心地的作用啊。这个道理几个人懂呢?而我们的误会有多么大呢!
我们固然读了楞严经了,也读到古大德给我们的开示了,我们悟了没有呢?果然悟了,我们一定能够回光返照,依文字般若,这个经书是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那就成了大宗啊,不辜负释迦牟尼佛,不辜负历代祖师。可是我们读了经,看了古大德的注解,我们跟阿难一样,还是用攀缘心,还是用第六意识心,实在是辜负了佛祖啊。那么阿难当然也晓得,是错误,是不对的,可他还有一个希望,比我们还是强多了。他知道自己有错了,希望佛能给他解决。底下说: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求佛来救他,这是难能可贵呀。我们现在有这个疑惑的时候,不求佛助,还认为自家是对的,这就是我们不如尊者之处。【愿佛哀悯】这一句是恳求的话。【宣示圆音】,圆音有三个意思,圆是圆满呢。
第一个,所谓「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叫圆音。十方众生言语不相同,佛一音说法,大家听了,都是他自己的言语,都能够听得懂。这个是实实在在不可思议。
第二呢,无论是大乘教义、小乘教义,佛以一音来说,一切众生都能够理解。程度浅的人解得浅,程度深的人解得深。大家听起来都有味道,这是圆音。那么再问了,佛说法,有没有浅深呢?给诸位说,佛是平等心说法,没有浅深;浅深在各人呢。而佛说法只是理如其事,事如其理呀。所以说如来是如语者呀,实语者呀。
第三种不思议,有缘之人,纵然是远隔他方,也如对目前。或者是有缘之人,纵隔多世,释迦牟尼佛离我们今天三千年了,他在三千年前,我们在三千年后,如果与佛有缘呢,也如对目前,就跟面对面一样。超过了时间与空间,这不可思议呀。这叫圆音。
【拔我疑根,】
疑根在哪里呢?一个妄心、一个真心,这两个碰在一起了,究竟是要妄心、还是要真心呢?要真心,必须舍了妄心。这妄心,无始劫以来就用它,交情很厚了,要是说取真心,把妄心舍弃掉,难分难舍呢。问题就在此地,这就是阿难尊者的疑根之所在。「无上道」,是成佛之道。疑根要不拔除,这个两者不能够选择。必须要破除疑根,在两者里面有正确的选择,才能成就无上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禅宗,马祖有一句话说:平常心是道。怎么样才能达到平常心呢?平是平等,常是永远不变,所以平常心就是真心。马祖给我们指出,障碍平常心的,当然障碍是无量无边的,归纳起来啊,可以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啊,你要离开了,平常心就现前。
编号036-b/133–十番显见之五显见无还
第一个,造作心,凡夫都有造作,不但在世法里面造作,佛法里面造作也要不得。第二是取舍心。第三是是非心。第四是凡圣心。第五是断常心,就是断见跟常见,这两种见解。马祖说,如果一个人能舍弃这五种,平常心就能现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障碍就去掉了,方可证得啊,这就是大道。
古德又告诉我们:修道之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念头一起来,立刻要觉悟,是不是造作的念头?是不是取舍的念头?是不是是非的念头?是不是凡圣、断常的念头?如果是这些念头,立刻放下,这叫做修道,这叫做用功啊。如果这个念头生起来,不能够立时放下。这个立刻放下就是觉,不觉怎么样呢?不觉,这个念头会增长,念头增长必定造业,既造了业了,诸位想想,还能免得了果报吗?当然不免呢。
马祖这几句话也是把纲领给拈出来啦,也可以说正是答复阿难尊者这一个问题。这就是求佛开发真妄分明,做一个决断,而归向无上大道,阿难之所祈求的。那么这是请教的话,大意是如是。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