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丨小院闲窗,初见苏东坡(听声识人,李家的神秘嘉宾竟是他!?)

第一集丨小院闲窗,初见苏东坡(听声识人,李家的神秘嘉宾竟是他!?)

00:00
16:26

第一集小院闲窗,初见苏东坡



时间:1091


人物:李清照(8岁,聪明伶俐,个性叛逆),李格非(47岁,爱女儿,怕老婆),王氏(清照继母,王拱辰孙女,20岁,娇蛮霸道),苏轼(55岁,幽默爽朗),梅香(丫鬟,15岁,快嘴,直爽,不识字)




(音效:春寒料峭,一阵阵冷风吹过树枝,伴随着麻雀微弱的鸣叫声)


公元1091年初春,正月尚未过完,北宋首都开封的柳树刚刚绽出一抹新绿,又被西北高原上袭来的寒流给冻住了。


乍暖还寒时节,最容易生病。太学官员李格非出门应酬,多喝了几杯,回家路上又着了凉,头热眼胀,病卧在床。


李格非(呻吟):“……春寒入人骨,病肌尤见侵。芳园暂可适,……这,这风恶不可禁啊……”


梅香:“我说老爷,您就歇歇吧,病成这个样子,还写什么诗?您这病肌啊,就是写诗写出来的!


李格非(苦笑,咳嗽):“这可不是我的诗……这是魏国公……魏国公韩琦……韩老大人的诗。哎,你不懂,清照……清照懂,……清照呢?


梅香:“您喊小姐做什么?小姐这会儿一准又在您书房里鼓捣那些书本子呢!这小姐啊,跟您老人家一个样儿,一天到晚都是诗啊词啊的,都快长成大姑娘了,也不知道跟我们夫人学学梳妆打扮!


王氏(斥责丫鬟):“梅香多嘴!去,给你老爷斟一杯茶,再去书房把清照给我喊过来!


梅香:“是。


(音效:提壶斟茶声)


梅香:“老爷您用茶,您接住茶碗,您可接好了,可别打翻。夫人,我这就去书房请小姐!


(音效:小步快跑声)




病榻上李格非喊的“清照,正是宋朝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但在这个时候,李清照还是一个年方八岁的小女孩,跟着父亲李格非和年轻的继母王氏一起生活。


王氏并不知道,丫鬟梅香也不知道,小清照其实不在书房。


(音效:单扇木门吱吱打开)


梅香(惊呼):“啊,这厨房里怎么全是烟?小姐,小姐,是你在里面吗?


李清照(咳嗽):“快把门关上,我在生火。


梅香(更剧烈的咳嗽,挥手赶烟):“小姐你可真淘气,还以为你在书房呢,害得我从东屋跑西屋,从西屋跑东屋,原来你躲在这里玩火!快出来快出来,不然让夫人知道,可没你的好!


李清照(不屑地):“她?哼,我才不怕。


梅香(焦急):“我的大小姐,你不怕,我怕。来,听话,咱快去正房,夫人和老爷都叫你呢!


李清照:“别忙,先让我生着火。我要把水烧开,一会儿好给爹爹熬药。


梅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在忙这个。不过你这样生火可不行,瞧瞧,灶膛都填结实了,哪能点得着?还把门关起来,难不成是怕火苗子窜到屋外去啊?瞧我的。把这几根干柴抽出来,续上这把灯芯草,用火镰子打着,再轻轻这么一吹,呼——这不点着了吗?


(音效:柴草哔啪作响,火苗渐旺)


李清照(开心,拍手):“梅香姐姐,你可真棒!


梅香:“嗨,没听人说嘛,磨墨的书童,烧火的丫鬟。不会烧火,算什么丫鬟?好了小姐,咱快去见夫人和老爷吧。


李清照(迟疑):“行。……不过,咱们都走了,谁给我爹爹熬药呢?


梅香:“你去见夫人,我来熬药!


李清照:“也好。这是药方。梅香姐姐,大夫开的药也都在这里,先煮麻黄,再煮桂枝,接着煮甘草和杏仁……总之,你依着方子煮就行了。”


梅香(笑):“我的大小姐,你又忘了,我可不像你,你是个小秀才。这方子上的东西啊,它认得我,我不认得它!


李清照(叹气,故作老成):“哎,看来还得我来做。你去告诉我爹爹,我把药熬好就去见他。


梅香(跺脚):“行行行,回头夫人要骂,别怪我没提醒。




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而对李清照来说,她永远是父亲的小棉袄。


李清照想不起亲生母亲的样子,她出生不久,母亲就病逝了。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母亲就像天上的云朵,模模糊糊,遥不可及。而父亲则是坚实的大山,是温暖的怀抱,是她在京城茫茫人海中唯一抓得住的那根救命稻草。


就在李清照八岁这年,已经年过四旬的李格非在同僚和故交劝说之下,又娶了一个新太太。新妻王氏年轻貌美,出身高贵,是老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地地道道的千金小姐。


小清照打心眼儿里讨厌这个继母,她觉得王氏就是一个不速之客,闯到自己家当主人,赶都赶不走。


王氏也不太喜欢小清照,因为小清照拒绝听从她的命令,连一声“母亲也没有喊过。


此刻,王氏正对李格非发脾气。


(音效:人站起,环佩叮当,用力把簪子摔在梳妆台上)


王氏:“格非,你女儿越来越不像话!我让梅香请她半天,她竟然不过来,分明是欺负我这个当的!”


李格非(呻吟):“哎,贤妻,莫……莫要动怒。清照……清照还小,我们慢慢教导就是。


王氏:“哼,亏你还是饱学之士。《颜氏家训》有云:父母威严则有慈,子女畏慎则生孝。你在她面前毫无威严,怎能让她孝顺于我?孔子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将来岂不更要翻天?


李格非(苦笑):“咳,咳,贤妻说得是,贤妻说得是。


梅香(劝王氏):“夫人别生气,刚才我只顾侍候您梳妆,忘了给您说,小姐并没有贪玩,她是在厨房给老爷熬药呢!您瞧,小姐这不来了嘛!哎哟,这么大一碗药汤,小姐怎么端得动?快交给我!


(音效:碗摔碎声,水泼地声,静场片刻)


李格非(焦急,喘息,挣扎着要起身):“清照,你……你摔倒了?


李清照(委屈):“爹,我把您的药打翻了。


王氏(略担心,后释然,继而嘲讽):“哎呀,这孩子。哦,没事。格非你慌什么?只是摔了碗,又没摔到你的宝贝女儿。梅香,把地上碎瓷片扫干净。


梅香:“是,夫人。


王氏:“哼,毛手毛脚的乡下丫头,一点礼数都不懂。


李清照(生气,连珠炮):“说谁毛手毛脚?说谁乡下丫头?说谁不懂礼数?妻有四行,德容言功,我爹爹生病,你不管不顾,可曾做到一个字?家有二仪,妇贤母慈,我险些摔倒,你还说风凉话,可曾做到一个字?


王氏(恼羞成怒):“你,你,你,你个小丫头片子。你小小年纪,目无尊长,这是什么家教?格非,瞧瞧你管教的好女儿,瞧瞧你李家的好门风!


李格非:“贤妻休要着恼。清照,好闺女,别再……别再气你母亲了。


梅香:“夫人别生气,就像老爷方才说的,小姐还小。不过我真佩服小姐这嘴皮子,不说话是不说话,一说话就是一堆大道理。我像小姐这么大的时候,连东南西北都还分不清呢!咱们小姐又知书又达理,对老爷又孝顺,就是这张嘴太厉害了。夫人您消消气,老爷您休息着,小姐你跟我去厨房,我烧火,您熬药,咱再给老爷熬一碗,让老爷快着好起来。走吧,走吧。


李清照:“爹爹,我去了。


(音效:渐远的脚步声)


王氏(余怒未息):“这小丫头……今后必要好好管教。




在民间故事里,一直上演着父亲续弦再娶、继母虐待子女的悲剧。但是,我们的主角李清照并没有经历这种悲剧,她与继母王氏的冲突,其实只是个性上的冲突。


客观评价起来,王氏绝非恶人,她只是太年轻、太骄傲、太以自我为中心。她在娘家习惯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此时还没有成长为家庭主妇,更没有成长为一个母亲。


比较起来,小清照反倒成长得很快,而这又得益于一个大人物的造访。


(音效:远处的敲门声)


苏轼(在小院外面高喊):“文叔,文叔,文叔老弟,老夫来看你了!


李格非(病情明显好转,说话流畅了许多):“贤妻,仿佛有人来访,待我过去开门。


王氏:“不许你去!


李格非:“像是东坡先生的声音。若是他来,我可得去迎接一下,否则对先生太不恭了。


王氏:“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这样吧,让那个小丫头过去。哼,她目中无人,牙尖嘴利,这回就让她学学待客之道。


李格非(赔小心):“贤妻说的是,可是,可是清照才八岁……”


王氏:“你少啰嗦!梅香,去告诉你家小姐,让她替老爷见见苏东坡。就说老爷身体有恙,不便接待贵客,请苏大学士改日再来!


梅香:“是。




这天来拜访李格非的,确实是苏东坡。


苏东坡被召还朝,即将升任礼部尚书,名气和权位都比李格非大得多。


王氏竟让小清照出面挡驾,倒也不是对苏东坡有什么恶感,而是想借此机会,给小清照出个难题。


小院外面,童年的李清照第一次见到了老年的苏东坡。令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这一老一小居然相谈甚欢。


李清照(孩子气,但以小大人的口吻):“东坡先生在上,清照代家父给您行礼。


苏轼(笑):“好,好,文叔养了个好女儿啊!怎么样?你爹爹的病好些了吗?


李清照:“多谢先生惦记,家父已然大安。家父本要请先生到内室用茶,可是,家母河东狮吼,令人生畏。记得先生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如今家父也成了龙丘居士。


苏轼(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好孩子,好孩子,这是老夫几年前取笑一位朋友的诗,难得你这孩子居然会背。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方才你母亲吼你爹爹,老夫在这里都听到了。老夫不该听壁脚,你这孩子也不该说母亲的坏话。


李清照(倔强反驳):“不,我说的不是坏话,是实话!


苏轼(笑):“对,对,是实话。


李清照(感伤):“继母多不贤,芦花岂耐寒?可怜小儿女,犹唱闵子骞。清照可不愿再像孔子的门生闵子骞那样,饱受继母虐待。


苏轼(沉思片刻):“孩子,这是你家院墙,离我约有四尺,老夫稍作法术,就能让这堵墙跑到我们跟前。


李清照:“我不信!


苏轼:“来,一,二,三,瞧见没有,是不是到跟前了?


李清照:“啊,您骗人,这可不是法术!


苏轼:“是啊,世间并无法术,却有做人之术。孩子,你继母也是饱读诗书,决非不贤之人,只是你还不懂得怎样与人相处啊!人就像这面墙,你远离它,它也远离你,你走近它,它也走近你。


李清照(若有所思):“哦,清照懂了,清照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东坡先生,谢谢您的指点。


苏轼:“哈哈哈哈,老夫不过是痴长几十岁,哪里配得上指点。好孩子,你如此聪敏灵秀,他日成就必定远迈我们这些老朽之人。文叔有后,文叔有后啊!




苏东坡这次到访,仿佛为小清照打开另一扇窗,让她突然看到了更加宽广的人生世界。


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仅懂得诗词歌赋,更懂得与人相处之道,哪怕对方是自己心目中的恶人。


这之后,小清照迅速成长,成了名满京城的才女。在不久的将来,她将接触到更多的名人前辈,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艺和做人之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