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白话文】致诸弟:教诸弟不宜干涉军政

159.1【白话文】致诸弟:教诸弟不宜干涉军政

00:00
07:13

导言  

这封信是咸丰五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从湘军水军在江西南昌的营地写给湖南的四位弟弟的。此时曾国藩正率领湘军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信中先后谈及国事、家事。曾国藩向几位弟弟介绍了湖北、江西各处的战局,同时告诉几位弟弟不必太多关注前线事务,安心处理家务。这封信中提到的“中丞”、“臬台”分别是巡抚和按察使的简称。巡抚是清代地方的最高长官,负责统领一省的军政事务,巡抚之下另设布政使、按察使。布政使主要负责实际执行一省之政令,按察使则主要负责监察省内大小官员,处理刑名事务。

白话文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十月十三日那天县城有专人来到军营,接到父亲大人的手谕,同一天,成章鉴也过来军营,又接到九弟十五日、十八日两天的来函,信中所言,均已悉知。张德坚那里寄来的书,到现在还没有寄到。温弟有了个女儿,母女平安,甚是宽慰。听说他的偏房也有梦到熊的征兆,想必应当再要一个男孩。


唐苹洲这个父母官慈祥爱民,咱们家乡的士绅人民爱戴他,这个时候他卸任,自然应该极力挽留他。但是仅仅凭夏憩亭的一封信,不足作为县长即将离任的确切消息。夏此时并不是湖南的官员,私自写信干预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绝对不能写公文禀告巡抚大人。我如果贸然写信给巡抚骆秉章大人,害怕省里并没有调任唐公的消息,反而会惊讶我这消息从何而来,那么深究起来,对于夏憩亭的名声并不会有什么损害,对于父母官唐大人则会有损害。如果真的有调任他的事情,那么等到确切的消息到来之后,九弟写一封信去求左宗棠,那么就可以挽回了。留下一个好官的不是干预公事这么简单,我写信能挽回的,九弟你写信也能挽回,只是不能太早写这封信,这样只会让别人心生疑问。


四弟带兵打株洲、朱亭等地,他那里也有这个消息。现在收到沅弟的信,才知道是康斗山、刘仙桥两个人干的,四弟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关系,很好很好。带兵打仗这件事,实在不容易,其中有千难万难,需要任劳任怨,还常受苦受惊,一旦出头做了将领,那么一年、两年、三年都没法摆脱这些苦恼。如果像季弟那样,吃了几个月的苦就草草脱身放弃,那又不免被有见识的人所嘲笑。我做官已经有些年头了,受到国家的厚恩,自然应当尽心竭力的主持湘军的军事事务,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应该懈怠、放弃。几位弟弟应当在民间潜心读书、耕种,勤俭节约,侍奉父母,教养儿女,切记最好不要干涉军政事务,干涉军政恐怕既无益于改变社会现状,对我们家的声誉也有损害,非常重要的嘱咐,切记!


罗罗山派遣的军队在濠头堡失利,彭三元、李杏春殉难,有了这次的挫败,武汉恐怕没法立刻收复了。浔阳周凤山所部,湖口李次青所部以及水军都像往常一样平安。荼陵的“贼匪”流窜到江西,安福、永新失守,吉安府的府城戒严。从李次青那里调来了平江兵三千人前往救援,按察使周大人也率领了一千多人前往“剿贼”,不知道能否迅速扑灭贼军的势头。


我的癣疾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军营的事务都处理得很顺当,你们无须劳心挂念。诸位弟弟代我禀告父亲、叔父大人,让他们一定放心。其他的事情就不一一详说了。


十月十四日夜,哥哥曾国藩于南康府水军营地亲笔


解读  

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自明心迹,直言自己要“竭心办理军务,一息尚存,此志不懈”,正是这个坚定的信念驱使他能够愈挫愈勇,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曾国藩抱定这个坚定的信念投身戎武之中,但他深知带兵打仗“千难万难,任劳任怨,受苦受惊”,所以这时的他并不希望几位弟弟像他一样外出带兵,而是希望弟弟们能够在家奉养父母、教育子女,操持好家中事务。想要兼顾好“国”与“家”是曾国藩此时苦心之所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