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24堂课40| 毁誉不惊

南怀瑾国学24堂课40| 毁誉不惊

00:00
07:11

毁誉不惊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孔子的意思是说没有根据,他从不随意赞誉或诋毁别人。而南怀瑾先生认为每个人都会遭遇毁与誉。即使任何一个宗教家,都不能避免毁。像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就是因为被人毁。而且越伟大的人物,被毁得越多,所以说“谤随名高”。一个人名气大,后面毁谤就跟着来了。

  南怀瑾先生认为有人攻讦自己或恭维自己,都不要去管。假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这中间一定有个原因。过分的言词,无论是毁是誉,其中一定有原因,有问题。所以毁誉不是衡量人的绝对标准,听的人必须要清楚。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都必须接受来自旁人的评价。我们处在一个群体中,因此我们的举动总是会被别人观察,别人自然也有权利对我们的行为作出评价。

  由于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不同,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对我们赞誉有加。我们必须学会接受来自别人的批评甚至诋毁。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真正的有修养的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对他赞誉有加,他也不会自傲;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诋毁他,他也不会沮丧。这种毁誉不惊的修养,是人生的高境界。只有毁誉不惊才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动摇。

  北宋着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就是一个不避毁誉的人。他曾经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惧,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

  王安石当政期间,为了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情况,主持进行变法运动。他的变法运动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和一部分有革新思想的人的坚决拥护。

  王安石的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些从中得到利益的人,包括宋神宗,都对王安石非常赞赏。但是,同时他的变法运动触及很多人的利益,由于用人不当,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对老百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遭到了来自太后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大臣的坚决抵制。

  倔强的王安石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誓死要将变法运动进行到底。但是支持他的宋神宗的去世,使得失去了坚强后盾的王安石不得不退出了政治舞台。

  且不论王安石的变法运动究竟有多么大的成效,仅仅王安石的这种坚持,这种在赞誉和诋毁中始终不动摇的精神就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我们现代人习惯于对前人的功过是非进行评论,其实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人早在他们进行自己的活动的时候,就已经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人的修养使得他们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因而得以名留青史。那些走在时代尖端的人的一举一动都涉及很多人,因而他们要承受的赞誉和诋毁就更多,若不是有极高的修养,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可能坚持下来。能够将所有的赞誉和诋毁都搁置一旁,继续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种博大的胸襟是成大事者必备的。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可说是个典型的代表。她一生的功过是非实在是说之不尽。

  武则天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女子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这已经引来了众人的非议。一拨又一拨的反对者针对她展开了斗争。但是武则天没有退缩,她以强硬的手腕将所有的反对者都镇压下去,开启了她的政治生涯。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没有人敢对她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武则天居然留下了一个无字碑。她愿意在死后让后人们对她的一生进行评价。这种气度让我们不得不折服。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生都被人赞誉,赞誉总是和诋毁相伴而生的。“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个人站得越高,越是会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成就大事者不能受这两方面的影响。赞誉也好,诋毁也罢,都要学会坦然接受,微微一笑,揭过所有对自己的评价,沿着自己选好的道路,继续前行。若是因为别人的赞誉或诋毁而摇摆不定,最终将一事无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