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豆神大语文老师王云翔。今天,我继续带你来读部编版教材必读书目《论语》。
上一讲,我们讲了关于孔子和《论语》的文化地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的原文当中去探究它的内涵。
很多人对《论语》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平实,平实地让人觉得提不起兴趣。是的,《论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似乎很容易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有谁是一点都看不懂的吗?多多少少都能懂一些。但这就是真的懂了吗?你别看就是这么稀松平常的一句话,它的内涵却是十分丰富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
首先,来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该怎么翻译呢?很多人把它翻译成是“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这句话里的“时”字被翻译成了“时常”“时时”“经常”的意思,“习”字被翻译成了“温习”的意思。那这样的翻译对不对呢?倒不是完全错,但是这两个字的翻译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时”这个字,它在孔子那个时代是指在恰当的时候去做恰当的事情,这个叫做“时”。所以,古人解释“时”的含义是分为三个层次的,分别是人生中的不同年龄、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一天中的不同时间。
我们拿一年的不同季节来举个例子,《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话叫“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事物春天出生,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自然之道的大准则。说白了就是你吃的粮食一定是按照这个客观的自然规律生长出来的,你不能违背它。
比如,本来是春天播种子,你非得挪到秋天去播种,你想想植物怎么可能长得出来?也就是说,春天这个季节,土壤湿度,阳光温度等等,能够提供给种子发芽的环境;夏天能给植物充分的光合作用和雨水促进它生长;植物在经过春夏漫长的时间后,就会在秋天形成颗粒饱满的粮食让人去收获;冬天比较寒冷,不可能有植物生长,那之前收获的粮食就可以被储藏供我们过冬。
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一定是这样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所以,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根据不同的时间去做最适合的事。这就是“时”的含义。
说完了“时”,再来说“习”,又该怎样理解这个“习”字呢?“习”的繁体,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下面是一个白色的白;“习”的甲骨文呢,上面是两根羽毛,下面是一个太阳。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一只鸟在天空中飞的样子。“习”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说的,“鸟数[shuò]飞”,就是小鸟练习飞行的意思。在《礼记·月令》当中,有这么四个字叫“鹰乃学习”,意思就是雏鹰开始练习飞行。所以,这个“习”,我们不应该翻译成“温习”,而是“实习”“实践”的意思,也就是说,孔子想表达的是,你学到了东西,要去实践它,真正体会到所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对自己有用,这样你自然会很愉悦。
比如,你学物理知识,可能会感觉枯燥乏味,没什么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知道学了之后,用它干嘛!如果说你学到的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妈妈做饭的时候,某个电器坏了,你拿过来鼓捣,会运用之前学到的电磁、电阻等等物理知识很快修好了它,解决了做饭的问题,这时候你就会很开心,很满足,就会觉得学物理是真的有价值,也会更加喜欢学习。
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接下来,说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看上去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了,自己是非常高兴。那我想问你,“朋”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和“友”字是一个意思吗?听到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有点懵了?没关系,我慢慢给你讲。
现在,我们经常说“朋友”,你要知道,在古代,“朋”和“友”是不同的,“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是什么意思呢?“朋”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一根木棍挂着两串贝壳,这两串贝壳是同一类事物,后来朋就有了“同类”“同门”的意思。比如,你和你的同学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过,所以,你们的关系就叫“同门”,这就是“朋”。
“友”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两只手向同一个方向伸过去,引申的含义就是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两个人志同道合,也就是“同志”的意思。换句话说,你和你的同学就可以称之为“朋”,与你志同道合、聊得来,互相鼓励的人,你们就是“友”。
那么,同门和同志这两种关系,哪一个更亲近呢?一定是“同志”,和你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来了是开心的,那么如果是志同道合的人来了,当然是更加开心。所以,这里的“朋”字,就把“友”字包含进去了。
其实,这句话还有一个断句的问题,我们通常的断句是“远方”连读,对吧?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孔子那个时代没有“远方”连读的双字词,“远”和“方”是分开的;二是先秦文字书写不方便,如果不是必要的字一般不写,所以,既然“远”就是“远方”的意思,这里何必要加一个“方”呢?这个“方”又可能是什么意思呢?
“方”在《说文解字》中指的是“并船也”,两条船在水中并排行驶叫做“方”。“方来”连读,就是说,来的不只一个人。所以,按照这种说法,孔子的这句话应该读,“有朋、自远、方来”,表达的是有很多人一起来的意思,这也间接地告诉我们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
讲到这,我们要注意的是,“不亦说乎”“不亦乐乎”,“说(悦)”和“乐”,都是表示心情愉悦、开心的状态。那么,为什么在《论语》里要用不同的字呢?
我们给他们组个词,悦是“喜悦”,乐是“快乐”。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想,喜悦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内心很开心,但却不需要笑出声的状态,可能外表看上去平静如水。就好像遇到一道难题,一直挠头解不出来,忽然灵光乍现、解出来了,这时候内心的喜悦是难以言喻的,但是表面上可能非常平静。这就是“悦”的状态。而快乐呢?虽然也是喜悦的意思,但是一定要表现出来,是那种酣畅淋漓的开心,是狂喜和哈哈大笑的那种状态。这正是和朋友相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样子。所以,悦和乐的状态一个是喜悦在内,一个是表现在外,正是对应了“学而时习之”和“有朋自远方来”的情境。你看,孔子的措辞,即使在最细微的地方,也是非常讲究的。
而“学而时习之”用“悦”而不用“乐”,也在通过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为学之道”。
在《论语·宪问》当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句话,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意思是说,从前的学者是为自己学的,现在的学者是为别人学的。什么叫为自己学呢?为自己学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长进步,这个叫“为己之学”。而为别人学呢?就是为了换取别人的那点夸奖,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换取自己虚荣心的那么一点点满足感,这个叫“为人之学”。
我们当然追求为己之学,我们学习不一定要让别人知道,重要的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这就是“说(悦)”的状态,内心喜悦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亦说乎”指向了这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观念:“为己之学”。
最后,再来看“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了北宋儒者尹焞[tūn]的解释,说得特别简单清楚:“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学习是自己的事,至于别人知不知道我,那是别人的事,我为什么要生气呢?
这句话又一次强调了“为己之学”。这里面的“愠”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怒,程度比较深;第二种是含着怒意,也就是稍稍有一点不开心。哪种更好呢?我认为还是第二种解释更好。别人不知道我,我连一点点生气都不会有,这才是真正的为己之学。
所以,我们不用去追求“人不知而不愠”,刻意去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在乎得要命。我们应该去把注意力放在“为己之学”上,只要我们是真正地为自己而学习、为成长而学习,那么“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你可能纳闷,我为什么费这么大周折就讲了这么三句话呢?接下来,我就为你说一说这三句话的重要性。
古代任何一本经典,它的第一章、第一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起到的是一个线索性、贯穿性的作用。而《论语》的第一章就是这三句话。有没有线索的作用?当然有,首先,它把“学”放在第一个,也就是说,“学习”在整部《论语》中,起到的是贯穿性的线索作用。一个人要成为德行高尚的君子,一定要从“学”入手,而且是贯穿始终的学,还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什么呢?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甚至有人被你吸引而来,这就进入到了“有朋自远方来”。我们要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切磋砥砺,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亲近、学习他们的优点。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进学和交友,和什么人在一起,你也会慢慢变成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人以群分”。
随着自己学问的增长、名气的提高,自然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有人喜欢你,就有人不喜欢你,这就要处理“人不知而不愠”的问题了。而贯穿了这三步的,就是“为己之学”,学习的唯一目的,应该、而且只能指向自己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好了,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讲,我们讲了《论语》第一篇的第一章,并针对每一个字进行分解,就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它的丰富内涵。也说了经典著作中第一句话起到的是引领、贯穿的线索作用。下一讲,我继续带着你去看《论语》中的学习之道。
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我是王云翔,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老师讲得很好。
老师讲得好,长见识了
俺家猫
那如果是“顾视一大头”(有这句话)中顾该作何解释呢
讲得其好!
👍🏻👍🏻
老师好多字的发音都很奇怪啊?像机器人
好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