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9524

2.4、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00:00
10:25


更新提醒:每天早7:00更新2期。


课程原文:


​我国的成年人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越来越短,2013年只有14.7分钟,而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超过34分钟。如果你认为上网也是一种阅读,我们总的阅读时间是逐年增加的。但上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


一个人在上网的时候,通常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开着聊天工具,每隔一小段时间就看看自己的微信消息。很少在任何一个网页上停留过多时间,页面随着鼠标滚轮上下翻飞。相对于长篇大论,他更倾向于阅读微博之类短小的信息。据说,曾经有一个资深网民教一个新手怎么使用浏览器,发现那个新手居然在读一篇文章,他被激怒了:网页是读的吗?是让你点击的!


现在几乎没人能看完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了。高质量的读书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有的地方反复看,甚至还要记笔记。这种读法似乎有点丧失自我,好像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上网则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游离在内容之外,面对众多等着被“临幸”的超链接想点哪篇随心所欲。可是在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这本书看来,上网者才是真正的奴隶。相对于读书,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


网络文本的特征是有超链接。本来这样的设计是让读者可以随时点击相关内容,以更主动地阅读,然而多个实验发现效果恰恰相反。读者倾向于毫无目的地点来点去,不但没有加深对主题的理解,甚至记不住读了什么。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被分为两个组,一组读纯文本,一组读有超链接的“超文本”。然后对所读内容进行测试,超文本读者的得分明显更低。而且文章中超链接越多,他们的得分就越低。这还不算在真实的上网情况下,一个人还要面对大量无关的超链接,更不用说各种广告对他的注意力的争夺了。


为什么超链接使阅读效果变差呢?因为我们被迫随时都在做选择,点还是不点。一个人读书的时候调动的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力和视觉处理的区域,而对超链接做决定则要时刻调动大脑的额前叶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验表明,上网可以增进做决策的能力,这对老年人保持头脑年轻有好处,但坏处则是牺牲了理解的深度。神经科学家发现,网上阅读从硬件层面改变了人的大脑。一个没上过网的新手只要每天上网一小时,五天之后他的大脑结构就会发生可观测到的改变!


超链接、时不时蹦出来的聊天信息和新邮件通知,还严重干扰记忆力。只有有意识的短期记忆,称为工作记忆,才有可能被转化为长期记忆。心理学家的最新的研究结果是人的工作记忆只能够同时容纳2~4条信息。这样有限的容量非常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导致过载。上网时分散了注意力,不停地为点还是不点做决定,都在阻碍我们把短期记忆升级为知识。


网上有些人只看标题就敢评论,根本还不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逐字逐句地读书已经被快速扫描式的“读网”取代。用小型摄像机跟踪上网者的眼球运动表明,网上阅读模式是个“F”形轨迹:人们会快速读一遍文章前面的两三行,然后把网页下拉,跳到文章中间再扫几眼,然后就立即跑到结尾把目光停留在屏幕的左下角。大多数网页被读的时间不超过10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网页被读的时间超过两分钟。


既然是扫读,深刻的内容就很难有竞争力。点击排行榜上的文章大多是短小精悍的,配有精彩插图,让人会心一笑,有机智而无智慧。很多流行的文章都是相同的几个套路,没有真正的新意。与书相比,网上的文章确实是肤浅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卡尔认为其根源在于互联网这项技术。考察地图、钟表和书籍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会发现技术并不仅仅为思维服务,技术能改变思维,比如地图就加强了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


更进一步,卡尔认为谷歌正在把互联网向更肤浅的方向推动。YouTube这样的业务对谷歌来说只是为了给搜索引擎带来流量、收集信息,以及排挤潜在的竞争对手,而对公司利润几乎没有贡献。谷歌的真正业务是搜索,利润的绝对大头是广告。一个盯着屏幕看的用户不会给谷歌带来任何广告收入,他必须不停地搜索和点击才行。正如谷歌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所言,谷歌的核心战略就是让用户快来快走,它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战略服务的。对谷歌来说,短而新的信息可以带来更多点击,价值远远超过经典的长篇大论。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对肤浅信息的流行有不同的解释。泰勒·科文说廉价必然导致低俗流行。在通信和交通手段不发达的时代,出门看一场戏剧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所以要看就看个经典的。同样道理,在中国发明纸张之前,制作竹简是昂贵而费力的,所以那时候的书本本都是经典。如果获得信息很容易,我们就会倾向于读短小而轻快的内容。这有一个心理学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尝试的乐趣。比如说我们收到一个礼品盒,打开这个盒子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很愉快的经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爱看最新电子产品的开箱视频。点开一个链接就如同打开礼品盒,各种短小信息构成了一股从期待到尝试再到发现的快乐之泉,我们享受着这源源不断的小乐趣。


另外,很多时候完成一个工作的乐趣集中在开始和结束,而不在漫长的中间过程,我们喜欢不断地开始和不断地结束。相对于一本600页的书,我们可能更想读两本300页的书。我们在网上追求能够立即满足的小刺激。


科文认为多任务不是坏事。当处理短小信息的时候,同时处理几个任务,比如说一边看新闻一边聊天,是高效的方式,而且人的多任务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多任务工作可以让我们对这些小事情保持兴趣。科文热烈欢迎互联网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方便。


他看来,新技术的最重要特性是允许我们定制自己接收的信息。过去一张专辑里的歌曲是出版者设定的;而现在每个人的播放器里都是自己选择的歌曲。网上阅读的要点在于选择和过滤,我们应该学会订阅精选的博客,访问专门的论坛,从而排除无关信息。


哪种人最善于对信息进行定制、整理和排序呢?有自闭症倾向的人。自闭症患者往往因为大脑的缺陷而缺少对情感交流的解读能力。对人情的不解反而使他们的思维保持冷静客观。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和记忆中,是最极端的信息爱好者。也许自闭症患者不怎么了解自己的邻居,但他们往往对某个特定领域了如指掌。


有点轻微的自闭症倾向甚至可能是成为大师的先决条件。科文列举了很多可能有自闭症倾向的名人,包括牛顿、爱因斯坦、图灵、爱迪生、亚当·斯密,甚至还有杰斐逊和莫扎特。科文考证,从福尔摩斯特别注重细节而又不怎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一点来看,他和柯南·道尔都有典型的自闭症症状。


科文没有回答的问题是上网能彻底取代读书吗?收集并整理一大堆短信息能取代对成体系知识的学习吗?显然不能。大量的信息不能自动带来深度理解。很多自闭症患者对细节具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他们甚至可以把一本多年以前看过的书背出来,却不怎么理解书的意思。科文对阅读肤浅化的担心是合理的,上网不能取代读书;而科文的贡献则在于提倡如果我们上网,就应该用自闭症的思维上网。


知识是有等级的。八卦新闻、时效性强的信息、网友对时局的看法,本来就不值得印在纸上浪费树木,在网上看看正好。扫读网页不见得是什么毛病,相反,能够以不同速度读不同等级的内容是最有用的阅读技术。


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网应该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就算是纯粹为了娱乐上网也无可厚非,这时候读得快就是优点。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平静地深入思考。

精选用户评论
  • 妖精_p3

    这本书选得很好,很有用

其他用户评论
  • 就是桃子了

    所以…这就是你现在时间短的原因了

  • 查树

    听书会怎么样

  • 刻砚人嘉

    就因为这个,所以我选择了听书。。。。。然而我发现别说人名,就连书名都常常记不住

  • 骄阳路下的少年

    现在人都这样,付出一点点就想收货所有。无法沉下心学习和思考。

  • 贵县盛哥

    签个到2023.06.21(夏至)日在读,听你的书算是阅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