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24堂课42|学而不辍,温故知新

南怀瑾国学24堂课42|学而不辍,温故知新

00:00
08:19

学而不辍,温故知新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这是孔子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

  南怀瑾先生认为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即要不断进步,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何这么说呢?本来学到手的学问已经是自己的了,怎么会不学就减少呢?首先,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知识的更新不会因为你的不学而停下来;其次,你停下来不学,不代表别人停下来不学,别人在进步的时候,你还是维持原样,相形之下,你就是退步了。“活到老,学到老。”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大都在践行着这一句话。

  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累积的知识是浩瀚无垠的,我们所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罢了,同时,知识无时无刻不在以很快的速度更新,我们能够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很少,若是我们不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学习,很快就会感到知识匮乏。骄傲自满,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在学习上来说是严重的错误。

  南朝有一个叫江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文学家,写得一手好诗和好文章。可是年纪大了之后,反而没有以前写得好了。有时候拿着笔很长时间也写不出一句,就算勉强写出来也是平平无奇。这让很多人纳闷,于是人们纷纷猜测其中原因。

  有人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便不精彩了。还有人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事实上,江淹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他当官以后,忙于政务,再也没有时间读书和写文章了,时间久了,再想写的时候,就怎么也找不到灵感了。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学到手的知识长时间地搁置也会随着时间地推移而被人们逐渐淡忘,若是不回头温习,不吸收新的知识,只怕仅有的一点知识也会荡然无存。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观点,就是要告诫我们不能自满,做学问要时时刻刻感到自己的不足,经常查漏补缺,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做学问是一个吃苦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不下工夫就拥有好学问。着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做学问的三个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无论一个人的天资有多好,不努力学习,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成就。

  王安石在《伤仲永》中就讲述了一个神童最终变成普通人的过程。有一个叫仲永的小孩,天资聪慧,五岁即能指物作诗,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一时之间他的名气传遍乡里。人人都感到很诧异,因此很多人就请仲永的父亲做客,拿钱请仲永作诗。仲永的父亲见有利可图,就拉着仲永四处作诗,耽误了学习。结果几年以后,这个神童就变得和众人一样了。

  学问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一个人即使天赋再高也不可能随便就将不是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顶多是在学习的时候比别人快一些。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大学问。

在我们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习知识更不能松懈。现代知识分类细密,我们所能掌握的知识仅仅限于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外围的知识只能浅尝辄止,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即使是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我们所学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现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我们一段时间不学习,可能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有些人自以为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因而盲目自大,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即使我们已经在职场中很多年,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比那些新人强,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才是最新的知识,而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也许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无论我们已经储备了多少的知识,都应该时刻关注新知识的出现,及时给自己充电。只有认识到自己知识不足,才能及时补充,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