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第四讲(1)既要上善若水,又要保持个性

《大宗师》第四讲(1)既要上善若水,又要保持个性

00:00
10:42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第四讲  古之真人的“范儿”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既要上善若水,又要保持个性


庄子在这篇里几次谈到了古之真人,真正的真人是怎样的味儿呢?陈丹青写了一篇文章叫《民国的范儿》,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陈丹青把民国的那些事,从北洋军阀到国民党,到共产党,这些党政军界,包括艺术界的重要人物,其个人的形象、人格魅力,从哪里来,到底怎么回事,都描写了一番。

我们平时都注重自己的形象、修为,自己又该有什么样的范儿?南先生有南先生的范儿,很多人为之倾倒,但是提意见的也不少,对南先生有意见的,网上也很多。作为一个真人,应该是神龙不见首尾,没有什么把柄在别人手心里的。真正的真人,一定是“和其光,同其尘”,走到你面前,你也未必知道他是真人。为什么呢?“其状义而不朋”啊。

我们常说义薄云天,关帝庙里关二爷的形象,就是代表一个“义”字。民间后来奉关老爷为武财神,可惜肇庆的关老爷塑像被拆掉了,说是肇庆政府的风水有问题。一个人仗义,义薄云天,大仁大义,但是呢,他又没有大仁大义的相,这才是真人的“范儿”。布施没有布施相,慈悲没有慈悲相,仁爱没有仁爱相,不容易啊。“不朋”,“朋”就是显得很高尚,形象代言人一样。“义”是什么呢?就是对大家都有利的正面人物,有着正面的光辉,高大全的形象。实际上一个人力求高大全,反而就没有高大全的味儿了。

世间如果真正有神仙、有高人,大家肯定每天都要去供养,每天都是香烟缭绕,钟鼓齐鸣。但是我们得明白,坐在高台上的,未必是高人。真正的高人,走在你身边,你也不认识他。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不朋”,并不是一座山一样的让人仰望,真人不是那个样的。颜渊说孔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道家对真人的看法却不是那样的。颜渊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跟了那么多年,对老师有了“高山仰止”的感觉。在外人眼里,孔子像什么呢?“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恐怕是当时隐士对孔子的感觉。孔子在外面,并没有功名富贵,在世人眼里,自然也不怎么样,孔子困于陈蔡,厄于匡,是多灾多难的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不是说真人都是亿万富翁,什么都有,就像布袋和尚一样,可以掏什么送什么,都布施给众生。越是有的人,越是谦虚,越是虚怀若谷,越是显得自己一无所有,永远都是不足。为什么不足?我经常说,我们永远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现在就是过去、未来的一个交接路口。面对未来,我们是未知的,未拥有的;面对过去,可能是已知,可能是已拥有,但过段时间就忘了。破产的亿万富翁不少,双规的官员也不少,所以过去尽管曾经拥有,也会消失离去而两手空空。过去已知的,老年痴呆后还有知吗?很多大学问家到了晚年痴呆了,得了遗忘症,也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们面对日子的时候,面对自己的时候,一定要谦虚,要“若不足”。只有不足,自己才有更大的容量。

“不承”,不承什么呢?在功名富贵面前,不去捞取什么,什么都能放下。我们经常说,看破放下随缘,随缘看破放下,放下就是不承。庄子在《天道》里面讲天道运行,天道是怎么运行的?“天道运而无所积”呀,如果有所积,天道就没法“运”,就塞车了,动不了了。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其觚”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把自己卖了吧,卖了算了。先秦的青铜酒壶是菱形的,有棱,但又不尖。我们看一个人,各自都有各自的人格,有各自的脾气,并不是大善知识都像弥勒佛一样。我们看寺院里塑的五百罗汉,有的长得稀奇古怪的,脾气大的也不少。再看西藏密宗里的明王菩萨,个个都凶神恶煞,牛头马面,威风大得要命,是有棱角的。如果一个人修得完全没有脾气,完全没有个性,那也不行。还是要有点脾气,有点个性,但他又是有棱角而不“尖”,不是固执在那个地方。有个性而不孤僻,也不固化。我们既要上善若水,也得保留个性。我这个人呢,有时候还是有点脾气,你说我有脾气,但我又不固化脾气,对人对事不一样,有点脾气也好,有点脾气养精神。你们看佛源老和尚,他那脾气是脾气吗?

“张乎其虚而不华”,张乎其虚,就是虚怀若谷,拒绝吹嘘。现在打广告的不惜重金都要吹嘘自己,包装、推销自己,但对一个道人来说,的确没有必要。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真正有东西,还怕别人不会来吗?还怕没顾客吗?尽管这样,还是要拒绝“华”,拒绝吹捧。

我这次在成都遇见一个老师兄,原来在海灯法师那里学习,他从小沙弥开始,就由海灯法师把他养大,供他读书,后来到中国戏剧学院学古典舞蹈。他那个时候是一表人才,诗词歌赋样样懂,文采也好得不得了;他很能干,又会交际,上下关系都弄得好。我呢,不太愿意打这些交道,所以我们自然就疏远了。他现在是省佛教协会的副秘书长,我是白丁一个,三无人员。但今年他见到我,对我热情得要命,对我说:“兄弟啊,我们这一群,无论是跟了海灯法师,还是跟了本光法师的,只有你学而有成,你的名字又取得好,叫学成。我叫学文,这一辈子只能学文,我在因位上,你在果位上了。”然后又对我的诗词歌赋大加赞叹,说了很多。我心里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很不安。别人越是夸我,我自己就越感觉到不安,这个赞叹背后还有什么因果,我也不知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当你一旦有了一点名望的时候,吹捧就来了,吹捧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我们要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素养,这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所要具备的。看人就要从这些方面来看。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修为的人,他面对各种各样的吹和捧,不显山不露水,一看就非常有涵养,乃至于看见他有点“啬”,或者看见他未免粗糙。他不会每天花几小时打扮而闪亮登场,他很随意,没有固化的东西。说没脾气他又有脾气,有脾气但又说不清楚什么脾气。他永远都那么虚怀若谷,什么都能装,奉承他几句能装,批评他打击他也能装。所以,我们要养成“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的这种形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练我养

    声音甜美,讲得好。

  • 笨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