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的东西迎合了人们的隐秘心理,过度审丑意味着失望太多逃避现实

丑的东西迎合了人们的隐秘心理,过度审丑意味着失望太多逃避现实

00:00
05:20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谈人类的非理性,今天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来讨论一个稍微有点深刻的话题。我的学生里边有个大三的女生,她跟我说想当网红,拍了一些短视频,让我帮着看一看把把关,结果把我看得目瞪口呆。本来这小女孩颜值挺高,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没想到的是这些短视频都拍得特别丑,穿着丑丑的衣服,化妆把自己画得特别丑,走路也特别丑,吃饭也特别丑,而且还有那种特别丑的滤镜,整个把脸都弄得特别扭曲。甚至于丑得我有点起鸡皮疙瘩,丑得我有点恶心。 


所以我就问她为什么要拍这样内容的短视频呢?她跟我说,老师,只有这样才能抓眼球,才能有流量啊。后来,我就专门去看了一些短视频平台上面投放的内容,小猫小狗小动物的都不算,我专门看以人类为主角的一些短视频,结果就发现,真的是丑了有流量。一些丑得出格、丑得匪夷所思的东西受到了大家的热捧,点击率非常高,所以最后就导致了很多人故意装丑扮丑,甚至于在某些小圈子里边形成了丑为荣、以丑为乐的现象。


我觉得这个事情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有的人会那么喜欢丑的东西呢?从浅层次来说,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猎奇心理、都有窥探心理,丑的东西可能迎合了这样的心理,就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欢迎。不过这只是浅层次的。如果我们的分析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咱就不是有思想、有趣味的平讲平说了。


接下来我给大家启动一点深层次的分析。大家回忆一下,在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里边,有一个经典的桥段,就是巩俐扮演的秋香出现了,大家觉得这颜值也一般吧,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嘛。不过,等她周围的人一回头,在一些千奇百怪、惊世骇俗的丑脸的衬托之下,就觉得秋香真好看!其实这个经典的桥段揭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在跟丑的对比当中,能够有优越感、满足感;美都是相对的,在与丑的比较当中能看到更多的美;丑的东西有一种神奇的功效,它能够化平凡为美好。


大家想一想,本来一张脸是平淡的,但是跟很多丑脸在一起,这个平淡的脸就变得美好了。本来日子、生活都是平淡的,但是跟那些丑丑的视频放在一起,跟那些丑陋的东西放在一起,突然就觉得一切都美好起来了。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发现这个规律了,我们做一点简单的总结:从潜意识来讲,在审丑的过程中,一个人能建立优越感,增加满足感,可以起到舒缓紧张心理、释放压力的作用。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经典名着里边都有丑人,比如说《巴黎圣母院》里边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另外我们的京剧讲究生旦净末丑,丑角是专门的一种角色。


不过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度,如果真的像某些短视频一样,以丑为乐、以丑为荣,乐此不疲,过度地恶搞,那这种心理可就有问题了。前面我们说了,在审丑过程中,人的潜意识里会有优越感、满足感,那么假如一个人沉迷于此,说明他缺什么呢?缺的就是优越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他又无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无法建立自己的优越感和自信,于是他就只能在审丑的过程中来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起到舒缓紧张、自我安慰,自我抚慰的作用。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特别是各位年轻的朋友,如果你真的是一天到晚都沉迷于那种扮丑、卖丑、恶搞的短视频,我建议你闭上眼睛做个深呼吸,然后认真地反问一下自己,你对自己到底有多失望,你对生活到底有多失望,才会沉迷于这种内容。 


最后提醒各位年轻的朋友,放下你手里一些恶搞的丑视频,还是行动起来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吧~ 


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