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回收箱成敛财工具,别把公益当生意

旧衣回收箱成敛财工具,别把公益当生意

00:00
03:34

正观评论员:王航

音频制作:王宜谦

运营编辑:王宜谦



在城市小区里随处可见的旧衣回收箱,来自什么机构?里面的衣物究竟又流向了哪里?

媒体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不需要提供任何公开募捐资格证明,400多元就可以定制一台旧衣回收箱,箱体上的文字可以随意印,有商家甚至建议印上“慈善总会”来吸引市民捐赠。而这些打着“慈善”“公益”名号的旧衣回收箱背后,有不少倒卖旧衣的“私人贩子”。 记者以收购旧衣的名义联系了多个旧衣回收箱上的联系电话,对方均表示有大量旧衣可出售,未经挑拣的旧衣打包售价在2000-2200元一吨不等。

人们之所以把旧衣放入回收箱,正是因为相信自己捐赠的衣物会被送往贫困地区和有需要的人手中。然而这些假借慈善和公益名义的无良贩子,却将民众的善意做成了生意,把旧衣回收箱当成自己敛财的工具。名为募捐,实则盘算的是生意和利益,如此赤裸裸的消费公众善意、透支慈善信任的失德行径,实在让人不齿。

一切以公益慈善名义开展的旧衣服回收、捐赠活动,都属于公开募捐,都应该事先登记为慈善组织并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且要在事后全面公开募捐情况。这些网上定制回收箱然后倒卖旧衣的私人贩子,显然不在此列。这也就意味着假借慈善名义为个人牟利,不仅有悖社会公德,更涉嫌违法乱纪。 

将公益事业做成生意的违法失德行为何以如此泛滥?恐怕与民政部门的督查不严、监管不力不无关系。一家从事旧衣回收箱定制9年的商家表示,“一些大城市查得比较严,小城市一般都没问题。”记者联系了多地民政部门,收到的回复要么是接到相关举报会进行调查、处理,要么表示旧衣回收箱量大且放置较为分散,难以进行集中排查。显而易见,正是查处不严给慈善旧衣倒卖生意留下了生存空间。

哪些旧衣回收箱是真公益,哪些是纯生意,显然不能单纯靠捐献衣物的民众精准识别。而整治那些把公益当生意的敛财回收箱,更不能依赖于公众的举报而按图索骥。终结慈善旧衣的乱象,必须要民政部门主动出击,深入社区和小区,通过明察暗访,揪出那些潜藏的敛财回收箱以及幕后黑手,该取缔的该取缔,该处罚的处罚。虽说旧衣回收箱量大且分散,但唯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罚一例警示一批,才能斩断那些伸向公益口袋里的黑手。

把旧衣回收的慈善公益当成生意,既损害了捐赠人的合法权益,又影响了慈善事业的整体形象。可以想象的是,当民众的公益爱心被旧衣生意伤透了,哪怕是遇到了真的公益回收箱,恐怕也会犹豫迟疑,甚至不敢再轻易捐赠。因此,对于被曝光的慈善旧衣回收乱象,各地民政部门是时候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好好来一场大清扫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