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选书《剧变》01-影响一场国家危机的12个因素

2月选书《剧变》01-影响一场国家危机的12个因素

00:00
17:28

书腾鉴书,第一时间为你解读最精彩的外文新书。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蔡书腾。这个月给大家带来的书是中信出版集团即将于今年3月出版的重磅新书——《剧变》,副标题是“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作者是普利策奖得主、经典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本人有幸获得中信的授权,为大家提前分享书里的一些精华内容。当然,这是一本400多页、史料翔实的大部头,不可能在短短几集的时间里充分呈现全书的精彩,因此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在未来购买全书通读。


《剧变》一书通过7个不同国家应对危机的历史,提炼出了一套影响国家危机结果的框架体系,有助于其他国家在面临危机时迅速理清影响因素,从而抓住关键因素,提高危机应对能力。虽然这本书没有专门谈到中国,但对于我们国家应该还是比较有启发性的。此外,尽管这本书着眼于国家层面,但是对于个人应对日常生活危机和全人类应对全球性危机也有所帮助。碰巧我3月份打算讲一本涉及全球性危机的重要书籍,或许连续听完未来这两个月的书,你才会更充分地意识到《剧变》一书的独特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历史教科书,全书都是事件描述和定性分析,不涉及定量分析。其实,戴蒙德自己很欣赏现代定量研究方法的作用,原本他打算在本书里采用这种研究方法,但在花了几个月的心思之后,他发现这个任务只能留到以后的项目中去完成了。这是因为,本书的任务是通过叙述性研究识别假设和变量,随后才能通过定量研究测试这些假设和变量。他的样本只有寥寥7个国家,不足以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而且要把书里的一些定性的概念转化为可以通过数据进行衡量的指标,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所以他的希望是抛砖引玉,通过这本书引发定量的研究。


不过这也不是一本谁都能写出来的定性研究书籍,因为戴蒙德曾不止一次地探访过本书研究的7个国家,在其中的6个国家长时间居住过,会讲其中6个国家的语言。他十分喜爱所有这些国家,在过去的两年里曾再次一一探访过它们,并且认真考虑过移居到其中的两个国家。有了这些亲身经历,再加上他有许多老朋友生活在这些国家,因此戴蒙德对这些国家的了解较为充分。


目前,国家应对危机的系统性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剧变》一书的特点是以个人危机的应对作为参考,研究一个国家如何应对危机。


什么是危机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紧要关头、一个转折点,处于这个紧要关头或转折点时,以往的处理方法已不再能够应对新的挑战,危机感会使我们产生压力,这种压力激励我们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那么,通过个人危机的缩影去观察国家危机有什么优点呢?


首先,个人危机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容易被理解。所以,从个人危机的视角出发,可以使普通人更容易弄清楚国家危机的复杂性。


其次,在个人危机的研究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出了个人危机的不同影响因素的发展路径,其中有些影响因素同样适用于国家危机。


关于个人危机应对的经验,还得从20世纪40年代的一场大火讲起。


19421128日,人潮涌动的波士顿椰林俱乐部突发一场大火。火情迅疾,俱乐部唯一的逃生出口却被堵住,最终,492人在这场大火种丧生,还有数百人因窒息、吸入烟雾、被践踏而受伤或灼伤。波士顿的医疗系统任务艰巨,不仅需要治疗那些身体严重受伤的人,还需要治疗那些心灵受到重创的人,比如火灾的幸存者与死难人员的家属,这些人被悲痛或愧疚所吞噬。其中一名在大火中失去了新婚妻子的丈夫,因为自己把妻子带去椰林俱乐部而自责,最后跳窗殉情了。


面对如此多的心灵受创者,一位精神科医师创建了一种如今被称为“危机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很快被沿用至其他类型的危机处理当中。自1942年起的数十年间,心理治疗师不断摸索、研究危机治疗的方法,危机治疗已经成为许多心理诊所提供的治疗项目和培训课程,本书作者的妻子玛丽实习的诊所也在其中。危机治疗最基本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短期的治疗,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持续大约六周,正好涵盖了一场危机通常最为严重的阶段。


戴蒙德之所以关注危机治疗,是因为从事该行业的治疗师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且共享观察所得,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就影响个人危机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研讨。作者的妻子在危机治疗中心实习的那年,他几乎每周都能从妻子那里了解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并发现了解这些讨论对找出影响国家危机结果的因素很有帮助。


危机治疗师至少发现了12个影响个人能否成功应对危机的因素。


第一项是直面身处危机的现实。这是开展危机治疗的前提。如果缺乏对危机的认识,人们压根儿就不会出现在危机治疗中心,也不会想着自己着手解决所面临的危机。只有在人们承认“我的确身处危机”之后,对危机的解决才有可能取得进展。


第二个因素是愿意承担责任。然而,仅仅承认自己身处危机是不够的。承认自己身处危机后,人们的下一句话往往是“但我之所以会身处危机都得怪别人,是其他人或外在因素导致我的生活如此悲惨。”这样的自我怜悯和受害者心态,是人们逃避个人危机时最常用的借口。因此,解决危机的第二个因素,便是你能否主动承担解决危机的责任。比如你可以这样想:“没错,确实存在外在因素和其他人的影响,但我无法改变其他人,我能全然控制的只有我自己的行为。如果我希望那些外在因素和其他人发生改变,我就得承担责任,有所作为,先改变我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我都不采取行动的话,别人更不会主动地去改变什么。”


第三个因素是划清界限,明确问题。当某个人做到前两点并出现在治疗中心时,那么第一次治疗的重点就是“划清界限”,也就是明确界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身处危机中的人们会觉得生活一塌糊涂、自己一无是处,这时候你需要重新审视自我,看看哪些方面其实是正常运作的,并不需要担忧和改变,哪些方面则确实出了问题,需要作出改变。


第四个因素是向外界寻求物质及情感支持。我们当中大多数成功度过危机的人都会意识到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的珍贵,这些支持来自我们的朋友,或者一些互助团体,比如癌症病人互助会、戒酒互助会以及戒毒互助会。作者本人曾遭遇情感危机,当他的第一任妻子告诉他想要与他离婚的时候,戴蒙德震惊不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给最好的四个朋友都打了电话,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境况。朋友们都很理解作者的心情,因为其中3个人离过婚,剩下1个则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才保住了自己的婚姻。尽管向朋友寻求帮助的举动最终没能让戴蒙德挽回这段婚姻,但这确实成为他重新检视两性关系的漫长过程的第一步,并且让他最终获得了幸福的第二段婚姻。和好朋友的交谈让作者觉得,不是只有他才会遭遇婚姻的失败,并且,就像他们一样,他也有再次获得幸福的可能。


第五个因素是借鉴他人应对危机的方法。除了向他人寻求援手之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他人在应对危机时采用的方法。这些人不一定是你身边的朋友,也可能是历史上的名人。很少有读者有机会认识曼德拉、罗斯福或丘吉尔本人,但他们的传记依然能起到鼓舞人心、启发灵感的作用,很多人把他们看做解决个人危机的榜样。


第六个因素是自我力量。这是一个对解决危机很重要且因人而异的要素。自我力量包含了自信,却又比自信的范围要广得多。自我力量意味着人作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个体,无需寻求他人的认可,也不依赖他人而存活,拥有对自我和对目标的认知,并且接受真实的自己。自我力量包括在压力下保持镇定,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认识现实,以及做出稳妥决定的能力。这些互相关联的品质对于人们探索新的解决办法,克服通常在危机中产生的无力感和恐惧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七个因素是诚实的自我评估。对身处危机的人而言,进行诚实的自我评估,弄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区分应该继续保持的方面和应该做出改变的方面,是做出妥善抉择的基础。你可能会觉得,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诚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需专门强调。但实际上,人们总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欺骗自己。作者本人在年轻时遇到一次职业选择的危机,当时的他就一方面高估了自己的语言天赋,低估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幸好他最终学会了诚实的自我评估,做出了正确的职业决定。


第八个因素是应对过往个人危机的经验。如果你以前曾成功地应对过几次不同类型的危机,那么你对解决新的危机就会更有把握。相反的,如果你过去应对危机时没有成功,那种无助感会一直萦绕左右。过往经历的重要性,可以解释为什么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在面对危机时遭受的创伤通常会更严重。打个比方,如果你失恋过几次,那再次遭遇情场失败时就不会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第九个因素是耐心。面临危机时,人们很少一开始就能找到恰当的应对方法,也许要尝试好多种不同的方法,最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过早的放弃、破罐子破摔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十个因素是灵活的个性。在克服危机方面,灵活的个性远比刻板僵化的个性要占优势。“刻板僵化”意味着故步自封的单一思维,认为凡事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这样的想法对探索其他的方法和破旧迎新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第十一个因素是个人核心价值观。在身处危机时,你必须清楚:哪些核心价值观是你拒绝改变的,毫无商量的余地?比如倾向于欣赏那些在危机面前不背弃家人、不说谎、不偷盗的人。


但是,在严峻的危机面前,许多曾经被看做不可动摇的价值观也会被重新审视。二战时,纳粹集中营里的囚犯不得不背弃“不偷盗”的价值观,因为食物的配给严重不足,要是不偷食物,他们就没法生存下去。


因此,核心价值观也许能让危机的解决过程变得更容易,也可能会使其变得更艰辛。


最后一个因素是选择的自由度,这种自由意味着不受现实问题和责任的约束。假如你身上背负着照顾孩子的沉重担子,或者不得不应付一份强度极大的工作,那么它们多少会给你应付危机带来额外的挑战。


那么,当我们试图理解国家层面的危机时,刚刚说过的12个因素能否套用呢?


一方面,我们不可以简单地将国家看做个人的集合。我们后面会看到,国家危机会引发无数的难题,比如关于领导者、集体决策、国家制度以及其他的问题,这些都是个人危机中不会出现的。


另一方面,我们刚才谈到的12个因素里,大部分可直接套用到国家层面,一小部分则与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有抽象的关联。


参考个人层面的因素,戴蒙德在书中也列出了12个国家危机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1.是否对国家陷入危机有举国的共识;


2.是否愿意承担责任;


3.是否划清界限,明确了需要解决的国家问题;


4.是否能够从他国获得物质和资金方面的帮助;


5.是否可以借鉴他国应对危机的经验;


6.是否具有国家认同;


7.是否能够诚实地对自己的国家做出评估;


8.是否具有应对过往国家危机的经验;


9.是否具有应对国家失败的耐心;


10.特定情况下,国家是否具有灵活性;


11.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有利于还是有碍于危机的解决;


12.国家是否不受地缘政治的约束。


这里头,与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差别最大的是第六项。在个人层面上,第六项是“自我力量”,这种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我们不能说国家具备什么自我力量。但国家也有一种被称为“国家认同”的特质,它囊括了一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特征,这些特征使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是国家自豪感的源泉。


此外,还有一些影响因素在个人危机中不会出现,比如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国家层面的关键作用、国家领导者在解决危机中的角色等等,这些我们在讲述具体国家的时候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


下一集,我们将会从中国的邻国日本开始,探索影响国家危机处理结果的因素,敬请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飞碟巨星周末嘉年华

    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