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共情疲劳”,如何应对?

关系中的“共情疲劳”,如何应对?

00:00
09:10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歌曲:Let It Snow

心理咨询、疗愈请加vx:lulu_lee127 (注明来意)


前两天在和一位朋友交谈,这位朋友说:最近自己非常抵触一个人的微信消息。因为每次跟她聊完天,都感觉很累。她几乎每次找我都是在倾诉负面情绪,而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吸收了这些负面情绪。因此感到整个人非常疲惫。


我告诉我的这位朋友: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中叫做“共情疲劳”。静观自我关怀的创始人肯.吉莫博士称之为“照顾者疲劳”。


其根本原因,就是当你与一个人深度共情的时候,你会在无意识中与对方感同身受,将对方的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把对方的痛苦嫁接到自己身上。并且你会很努力的想要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减轻痛苦。


所以才会不自觉地卷入他人的情绪漩涡中,感到无力、疲惫和深深的挫败。


如果你也有过同样的体验,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产生“共情疲劳”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共情能力是我们内在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跟我们的体力、精力一样都是有限的。


例如:如果我们干了一天的活,身体已经感到疲倦,但是还要勉强自己做更多的事情,身体就会更加的疲劳,甚至产生烦躁、愤怒的情绪。

英国临床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爵士(Simon Baron-Cohen)在《恶的科学》一书中,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共情。他发现,人类的共情能力,就像身高和其他特征一样呈正态分布。


这意味着在人类社会,有少数人的共情能力极强,也有少数人的共情能力极弱。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共情能力都处于一个中等水平。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对别人感同身受。


当人的共情能力有限,却又总是过度使用这些有限的能力,就会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人们之所以会过度使用自己的共情能力,可能跟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1.特定职业和生活环境

长期处在需要高共情环境的人,会把共情内化成自己的责任。有些职业本身就对共情能力有更多的需求:比如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记者、警察、消防员、律师、学校辅导员。


生活环境也是一样:如果你在生活中需要长期担任一个照顾者的角色,比如家里有需要照顾的病人、精神疾病患者、遭遇过严重创伤的人,这种环境本身会让你把”共情“内化为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需要无条件地服务和帮助别人,这会带来共情上的倦怠感。


2.高敏感

同理心强是高敏感的突出特征之一,高敏感者倾向于吸收、共情他人的感觉,对人际关系中的细节更加敏感,也更易受冲突和他人负面情绪的影响。


3.边界感缺失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应该对别人的情绪负责,这其实是一种边界感不清晰的表现。尤其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这样的内群体之间,他们可能会认为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责任,或者他人唯一能求助的人只有自己,出于内心的同情、关爱、愧疚或者莫名的责任感、使命感而”奋不顾身。


4.低自尊

如果并非出于职业的需要,一个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和他人的关系中并致力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人很可能是低自尊的,他人的感受永远比自己更重要,而帮助他人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并得到好的结果所获得的价值感是非常大的。通过一次次强化“我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可以对他人造成重大影响”的,以此来提升自我的价值感。


如何才能避免“共情疲劳”呢


1、保持觉察


其实想要做到在共情中不受到任何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去缓解这种因共情产生的疲劳感,并在共情中对自己保持觉察。


就是在倾听他人的时候,不要完全的投入其中,拿出一些精力来觉察自己的念头和反应,并以自我关怀的方式回应自己。当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正处在共情中,也就逐渐有了跳出它的能力。


2、不过高要求自己与对方共情。


“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即使是对于专业助人的咨询师,也无法做到完全的共情,更不要说普通人了。不要把“共情”当成一件必须要做到的任务。


当你感到“无法再听这个人说下去”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允许,允许自己暂时离开这种情绪的漩涡。


3、了解对方的需求

很多人往往出于信任能够在你面前畅所欲言,希望得到一些理解和关爱。而这个时候我们往往觉察不到这点,容易掉入为对方解决问题的坑。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倾听对方,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以此给出一些相应的回应。

如果我们实在感受不到对方的需求,那么仅仅是倾听与对方来说也是好的。


共情是一种珍贵的能力,前提是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理解和处理他人情绪的工具。“感同身受”是一件奢侈品,它需要饱满的能量、准确的理解力,和一点点机缘和运气。


总而言之,与他人共情并非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情绪、感受负责。在与他人共情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怀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遇见爱的小心心

    确实,哪怕和亲密的人在一起,当父母需要照应孩子需要照应的时候,一旦时间很长,自己也很忙,自己情绪也不好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烦躁的情绪,会抱怨,会不舒服,也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听到璐昕老师的节目,现在知道了,这种疲劳可以通过自我关怀解决

    璐昕疗愈系 回复 @遇见爱的小心心:

  • 默默语翡

  • 瘦了40斤的锦鲤

    我就很不喜欢任何人跟我说负面情绪,一次两次可以,但久了,我也会跟着压抑,我自己的能量也不够强大,所以我很怕我也选择避开这些倾诉。

  • 默默语翡

    读这篇文章很受启发,确实会产生共情疲劳,特别是晚上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哭闹,刚开始的时候很有耐心的哄孩子,哄着哄着就不耐烦了,想想明天还要上班,孩子现在还不睡,自己同样也困得要命,真的觉得生活好难好难,现在知道了,这一切都是自己内在的一些情绪被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