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伯夷、叔齐让国的气节

65. 伯夷、叔齐让国的气节

00:00
17:46

人想要的很多,其实真正需要的很少。古时为了争夺王位,有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然而伯夷、叔齐追求仁,能够心甘情愿地让国,是何等的气节!请听讲师的讲述。

7.1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14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7.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我们接着往下看,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我们先介绍一下,韶乐,是舜王的乐。舜在平定天下之后,召乐官做君臣同乐之乐,就是韶乐。据《汉书·礼乐志》是这样说:,是舜之后,舜的子民就在战国时代,就是流落在陈这个地方。韶乐,因此存在陈这个地方,其他的地方都找不到它的正统。陈公子完,陈的公子名字叫完。奔齐,就是被陈国赶出来,跑到齐国去。齐乃有韶,所以这个时候齐国才有韶乐,要不然孔子在齐国就闻不到韶乐了。韶乐就是陈公子完奔齐的时候把他们老祖宗固有的完美传统给带到齐国这个地方来。


而这一章的读法不一样,在皇疏、邢疏、朱注都是以三月不知肉味为一句,这逗点,逗的地方不一样。而清儒据《史记·孔子世家》里面,《史记·孔子世家》当然有很高的可信度,它是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那跟这一边所谓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边是: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所以,主张以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为它的逗点的地方,其实这两者都可并存。也有说“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也有“闻韶三月、学韶三月,然后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之美,浸淫其中三个月,学习、吟咏三个月,连肉的味道都忘记了,叫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随后感叹这个韶乐说:没有想到舜帝时所做的乐,竟然美到如此的地步。美到什么地步啊?一听这个乐,心生太平、欲念全消,好像大同的景象。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那个就是料想,没有想到乐可以美到这种地步。


    但很可惜,《乐经》早就失传了,所以我们现在没有《乐经》可以欣赏。《礼经》也是散失一部分,但起码现在还有存留《礼记》,可以让我们凭吊古人的智慧。《礼记》曰:王者功成作乐。好像武王伐纣之后,平天下之后也作乐,这是一样的。舜受尧禅让为天子,而用五臣平治天下。正是万民和乐之时,又感动了他的父亲瞽叟的欢心,因此韶乐得大同之典范,尽善尽美。夫子抱老安少怀之心愿,以大同为志,所以听了韶乐之后甚为感动。大同的盛世在这个世上,在孔子的世代,到今天,实际是还没有实现,但在于内心里,听完韶乐,已经感受一大半,所以夫子快乐地忘了外在的一切。实际上在尧舜的时候,我们讲过有四十年不用刑罚,那几乎是大同的典范,不过时间非常短暂,所以称为小康。


前章我们举出很多夫子提倡斋食的一些证据,藏头露尾,用很多办法来引导众生吃素,其实文字上看起来应该是吃肉的,但其实是吃素的。而此处看来,又似有孔子吃肉的一些证据,三个月忘了肉味,那三个月前呢?那肯定是吃肉的,对不对?我们就会这样揣测。


然而这个又是孔子藏头露尾的另一个比喻罢了,此处所谓的不知肉味,即如本章后文所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意思是一样的。发愤忘食,难道真的是忘了吃饭吗?没有吃饭吗?不是,只是常常延迟时间,如此而已,快乐到忘了一切的欲望。这个字只是欲望的代名词,不限于这个肉类。儒家着重入世,故以世俗所较亲切易懂的字眼来写书,这个也是圣贤的苦心,况经文明言不知肉味,而非甘食肉味,我们仔细看这个字,倒也没说吃一口,不过就是这个字里行间感觉到有那个味道。又言韶乐之尽善尽美胜于美食当前,其劝人追求形而上之乐,用意其实是非常明,所以君子的看法跟普通人看法会不一样。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我们看下面这一段,为卫君的就是帮助的意思。那我们先了解一下卫君:卫君指的是卫出公,卫出公是谁呢?卫出公是灵公之孙,卫灵公之孙。那灵公把他的儿子(就是卫出公的爸爸,叫剻聩)赶到晋国去,不喜欢这个小孩子。这个灵公死后,国人就立卫出公做国君。那这个剻聩已经被赶到晋国去了,晋臣赵鞅跟卫国有旧怨,他挟其旧怨想要假借强拿剻聩回卫国去当国君之名,要借机率兵入侵卫国,这个其实是赵鞅他打的如意算盘。然后齐国却想要报晋国的旧怨,齐国跟晋国有仇,所以齐国出兵帮助卫国,要抵抗谁啊?抵抗晋国的赵鞅。所以齐国帮助卫国是不是真心呢?也不是。那这个晋国出兵帮剻聩是不是真心呢?也不是。都不是,没有一个好心眼就对了,可是赵鞅还是帮助了剻聩,齐国还是一样来帮助了卫国,所以就上演了一出父子争国的一个事件,就这样子活生生上演了。


此时孔子刚好在卫国,受卫出公的供养,所以冉有才会说:“夫子为卫君乎?”然后冉有问子贡,子贡说:“诺。吾将问之。”冉有说,夫子将帮助卫君吗?要帮助卫出公来抵抗他爸爸吗?子贡说“对呀,我有这个问题,我正要去问问夫子,看看他怎么说。”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然后,子贡一进了孔子的门就问他,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曰:“古之贤人也。”孔夫子说,这是古时候的大贤人。那伯夷、叔齐什么样的人?我们读这个孔孟的书到现在各位应该对他们很熟悉,孤竹君的儿子,伯夷哥哥,叔齐弟弟。可是孤竹君喜欢叔齐,不喜欢伯夷,他准备把这个国位让给叔齐,然后伯夷知道了,可是伯夷是什么身份呢?是太子,对不对?太子孝顺他的父亲,他了解他的父亲其实希望的是弟弟,那他又想要他的父亲不至于为难,让国人也不要为难,所以他就出奔,逃走了,让国,不要了。然后叔齐就想,太子不要,那我是第二个,我又不是太子,我岂可以这个时候来得国呢?那不是让人家笑掉大牙了吗?然后他就出奔,江山不要了,他去找他的哥哥。两个人在路上又碰到了,然后两个人相约说,那我们都不要回去了,反正我们两个回去都摆不平,干脆我们都不要回去了,让爸爸自己去想办法。所以特别举这两个人是因为这两个人是让国出了名的,跟这个争国的两个父子来相比。


曰:“怨乎?”子贡说,“他们兄弟俩的内心会抱怨吗?”抱怨什么呢?意思是指说,伯夷他是太子,他父亲却想把国让给弟弟,伯夷会不会怨他的爸爸?叔齐会不会怨他的哥哥?他这样一弄,让他也不能够保有完洁美名。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说这两个兄弟,他求仁而得仁,他只是想要让,他让了,他的节已经圆满了,怎么会怨呢?又何怨?他到底要怨什么?不会,这两个人他们的内心没有一点计较,他们不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然后子贡就出来告诉冉有说,我已经问过夫子了,夫子不会为这个卫出公去抵抗他的爸爸。这个子贡是看到夫子赞许伯夷、叔齐相让,让国的这种气节,他就知道说那孔夫子既然是称赞这两个,正称赞让国的人,又岂会去为那种父子争国的事情而出哪一边的力气,所以出来以后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卫出公对抗他的父亲去争国。当然同样的意义也不会去帮剻聩去攻打他的儿子,这就好像如果伯夷、叔齐两个人争起来了,你问夫子说你到底帮谁?这两个兄弟其实哪一个人退下来都有美名,对不对?何必去帮哪一个,任何一个站在自己立场都应该要退。


后来,儒者注疏到这一段,总是以父子争国来讥讽双方相争的无情跟好于权位,这当然是一个事实。但是当时也有人为卫出公说话,认为立卫出公是全卫国人民的意思,因为剻聩其实早就流亡了,大家其实对他已经淡忘了,这是名正言顺,而且灵公也是属意要立这个出公。而且出公立成国君之后他也没犯什么大罪,我们怎么赶他走呢?对不对?这是大家百姓对他的意思。也有人为剻聩说话,当时剻聩其实没做什么大事,他其实只是被这个宫里面的人陷害了,所以被他老爸赶出去。而且他本来是太子,他又是卫出公的父亲,因此主张儿子看到父亲回来,理应该要谦让父亲才对,对不对?你是儿子,反正我死了你还是当国王嘛,对不对?现在时间有限,应该让他先当当国王,大家是这样说。因此两方人马就战争起来了,而你认为这两者谁比较对呢?试想,若换成伯夷跟叔齐两个兄弟的气节,那换个立场他们会怎么做呢?就把现在这两个父子之争换成这两个兄弟好了,会不会两个兄弟城池围起来两个开始打仗呢?其实他们是不会的,他们势必互相谦让而天下太平,因此人们称道至今。夫子既然赞许兄弟的不争之德,又岂会为一件父不父、子不子的相争的事件而火上加油?或是为着私恩而做出不智之举?这是没有错,卫出公现在供养着他,他对他有恩,但是他所帮助的事情是什么事呢?是一个父子相争的事情,所以子贡他虽然问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他出来之后,很肯定地跟冉有说,夫子不会帮他们任何一方。


这段是告诉我们一种谦让的德!人生在世非常短,能够握有的东西其实很少很少,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在两个相争之下,其实话再说回来,帮助这两方的人有没有一个安好心眼?其实没有,任何一方都得不到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在刀锋上还要相争,根本不顾自己的安危,也不了解自己的情况,就是为了一点权力,那这个跟我们人生百态其实是非常相近的,其实任何一方让下来成全其中的一方,其实都会有比较好的结果。


下一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个蔬食,兼具粗茶淡饭的意思,还有菜类的意思,都包含在内。孔子说,穷到只吃粗糙的饭菜,只喝淡淡的清水,弯着胳臂来当枕头,而心中具足的快乐依然还在心里头。饭蔬食饮水,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可以吃,连枕头都没有。这个乐在其中,是这个快乐依然存在我的内心深处,这个就是内心的深处。我的清静依然存在我的本性之中,虽然那个渴望一直从胸中涌起,可是那一口解渴的井也正存在胸中。当你有一种渴望的时候,那个感觉在哪里?就在胸中。那解这渴要往哪里去呢?我们都会急着一直往外奔忙,实际上不然,你可以不断地往外奔忙而胸口一直是那样的渴。但是如果你懂得往内观照,那个渴会从胸中消弭掉。只是往内观照而已,只要观照它的清真,便可以立即获得安宁跟解脱。君子对于心性中所固有的,永远维护它的清真,不让它因为环境的变迁而有一丝的损失,因此不失己。因为不失己,所以能够乐在其中。这个本性里早就隐藏着最大的安宁跟快乐,只是你懂得去反观它,就可以得到,所以不失己就能够得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肯舍己为人才叫做义,肯舍掉了私而为着公,这个也叫做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做不合义理的事,即使能得到富跟贵,对我来说,跟浮云一样的清淡。浮云是来形容它的似有若无,聚散无常,不义而得到富贵,不只是聚散无常,而且还会带来祸患,所以君子视之如敝屣。这个气节很重要,现在的人这种气节越来越少,就别人没看到情况能够为我自己多弄一点好处就恨不得多弄一点。在商场上,不惜损伤到别人,损伤到我自己的股东,损伤到自己的同仁的情况下,来争夺我一点的利益,不惜打仗,这种事情也很多。但对古人来说,不义,我宁可损己给人,损了别人拿给自己就是不义,这种君子视之如敝屣。


这章夫子提醒我们,最足以消磨人志气的,是贫贱。枕着胳臂当枕头,就知道那个是很贫很贫的。最足以动摇人心的,就是富贵。世上每一个人原本都想成为好人,但多半不是被贫贱所累,就是被富贵所摇。在你最贫穷的时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在你最富贵的时候所有的义气、气节也都抛到脑后,因此甘心换了一条不一样的心肠,就连讲学修德的人也大多无法坚持那个义气到底。夫子特为现身说法,叫人在最穷困的时候,还要懂得观照自己本自具有的清真,寻求内心中那个不失掉自己真面目的那种真乐,才能够远离不义与富贵的迷惑。这个贫贱也是一种迷惑,富贵也是一种迷惑,从这个迷惑才生出一个不义来。古圣先贤不是这样,观照着自己不被内在的一丁点胸中涌起的那个渴望所迷惑。我们就谈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郝梅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自认也有谦让的心,却常常有“怨”在,原来是内在少了一个“仁”呀!守住内在的本真就是一个“仁”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023

  • 陈洪777

    真的有一种淡淡的快乐,可以忘记一切欲望。自性中有个真乐,但这需要不断返观觉照练习而来。谢谢明师指点

  • 子静_天津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看到这句话,心里愧疚了一下,自己也求仁,却常常怨,难怪不得“仁”… 感恩讲师的讲解。

  • 子静_天津

    之前有一篇中讲到《韶》乐,尽善尽美,在不符合的年代弹奏引来飞沙走石。这个《韶》乐真是不一般的乐曲,古人对天地之大道,人之气象观察的这么明白,也真让人崇拜! 很向往《韶》乐的样子,马上新年了,给自己立一个志“努力修行,争取在自身中体验这种尽善尽美的气的流行。”

  • 天行健wz

    《史记 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 梦唤真诚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7.14~16》

  • 1569375orjm

    同感

  • 秋阳子

    上集答案在此啊。

  • 笨笨的素素

    感恩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