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的认知误区(三):应该与必须

焦虑抑郁的认知误区(三):应该与必须

00:00
18:12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安大雄



大家好,我是安大雄。


今天我们聊一聊必须和应该的认知误区,其实在之前的一期视频里边,我提到过这个内容,就是在潜在假设那一期。


那在生活中呢,我们会有很多的一些假设,一些期望,对自己的要求,有些很合理,有些不合理,不合理的比如:我应该事事都做到完美,否则我就会被批评,我就是失败的。我应该当一个好人,让别人满意,否则别人就会讨厌我。


当然这些假设和想法,有些是来自于我们的环境和成长经历。有些呢,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一些要求。今天的内容呢,我们不去再重复的讲这个内容,我们再去进一步的深入的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个必须和应该的思维方式会产生负面情绪?


在讲这个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基本上所有焦虑抑郁,强迫的朋友都会有的一个问题,反刍的思维状态。


反刍思维


什么叫反刍呢?很多动物啊,吃了东西之后啊,在胃里消化了一半,然后又吐出来再咀嚼一遍,其实这个词形容的,就很像我们这些焦虑啊,抑郁的朋友每天的状态。说白了呢,就是每天陷入无尽的思考,注意力都在思考上,时时刻刻都在过度关注着症状和情绪,不断地思考过去的往事,担心未来。


在发病之前,很多朋友也有这种情况,有的时候啊,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自己呢就开始提前琢磨了,开始预期焦虑了,或者呢,这个事情发生了,已经无法改变了,但是还是在反复的去思考,去咀嚼这件事情,让不堪回首的往事和对未来灾难化的想象,反复的在自己的脑子里面一遍又一遍的想。负面情绪跟着这个思维和想象的过程,不断的产生。

那么说到这里,这种反刍思维好像没有一点好处啊。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允许这样的状态存在呢?其实这个状态实际上就是被激发出来,用来达到更高的目标,更快的去实现自己的期望的。

但是很讽刺的是,这个心理状态本身反而成了咱们焦虑抑郁朋友,一个生活的阻碍。

那么我们可以仔细的去思考一下,回忆一下,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思考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呢?


其实内容啊,概括起来就是两条。

第1个呢,就是不断的监督和评价自己现在的情况和当前的处境。

第2个呢,就是思考我们所渴望的,期望的,需要的,或者呢,是害怕的,恐惧的。回忆过去的情景,担心未来。

其实这两条儿也是同样的一个内容,就是我们总是想着现在的处境,自己的现状与我们的期望不一致。

如果这个思维状态放在外部世界,你想要去达成一些目标,实现一些理想,会激发你持续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更加的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这个问题真的解决,现实和理想一致了。好处还是蛮多的。


但是如果要解决内心情绪的问题上,或者解决一些强迫思维,乱七八糟的杂念。这个心理状态就不好使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首先先要了解一下我们的两种心理模式。


——————————————————

我们的心理活动的运作,可以简单的划分成两种心理模式/状态。


第1种呢是行动模式。


就是我们首先在心理上先设定了一个特殊目标。这个目标呢,可以是跟外部世界相关的,比如说挣钱啊,去旅行啊,买东西啊。或者是跟内心感受相关,我要快乐,要幸福。跟自身价值相关的,我要成为xx样的人。

这个想法呢,产生了,我们期望着这个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就虚拟出了一个理想情况,会想象未来的画面和实现后的状态。然后呢,我们就会把自己的这些想法与现在的真实情况进行对比。然后我们就会思考策略,或者做一些事情去试着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同时呢,我们的思维也在监测这个过程,去看这个差距到底是增大了还是缩小了。而且我们会根据自己检测到的结果,进行调整。那么当现在的状态和理想的状态一致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就达成了


咱举个例子来说,我觉得我身材不太好,我想练成彭于晏那个样子。然后我得先看看自己的身材跟彭于晏差多少。先对比一下我们两个人的差距。之后呢,我就会思考,怎么样才能缩小我跟他的差距呢?

然后我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我要去健身,我要吃得好一些,然后坚持健身计划,时间长了我的身材就变得跟彭于晏一样了。

那么我呢,也确实行动了,每天健身然后吃的不少,但是呢,有的时候啊,有点偷懒,可能练的方法也不对,就发现唉,怎么就没有变化呀?我跟他的差距没有缩小啊。这个时候我会去更加的努力啊,更加的去认真的去做。

那其实这个行动模式没有任何的问题啊,甚至这个模式是很有效的,能帮我们处理客观的外部世界的问题,尤其是达到我们个人成长的目标,得到期望的体验,是很有效果的。


但是当我们设定了一个无法达成的目标,会怎么样呢?比方说我要去火星旅游,这个做到很困难,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但也可以尝试着去采取行动。但是,还是太难了,再说风险太大,去了啥也没有,干啥也不方便。

做不到,那我们会怎么做呢?很简单嘛,直接放弃就好了,老老实实在地球待着,或者我们再去设定一个更合理的目标,比如去西藏旅游啊,风景也很好啊,蓝天白云的。合理的目标肯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的。


也就是说,行动模式的优势很明显,当用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期望,产生进步的乐趣,不断地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感受和体验,达到更高的目标。如果达不到,我们就可以放弃这个目标,换一个更合理的目标。

但是,行动模式也有缺点,用不好的时候,就是产生反刍思维了。有两种情况会显现它的缺点:


第一个就是当我们的目标和期望不合理,但不去放弃,不去调整,不去换一个合理的目标,那么不合理的目标就很难找到有效的实现方法,自己就会陷入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之中。比如,要求自己事事都要完美,不能犯错误。别人应该永远听我的,让我满意。这些目标,我们永远实现不了,但是如果不放弃,就很容易陷入反刍的思维状态。


第二种情况,就是当我们的目标变成了为了避免某个不好的结果发生,就是以恐惧为动机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反刍思维。以上两条,会产生以下的几种情况。


第一个,就会时刻的监测自己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比如对于完美主义的人来说,持续关注的焦点,就是错误和问题,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犯错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于是一旦产生错误,或者有了犯错的倾向,自己就检测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焦虑和挫败感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个,就是不能完全的投入到此时此刻的体验中,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开车的时候,都还在想着工作的错误,可能发生的问题,注意力都在思维里面


第三,对现状,对现在的自己持续的不满,持续的内疚自责,怀疑,恐惧。


比方说,因为疫情,很多人都陷入焦虑状态,为什么呢?


我们设定的理想目标,是避免自己感染这个肺炎,确定自己不会感染。我们也确实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戴口罩啊,躲在家里啊,但是始终无法确定的让自己达到这个理想状态。


这个时候,有的朋友会陷入反刍思维,时时刻刻在监测当前的身体状态,分析思考今天看的新闻啊,关注家周围的疫情情况啊,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啊,其实这个时候已经陷入到无尽的思考之中了,因为他对现在的处境,还是感觉不够满意,不够安全。这个时候情绪很紧张,身心一互动,身体就真的有点发热了,然后更恐惧,更加的害怕,更多地去灾难化的思考未来。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面对负面情绪,想要避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时候,或者消除某些负面想法的时候,比如一些很恐惧的杂念,比如站在高处会想到跳楼的画面,或者尖锐物品会伤害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为了避免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避免去思考某些想法,认为我不应该有这个负面情绪和想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不断的反刍这个想法和情绪,那么当你反复的咀嚼这个负面情绪和想法的时候,就很难真的消除他们了。


比方说,有一个想法我想消除它,无所谓什么想法,反正我觉得我不应该这么想。


如果这个想法没有了,那我们还是要监测一下,还是要对比,你就会回忆这个想法是什么,然后跟当前的想法对比。这就等于你又把这个想法重新召唤回来了。如果这个想法还在,那我们会很苦恼,哎呀,怎么这个想法就是挥之不去呢?所以利用行动模式是很难去消除思维和情绪的。因为这不像挣钱啊,健身啊,你看得见摸得着,思维和情绪不太一样,因为当你反刍它的时候,就是在强化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切换心理状态,心理模式的方法


第二种模式,存在模式


行动模式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目的就在于缩小当前和期望的差距,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陷入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之中。

存在模式与它完全不同,它不像是一种模式,而更像一种状态,它不是为了达成某个特殊的目标而产生的,而是从接纳和允许当前的情况而产生的。只是专注在此时此刻的体验,就是全身心的关注现在。就像特别专注和忘我的状态,大家做的正念冥想就是从行动模式切换到存在模式。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两种模式:


行动模式的开始是设定目标,想象理想的状态

存在模式是没有目标,全身心接受当前的样子,当前的情况


行动模式的专注点在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并且持续的监测,也就是大量的注意力都在思维上。

存在模式的专注点在于此时此刻的体验,注意力都在感受上。


从时间层面上来说,行动模式更多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存在模式是对当下的体验做即刻的反应


从评判标准上来说,行动模式的是以评估这是好的,还是坏的,来进行选择的。是好的就继续,是坏的就终止

存在模式是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更多的还是在感受和体验上,好坏都是当下的情况而已。


从负面情绪的产生上来说,行动模式之所以产生负面情绪,就在于我们持续的想着现状与理想的不一致。存在模式不太一样,就算有负面情绪,也会随着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跟着改变,就是随遇而安嘛。


其实这两种模式不是对立的,也没有那个好,哪个不好,相反,他们是互补的,就像是油门和刹车的关系。行动模式,就是拿得起来,存在模式就是放得下去。大家应该看了很多焦虑抑郁的康复内容,很多内容的原理,都是在平衡这两个模式,增加一些存在模式的时间,多一些接纳,然后减少一些行动模式的副作用的。


——————————————


说完这么多,可能大家已经听晕了,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大家也了解我,我是尽可能的减少概念的,有概念也给拆了,不去把这个问题搞得太复杂,不好理解。但这个问题还就是要这样对比着来说。


在焦虑抑郁之后,我们都会想,为什么是我焦虑抑郁,而不是其他人呢?其他人压力也挺大,成长经历跟我也差不多啊。比如说疫情,为啥自己因为疫情而焦虑呢?但有些人就是不焦虑。我们对比这两种模式,就不难得出结论了。很多人之所以有很大的压力,他们始终不会焦虑的原因,排除身体的问题,跟一直以来的心理的状态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长期陷入到行动模式的副作用,也就是反刍思维时,负面情绪是很难避免的。

同样的疫情,有的人,存在模式多一些,在家玩的不亦乐乎,甚至都忘了有疫情这回事儿了,他们怎么可能焦虑呢?因为在存在模式下,我们注意力更多的是专注在此时此刻的。


试着回忆下自己的过去,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尤其是在发病前,都是或多或少有反刍的思维状态的,这个反刍的思维就来自我们的过多的执著在自己的期望上,太想达成某个目标,或者太想避免某个不好的结果,不管目标合理也罢,不合理也罢,我们都在努力地思考,试着缩小当下和理想的差距,尤其是对自我的认同,觉得自己还不够好,不够讨人喜欢,避免犯错误。这个反刍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给自己加压,让自己快一点逃离现在的情况,抵达那个理想的结果。但我们没有去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设定的那个应该和必须的期望,到底是不是合理的。不合理就放弃嘛,换一个合理的目标,把我应该,我必须,我一定会XX样,换成,我希望,我相信。


或者,我们可以切换自己的心理状态,放下对当前情况的评判,好与不好,都是一种现状。然后去更多的专注在此时此刻的体验之中,全身心的接受目前的状态。平衡一下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别再不停地去追逐目标了,努力的变成XX样子,先踩踩刹车,停一停,感受一下每时每刻的风景。


本期视频的内容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陷入到持续的纠结,反刍的状态里,可以试着思考你为什么会持续的咀嚼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太着急了呢?还是这个目标本身不太合理呢?

或者也可以切换一下心理状态,把注意力从思维中抽离出来,放在此时此刻,当下的感受上。----

说了存在模式,大家都觉得挺好的,也确实,存在模式对焦虑抑郁的朋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但是做到不容易,正念和冥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那么我会在接下的内容当中,去做一些正念引导,冥想和睡前引导的音频,大家可以跟着我的引导去觉察身体感受啊,去观察思维情绪,都是可以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存在模式的。


接下来更新的内容会比较凌乱,有读书节目,有认知的内容,还有引导音频,哪个准备好了就更新哪个吧,我也没啥计划,大家看我视频,就是随缘吧,就像阿甘正传说的,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我的视频也跟这巧克力一样,不知道下一个更新的是什么内容,就连我我也不知道,所以才有惊喜嘛。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一切都好好起来的,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oeknjwn43bb2fz83tn4a

    很感激在最无助的时候认识了安大熊,感觉已经和安大熊成为了朋友,未曾谋面,熟悉又陌生

    安大雄的粉丝 回复 @oeknjwn43bb2fz83tn4a: 安大雄真的很好!!!

  • 1366720ynik

    大熊,加油,我刚发现自己焦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安大雄 回复 @1366720ynik: 加油

  • 安大雄

    感谢您的关注与收听! 最近我与喜马拉雅合作的vip读书专辑:《走出焦虑:十余本经典好书精读》,都是焦虑干货知识分享,现已经上线了,点击我的头像,就可以找到新专辑哦。

  • 习惯了依赖W

    已经好转了很多,有很多时候都已经很正常了,但是过几天又会有症状,好难,谢谢主播的分享,听到大雄的声音就会放松很多。

    1380300lffq 回复 @习惯了依赖W: 有症状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还没有改变,有些事超出我们原有的认知就会承受不了也就是又会复发。

  • oqahwgb1uklw39qc1a2t

    终于等到你更新了!感恩有你无私的奉献!

  • 听友269006713

    抑郁症患者都很聪明,自律,完美主义

  • 杨有面儿

    听了大雄的音频才知道自己是焦虑症,之前是安全的环境突然感觉要晕倒,四肢无力,医院查了一圈没查出问题,以为自己是气血不足,间歇吃了两年中药,体质还是没好,直到怀疑自己是心理问题。但是第一次发作的难受感,可能是惊恐发作?让我一直恐惧。总害怕自己不分场合的难受。我恐惧的是难受的感觉,太痛苦了。我大学和研究生学的是心理专业,很难接受自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希望在大雄的帮助下能尽快调整好自己。经历过才会感同身受,感谢大雄~

    娇子888 回复 @杨有面儿: 老師,我焦慮症4年了,每天身體都是很不舒服,我忍著,不敢吃藥,我相信有天會好起來的

  • 听友134390488

    讲的很有深度,感谢!!

  • 丰田一姐

    那些让你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是你的力量。大雄心理医生之前说过的话,成真了。你会有一番作为的。这样的自信与底气确实会坚不可摧。

  • 凡尘长老

    大学毕业之前我是不知道焦虑抑郁为何物的,因为一方面有明确目标,就是好好学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然后是大学,不用思考任何其他的,另一方面自己过的很满意,一直都是佼佼者。但是后来毕业后自己慢慢得了焦虑症,然后是轻度抑郁,原因就是失去了方向胡思乱想然后再就是过得不如意。我想大多同病相怜的朋友是这样的,其实找到了病根,剩下就是治病了,一要找到方向,而要改变不如意的现状,加油吧,共勉!

    听友269006713 回复 @凡尘长老: 别的没有用,只有吃药才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