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6

作曲家-6

00:00
22:00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一起学习、讨论:不一YOUNG(免费)


5.6 作曲家

朱利奥·卡契尼(Giulio Caccini,约1550—1618),意大利歌唱家和作曲家,参与佛罗伦萨卡梅拉塔会社。他对新的单旋律音乐作品——表现性风格音乐——的表演被尊为这一风格的理想典范。他最为重要的作品是在题为《新音乐》(LeNuove musiche)的出版物中的牧歌和咏叹调集。该书的前言中对新的单旋律风格的表演方式进行了一次最为清晰详细的描述。(例5.16,5.90—5.91


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佛罗伦萨卡梅拉塔会社的成员,创作有歌剧《达夫尼》(Daphne)。这是用新的单旋律风格写成的最早的歌剧之一。佩里因其对持续低音的娴熟掌握而著称,这一手段符合他对严肃题材内容的偏爱。(例5.22,5.92


扬·皮泰尔索恩·斯韦林克(Jan Pieterzoon Sweelinck,1562—1621),荷兰著名管风琴家和作曲家。他对管风琴音乐文献有两项杰出贡献:一是发展了管风琴众赞歌变奏曲,导致了管风琴前奏曲的产生;二是在利切卡尔中对单主题处理手法的使用,并由此产生了被称为赋格的音乐形式。尽管他也写有大量文艺复兴风格的声乐作品,但他的管风琴作品属于早期巴洛克风格。因其教过为数众多的德国学生,斯韦林克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北德管风琴乐派的创始人。(例5.58,5.93—5.94


图5-5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肖像》,贝尔纳多·斯特罗齐(1567—1643)作。(蒂罗尔州立博物馆, 因斯布鲁克,奥地利。)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巴洛克早期最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他所创作的歌剧《奥菲欧》(Orfeo)是“现代风格”的第一部歌剧杰作。在这部歌剧中,他采纳佛罗伦萨的宣叙风格,使之适应于咏叹调和舞蹈歌曲这样的封闭形式。他对文艺复兴复调音乐和巴洛克单旋律语汇同样在行。他的牧歌是意大利乐派中最优秀的作品,但即便是在牧歌领域,他也通过对语词和情绪表现的密切关注而显示出了与巴洛克现代风格的联系。蒙特威尔第对管弦乐队进行了扩充,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他在自己的戏剧作品里指明了演奏所用的具体乐器,这在当时是不寻常的举动。他的和声写作是为了实现表现性的目的,也因而招致了许多反对和批评——尤其是乔瓦尼·阿图西(Giovanni Artusi)的指责。他的作品中有八部牧歌集、戏剧场景音乐、宗教音乐和几部歌剧。最为重要的歌剧作品是《奥菲欧》(请见谱例5.5)、《尤利西斯还乡》(Il ritorno d’Ulisse inPatria)和《波佩阿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米歇尔·普里托里乌斯(Michael Praetorius,1571—1621),德国作曲家、理论家,致力于路德教合唱作品的创作。他对音乐史最重要的贡献是其专著《音乐汇编》(Syntagma musicum)。(例5.95—5.96


吉罗拉莫·弗雷斯科巴尔迪(Girolamo Frescobaldi,1583—1630),意大利管风琴家、作曲家,是赋格形式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尽管他并未创作任何被称为赋格的作品,但他的单主题利切卡尔是赋格最重要的前身之一。作为弗罗贝格尔的老师,他对南德管风琴乐派的创作和表演发展的影响力只有斯韦林克在北德的地位可堪比拟。他被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管风琴家之一,并被任命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管风琴师。他的创作包括托卡塔、随想曲、利切卡尔和坎佐纳——这些都是巴洛克早期典型的管风琴音乐形式。一部包含这些作品的用于教堂音乐的曲集出现在他的《音乐之花》(Fiori musicali)中。(例5.48,5.97—5.98


海因里希·许茨(Heinrich Schütz,1858—1672),J. S. 巴赫之前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许茨的重要性体现在他常被誉为德国音乐之父。他创作了德国的第一部歌剧——《达夫尼》(Daphne)。他与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早期的意大利音乐的接触促使他创作了德语文本的戏剧性宗教声乐作品,这些作品将新的巴洛克风格引进了德国。他对宣叙调、通奏低音和竞奏原则进行了改编,使之适用于路德教仪式音乐。他通过一系列作品为戏剧性教堂音乐的伟大艺术奠定了基础,包括《神圣交响曲》(Symphoniae sacrae)、《宗教歌曲》(Caniones sacrae)和《小宗教协唱曲》(Kleine geistliche Konzerten),这样的音乐艺术后来不断繁荣发展,直至产生了巴赫及其同时代人的康塔塔和受难曲。近来,以对许茨音乐的研究为基础的表演展现出了其戏剧素朴和简洁的特点。这些特征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包括《临终七言》(Die Sieben Wortte)、圣诞清唱剧《欢乐慈悲的上帝与玛丽亚之子诞生故事》(Historia, der freuden-und gnadenreichen GeburtGottes und Marien Sohnes, Jesu Christi)、《耶稣基督复活的故事》(Auferstehungs Historie),以及为《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所谱写的受难曲。

约翰·赫尔曼·沙因(Johann Hermann Schein,1586—1630),德国作曲家,同样促进了意大利单旋律音乐和器乐音乐被引入德国。他改编自合唱作品的管风琴音乐代表了对这一音乐形式的浓厚兴趣。为弦乐而写的20部组曲集结而成的曲集(名为《音乐宴会》[Banchetto musicale])是德国最早的一些器乐作品。沙因还创作有多首声乐作品。(例5.14

弗朗切斯卡·卡契尼(Francesca Caccini,1587—1640),朱利奥·卡契尼之女,擅长演奏多种乐器,但尤以歌手和作曲家的身份而著名。她曾为美第奇家族的玛丽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礼献唱,还为皮蒂宫等宫廷创作音乐,她的歌剧《鲁杰罗从女巫艾琳娜的岛屿中解放》(La liberazione di Ruggiero dell’isola d’Alcina)是已知的由女性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在意大利以外演出的意大利歌剧。

萨穆埃尔·沙伊特(Samuel Scheidt,1587—1645)常被认为是17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德国管风琴作曲家,他在用真正的管风琴风格处理众赞歌这一方面显得尤其重要。他所出版的最伟大的作品《乐谱记录新法》(Tabulatura nova)是一部包含有数字低音的众赞歌、托卡塔、幻想曲、赞美诗和其他管风琴作品的曲集。尽管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管风琴作品,但他也写有多首合唱作品。(例5.62,5.101


彼埃·弗朗切斯科·卡瓦利(Pier Francesco Cavalli,1602—1676),意大利备受称颂的歌剧作曲家,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担任唱诗班乐长。他在法国和奥地利也非常著名。尽管也写有教堂音乐作品,但他的广泛声誉是得自于他创作的41部歌剧。他最成功的歌剧作品是《伊阿宋》(Giasone)、《赛尔斯》(Cerce)和《情人赫拉克勒斯》(Ercole amante)。卡瓦利得到的广泛认同显示出意大利歌剧在其他国家的迅速崛起。(例5.24,5.102


雅克·尚皮翁·尚博尼埃(Jacques Champion Chambonnières,约1610—1672),被认为是法国羽管键琴乐派的创始人。作为老库普兰(Couperin theElder)、当格勒贝尔(d’Angelbert)和其他音乐家的老师,尚博尼埃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法国,而且遍及欧洲。他是路易十四的第一位室内音乐家。他广泛的声誉影响了从弗洛贝格尔到 J. S. 巴赫的众多德国羽管键琴作曲家。他的作品全部是为羽管键琴而写的。(例5.103


贾科莫·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1605—1674),意大利作曲家,将新的单旋律风格的手段应用于宗教音乐,尤其是清唱剧。他的代表作《耶夫他》(Jepthe)是具有最高音乐和戏剧品质的一部作品。他被认为是清唱剧的创始者。(例5.35,5.104


约翰·雅各布·弗罗贝格尔(Johann Jakob Froberger,1616—1667),德国管风琴家,弗雷斯科巴尔迪的学生,将弗雷斯科巴尔迪的技法介绍到了维也纳。写有多部管风琴作品,被认为创建了键盘乐组曲,并确立了其中各首舞曲的顺序:阿拉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例5.70—5.71


芭芭拉·斯特罗齐(Barbara Strozzi,1619—约1664),创作出版有8卷康塔塔和咏叹调,为独唱和通奏低音而写。她是妇女社会地位的积极捍卫者,反抗并成功地改变了当时某些压制妇女的性别歧视制度。

安东尼奥·切斯蒂(Antonio Cesti,1623—1669),享誉广泛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金苹果》(Il pomo d’oro,1667年创作于维也纳)被认为是切斯蒂的代表作。(例5.105


让-亨利·当格勒贝尔(Jean-Henri d’Angelbert,约1628—1691),法国作曲家,尚博尼埃的学生。他的作品集《羽管键琴曲》(Pièces de clavecin)包括组曲、对吕利歌剧中埃尔曲的改编、变奏曲,以及关于如何演奏数字低音的指示。(例5.106


让-巴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虽出生于意大利,但却是17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成功地确立了一种真正的法国歌剧,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意大利歌剧——后者在音乐上有诸多过分夸张之处——的一种改革。吕利通过对戏剧性宣叙调、咏叹调和器乐伴奏的处理,使歌剧更加具有戏剧真实性。吕利将法国序曲和芭蕾确立为法国歌剧的组成部分。然而,他的音乐创作并不仅限于歌剧。他还为莫里哀的戏剧写有大量芭蕾音乐,以及一些独立的器乐音乐和宗教合唱作品。他的歌剧代表作包括《卡德摩斯与赫耳弥俄涅》(Cadmus etHermione)、《阿尔西斯特》(Alceste)、《阿米德与雷诺》(Armide etRenaud)、《忒修斯》(Thésée)和《珀尔修斯》(Persée)。(例5.27,5.60


马克-安托万·夏庞蒂埃(Marc-Antoine Charpentier,1634—1704),法国作曲家,卡里西米的学生,主要创作弥撒、经文歌和清唱剧。他还创作有歌剧和小型戏剧作品,但由于不受吕利的赏识,他的音乐并不受欢迎。(例5.46,5.107


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7),德国著名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影响到了 J. S. 巴赫。巴赫曾经在1705年从阿恩施塔特(Arnstadt)步行320公里到吕贝克(Lübeck)去听布克斯特胡德的戏剧演出。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包括当时所有形式的管风琴音乐、许多合唱音乐和多种室内作品和羽管键琴作品。(例5.40,5.67


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德国管风琴家和作曲家,以管风琴音乐创作为主,也为其他键盘乐器写作音乐。他的赋格极其重要,不仅因为这些作品对巴赫创作的影响,还因为这些作品内在固有的艺术价值。(例5.49


阿尔坎杰洛·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极其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也是技艺高超的小提琴演奏家。他被尊为现代小提琴技法的创立者,包括复杂的弓法、双音的演奏以及和弦效果。他并不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其全部创作由六个演奏乐曲或曲集构成,其中的四部为三重奏鸣曲,另一部为小提琴和键盘乐器,还有一部则是大协奏曲。最后一部曲集代表了一种新的作曲形式,而科雷利则被认为是这种形式的创始人。亨德尔与科雷利彼此熟识,他无疑受到了科雷利器乐写作的影响。(例5.74—5.75,5.78


亨利·普塞尔(Henry Purcell,约1659—1695),英国最著名的巴洛克作曲家。尽管一生较为短暂,但他的作品数量庞大,涉及所有的创作领域。他在器乐音乐和声乐音乐创作方面有着同等的天赋。在他最重要的作品中包括:大量的赞美歌和宗教合唱作品、在他有生之年出版的12首三重奏鸣曲曲集以及一部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这部作品现在仍在频繁地上演。普塞尔在以某一背景(即一个重复出现的旋律模式,通常在低音声部)为基础进行创作这一方面具有非凡的天赋,其中一例是狄朵的悲歌《当我长眠地下》(When I am laid inearth)。(例5.31,5.108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