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常识2:买基金为啥还赚不到钱 ?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共同基金常识。昨天我们说到了,金融市场长短期悖论,长期投资现金,肯定亏损,而债券回报风险也比较大,反而是股市是风险最低的资产,也是确定性最高的。短期来看,债券回报最确定,现金不会亏,股票反而波动风险不可控,所以怎么投资,取决于你的价值观,是否能够坚持长期主义。如果在美国投资,你可能还要考虑一个成本和税收的问题,作者说,你的实际收益,要比基金的实际回报率低2-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实际回报是7%的话,那么你的实际回报可能就只有3-5%
主动投资者所承担的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大大高于被动投资者所承担的部分,那么长期下来,被动投资者会获得更高的净回报率。 作者说,战胜市场很难,因为你本身就比市场的成本更高,而且主动投资,也不容易能够拿得住。经常违反长期投资的原则,所以最后反而丧失了效率。如果要做主动管理,择时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某一时间点,要把股票变成债券,再另外的时间点,把债券变成股票。但其实很难每次都做正确,甚至还有更多地的错误可能。也就是股市下跌却深陷其中,市场上涨,却没跟上节奏。即便再出色的投资者,也不可避免。作者在华尔街干了50年,他没有听说,哪位经理,能够将择时的成功,始终保持下去的。
另外,长期投资组合的高换手率也是个问题,主动基金不择时也会选股,那么就得不断地把股票进行调整。以让自己基金的结构和风格,更适应市场环境。高换手率,其实就意味着成本上升。虽然基金的交易更便宜,但是也还是要收钱的。这就叫做投资中的摩擦成本,只有指数是不会频繁调整的。
其实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把钱教给基金管理了,自己就可以不学习了,接下来可以躺着赚钱了,哪有那么简单?从历史经验来看,投资者总在市场见顶的时候,疯狂买入基金,而当市场见底的时候,疯狂赎回。比如1987年9月份,市场流入280亿美元的资金,但随后在10月份,就迎来了大崩盘。那么有人说,我到顶部不买,底部不抛行不行,答案是不行,你不买他就一直涨,你不卖他就一直跌。因为你的行为基本代表了从众的结果,或者说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正式疯狂的申购才推升了行情见顶,也正是因为不计成本的赎回,市场才跌无可跌。1983年,是牛市的第一年,这时候大家发现市场即将上涨了吗?其实并没有,基金认购只有10亿美元,大家都慌得一比,到了1997年,此时大家已经觉得,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股市将永远上涨,所以涌入的资金已经多达2190亿美元。所以大家其实都知道低买高卖,但是却言行不一,投资者都在高买低卖。这点在A股市场上可能更为明显。
随着技术越来越先进,投资者也越来越没有耐心,60-70年代的时候,基金换手率在一年8%,也就是说基金持有者平均持有年限是12.5年,而到了2008年前后,基金换手率已经达到了31%,意味着大家勉强也就持有3年,那么现在是多少呢,平均可能不到一年了,老齐跟基金公司的领导吃饭了解到,有些基金平台,比如蚂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在搞短线投机,可能持有周期只有几天。只做市场最热门的产品,一跌就买入,一涨就卖出。典型的波段打法,历史上来看,越是行情顶部,这种现象就越明显。这种投资,其实最终必然亏损,甚至一直玩下去还可能血本无归。
但更令作者诧异的是,不光是基金投资者这样,基金经理也这样,随着行情上升,换手率就越来越高。但老齐认为,这个统计可能意义不大,因为在90年代的时候很多的量化产品引入,有的可能在做超短线日内交易,这些基金的超高换手率,拉高了行业均值。
作者说,全世界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就是巴菲特,而巴菲特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典范,他的换手率接近于0,他的几大重仓股,基本上明牌玩了40年,也就是说,巴菲特在选股上早就没有秘密了,之所以他还是股神,就是因为那份惨无人道的坚持。
晨星有一个研究,说基金们的高换手率,对于业绩提升没有帮助,而作者则认为,晨星太乐观了,实际上如果基金们都 不换手,那么其实他们的最终收益率会更高。换手越多的,业绩也就越差。另外,老齐还可以多说一句,持仓越集中,其实反而说明他是长期主义,是价值主义,如果持仓很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加起来才30%,那么其实就是布局赛道的打法,肯定是高换手率的。短期业绩有可能因为某个热门而起飞,但是中长期其实肯定会比较平庸。所以如果我们来挑好的主动基金,一定是选择持股集中,风格明确的,如果要是持股分散,那还不如买指数算了。花着主动基金的钱,干着指数基金的事,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金融市场长期回报的来源,对股票而言就是企业的盈利和分红,对债券而言就是利息支付,至于市场估值的变动,都是短期回报,也都是投资者之间,你死我活的博弈,所以你把关注点放在哪,也就证明你是哪类人,关注长期回报的才是投资者,关注短期估值波动的,都是投机者。所以多想想花匠的说法,秋冬之后就是春夏,花草只要根茎没问题,就会自然生长。别在意短期的波动,因为长期回报,要比波动大的多。老齐这几年有个心得,尽量做到只买不卖,除非特别热门,市场为之疯狂的时候,我们才会提前卖出。比如2018年初的大蓝筹,2019年的猪肉股,2020年的食品饮料核心资产,黄金,2021年的有色金属,石油,芯片,新能源。
接下来我们看作者著名的投资理念,奥卡姆剃刀原则,奥卡姆是一位英国哲学家,他的理论就是,越简单的解释,就越有可能正确,这就是奥卡姆剃刀原则。作者把这个理论放到了金融市场上,他研究了过去200年的历史,股市的长期真实回报率是7%,如果以25年为一个周期来计算,那么股市的滚动实际回报率,在2%-12%之间,之前也说了,如果算200年的话,几乎任何一个50年,回报率都是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是股利增长率和回报率之和。所以也就是说,只要是长期投资,就只有这两个因素会起作用,其他的估值变动都不起作用。
估值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市场的情绪和看法,比如从整体市盈率8倍,涨到16倍,那么整个市场指数就涨了一倍,反过来从1 6倍跌到8倍,那就跌了一半,所以估值的变动短期要比盈利和股息率的变动大的多,这就是为什么短期股市投资并不确定的原因。如果我们站在一个长期的范畴上去考虑问题,其实基准就是那个遛狗的人,而估值的上蹿下跳,就是那条跑来跑去的狗。当估值带来的回报,过多的时候,未来就一定会发生均值回归。
当市场表现比较好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多估算盈利,而低估市盈率乘数,也就是说,总认为高增长可以消化掉高估值,但往往消化高估值的都是急速的下跌,比如2020年底,大家都认为,如果茅台能以20%的速度增长, 2年以后,估值就合理了,但结果消化茅台高估值的方式,是下跌40%以上。站在2021年9月这个时间点,老齐认为,宁德时代也照样会走出这样的行情。
作者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推导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决定股市长期回报的就3点,股息率,增长率,和市盈率如果初始投资的股息率是3%,预期增长率是每年7%,则回报率就是10%,如果市盈率是15倍,而未来会涨到18倍,那么相当于10年增加20%,每年回报率就再增加2%,也就是说,你的长期回报率是12%。所以你要做一笔投资的时候,也要像作者这么算算,如果没有股息率,也不确定估值会怎么变,那么你就只能寄希望于增长率。 这就是纯粹的基本面指标。
这套方法,算指数也是很好用的,比如1960年到1969年,初始股息率3.1%,平均盈利增长5.5%,但是这十年估值降了10%,那么每年就要扣掉1个点,最后算出来是年化7.6%,与实际数值7.8%格外接近。明天我们再看看,用这个奥卡姆剃刀原则,如何实现投机和投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