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大学丨“絜矩之道”,人际关系处理的法宝

11-7 大学丨“絜矩之道”,人际关系处理的法宝

00:00
11:02




正文

在我们生活中间,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一个人发展的很好,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他的人脉和人际关系比较好。如果一个人他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孤家寡人,他不仅发展不好,而且内心里会比较痛苦。我们人生的快乐和欢喜,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友谊,来自于有朋友的认可,来自于领导的提携,而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人际关系带来。


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这一代人,表现的更为突出。为什么?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生育要求不是很严格,家庭都是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他慢慢学会了分享、与人交流、沟通,这种能力都可以在多个子女中间玩耍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培养出来。而且那个时候尊重别人、体谅别人、爱护别人,这些好品质,也容易培养出来。而且那个时候由于还没有今天的电子产品,每到晚上的时候,小朋友在一起捉迷藏,在一起做游戏,也是培养人际关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可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和我刚才说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表现为独生子女,他更多的生活圈子是和父母在一起。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的人际关系训练的水平应该说比较低,为什么?因为父母对孩子是呵护的。比如小孩想要个东西,这个时候你耍个小脾气、撅撅嘴、哭一哭,爸爸妈妈赶紧哄一哄,这个不训练人际关系,反而让自己更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这就让你自己变得更任性,更交不到朋友。但是,放在几十年之前,兄弟姐妹之间,哥哥给你要或者姐姐给你要,你不给他,他也许会打你的,也许是将来哪一天他有好东西他不给你。这个时候你就懂得了,我有好东西一定给他,要不然人家不给我,这叫训练人际关系,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尊重、沟通和交流。


而且今天的小孩,整天面对电子产品的时候,小朋友之间也疏于交流,都是面对一个空想的世界和电子产品的世界,这对孩子的交往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何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怎么样处理人际关系,就成为今天时代的难题,甚至摆在每一个人面前。


在《大学》里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处理好人际关系,交好朋友的一种方法,就叫絜矩之道。请看《大学》的说法,“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说的到底什么意思?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词,叫“上下、前后、左右”,把这个搞清楚了,大家就大概知道絜矩之道什么意思。


“上下、前后、左右”,它是讲了我们人际关系中的几种关系。


上下,上下级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甚至会决定你的发展。有的年轻朋友说我很能干,那我告诉你,领导觉得你不能干,很可怕。有的人说,那个人很平庸,他为什么发展的快?领导觉得他很能干很重要,这里面就要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所以有人说,巴结领导我不喜欢,他由不得你喜欢不喜欢,处理好领导关系,这是人类的难题。不仅在中国,美国也是,如果川普不喜欢你,你说我想当这个当那个,他也不会用,川普用的人,也是他喜欢的人。所以人际关系它是世界级的难题。


上下级的关系不光是对领导,对下级也是。朋友们,一个光杆处长,科长不怎么佩服你,你能调动吗?所以下级也很重要,下级佩服你、尊重你,你一声号令人家就抡膊上阵,就真去干,成绩就显现出来,(这是)你的本事。


前后是什么?它是反映的是岗位的变动。举例子,这个村长退休了,你来干。前面那个退休的村长就是前,你就是后。前后也很重要。比如有的人把烂摊子留给后面的这个人;有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做不好,他就把工作归结为前一任,说前一任没有打好基础。这就没有处理好前后的关系。


左右是什么关系呢?同事的关系。我问大家,上下、前后、左右,是不是把我们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都说了,如果我们把这些关系都处理好了,我相信你的人际关系是圆融的。


那么怎么处理好呢?《大学》的方法,“所恶于上,毋以使下”。这就叫换位思考。我特别讨厌上级的东西,你千万别这样对下级,比如说我们讨厌上级做事不公正,你千万不要不公正的对待你的下级;我特别讨厌上级假大空,说空话不干事,你做了领导以后,你绝对不要放空炮,不干事;我特别讨厌上级不体会老百姓的苦,我们做下属的再辛苦,他也不懂得爱惜我们,你当领导的时候,你绝对要爱惜下属,绝对不能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我特别讨厌领导批评我们的时候不照顾我们的脸面,搞得我们很难受,你当领导的时候,一定尊重下属,即便批评他也得照顾他的心理感受如此等等。讨厌什么样的上级,绝对不要做这样的上级。结果是什么?结果你做了领导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你,因为你讨厌的什么你都不去做,使得你的下属,他就喜欢你、尊重你。


下面,“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我们讨厌什么样的下级,我们也绝对不做这样的下级。比如说我们特别讨厌下属坑蒙拐骗、虚报数字,那我们做下属的时候,对领导就要忠诚,我们绝对不搞坑蒙拐骗那一套。比如说我们做下属的时候,我们特别讨厌那个下属嘴上一套背后一套,那么我们在做下属的时候,对领导就要表里如一。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讨厌上级什么,我们就不做这样的上级;我们讨厌下级什么,我们绝对不做这样的下级。大家想想,如果我们真能做到了,结果是我们做下级的时候,上级喜欢我们,我们做上级的时候,下级喜欢我们,大家说对不对?


大家再看,“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讨厌前任什么样子,当我们离岗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做那样的前任。比如说有的前任把工作一大堆麻烦留给人家后面,帐目也不清楚,工作一团乱麻,一拍屁股走了,这个时候还得让后面来接任这个岗位的人收拾这个烂摊子。我们特别讨厌这种行为,那怎么办?我们以后调离岗位的时候,把工作的头绪、各种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不给别人留后患。当新的领导来接任的时候,人家马上就上手,条理非常清楚。这就叫我们讨厌前任(前个领导)什么,我们绝对不做这样的人。那反过来讲,我们讨厌后面接班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人,我们绝对不做那样的人。


下面,“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实际讲的同事关系。我们特别讨厌某一个人嫉妒,假如说我们拿到一个单,这个同事特别嫉妒,说很多风凉话,你喜欢他吗?不喜欢,那好了,当我们的同事做了很多的业绩,拿到大单以后,我们不要嫉妒。比如我们遇到困难了,同事不帮我们,你喜欢吗?不喜欢。那么当我们的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去帮人家。当我们在公司里面做一件事的时候,假如说有些比较老道、有工作经验的人嘲笑我们,你喜欢吗?不喜欢,那我们一定不要嘲笑别人。


你讨厌什么样的同事,你不要做那样的同事。在整个职场上各种事情都有。所以有的人告诉我,说郭老师我遇到的生活关系、工作关系很复杂。我说天底下没有不复杂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说复杂归复杂,你做你的,你做好你的,你对人好,你会处理就行了。我们不要想着哪个地方是一片净土,有人都有江湖。


总结一下。如果说我们把刚才的上下关系、前后关系、左右关系都能处理好了,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我们做领导的时候,下属认可我们;我们做下属的时候,领导认可我们;我们在某一个岗位上的时候,前后任给我们点赞;当我们在工作中间,我们的同事,从内心里边尊重我们、理解我们、呵护我们。大家想想真做到这一条的,人际关系特别完美不敢说,但是至少朋友会越来越多,会有越来越多的聚拢人脉,会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我相信,我们也会越来越心情舒畅。




购课程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郭老师群内互动交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7379071

    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其实并不难。学会换位思考,利用絜矩之道。 我是一名很普通的一名大学生,去年刚上大一。开学的一段时间,我也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是在我们宿舍,我的几个室友,都不太喜欢打扫卫生。打扫卫生都不积极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很不愿意,但后来我想过,自己要做表率,然后积极打扫卫生。对于寝室,自己要多付出。后来我的室友都有变化了,打扫卫生都变得积极了。 其实这些印证了,老师讲的‘左右’。讨厌什么样的同学,自己就不要去做这样的同学。 对于人际交往其实也是这样,你想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自己就要先努力变成这样的人。学会换位思考,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弘正学堂 回复 @听友37379071: 恭喜您喜获上周听课笔记优秀学员,麻烦您看到信息后联系微信:hzxt06,回复您的详细地址,以便尽快给您赠送郭继承教授的最新书籍《中华文化要义读本》(中华书局),祝福吉祥如意

  • 雪晖雪

    改早上更新了呀~ 真好~实用宝典~

    弘正学堂 回复 @雪晖雪: 是的,以后每周二、四、六早6:30更新

  • 靜心寂寂

    非常认同老师的一句话:不要想哪里是一方净土,有人就有江湖。《易经》六十四卦,唯有谦卦六爻皆吉。所以说修行之难在于低头。人生在世争名争利,争到最后一场空,什么也带不走,空留一世遗憾。 眼里的不平反应了你的心地,就像苏小妹戏说苏东坡,眼里是佛处处皆佛。你遇到的所有困难挫折都是来成就你的,受了就了了,受不了就了不了。跟着老师学习以来,看淡了很多,体悟了很多,争取苟日新,日日新。

  • 忠乎信乎传习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身体力行

    乐仁得仁 回复 @忠乎信乎传习乎: 对,就这玩意

  • llx77780217

    老师时时刻刻都在给与我们生活的密码,自己反省,然后知行合一就是!

  • 清荷_3d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 清荷_3d4

    祝老师健康!快乐!

  • 易明为你读诗

    谢谢郭老师智慧分享🙏

  • 听友203646500

    以己知过…

  • 听友203646500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