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彦陪你读《道德图》之第十章【无】

彦彦陪你读《道德图》之第十章【无】

00:00
34:33

一、 第十章《无》


 

第十章讲的是无。这个“无”的状态,我想用另外一个字就是“空”,大家也可以一起理解一下。今天早上我打坐的时候,进入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状态。我过往打坐经常都会去观想一些事情或者是去连接一下佛菩萨,可是我其实很少把整个打坐的时间都用来连接自己。所以今天早上打坐的时候,我就心无旁骛只连接我自己,连接我的整个身体,连接我自己的呼吸,连接我整个的感觉。我在观想自己的时候我就获得了非常大的收获。

 

我这次读《道德经》完全不准备,包括在开始之前我都不看,不看注释也不看原文,不提前看。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要给你们读书的时候,才拿起书来看他,然后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觉得这个就是真正素读的状态,就是我现在只读原文,我都还没有看注释我就开始讲了。我觉得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下,我这种做法就是你们读原文的时候,想到你们自己什么,或者你们也可以看一下注释,然后想到什么那就是什么。因为这个感受跟你自己有关,才会真的打开你的心,让你自己的身体能够去记住,而不需要用头脑去分析说,这个到底要记住什么?其实不需要的。

 

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我们在读经典,还有不管是平时打坐或者是我也会写文章,也会跟大家对话。实际上每一段的这种经历,即使跟大家在一起,也是跟自己在一起。

 

所以说,今天早上打坐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一个状态。我就去看我自己,我就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然后我就去观察自己的呼吸。因为我最近几次打坐都发现。原来经常会讲一个很深长的呼吸。其实深长的呼吸,我们都经过各种瑜伽或者是各种的方式会去修炼。可是我今天这几天感受到的是一种没有呼吸,就是没有感受到呼吸的状态。但是我又感觉到一股气,就是原来那一股气可以分成十口气,我的每一口呼吸可以变成十个阶段。大概是那种感觉。

 

然后我就发现,我整个人只关注在呼吸的时候,除了就是这种呼吸,整个变得那么慢的感觉,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然后我就感受到什么自己的整个的血液都变得非常的慢,世界都变得非常的慢,包括我的念头都变得非常的慢。我昨天跟大家讲了一句话,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记得?就是我说一个念头也可以有生长收藏。就是等你一个念头出现的时候,你怎么去抓住他,然后管理他,让他变成一件事情或者是你将来的一个行动,我觉得大家可能可以留意一下。

 

我今天早上在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去做了这件事情。其实我昨天说的时候,我并没有体会到真正一直去做这样一个念头的生长收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过去有可能有一瞬间有过这样的感觉,可是我从来没有一直去尝试或者去练习这件事。今天早上我打坐大概一个小时,我就一直在看我的念头生长收藏的过程。就是很有意思,比如说我有一个念头出现的时候,我沿着这个念头,再去想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可以带来什么样的行动,它有没有可能做的不好?有没有可能需要我做哪些准备?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念头的去观想。

 

当我这样去想的时候,整个打坐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个念头的生长收藏。也就是什么我感觉是觉察到一个念头,然后抓住它让它长,长出来了以后长的比较大的,我就观察它,看它能够帮助我做到什么。当我把整个观想完成,我就考虑把它收藏起来,把它变小变成行动,然后把它一件一件的做完,做完以后我就不留恋它,我把它放下。然后转身去观想下一个念头。

 

这种感觉实际上非常的奇妙,我过去从来没有体会过。也是因为我昨天真的就是用心来重新读这个生长收藏,才有了这样的灵感,所以我今天试了一下,我就有可能以后还会经常这样去尝试。其实对于这种念头的管理,就是一种可以让自己很空无的状态。就是你在头脑里面真的没有任何其他事情,整个世界就只有你一个人的那种感觉。

 

我说完这一段感受,以后你们再来体会一下第十章。前面所说的这两段,都是我刚才说的这件事情就是这个状态。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不离乎?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由,有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就是能不能像“抱元守一”之法那样,做到精气神不偏离,内守其本。什么意思?道家里面有一个修炼的方式,叫做“抱元守一”。其实我是解释不清楚,因为我不是道教的,但是我有老师是道教的,之前他有跟我聊过这件事情,我自己的感受实际上跟我前两天说的是一样的,其实就是观察自己。

 

这个“元”指的是元神吗?我其实前几天讲守中的时候也有讲过这个,守住自己做好自己。其实我觉得大家这样去理解就够了,因为原始人这个东西有点离大家的认知太遥远了,当然我知道它是在的。你可以用这种方式称呼它,比如说元神、能量体、自我意识、本我意识。佛家里面讲的可能还有好多的区分,就这个我们以后再来研究。但是你要知道,你一定有一个意念在那里,有一个精神在那里,就是你有一个内在的自己在那里,这个应该你们能够认同吧。

 

所以你怎么去守住你内在的那个精神?守住你内在的那个本我,那个自我的主人,这就是我们要去探讨的问题。我们说过了,道德经总纲里面讲的道跟名都是千变万化,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真”,这个“真”代表的其实就是我,我就是那个道,我就是我自己的道,我的心就是我自己的道。你们能不能够理解这一点?

 

所以我们说的守中,就是你如何守好自己的心,守好自己的道,做到这个精气神的不偏离,其实我们讲修行修行,并不是说我坐在这里打坐才是修行,南怀瑾先生讲行处坐卧处处都是修行。比如说我们在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跟自己的家人、孩子、同事或者跟很多朋友、工作上的伙伴在相处的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做事情的过程中其实都是心心念念,都可以修行自己。

 

修行其实我觉得就是在找自己,连接自己。所以我最近在跟很多人讲打坐的时候,我常常说不管你盘腿盘得怎么样,你的姿势怎么样,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先静下心来,你先找自己跟自己连接。那这个跟自己连接这件事,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因为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接受到的教育,都会让我们过度的去关注外在。我们很多人在无明状态之下会被自己或者是整个世界的模式带着走,他是看不到自己内在真正的智慧的。所以我最近发现我做两件事情,就是打坐跟读书都是在带大家找回自己。

 

今天早上我的学生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我想也可以借今天的话题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他还问了我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实际上二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从高中开始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我妈记不记得,大概在我高一的时候,我读了好多哲学的书,然后有一天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三天都没有出门。我妈都快急疯了,后来就叫我的好朋友来看看我。我关在房里就是在想这个问题,就是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可能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可能不会像我那么极端,就是关在房里想三天,我那时候可能真的是读哲学读疯了。但我觉得也是我一直有一种宿命在,从小到大就是非常爱读书,非常喜欢去思考这一类的问题,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会想,只是他们忘了或者是他们觉得不能对别人提。实际上我觉得去想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好的,因为去想人生的意义,如果在某个阶段,某个人生节点突然间遇到一个事情,一把钥匙,可能你那个人生的智慧之门就开启了。如果你就是放弃了不想,实际上要醒过来的几率还会小一点儿。

 

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来读《道德经》,读各种经典或者是我们这一生的学习,实际上都是为了找自己。我记得我当时关在房间里的时候,关了三天才出来。其实出来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个能够让我走出来的答案。对,不是因为我同学叫我。我当时看到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理想,摆在你眼前的理想,可能就是在云端之上,然后你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但是你眼前可能会有一级一级的台阶现在的你只需要一级一级地登上,你就能够不断的去接近你的理想,乃至实现它。

 

我当时看到这段话以后,我才想说我眼下的这个阶梯,我能看得到台阶,就是我要先好好上高中,先好好学习,也许有一天,我就能够接近我的理想。所以其实这二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在思考以及实践,我写了好多的文章,光简书上已经一两百万字了,其他的就不用说了,非常多的文章。其实我一直一直都在思考我的人生的意义,直到现在我已经完全知道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了。

 

我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帮助更多有使命感的人践行他们的使命。这个就是我现在觉得我人生整个的意义,所以我最近这一段时间都集中在做这样的事情。虽然听起来有点悬,但是我身边的伙伴跟朋友都知道,我会陪伴大家一个一个的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去激发找到他们内心的那种使命感。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为自己活出一个更加精彩富足的人生!这是我跟我的彦值圈伙伴们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所以说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我整个人生的意义所在,我已经知道我下半辈子要做什么,所以我现在就会特别特别的笃定。

 

其实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一定要去找的,也许它会自己显现。周国平先生曾经说人生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就是其实没有必要刻意去找人生的意义,在它该出现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在于体验。就是你如何去使用你的生命,然后你自己在这段过程当中,都会去找到一个你更喜欢的自己。我觉得这个是每个人可以去问自己的。如果我们困在这个人生意义的话题里面而不去行动的话,你会发现人生真的很没有意义。很多人就是光想不去做或者想太多,做太少就会发现自己活的非常的艰难。

 

实际上,我觉得我自己现在能够活得这么好,一个好大的原因就是我想的多但干的更多。就是我会因为想不到什么,然后就会花十倍以上的努力去做到它,我想到要做什么的时候,我就会去拼尽全力的去做到它,然后也会很自在的去做到。以前很努力,现在很自在,但是都做得到。我觉得这个就是我自己一个又一个的这种人生体验造就了我,现在可以去活出自己生命的这种意义。那实际上,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我只是想说我活出来先走两步,然后让大家知道可以做得到,这个就很重要了。

 

我人生的意义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我要承担社会使命人生使命。这个使命是为我自己的承担,而不是为了任何人。所以说一切都要回归到自己,一切都要放到自己身上去思考,就是你到底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那你想到就现在马上去做好了,而不需要想到那么完备,那么周全,否则就耽误自己好多的时间。我当时如果不是去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且一直去做的话,我今天是没有办法做到像现在这个样子的。过去的20年,我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来践行我自己的人生意义。我也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才去走,所以行动才是最好的捷径,没有其他。

 

我讲这段人生的意义是想让大家体会一下什么是你们自己的根本。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去找一找自己的,那在跟自己连接的时候,看看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想要的是自在还是幸福还是和谐还是快乐还是什么?所有的这个你自己要的东西只有你自己知道,正如我第一天问大家的,你想要拥有怎样的人生状态?那你要先知道这个本,你才能去放空,才能去舍弃,才能让自己真正的进入到那个跟自己对话,然后世界与你无关的那种状态。

 

所以这一章里面的第一个抱元守一,还有抟气至柔,我的理解就是回到最初的那个状态。那么回到这是最通透,刚出生,什么都没有加注在你身上,是最本我的那个状态,其实所有的修行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让你能够回到最初的那个智慧。我经常在彦值圈里说一句话,我说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就像是一颗钻石,闪闪的发亮,有非常多的美好的一面,可是随着成长不断被沾上灰尘,其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把这上面的灰尘给它擦掉。

 

这就是我说的本自具足。你本来就是一颗钻石,只是你没有发现,然后随着不断成长,你本来就有那个天然道德,可是你身边有很多的环境很多的人在影响你,给你很多的认知,给你很多的障碍。其实那些东西可能别人给你的都是好意,但是别人的认知未必都是符合你的,对吧。所以我们在接收了好多的信息之后,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那个“无”就是让你回到自己最初的那个状态,你心里那个声音,心里那个自己,到底是想要什么?

 


2.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第二句话,涤除玄鉴,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玄鉴跟天门开阖应该也是一种练法,我不懂,但是我能感受到那个状态。比如说我经常跟大家讲一句话,你要把身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当成一面镜子观照自己。你可以看得到万事万物来到你的面前,其实都是为了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可以照出你内心的那个自己内心的那个状态。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体会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慢慢练习去体会一下,就是每一个人都是来提醒你的。

 

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其实也有可能会发生一些误判,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所以说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思维认知,而对外界有一个不同的判断。比如说,原来你看一个人好像很讨厌,那可能是因为他身上有某种你很不喜欢的一种性格或者是缺点,可是实际上也是因为你内心特别在意这个部分,所以你会看到那个人身上满是这样的一个缺点,不断地去放大他的这个缺点,然后你就变得一看到她就很讨厌。实际上,那个人身上一定也有很多优点,不然的话,他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呢,对不对?他怎么去爱,怎么有家人,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希望,我们就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经常讲不要去轻易的评判他人,因为你评判他人的时候,实际上你没有意识到那种评判其实是对自己的评判。你对别人看法怎么样,其实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是跟那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不管怎么样看他,他都还是那样活着,而且他不一定知道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你一看到他,如果你能拿一面镜子照一下,你就明白实际上你心里最在意的部分在哪里。比如说我自己,其实我最在意的是别人是不是信任我,所以以前我有时候很不高兴是因为我觉得别人不够信任我,或者该信任我的时候没有信任我,我就会感觉到非常的难受。

 

那当然如果我感觉到别人非常信任我,很愿意支持我的话,我就会十倍以报。这就是我昨天说的一分信任,十分收获。这个就是我做人的原则,因为我特别在意的就是信任这一件事情,相信这一件事情。比如说我有个好伙伴小一,她跟我讨论,她说“我最在意的就是诚信这件事”,因为她如果看到一个人非常的不守承诺的话,她会非常难受非常生气。后来归结了一下好多的问题都是出在这里,就是她看到一个人做了言行不一的事情的时候,她心里就会产生好大的一个愤怒。我们两个常常在聊的时候,其实就是彼此在照镜子。

 

所以说,你如何去判断别人,判断这个世界。如果你有这个觉察的话,其实你可以马上看到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你在意的是什么?那个人其实不是完全指向你想的那个样子,他一定有好多面。他这颗钻石同样是有好多面,但是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个面,你就对这颗钻石充满了判断。实际上有一种更好的跟别人相处的方式就是,当你看到他好的地方的时候,其实你也会发现是你自己好;当你看到他不太好的地方的时候,你也发现其实那是你自己有那么一些可以更好的地方。所以我经常这样去教我的学生,跟我的同事说这样去看世界会开心的多。

 

还有,当你掌握到很多的信息,像比如说这里讲了天门开阖。你收到很多信息,你知道很多时候你怎么能够做到不信口雌黄,不去跟着用自己的个人认知去讲那么多呢?比如说我现在知道好多的消息,我看过好多的书,那我说的话是不是信口雌黄?实际上取决于你讲的、你传播的是智慧还是知识。如果都是自己用心感受到的东西,我觉得是可以去把这些感受分享说出来的。那我如果用自己的分析出来的认知或者得到的各种消息来跟各位说,那就是我信口雌黄了。

 


3.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所以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就是让你明白这些道理,以后能不能去丰富的照镜子,放空自己。就像我说的那个空杯的心态不带各种知见欲去看问题,当你知道很多时候,你能不能保持一个无为的状态,就是你去成就万物,让万物自己生发,而不是去管控他。很多的父母要管孩子,可是你知道这个孩子本我是什么样子的吗?他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吗?他有什么样的性格吗?他需要什么吗?他心里的智慧是什么样子的吗?很多父母都不知道,不知道的时候就盲目去管,实际上很容易把孩子本来挺好的被管得变得不好了。

 

所以我们去找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知道规律而盲目去行动。在这种无明状态下,没有智慧地去行动的话,反而容易好心办坏事。所以时不时让自己回到那种空无的状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要知道自己很多事情不会、不知道,你才能够去接纳,才能去学习。就像我经常讲的,比如你拿一个水杯,如果它里面早就已经装满各种牛奶,你是没有办法再放一杯清水进去的,对吗?你首先要把那个水杯倒空,洗干净,你才能装进新的清水进去。所以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的心智,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状态。

 


4.生之畜之,生而不由,有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所以最后一句话是说,要该怎么做?就是“生之畜之,生而不由,有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帮助别人生命养成就是成就别人,可是却不剥夺别人的权利。就拿父母跟孩子举例,你去养育他但是你也不能随意剥夺他的权利,他有自己去经验,去体会各种事情的权利。反正很多的父母喜欢去代办,去管控孩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帮助孩子,去设计他的人生。出发点固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实际上可能却会让孩子很痛苦。因为他并没有被倾听或者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所以父母要懂得真正去教育。

 

有所作为,却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就是去做该做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做。如果我们只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的话,那是非常不符合这个“道”的,因为你有你的规律,你有你的意志,别人有别人的意志,所以你的“道”并不等于别人的“道”,可能你认为是对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可是其实想法没有对错,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我们都可以拥有我们的想法,同时我们都可以用我们的想法互相照镜子。这样的话,相处起来才能比较融洽,才能比较开心。

 

明明正确,不替他们做决定,包括很多公司的管理也是这个样子。你如何去当好一个父母,如何去当好一个领导,如何去引领或者影响身边的人,实际上这个艺术就在这里。你是去孕育他们,成就他们,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你就要放下你自己,放下你过往的认知思维和惯用的思维模式去倾听别人,然后去关照别人,去打开自己,接纳所有的可能性,把自己倒空一点,然后装进新的一些观点,新的认知,你才有可能不断的生长,不断的去提升自己,成就更多人。

 

这一章一个字“无”,我讲了这么多,实际上因为我觉得这个“无”非常的重要。这个“无”,也就是空。所以像道家佛家讲的这个空、无都是“道”同一个状态。你会发现实际上万法归一,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我是把儒释道、基督教、包括各种教义经典很多都看完了。当然我不能说我全部体会了,就是我看了非常的多,我体会到最后归终的状态就是到了空的状态,那其实你们再去看科学的东西就是宇宙,我等一下可以再找个视频给你们看。宇宙到最后就是空。

 

这章里面也讲了很多道家的法术,修炼的方式。其实道的书我都看的非常的多,各种教义,各种宗教,包括文化很多东西我看完了以后,我觉得其实万法归一。只不过是道家用这样的方式来以术入道,帮助大家去体会那个无的状态。佛家禅定,儒家的静坐,实际上也都是在强调这个空无的状态。所以说世界的本质就是空,要达到这种无我的境界,才能够更好的去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本质。因为在道德经里面经常讲的就是空无,无为而治。所以我今天多花点时间来给大家讲,让大家体会一下这种状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21172052

  • 梁小梅_lq

    收:上善若水,如水般无争。处于高位而不自傲,成就他人而不邀功。世间还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了,保持谦卑之心,平静若水。

  • Echo皓倩

    只要找到你最喜欢的自己,你就是圣人,你就是道,你就是万物,就是万物之一。你本来就是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