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白话文】致诸弟:教二子读书不宜以八股为先

158.1【白话文】致诸弟:教二子读书不宜以八股为先

00:00
09:45

导言  

 这封信是咸丰五年三月二十日曾国藩从江西湖口前线营地写给湖南老家的四位弟弟的。信中曾国藩向几位弟弟介绍前线军情,讲述了自己扼守湖口,采取游击战术阻断武汉、南京太平军联系的战略。此外,他还着重向家中的四位弟弟以及纪泽、纪鸿两个孩子明确了读书用功的方向。信中提及的朱子《纲目》是宋代著名学问家、思想家朱熹依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等书所择要编写的历史反思类著作《通鉴纲目》的简称,该书在宋代以后流传相当广泛,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之一。此外信中提到的方望溪、姚姬传是清中期桐城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方苞和姚鼐。

白话文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


许久没有接到家中寄来的信,想必家中无事,长辈们身体都健康,家中老老小小都清静吉祥,如此,甚是宽慰!


自从湖北省再次陷落到“贼匪”手中,哥哥我这里的这支部队,反而在下游进退两难了。在内湖的水师,哥哥让他们在江西驻扎了两个月,建造战船、增添兵勇,事情已经有了头绪。现在有战船近两百艘,士兵超过三千人,如果认真操练,将来可以成为我军的一支劲旅。


哥哥我在十三号那天离开湖南登船前往前线。郭筠仙在十六号那天抵达军营。曾莘田、易敬臣兄弟在十五号那天抵达军营,罗芸皋也在上旬抵达军营。现在战事不顺,前线危险重重,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前来而不愿呆在家乡,可见我们家乡的穷困、艰苦啊!阳凌云早些时候回去,我送给他八两银子作为差旅费。魏荫亭还没有回到军营。


塔齐布军门还在九江驻扎,罗罗山在初十日那天前往广信、饶州围剿“贼匪”。李次青突然对于带兵打仗有了兴致,他在十一日那天出发前往南康府,但是带兵打仗实在不是他擅长的事。


我在内湖创办、操练水师,就是要以鄱阳湖为大本营,偶尔进入长江“剿贼”,也不过派出三分之一的兵力与贼匪鏖战。围剿长江上游的“贼匪”,就在九江、武穴、田镇等地游走,不离开湖口超过两百里的范围,有可胜之机就与敌多打几仗,如果没有可胜之机,就退回到鄱阳湖内的大本营。进剿下游的“贼匪”就在彭泽、望江、安庆等地游走,也不离开湖口超过两百里的范围,有可胜之机也与敌多打几仗,如果没有可胜之机,也退回到鄱阳湖内的大本营。按照这种办法来施行,那么长江上游盘踞武汉的“贼匪”与长江下游盘踞南京的“贼匪”凭借长江所建立的联系就有一段被我军所阻断,这样的话他们势必无法一直保持联系,这样做足以抓住“贼匪”的命门。只是长江上游金口等地的我军战船无人统帅,常常让人无法放心。


最近这些日子我们家乡的人心还惶惶不安吗?像去年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他处,终究不是个好办法,如果“贼匪”流窜到上游的岳州、常德等地,谣言一定会四处传播,总之还是安心呆在家里不要搬家才是对的。


季洪弟弟大可不必出去教书谋生,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安心读书,你对于文章的道理还没有完全领悟,不能误人子弟。去年季弟带兵在益阳等地,所发出的告示,有人当作笑柄一样拿着四处传播,动笔行文写作,字里行间,不能不慎重啊!沅弟你要的方望溪、姚姬传的文集,仙霞已经替你买到了,你可以用心仔细的读一读,能够认真的看过一遍,做好标注,自然不用担心没有长进。


纪泽这孩子的记性很一般,不用一定要求他读书都会背诵,但最好让他常看一些之前没读过的新书,讲解上几遍,自然很有益处。八股文,试帖诗这些都不是现在着急要学的东西,完全可以不看不写,这个非常重要,切记!儿子对于历史、通鉴类著作还略微熟悉一些,最好再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着重读一遍朱熹的《通鉴纲目》。纪鸿这孩子现在也没必要学习八股文,现在学习八股文,只是在浪费时间,对学问、见识的增长实在没有什么益处。讲修身齐家的道理最多的,没有超过陈文恭公《五种遗规》一书的,诸位弟弟还有家中的各位子侄最好都经常看一看。


我夏天的衣服还在家里的,可以最近派人送到军营来,只是袍子、褂子不适合带过来,其他的都可以送过来。其他的事就不一一说了,希望大家彼此都心意相通。        


哥哥曾国藩亲笔

咸丰五年三月二十日,写于江西省河七里港的船上


解读  

 在曾国藩看来,文章就好像是一个人的脸面,文章写得漂亮与否关乎个人形象,因此行文写作一定要慎重,斟酌,争取少出差错多出彩,而提高行文写作能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读书。故而,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因人而异为弟弟和儿子分别制定了读书计划,为他们分别指出了读书的方向。他认为自己的季弟曾国葆还没有完全领悟写作的道理,文章写得还不到家,现在仍需继续学习,切不可外出教书,误人子弟。对于九弟,曾国藩则希望他多读桐城派的古文。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曾国藩则希望他们不要太早醉心于功名利禄,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八股文、试帖诗这些应试题目上,而是要多读通鉴类的史书,因为这样既能学到历史典故,又能锻炼思辨能力,培养历史眼光,对于写好文章的帮助很大。

此外,这封家信中曾国藩提到了一个人物——李次青,也就是李元度,他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也是湘军著名的“儒将”。虽然都是弃笔从戎,但他并没有曾国藩那样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他不仅没有可以称道的战功,还曾因军事失利而被革职,可见文武兼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国藩的过人之处,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