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亲子沟通法则:请查收“最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

06-亲子沟通法则:请查收“最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

00:00
12:28

大家好,我是邹丽娜。


上次课呢,咱们探讨了如何让孩子拥有同理心,这次课咱们来聊聊亲子沟通这个话题。

 

沟通的重要性

 

我先来给你讲一个小故事。狮子和老虎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对老虎说:“要不是因为你,非要抢我的地盘,咱们都不会伤成现在这样。”老虎听了,吃惊地说:“我从来没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攻击我。你看,沟通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沟通,我们就无法准确地传递信息,无法了解别人的情感和认知。沟通包括表达、倾听、反馈,如果我们把人比喻成一座座岛屿,沟通就是架起岛屿间的桥梁,让人们能够相互走进对方的世界。

 

良好的沟通可以让两个人互相产生信任和连接,形成更亲密的关系。而对于亲子关系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大脑智商和情商神经元的连接,让他把心理需求,情感和思维进行联系。想想看,从孩子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开始用语言,动作,表情和孩子沟通,也就是说,孩子是在与家人的沟通中,获得知识,掌握各个方面的能力的。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抽象思维能力,对环境的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语言能力,这些都要通过跟周围环境的沟通互动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良好的沟通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工具,它能够培养并展现出一个人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的智商非常高,但如果作一种假设,假设爱因斯坦从小是由一群黑猩猩抚养长大的,缺乏人类正常沟通的环境,那么他将永远没办法学会说话,沟通,吸收人类智慧的经验,他的天赋也就没有办法展现出来。一个天才,可能就这样被淹没在丛林里了。

 

良好的沟通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沟通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儿,尤其是和孩子沟通,不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嘛。但其实,沟通可没有那么简单。沟通能力差的人,经常会说出煞风景的话。明明是高兴的事儿,他一说就变味儿了。比如有的父母,孩子主动收拾了玩具,他说的是“你早这样,我就不用老发火了!”还有的父母呢,顾左右而言他,孩子说“妈妈你看,下雨啦!”妈妈回答是“你可别去踩泥坑啊”,跟孩子说的是两码事。

除了上面的尬聊,还有些家长有着固定的沟通模式,这些模式对引导孩子无效,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比如说,很多父母喜欢用命令指挥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比如说,“把玩具给我收起来”。再有就是用恐吓的、警告的方式,比如说“再不把玩具收回去,你今天就别想出去玩儿了”。还有就是用训诫的的方式,比如,“弟弟还小,他不懂事,你要帮助他收拾玩具。”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孩子接收到的仅仅是父母的要求和惩戒的措施,而没有得到任何建设性的支持和引导。我经常说,在不懂得沟通的家庭中,孩子就是犯人,而家长就是狱警,孩子的沟通被忽视,行为被严控,这样的亲子关系怎么可能好呢?

 

合作式交流的要点

 

上面我们讲到了很多不良的沟通方式,那么良好的沟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叫做“合作式交流”。

 

咱们还是先来举个例子。周末的下午,你老公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你来到厨房发现特别乱,气不打一处来,张口对他嚷嚷道,“厨房里乱的跟猪窝一样,买菜做饭你不管,吃完就坐在那看电视,赶紧去把厨房打扫干净!。”

等一等,试着换种方式重新沟通一遍,“老公,咱家厨房特别脏,我刚才买菜做饭太累了,你能过来帮帮我吗?”

这两种表达方式你觉得哪个会更有效一些呢?第一种对话的方式就是指责式的沟通方式,而第二种呢,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合作式交流。合作式交流有四个要点,第一个就是把个人的任务变成一个团队的合作,第二是我们要有效的请求帮助,第三,就是帮助你要对话的这个人转换角度来思考,第四,就是给他一定的自由度,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下面我来具体给你讲解一下。

 

掌握四大要点,亲子沟通不再愁


合作式交流的第一个要点中,是把个人任务变成团队合作。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孩子独立完成的任务变成一个你们共同完成的任务。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能力有限,注意力不足,情绪也容易失控,这时如果有人跟他一起结伴来完成任务,比要求他一个人完成要有趣而且容易得多,孩子会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爸爸妈妈的帮助。


比如,你跟孩子说“马上把玩具收拾起来”,换一种说法,“让我们一起把玩具收拾好吧”,那么第二个会比第一个说法,听起来轻松很多,也让人感觉很愉快,而第一个指令,听起来会让孩子感觉很困难,独立完成也会让孩子感觉孤单,动力不足。


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代劳,帮孩子去完成他应该做的事情。而是说你应该更细致地观察孩子,判断哪些是他会做的,哪些对他来说是过于困难的,哪些又是垫垫脚可以够到的。根据不同情况,你要给孩子不同的支持,有时可能只是心理上的,让孩子觉你们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要点二是让孩子明白,大人在向他请求帮助,这时候的孩子更乐于去完成任务。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从一岁半开始就有要帮助别人的愿望了,比如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乐意去帮助别人穿鞋、倒垃圾、擦桌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会提供一些心理和情绪上的帮助,比如说看到家里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过去安慰,会去抱一抱,跟你说“别不高兴了,我们一起玩儿吧”,当他感觉到别人在向他请求帮助的时候,他做出积极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比如,你不要命令他说“把你的玩具收好!”,可以试着问他说“你能帮我把玩具收拾好吗?”然后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厉害,爸爸妈妈都在请求我的帮助了。他不会觉得这是你的命令,而是感觉到你希望他帮助你一起完成任务,这样想,孩子会很有成就感,也会更愿意提供帮助。

 

第三个要点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去转换思考角度。


我们上节课讲到了,孩子同理心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越小的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越弱。所以,我们大人需要把自己的希望和要求非常明确的告诉孩子,提示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无效是因为孩子并不知道父母在想什么,或者并不知道准确的要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在餐桌上磨磨蹭蹭的吃晚饭,已经吃了1个小时了,你之前答应过她,要给她讲好几个故事再睡觉,于是你开始着急,不停地催孩子“快点吃,快点吃”,可孩子呢,一边吃一边玩,正在兴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这个时候你要对孩子明确地说“你看,现在已经很晚了,如果我们还不快点吃完的话,故事可能就没办法讲完了”,或者“你早点吃完饭,我们才能好好看绘本,还可以多看一本呢!”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怎么办,你现在才吃完一半,可是现在已经8点多了,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帮你呢?”这样的提问,会让孩子参与到你的思考过程中,他能更好地感同身受,更有可能配合你。

 

第四点,就是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而不是非常专断的去命令他做事儿,这个时候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更有可能会按你的要求去做。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有选择权,当你感觉到你是被别人要求或者逼迫的时候,你会生气,孩子也是一样的。而如果是孩子自己决定了要做什么事儿,他就没有理由生气或者争吵,而且他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自己被重视。


比如你跟孩子说,“现在你必须马上收拾玩具!”,那么孩子的感觉就是被命令,但是如果你这样问说,“现在我们开始收拾玩具吧,你可以自己选择,是先收积木,还是先収拼图”这样一来呢,孩子就会有掌控感,你呢,也成功地把一个有压力的事情变成了一个很积极的任务。再比如说,晚上让孩子去洗漱睡觉,如果你这样说,“嗯,你一会儿想用哪个牙膏来刷牙呢?”“你想站在凳子上来洗脸还是想坐在那儿洗脸呢?”当你给孩子这些选择,让孩子自己作出决定的时候,他的行为就会更积极了。

 

小结


孩子良好发展的基石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而我们今天学习的亲子沟通方式,正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作式交流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在应用它的过程中,孩子会越来越能理解你,配合你。


这就是我送你的第五把金钥匙。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内容吗?激励,替代惩罚的方法,立规矩,同理心,合作式交流,这五把育儿金钥匙,会帮助你走进孩子,理解孩子大脑的发展,帮助他更好地发展。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所以接下来我的课程里,会结合脑科学,详细地讲解如何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给每一个正在学习课程的父母点赞,你们的努力,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做更好的父母,从理解孩子的大脑开始,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