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事情发生之后,给予自己的解释和诠释,而这样的诠释如果不符合客观事实,就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情绪体验。
例如,你的男友在你生日那天没有给你送祝福和礼物,似乎他忘记了。你感到非常伤心,你觉得男友不爱你了。
在这件事中“你觉得男友不爱你了”是自己的想法和诠释,而“你的男友在你生日那天没有送你祝福和礼物”是事实。如果我们从这件事就认定“男友不爱你了”这个想法,那么你接下来的情绪不会太好。
为什么要核对事实?
我们的思想和想法影响我们能否顺利实现目标,如果我们对于情境有不合实际的要求,这样的想法是会影响我们达成自己的愿望的。例如,我认为“事情必须按照我的期待发展”,而事实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掌控,因为我害怕失控”;再比如,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而事实可能是“这就是你,你今天这个样子是有原因的,我希望你改一改”。
绝对性思维是非黑即白、全有或全无或者非此即彼的思维影响我们认清事实,如果我们对事件抱有错误的信念会引发新的问题。比如,他不爱我,而事实可能是这个时间点他有其他事情,其他时间他还是爱你的。
如何核对事实?
第一步,给自己的情绪命名,评估情绪的强度大概是多少,从0-100打分。例如,我是感到焦虑、紧张、生气、愤怒,还是悲伤、难过呢?
第二步,是什么样的触发事件激发了我的情绪,这里要做到客观观察,没有评断性的描述,即描述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而不是用“他是个混蛋”这样的评断性的语句。例如“男友在我生日那天没有送祝福或礼物”。
第三步,请问问自己,我对这个事件有着怎样的想法和认知?其他可能的解释是什么?例如“他不爱我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可以有“他遇到了其他重要事情正在处理”。
第四步,是否自己认为这件事有糟糕的结果呢?如果这个结果发生是否是世界末日了呢?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可以如何去做?解决方案写下来。例如“关系不能持久,可能会面对分离”,而这个结果发生也没那么糟糕。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也还有其他的关系,能够提供支持,例如朋友、亲人。
最后一步,综合上面的结果,问问自己,我的情绪和情绪强度是否真的符合客观事实。我们的情绪有多少百分比是符合事实的?
例如,从上面分析来看,我的恐惧情绪只有20%符合客观事实。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