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圣人“不愤不启”的苦心与深意

63. 圣人“不愤不启”的苦心与深意

00:00
26:55

“不愤不启”是指一个人尚未出现想悟而悟不透的悲愤、懊悔等等心情时,则不主动去启发最容易引起迷惑的难点给他。圣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因为太过主动去推行教化,不断打扰那些对深邃的道学没有兴趣或远见的人,因而产生可能的怀疑或者敌视,而不是不想救众生,放任他们随波逐流。这其中的苦心与深意,请跟随张讲师一起去体会吧。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0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是肉干。古代是以肉干作为拜师的最粗俗、轻薄的一个礼。这个,就是一条或一捆,所以束脩就是一捆的肉干,去行拜师礼的时候送给师父的。孔子说,从对我行过一束肉的薄礼以上,我没有不教化他的。一点点轻薄的礼,他都愿意去教化他。这个话的意思,并非孔子喜欢收肉干,而是说只要愿意向夫子谦卑地行礼求教,即使再粗俗的礼,没有不教化的。


夫子抱成人成物之大愿,对于天下众生,即使没有行礼的,也是愿意教化。不过若未行纳贽的礼,就是拜师礼,就不成师生,没有师生名分就没有教诲的权。这什么意思啊?一个学生做错了,你想骂他,他说“你凭什么骂我?”这就无权呐!无权就没有办法教化。所以,在未行纳贽礼之前,他来拜访他,勉强可以称个朋友,或者是有问题请教。但你不能骂他,不能罚他,讲话连重一点都不行。但是,行纳贽礼之后就不同,是你心甘情愿,愿意接受我的教化。你有错误师父就可以指正,是你自己愿意的。这个“礼”的意思,不是收买,而是请你教诲我吧!是这个意思。所以,古代拜师都会行纳贽礼,以便于有教诲的权。再高的达官贵人,行了纳贽礼之后,以后孔子就直接叫他这个徒弟的名字,但他也许在还没有行纳贽礼之前,那你就要称他什么大人,这个名称就不同,行纳贽礼的意义就在这里,从今而后大家就都是学生,跟别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身份。只要一个人愿意谦卑洁己以进,行礼的意思就是说,我愿意放弃我过去我的一切,不论我多么高贵,不论我多么鄙俗,现在呢,我有一颗上进的心,那叫洁己以进。孔子就以其洁心,不计较纳贽之卑污,这个就是所谓的有教无类。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们先谈不愤不启,这个就是发奋图强的那个奋,就是启发的启。孔子说,一个人尚未出现想悟而悟不透的悲愤、懊悔的那种心情,则不主动启发最容易引起疑惑的难点给他,那个难点不去启发他。平常的教化没有疑义的可以行,我们应该说好话,我们应该做好事,这种教化是很平常的,这个不会有什么疑问,对不对?这个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说的。但当他一直学一直学,学到了深微处,跟他日常所学的观念会有冲突,甚至他有怀疑这个学问到底能不能用在我的日常生活。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以追求无念以为没有念头就是所谓境界的人。他终究他一直学,学一二十年,他会发现、会疑惑,我学了这个无念我怎么一直无法用在我的日常生活。我要跟人家讲话,我要不要起念头?那如果那种不起念头是一个境界,那我现在跟人家讲话,我发慈悲,我必须起念头,那我的境界在哪里?难道我学的佛在日常生活中是不能用的吗?他内心会有这个疑问。那当然你要破这个疑问的时候,也许是他以前所坚持的,当你要破它,就会感到心痛,所以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悱呢想说但是说不圆满而产生那种着急的样子,就是所谓的悱。一个人不出现想说而说不出来那种着急的样子,也不主动启发他最容易起疑的、最容易反抗的那个难点、那个疑点,不启发给他。譬如说有个学员跟我们讲,他在一个诵经的道场不断地诵经不断地诵经,然后他总觉得少点什么。他一再地追问到底我们还少点什么?可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少点什么。所以,他问也问不具体,问得很火大,那个就是,悱已经出来了。碰到悱的情况,你要懂得深入的道理,你就要给他了,才能解他当时的燃眉之急,能够引导他到更深入。有的人他说“我这样念就是最好了,你再告诉我什么都是假的,我不需要,我只要这样念,因为经文告诉我这样念我就可以到西方了,你不要跟我讲别的。”那时候你跟他讲别的他也许会火大。当到了某一个境界的时候他会觉得“我这样够吗?我在这里好像得到了满足。可是,我读读别的章句好像不是这样,是不是还有什么东西我有所误解?”这等等,他会在内心产生一些疑惑。看到这些疑惑的点,再来启发他更深的道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个就是屋子的一个角落,好像我们现在的这个角落。告诉你这个角长这样,他不能推出那三个角,那可见得他也不太想去想啦,不太去动大脑。这种情况,就不一再主动地去教导他,去启发他。偶尔会跟他提起有哪一个角落,跟他讲讲这个概况。举一个例子他就必须去推论出用在别的地方,例如什么情况,他自己能够推论、能够衍生,这样表示他会动大脑,他想要进步。如果他连想进步的动力、想法、作为都没有,这个说得越多,常常是越反感。


夫子这章说法,并不是不想救众生,就放他去,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为了避免因为太过主动去推行教化,不断打扰那些对深邃的道学没有兴趣或远见的人,因而产生可能的怀疑或者敌视。


这个道理就像《易经.蒙卦》的卦辞所说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教化的道理就是,他行纳贽礼,表示他有心,然后我教他。不是他根本就没兴趣,我穷追猛打在他旁边一直告诉他。他又不听我,我就一直刺激他,到他怒目成仇。这不是我去求童蒙,童蒙就是不懂得的人、蒙昧的人,像小孩子见识浅陋的叫做童蒙。童蒙求我,你要想办法诱导到,他由他的内心发现,他应该要向这个智者求教。“我愿意甘心在他旁边受教诲,我甘心吃苦,你就教诲我吧!”他内心发生这样,然后去行纳贽礼,就是童蒙来求我。待其有心求教乃矫正之,这个就是教育众生的正道,这是最有效的办法。无心而强教之,终是自取侮辱而已。因为他不需要这个东西,你讲得太深,他老是跟你讲,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热情主动教化他人会自取辱?就如《道德经》所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真正的德深了,到悠远的境地。与物反矣,跟一般你所认识的常态是相反的。然后乃至大顺,而后才能够与道完全合一。大顺就是完全顺着道,所作所为跟道是没有一点点抵触的。道理讲到越深时,内心不论什么贪执,都得一一再卸除。不论你现在用八万四千多法门哪一条,你用得非常得心应手,到最后当讲到本心本性时,那一些一概都得破除。可是,你也许已经十年二十年以此为功课,并且以此为德性、以此为道行。所以,当叫你放下的时候,内在的那个不安会一直萌生出来。可是,当道理讲得深,这些都得放下。这个不仅违背了众生的欲望,有些法执是要拿下。


譬如说我们骗小孩说要好好读书,为什么呢?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么对修行人来讲,颜如玉、黄金屋到底要做啥?会告诉你说那一些都统统不重要。某一个阶段就像一个骗小孩子的糖果,它是有必要存在的;但到某一个阶段它会成为你的障碍,那个时候就必须要彻底去把它破除。


但是众生对于他所愿望的东西,他会有一种欲望存在,他希望这样。譬如说,我们也许到这个道场的时候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感动,因为感动我常常来,然后来的时候参加他的大会、参加他的什么,很多人在分享,我又很感动,我觉得我找到了归宿。每次有感动我都觉得我开悟。可是有一天如果有个人告诉你说,这么感动是声闻过情。你会说“你说什么?”但是如果你每天来这个会场,我两个小时、三个小时都给你感动。这次来、明天来、后天来,都是这样,有一天我再叫你说“我们再去吧!”你会感觉有点害怕,为什么有点害怕?因为很累。你一定看过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然后你一经过的时候,她给你拿票的时候,笑容灿烂得很,然后还给你鞠躬,“你好”有没有?这个是很好啊!偶尔待客这样是很好,可是你要了解,你站在她的立场想想,各位她一天上班几小时?不久之后她就会感觉到非常疲惫,然后你就会看到她们一站一站,然后灿烂的笑容一直开,开到最后笑容一直收,现在又回到以前的样子,各位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事?曾经有一度,每一个收费站都非常灿烂,当你告诉他说这样的矫情其实是过情的、其实是超过的,但这不容易被理解,为什么?因为制造这种感觉,正是吸收人非常大的一个利器,这并不容易破除。当我们要破除的时候,它会碰到困难。这是违背众生内心暂时的欲望的,而且看起来也与平常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是相违背的。因而常遭到浅见者的批评或反质,道理深了听不懂,然后再多讲几次就开始反抗,就会开始变敌对、变批评,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如此一来,非但达不到教化的效果,还为大道增加很多重重的阻碍。因此,君子在推行幽深的性理道学的时候,无不战战兢兢,不敢掉以轻心。最可能的方式就是把它写得好像很白话,写得好像大家看得懂。然而实际有深入的人去追究它的深度的时候,却永远让你有追究不完的深度,这就是孔孟的《论语》、《孟子》的学问所行的方向。我们都一直以为它很浅嘛,实际它非常非常幽深。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圣贤不放弃那些幽深难学的道学,而去推行一些简单易懂的学问?不如我们来看一看孟子与学生的一段问答。公孙丑跟孟子说: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他说,你提倡的道是很好,但是像登天一样的难。讲了一个性理心法,听半天听不懂;讲了一个率性无为,听半天做不来。似不可及也,让我们都感觉没有办法跟上。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孳孳就是很勤奋、很勤恳地向前进,叫做孳孳。那你为什么不降低你的格调?让我们感觉几乎够得上,然后我们就会天天很努力地往前去前进呢?孟子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大匠就是做木头雕刻的、做工匠的。大匠教学生的时候,不会因为他的徒弟笨,笨到连那个墨斗、圆规、矩尺都不会用,然后干脆这些不要用,不可能的!因为基本的规矩是要在的。只能够他来迁就这个规矩,没有规矩来迁就他的。大匠不会因为拙工、那个很笨拙的徒弟,然后连基本规矩都不要。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彀率就是拉满弓时的度数,能够贯穿几张皮的那个彀率。后羿教学生,不会因为这个学生没力,然后就改变他一定要拉满弓的这个要求。就是要这么大的力气,张到这么满,才能够射那么远,皮才会贯那么多重。所以,后羿教学生不会因为他笨,就降低我的要求,不会的。


同样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说君子教一个徒弟、教化一个众生,引而不发,引导到他想发问深入的问题,引导到他想为他的真我的生命去负责,去为它做点什么事,而不只是整天追求吃的、追求穿的,慢慢引导,引导到这样。而不发,真正深入的问题,容易引起反弹的,容易引起对立的不要谈它。跃如也,整日斗志昂扬,有教无类,总是不断地在启发众生,引导众生。不见是而无闷,这个是《易经》里面的话,就是肯定。没有碰到人家对我的肯定,没有碰到人家的认同,但是内心不哀怨,一点都不忧愁。就是整日、一辈子都在诱导众生,这边跑,那边跑也没碰到什么人才,也没碰到什么认同,但是内心的愿望还是没有停止,那个救世的情怀还是没有停,到处还是一样,一辈子看他神采奕奕、精神很饱满,还是在做这个事,这个叫做跃如也。本来道深矣远矣的时候,它就曲高和寡嘛。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唯一能够救众生的,就是你的性、你的命而已,没有再别的啦!你所要照见的不就是你自我本真吗?圣贤教道,就是教给你的性命,你如何显现你的性,如何完整你的命,如何把你的命的真我、这个本真,这一条命,再重新给它恢复出来,不外乎就这些东西而已。


则是进入性命的一个门、一个钥匙,只是这一个差别而已。只有这个能成功,所以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放弃的。任何人,追得上的,我就教你这一点;追不上的,我还是诱导你,我不给你发这一点,不给你启这一点、不打开这一点,但是我所有诱导你的方式就是要接近这一点。这个就是整个来说明为什么不愤不启、为什么不悱不发它的道理所在,就是永远都在引导众生。但是呢,这个最艰困的点要他自己认识,“我应该就是缺这个,我应该要往这个方向前进,请你可以告诉我这一条路应该怎么走吗?”那个时候再来告诉他初程的怎么走;然后,有一点收获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又有一点难处了,告诉他下一程怎么走。这个就是圣者在教导艰深的学问时候的难处。


这个也就是要让我们了解,求学问要有耐性,求学问要有自动自发往前进的这一种毅力。不能够以为这两本书读过了,然后我就懂了。如果这样就懂了,就不必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嘛!它必有它幽深难解的这一个部分在。

既然要教道理,就要教出那个最正确、最深入的,但强迫学习永远得不到好的效果,一个善于化导众生的人,必注重人们内心的感受。先设法引导他的兴趣,再乘势利导,则事半功倍,就是这一段话的意思。对于已经在化导众生的而言,固然是要提醒你注意这个事,免得太过激进而产生对立,那个是丝毫没有效果的。


另外一个,我们在还未化导众生的人,在我们自己就要了解,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你必须了解在这个文章你所看到都懂了的东西以外,真的有一个你不懂的东西啦!那才是你性命的真全。不要一直想像为什么我不能懂?对,就是因为有不能懂得东西啊!非常深入的。


看下一段,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邻人如果有丧事,或者他去助丧、去执事的时候,总难免会吃中饭或晚餐,用餐的时候从没有吃饱过的。这个是说明参与丧事的时候,胸中必有同情着丧家的悲痛,而感受到一丝丝的哀戚,怀着人溺己溺的心情,再好的美食当前哪还有办法高高兴兴地大快朵颐呢?这个是恻隐之心自然地流露,而非故作骄矜。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为什么哭?那有很多可能。因为吊丧亲友之丧,或为了其他哀痛的事而哭,像在《论语》里面我们就看到颜回死了,孔子哭得非常地哀痛,那个就是。孔子哭的时候,该日不奏乐,也不唱歌。为什么呢?因余哀未尽,所以不唱歌,不逆自己的性。那天有这样的场面,其实内心是哀戚的,哀戚还要强唱歌,内心有哀伤的事而不哀戚,这也不是人的常情啊。若有哀伤而强逆着那个气血,也是伤性,所以说余哀未尽,不歌


由这章我们可以看出,圣人亦有悲喜的表现,而非以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为德。这是我们的误会,我们误会成圣人最心爱的徒弟过世也不哀伤,父母过世也不流泪,不一定是这样。只是圣人的哭跟歌,都出于至情至性,喜怒之发都不违自己的真诚跟内心的实相,所以叫做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可以发、可以哀,可是这个哀发的时候,还可以中节,称为和。和呢不违性,修行就是先追求一个和,让我们的本性不受到破坏。所以可以很简单的明了,不要以不喜、不怒为追求的目标,不需要这样。而要担心你在喜怒发的过程中,不能够了然于内在清真的能量,你的喜怒哀乐对你有伤害,而变成对你丝毫没有伤害,我们所要在意的是这一点。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舍之则藏跟舍弃的舍是一样的。就是空有满腹才学却没有人肯用你,好像把你丢在一旁,那就称为舍。孔子称赞颜渊说,有人用我就出来兼善天下。用之则行,行什么?行道,兼善天下。没有人用我,就遁世修其身。看起来,只有我跟你能够这样洒脱,他跟颜渊这样说。夫子终生抱悲天悯人之志向,及惶惶周游列国一辈子,哪里是想躲起来顾好自己就算了呢?说舍之则藏,实际上他并没有躲起来。因此所谓舍之则藏指的是不做官。就是说我虽然当官,他其实并没有用我的意见,他只是叫我去帮他背书而已,他只是要谋得一个养贤的清名而已,他其实不是要用我,所以虽然你当官,他不要用你,这也算舍。舍之则藏,那就干脆不要当官。既不能行道,就当弃官而去,何必妄贪利禄,这就是所谓舍之则藏


这一段是夫子在赞许颜回的安贫乐道,能隐能现。他是没有机会,有机会他照样会现出来,不过没有真正要用贤的人就不现。若非修养纯粹,不能如此。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古时候,以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三军就有三万多人。子路听了孔夫子赞叹颜回的话,很不服气地说啊:“那么夫子用兵的时候,谁能和你一起打拼呢?谁是你的将呢?你说说看。”这个是因为子路很会用剑,他有一身好功夫啦!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孔子说,能够徒手打老虎,暴虎就是没有带武器,就空拳打老虎。冯河就是徒步过很大很深的河,意思就是游过去不怕蛟龙。古代战国时代,水中妖怪很多,蛟龙很多。死而无悔就是死了也不后悔,那种匹夫之勇,很勇!但是丝毫没有谋略,也不晓得怎么省力气,也不晓得为众生设想,就是喜欢表现他的勇敢。说这种人啊!就算是在三军里面出现这么勇猛的人,我也不跟他一起打拼。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用?一定是面临大事的时候知道要谨慎。尤其用兵就是大事,知道要非常谨慎,并且要能够好好地去计划一个成功之道的人,我才肯派他去用兵,跟他一起去打拼。


这段是因为子路的好嫉跟逞勇,子路嫉妒谁呀?就颜回。孔子一称赞颜回,子路马上说一番话。他这个嫉妒的心跑出来了,还有他喜欢逞勇。夫子借机会杀杀他的锐气,纠正他的偏私,那个勇是匹夫之勇。有时候我们修行就是这样,有一点点美德,但你顾虑得不周全,会把那个小小的美德太过执着,就成了另外对我们自己有杀伤的缺点。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执鞭之士,讲的是古代大官出巡的时候,前面前导的车,在前面执着鞭,然后拍着马开路的那个马夫。这在比喻仗势卑贱的小人,只是一个比喻啦,倒不是说马夫都不好啦!是说的那种后面有大人,然后“威~武~”,旁边的人都退避三舍,然后他在前面感觉很威风。其实真正威风的是谁呀?是后面那个人呐,人家是怕他又不是怕你,你只是马夫而已,叫狗仗人势。


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不择手段去追求,就能够长久拥有的话,就算做些像马夫一样仗人权势的卑贱事,我也肯干。如果不择手段就能够拥有,而且能够永远拥有,没有任何害处,什么卑贱事我也肯干。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富贵不是不择手段就能够拥有,长久拥有,而且没有后患,那么你还是乖乖跟从我所喜好的道吧!孔子喜好的是什么呢?就仁义。


天道的因果定律丝毫不爽,能不能得到富贵,是前世德性果报下的产物。因此,这一辈子命运富贵,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看看古今的历史,也许有人可以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侥幸地获得成功,但从来没有什么好下场。因此富贵是无法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求得的,想要彻底改变他的命运或际遇,唯有从自身的仁义去下手,才能够获得实际的改善。这个正是孔子所乐于教导人的,所以说从吾所好。这个天律丝毫不爽,但你听到这些,你感觉不是这样,因为我最讨厌的人他却很逍遥,对不对?最会算计人的小人却得到最多好处,我们看到的是这样。可是,如果你看《东周列国志》,你看任何历史演义,你把几十年的岁月在你短短的几页里面看过去,你真的会一目了然。几乎看不到那种不择手段、阴险的很,然后一辈子都得到善终,没有!你几乎看不到,几乎都会在他的后半段就会看到他的报应不爽。当然你会说“我旁边那个同事那么讨厌,为什么他没有被车撞?”你可能早就恨得牙痒痒了。那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个罪过没那么大,你的度量也没有多高。所以,不要以这个小小的事情,论断得那么严重。我们现在所说的是在社会上害人不浅的事,伤天害人的事也很多啦,对不对?只是这些事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桃之夭夭_5tu

    1⃣️礼用来定分位,定了分位,也就是定了权利、责任。2⃣️越努力越幸运,有心求教乃教之,而教也得因才施教。若他无谦虚的心,他的层次不够,再高明的高论也于他无益。3⃣️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 陈洪777

    对自己的某个小优点,顾虑不周全,或太过执着,就成为另外一个对我们自己有杀伤的缺点。 千真万确~ 束脩之礼定份位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023

  • 梦唤真诚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7.7~12》

  • 地天泰004

    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终于听到讲师讲解了,所以有古语道不可轻传也

  • 一以贯之_道

    感动不是开悟

  • 梦唤真诚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李泽厚《论语今读》注释:孔子说:“凡十五岁以上,我没有不收教的。”

  • 捕鱼人1

    太好

  • 1868795nfar

  • 捕鱼人1

    说得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