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510【公元132年】科举考试竟然在东汉时期就有了雏形?

资治通鉴510【公元132年】科举考试竟然在东汉时期就有了雏形?

00:00
13:48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7宫廷秘书长(尚书令)左雄,上书说:


“从前,宣帝(西汉十任帝刘病已)认为,地方政府官员如果经常调动,人心就不能安定。必须在职时间较长,人民才会接受教化。凡是成绩斐然的官员,则用正式诏书嘉勉,增加俸禄或擢升等级。中央高级官员出缺,就依照秩序录用。是以官员都尽职责,人民也都能安居乐业。西汉王朝最优秀的官员,集中在那个时代(胡三省原注:指尹翁归、韩延寿、朱邑、龚遂、黄霸等)。而现在,一个县的县长,就经常更换,现任官员,各怀鬼胎,不作长久打算。诛杀无罪小民的被认为有威严,贪污蛮横的被认为贤能干练,守法安分的被认为懦弱愚劣,奉公循理的被认为没有行政能力。


“于是,一片黑暗。髡钳大刑(髡,音kūn【昆】。髡刑,剃光头发。钳,铁链锁颈),只因一眨眼的怨恨,伏尸惨祸,不过决定于当权者一时喜怒,把人民当成强盗,恨之入骨;抽起捐税,比虎狼还要凶暴。中央派出负责纠察的大员,前后相继——稍后出发的可以望见稍前出发的脊背。可是,他们却是同类,看见错误的并不检举,遇到邪恶的也不纠正。只看一眼华丽的招待宾馆,就认为对当地政情已经了解;要求地方政府做出成绩,总是把期限定在一年之后(一年之后,不知调到何方去了,期限就无意义)。赞扬地方官员的善政,却说不出有什么措施;褒奖地方政府的贡献,却举不出有什么事实。虚有其表的人,获得声誉,实干苦干的人,受到抨击。


“官场现象是,有人一旦发现罪状已无法掩饰,就宣称他轻视富贵,弃官而去,表示清高;有人一瞧上司的嘴脸有点异样,立刻辞职,表示洞烛先机。州郡政府不了解内情,争着延聘,反而使他们往上蹿升,超越常轨。即令行径败露,通缉捉拿,也可以逍遥法外,永远不会归案。一旦大赦天下,或用贿赂手段,过去罪行,就一笔勾销,一身清白,朱色跟紫色混合,清洁跟混浊不分,遂使奸猾之辈,到处充斥,他们不在乎被任官或被免职,反正任免的速度像流水一样,一个缺额出现,就有数百人调动。


“无论是什么样的官员,职位再低,俸禄再少,他们的车马衣服,无不出于人民。清廉的只要自己够用就满足了,贪婪的还要满足他的家族。国家法定的正常捐税之外,官员对人民更横加勒索,永无止境。迎新送旧,费用浩大,既损害行政,又伤害人民。和睦的气氛不能建立,灾变不能消失,原因都在于此。

“我愚昧地认为,郡长、封国宰相、秘书长、主任秘书中,性情温和、成绩明显的,应增加他的俸禄,提高他的官级,却不一定非调迁不可。除非父母死亡,不准辞职(两汉王朝时,赃官为了避免弹劾,一瞧情势不利,即先辞职)。对于违法犯禁,不遵守中央命令之辈,则剥夺政治权利(禁锢)终身,即令遇到赦令,也不包括他们在内。一旦受到弹劾,就弃官逃亡,不肯接受法律制裁的,家属放逐到沿边郡县,用以警告后人。


“县政府以下,直接跟人民接触的官员,应一律任命家世清白、有能力当官的儒家学派知识分子,减免捐税及人头税,增加俸禄。任职一年之后,中央政府及州郡政府才可以推荐保举。如此的话,作威作福便行不通,虚伪言行就自己消失。送旧迎新所耗损的人力财力也会减少,横征暴敛的原因跟着消失。守法讲理的官员,得以完成教化。全国各地人民,才各得其所。”


刘保深为感动,再下诏重申官员不可以无缘无故辞职的禁令(先已有这项禁令,不过已无人奉行)。命有关单位研究如何对官员作公平而真实的考绩,要定出施行细则,呈报后实行。然而,宦官认为这是专对他们而发,伤害到宦官集团利益,遂从中作梗。于是,到了最后,仍无法实行。


左雄再上书:“孔丘说:‘四十岁而有判断能力(四十而不惑)。’《礼记·曲礼》说:‘四十岁才当官(四十曰强而仕)。’请从现在开始,‘孝廉’一科人选,如果年不满四十岁的,地方政府不可以保荐。所保荐的‘孝廉’,都应先到宰相府(公府)报到,如果出身儒家学派知识分子,则考试他所师承的那门学问。如果出身公职,则考公文程式。把副本送到皇宫端门(皇宫正南门称端门,宫廷秘书在此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奏章),检查他的虚实,观察他的才能,促使政治风气归于美好。有不遵守这项规定的,依法定罪。当然,如果有特别的才干或奇异的能力,不受年龄限制。”刘保批准。


宫廷秘书署助理(尚书郎)胡广、郭虔、史敞等,就年龄限制,提出异议,上书反驳说:“推荐或保举,只看被推荐、被保举的是不是人才,并没有其他条件。陈平六出奇计(参考前二○○年),儒家经典上并不具备。郑国姬产当宰相以及齐国晏婴当东阿(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县长的政绩,并非他们精于公文程式(姬产当郑国宰相,任用贤能,国内和睦,国外和平。晏婴在东阿当县长三年,国君姜杵臼责备他,晏婴要求给他时间改正。第二年,姜杵臼十分满意。晏婴叹息说:“我教化东阿人民,不接受请托,不接受贿赂,你反而怪我。现在,我既接受请托,又接受贿赂,你却大大夸奖!”姜杵臼向他道歉。以上都出自《说苑》。按,《说苑》是刘更生【刘向】为了政治目的而创作的教材,有可读性,没有可信性)。甘罗、子奇得到荣耀的官位,年龄距四十岁可差一大截(《史记》:秦王国准备联合燕王国攻击赵王国。甘罗年十二岁,出使赵王国,赵王立割五城给秦,秦政府封甘罗“上卿”。《说苑》:子奇十八岁,当东阿县长,东阿大治)。终军、贾谊名扬天下,都在二十岁左右(《汉书》:终军十八岁时,请求从军,誓言用长缨捆绑南越国王,献俘皇宫之前。刘彻欣赏他的壮志,擢升当议论官【谏大夫】,前往南越王国游说,南越王归降。贾谊年十八岁,得到西汉五任帝刘恒信任,参考前一七四年)。数世纪以来,推荐保举(贡举)制度,从没有改变。而今,因一个人的建议,竟把传统规章,详细修正,利益并不明显,因之人心不满。改正错误或变更常规,是政治上一件重要措施,竟然没有先征求有关单位意见,也没有容许高级官员讨论研究。如果诏书颁下,不准反驳,则政府执行有困难;准许反驳,则圣旨已经公告。我们愚昧地认为,应把这件事交付文武百官,听取正反意见,然后选择决定。”刘保不听。


8闰十二月十九日(《资治通鉴》原文仅写“辛卯”。下节“闰月”二字,如果放在本节,较为合理),东汉政府命令各郡、各封国,推荐保举“孝廉”人才时,年龄限四十岁以上;儒家学者必须通晓儒家经典;身为现职官吏的必须通晓公文程式,能够书写信件奏章,才可以参加遴选。但是,如果有特别奇才,像颜回、子奇,则不受年龄限制。


后来,广陵郡(江苏省扬州市)推荐“孝廉”徐淑,年不满四十。宫廷秘书署助理(台郎)诘问他,他说:“诏书上说得明白:‘如果有特别奇才,像颜回、子奇,不受年龄限制。’所以本郡教我应征。”助理不能反驳。左雄亲自问他:“颜回听到一件事,可知道十件事。孝廉,你听到一件事,可知道几件事?”徐淑张口结舌,于是罢黜送回故乡,郡长连带被免职。

袁宏曰:
促成一件功业,建立一项制度,用以管理世界,作为万事的准绳,一定要可以实施才行。古代所提示的:四十岁当官并不是硬性规定,非四十岁不可。只不过强调:当官年龄,应在中年(人到中年,心灵和见解,才臻成熟),所以举出一个概括性的指标,作为一种象征而已。颜回、子奇,乃一代奇才,而竟然用他们作比,岂不知他们是特殊例外!


9然而左雄公正精明,能洞察人情真伪,决心坚定。不久,胡广出任济阴郡(山东省定陶县)郡长,跟其他郡的郡长,共十余人,都因为受到推荐不实的指控,或被免职,或被罢黜。被推荐的“孝廉”中,只有汝南(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人陈蕃、颍川(河南省禹州市)人李膺、下邳(首府下邳【江苏省睢宁县北古邳镇】)人陈球等三十余人,被任命当初级禁卫官(郎中)。


从此之后,州长、郡长深怀戒惧,不敢再乱七八糟,轻率从事。直到四○年代,遴选工作始终清廉公正,为国家录用不少人才。

“孝廉”是“孝顺”和“廉洁”的综合称谓,对乡里人民,求他有孝行;对在位的官吏,求他清白。政府用征求“孝廉”的手段,一则吸收新的血液,一则企图在社会价值判断上,树立标准。然而,因为孝廉的政治利益至为明显,而且立刻见效,所以不久就流弊丛生,从左雄的改革要点,可看出流弊所在,从此之后,“孝廉”虽由地方政府推荐保举,但到了中央后,却要经过考试。


于是,考试在文官制度中,开始显示功能,逐渐形成制度,而终于演变出“科举”——纯考试,作为小民擢升到政府官员的唯一渠道,影响深而且远。


10闰十二月二十八日,六任帝(安帝)刘祜坟墓(恭陵·河南省孟津县东南)寝殿百丈庑失火。


11刘保听说北海(首府剧县【山东省昌乐县西】)人郎(音yǐ【椅】),精通神秘阴阳学。

资治通鉴原文 

尚书令左雄上疏曰:“昔宣帝以为吏数变易,则下不安业;久于其事,则民服教化。其有政治者,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公卿缺则以次用之。是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汉世良吏,于兹为盛。今典城百里,转动无常,各怀一切,莫虑长久。谓杀害不辜为威风,聚敛整办为贤能;以治己安民为劣弱,奉法循理为不治。髡钳之戮,生于睚眦;覆尸之祸,成于喜怒。视民如寇仇,税之如豺虎。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观政于亭传,责成于期月;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而求名,州宰不覆,竞共辟召,踊跃升腾,超等逾匹。或考奏捕案,而亡不受罪,会赦行赂,复见洗涤,朱紫同色,清浊不分。故使奸猾枉滥,轻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动百数。乡官、部吏,职贱禄薄,车马衣服,一出于民,廉者取足,贪者充家;特选、横调,纷纷不绝,送迎烦费,损政伤民。和气未洽,灾眚不消,咎皆在此。臣愚以为守相、长吏惠和有显效者,可就增秩,勿移徙;非父母丧,不得去官。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其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算,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如此,威福之路塞,虚伪之端绝,送迎之役损,赋敛之源息,循理之吏得成其化,率土之民各宁其所矣。”帝感其言,复申无故去官之禁,又下有司考吏治真伪,详所施行;而宦官不便,终不能行。

雄又上言:“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材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胡广、郭虔、史敞上书驳之曰:“凡选举因才,无拘定制。六奇之策,不出经学;郑、阿之政,非必章奏;甘、奇显用,年乖强仁;终、贾扬声,亦在弱冠。前世以来,贡举之制,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厌。矫枉变常,政之所重,而不访台司,不谋卿士,若事下之后,议者剥异,异之则朝失其便,同之则王言已行。臣愚以为可宣下百官,参其同异,然后览择胜否,详采厥衷。”帝不从。

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久之,广陵所举孝廉徐淑,年未四十。台郎诘之,对曰:“诏书曰:‘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郎不能屈。左雄诘之曰:“昔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邪?”淑无以对,乃罢却之。郡守坐免。

袁宏论曰:夫谋事作制,以经世训物,必使可为也。古者四十而仕,非谓弹冠之会必将是年也。以为可事之时在于强盛,故举其大限以为民衷。且颜渊、子奇,旷代一有,而欲以斯为格,岂不偏乎!然雄公直精明,能审核真伪,决志行之。顷之,胡广出为济阴太守,与诸郡守十馀人皆坐谬举免黜;唯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馀人得拜郎中。自是牧、守畏栗,莫敢轻举。迄于永嘉,察选清平,多得其人。

闰月,庚子,恭陵百丈庑灾。

上闻北海郎顗精于阴阳之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每周文听武说

    好听

  • 乖乖小胖马

    1

  • 眼睛疼疼

    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自然没有后世那么成熟,还是比较依靠关系的推荐制!但是这样很可能就产生被推荐之人货不对板,明明是个草包,结果还被包装成了孝顺能干!左雄就是针对这个情况,就建议对于推荐的人进行考核!但是为何一定要超过四十岁这个原因我一直想不明白!

  • 6bta

    左雄看似正义凛然,实则和宦官一样,都是为了自己和团伙的私利!官场黑暗混乱,是因为没有公平公正的监督管理,他却要把所有审核考评权力都集中到儒家官僚阶层,只要他们满意,官僚就可以长期霸占职位,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士族团体!

  • 陈靖仁a

    主播的确是辛苦

  • 陈靖仁a

    科举制度原来始自东汉。

  • 陈靖仁a

    第510年?51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