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在唱歌》莱辛:女性的非洲悲歌

《野草在唱歌》莱辛:女性的非洲悲歌

00:00
22:25

忠实传递价值,解读全球好书,你好,这里是《喜马讲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处女作《野草在歌唱》


我们先来说说这位伟大的小说家多丽丝·莱辛。莱辛虽然是一名英国女作家,但她并非在英国长大。1919年,她在伊朗出生。在莱辛5岁的时候,全家人移居到了南罗德西亚,也就是现在非洲的津巴布韦,父亲在一个农场工作,莱辛就在这里度过了她的少年时光。


莱辛笔耕五十多年,是位极其多产的作家。除了长篇小说,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等。她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英国文坛不老松——时年88岁的多丽丝·莱辛,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这个表述女性经验的诗人,以其怀疑主义精神,火一样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一个分裂的文明,作了详尽细致的考察。"


再来说说《野草在歌唱》这本书。前面我们提到莱辛早年跟家人在非洲生活,这段经历对她的影响非常大。《野草在歌唱》就是以她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展现了白人移民在种族隔离制度下非洲大陆的生活状况,揭露了深刻的种族矛盾与种族压迫,也呈现了一个白人女性在非洲的命运。




《野草在歌唱》对莱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她的处女作,也是她五十多年辉煌文学之路的起点。对于很多小说家来说,处女作通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自传气息。莱辛的《野草在歌唱》也不例外。1949年,莱辛三十岁,第二次离婚,她带着幼小的孩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这部书稿,在1950年以《野草在唱歌》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


为什么说它有自传的色彩呢?倒不是说书中女主人公的经历就是作者本人的经历,而是这部作品动用了作者的切身体验。比如说,小说的发生地是在非洲的农场,而莱辛5岁的时候,就像前面提到的,父亲带着全家去到了津巴布韦的一个农场工作;比如,这篇小说里女主人公的丈夫迪克就有莱辛父亲的身影,他们都在勤勤恳恳经营着农场;再比如,莱辛16岁后做了多种多样的工作,书中的女主人公玛丽也做过类似的工作。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倾注了莱辛自己最贴身的生命经历。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部长篇小说。




(一)


这部小说,写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这个人叫玛丽。


我们都知道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童年的不幸福,往往会导致成年后心理上的缺失。玛丽,这个白人女孩,童年就很不幸福。玛丽的爸爸天天烂醉如泥,妈妈为了维持这个家,跟爸爸又吵又闹,可是一点儿用没有。玛丽在家里生活得很不开心,所以一等长大,她就迫不及待离开了家。


虽然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可是玛丽很争气,她在城里生活,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非常有人缘,大家都很喜欢她。她一直没有结婚,开始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一个人过也挺好。但是等到了一定的岁数,一些东西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在那个保守的年代,一个女孩要是到了一定岁数不结婚,就会被人说三道四。玛丽就面临了这种问题,她身边的人看她还没出嫁,明里暗里拿话讽刺她。玛丽特别难受,原本她觉得自己是个独立干练的女性,现在却成为大家眼中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玛丽并不是一个不想谈恋爱和结婚的女人,其实她也尝试接触过几个男人,可是一到“性”这个门槛,她就无法接受了。正在这个尴尬的时候,玛丽认识了迪克。


爱情是可以滋养一个人的。自从认识了迪克,玛丽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被人嫌弃的老姑娘,而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美丽女性。这都是因为迪克爱着她,宠着她。玛丽和迪克约会的时候,走在路灯下面,迪克不断地偷看玛丽,因为在灯光下面,玛丽看起来美极了。迪克是个农场主,年纪也不小了,可是没有结过婚。他特别期待找到一个可以跟他一起生活的女人。而玛丽,在他看来条件样样好,娶回家一定是个贤妻良母。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玛丽跟迪克结婚了。


爱情很丰满,可现实是骨感的。玛丽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结婚后她跟着迪克到了乡下的农场,一开始样样都是新鲜的,两个人相处得也很开心。玛丽对迪克的态度是母亲对孩子的态度,迪克很听她的话。玛丽说要他干啥,他就去干啥。可这不是玛丽想要的。她其实想要一个比自己坚强的男人,她希望把迪克磨炼成这样的人。


如果迪克的意志力确实比玛丽强,那玛丽一定会很爱迪克,也绝不会再怨恨自己遇到的不是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个人。可惜的是,迪克不是这样的人。迪克的内心总是非常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玛丽。可以说,这种不平等的心态,最终也导致了两人婚姻上的悲剧。


玛丽嫁给迪克,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幻觉。只有在迪克的眼中,她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可是自己有没有那么爱迪克,玛丽并不十分确定。这么多年来,玛丽一直是一个人生活的,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但现在不一样了,两个人生活,就要学会迁就。这个过程让玛丽不舒服。好多又新鲜又危险的事情发生,让她本来井井有条的生活变得乱糟糟。


首先,随着爱的激情过去,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开始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在城里生活惯了的女人,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农场,她必须找些事情来打发时间:买花布做垫罩,买门帘、窗帘等等来装饰屋子,做缝纫工作、刺绣、粉刷墙壁、看书……这些事情都做完了,面对她的依旧是无穷无尽的时间。


除此之外,她还要面对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就是迪克原来的黑人用人萨姆森。玛丽很惊讶地看到,虽然萨姆森是个佣人,但他跟迪克的关系可非同一般。他们像亲人一样非常亲密。玛丽之前从来没有跟佣人打过交道,现在作为农场的女主人,她一时间很紧张。不过,玛丽是个会努力学习的女主人,她开始学习黑人的土语,这样才能跟那些黑人打交道。


之前,萨姆森跟迪克的关系一直很融洽,玛丽的出现,让萨姆森以为他们会和谐相处,谁知并非如此。玛丽处处监督着萨姆森,这让萨姆森很不爽,最后居然辞职不干了。玛丽又找了一个新的用人,结果那个用人很糟糕,没多久玛丽就把人给解雇了。迪克让她别这样对待用人,这让玛丽很气愤。


那迪克这边呢?他能否察觉得到玛丽的这些烦恼?很可惜,他是个粗人,只热爱着自己的农场,每天都忙着下地干活。前面我们提到过,莱辛的父亲热爱田园生活,所以他带领全家来到了非洲的农村。而迪克的身上,有一部分原型就是来自于莱辛父亲。书中有一段话写到了迪克对土地的热爱,“迪克的感情不像城里人那么多愁善感。迪克对于风声鸟语,土壤的气息和季节的变幻,一直非常敏感,除此之外,对其他任何东西,迪克的感觉都很迟钝。离开了这个农场,迪克将会枯萎,死亡。”


我们都知道,夫妻之间如果没有共同的爱好,就非常容易产生矛盾。玛丽和迪克之间就是这样。玛丽在农场待得太不开心了。她不愿意跟迪克下地干活,家里又热得要命,只能靠淋浴来降暑。而迪克呢,反而批评她不该这么浪费水,因为这些水都很金贵。这让玛丽气得要死。她还让佣人去刷那个脏得要死的浴缸,结果刷了一天也不给佣人一口饭吃。迪克知道后,又和玛丽说佣人也是人,也需要吃饭。两人总是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闹矛盾。


另一方面,迪克经营的农场也好不到哪去。邻居查理去迪克的农场看了一下实际情况,他认为迪克做的那些事情都不能挣钱,所以劝迪克不要瞎忙活,要好好经营,可是迪克不听查理的劝告。查理说:如果你以后有孩子了该怎么养活他们呢?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迪克想尽各种不切实际的办法来挣钱,比如养蜜蜂、养猪、养兔子,可是都一一宣告失败。


至此,玛丽对迪克算是看透了,她最终决定离开迪克。可是回到城市后,玛丽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适应城里的生活,想要回到结婚前的生活幻梦也破灭了。就在这时,迪克也追到城市中来,苦苦哀求,玛丽没有办法,只好跟着他回到了农场。


人生最怕的就是失去希望。没有了希望,每天只能活在浑浑噩噩之中。玛丽就是这样。过去,她亲眼看着妈妈每天为了生活绝望地挣扎,现在她觉得在自己身上也看到了同样的下场。这让她特别难过。


本来以为生活就这样没有指望地混下去,但在不经意的时候,希望的曙光又会冒出来。迪克生病了。这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玛丽没办法,接过了管理农场的重担。可是她发现这是一个机会,自己也特别喜欢这份工作。


之前玛丽远离农场,缩在屋子里。现在却愿意接手这个农场来摆脱贫穷。玛丽在看农场的账目时,发现迪克经营农场的失败和经济上的困窘。等迪克病好后,玛丽跟迪克说出她的想法和建议。迪克承认她说的有道理,但却并不想去改变。玛丽心灰意冷,想离开农场,然而迪克却深爱着农场。关于未来,他们都各有打算。


其实玛丽不是没有尝试过,比如说她尝试过种烟叶,不过计划失败了,她对于未来的幻梦又一次彻底破灭了,书中有一段写到:“这几个星期对玛丽来说实在太可怕了。在那短短的一段时期里,她把一切都看明白了,没有一点儿错觉。她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迪克,看清了他们夫妇之间的关系,他们和农场的关系,也看清了他们自己的前途——所有这些事实,她都看得一清二楚,就像真理本身一样黑白分明,她再也不对将来寄予丝毫的奢望。她知道自己这种带有悲观色彩的犀利眼光并不能保持多久,这也是事实。她带着辛酸的心情、梦幻般洞察世事的目光,跟着迪克到处跑,最后她对自己说,今后再也不要向迪克提什么建议了,也休想刺激迪克去明白事理。那等于白费精力。”


生活再一次失去了希望。不是没有努力过,但努力换来的却是惨败的结果。最终,玛丽感觉身心疲惫,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来兴趣。


前面我们提到过玛丽是白人女性,在那个年代,白人高高在上,奴役和压榨着黑人。玛丽对黑人很不好,她解雇和鞭打过黑人,而且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错的,反而认为是天经地义。当迪克把被玛丽鞭打过的黑人摩西带了回来,让这个黑人做用人时,玛丽是很不放心的。可是摩西干得很好。玛丽无法挑摩西的刺。一次玛丽去捡鸡蛋,正碰到摩西在洗澡。摩西盯着玛丽,希望玛丽走开。玛丽感觉受到了冒犯,对摩西火冒三丈。等摩西回到厨房时,玛丽让摩西擦拭已经擦干净的地板。


玛丽还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特别容易发火。后来玛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现在的形象,不由得哭了起来。她感觉自己太累了,而未来是黑洞洞的,没有指望。迪克回家后,他们继续吃着相互不交谈的晚餐。迪克发现玛丽哭过,也明白不是摩西的不对。他要求玛丽好好用摩西。玛丽有气无力地答应了。


白人是从来不把黑人当人看的,而玛丽之所以恐惧,是因为玛丽逐渐认识到了摩西也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男人。玛丽既恐惧又着迷,而摩西在玛丽哭泣着求他留下来的过程中看懂了玛丽害怕的心思。摩西帮助玛丽照顾生病的迪克,还督促玛丽吃饭,总之摩西开始在家里变得举足轻重。玛丽对于这种局面毫无办法。


前面我们提到玛丽曾经接待了隔壁农场主查理夫妇。这个时候查理又来了。其实查理一直想要兼并了迪克的农场,好做自己的牧场。查理来到迪克农场,看到农场不算好不算坏,一直勉强维持的状况,又看到玛丽的疯癫、摩西的无礼,感觉很愤怒。他提出买下迪克的农场,让迪克和玛丽走出农场去度假。迪克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而玛丽无动于衷。


于是,迪克找来了一个年轻人马斯顿来管理农场。马斯顿亲眼看到摩西给玛丽穿衣服,感到很震惊,而摩西无所顾忌,反倒是恶狠狠的。摩西现在掌控了玛丽,玛丽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一次,玛丽看到马其顿,跟他说:“我到这儿来已经很久了。我自己也记不清有多久了……我本当早就走了。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结果没有走成。我也不知道当初干吗要来这儿。但是现在的情形可两样了。完全两样了。”玛丽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她的面色显得那么可怜,一双眼睛像是两个痛苦的窟窿。玛丽又说道:“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弄不懂。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呢?我并不是有意叫事情发生的。可是摩西始终不走,摩西始终不走。”玛丽放声哭了出来。马斯顿不忍心把这个情况告诉已经迪克。


玛丽现在是个废人了,过去她想过种种办法,想脱离这种让人绝望的生活,可是越挣扎就越陷到生活的烂泥中。迪克也是个废人了,他是个病人,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管理农场。反倒是摩西,这个被白人看不起的黑人,掌控了他们。现在马斯顿接管了农场,摩西害怕他们会惩罚自己,就偷偷地逃走了。


但玛丽知道,自己迟早要被摩西杀死。她有这个预感。过去,她对黑人非常严苛,也很不友善。现在她要付出代价。有一天,摩西偷偷回来,把玛丽杀死了。玛丽的丈夫迪克紧接着发了疯,隔壁的农场主查理开车过来看情况,寄宿在迪克家里的马斯顿知道一些玛丽的情况,可是查理和警官都不想听。


从众人的反应来看,玛丽很不待人见,他们都倾向于同情迪克;对于杀人犯摩西的反应,也能看出南非白人与黑人的实际状况。书中有一个细节写到:“迪克已经精神失常,痴痴癫癫地自言自语,刚走出矮树林,过不久又走进去,双手抓满了树叶和泥土。警察们注视着他,只能听任他自行其是。他虽然疯了,毕竟是个白人,黑人是不能去碰白人的身体的,即使是当警察的黑人也不行。”由此可见,黑人地位非常低下,是需要向白人乞求生存资源的“奴隶”。


就这样,玛丽的一生在书中开始,也在书中结束。小说的结构也是简单的,全书一共十一章,第一章玛丽被家里的黑人仆人摩西杀死,第二章到最后一章,顺序讲述了玛丽的遭遇。我觉得小说最动人的地方,就是作者让我们完全代入进玛丽这个人物,看她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平常的女人变得疯癫,直到最后惨遭杀害的。玛丽为何被黑人所杀?她跟这位黑人有什么仇恨?大家为什么会讨厌玛丽而同情迪克?就像是电影常用的手法,一开始就告诉你事情的结局,然后抽丝剥茧地为你慢慢道出缘由。




(二)


好,整个故事已经向你讲述完毕,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本书究竟想表达什么?最具代表性的主流解读,比如说“白人在非洲的殖民统治”“种族歧视”等等,这样解读当然不错。小说里的确也写到了白人殖民主义的残暴和罪恶,白人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有多严重,还有穷苦白人生存状况也非常艰难,等等。但是如果撇开这些殖民、种族标签,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一对男女生活的悲剧。他们努力过、挣扎过,可是无济于事,在残酷的现实之下都败下阵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远在中国,读这本书还是会被打动的原因。


好,莱辛的《野草在歌唱》就为你解读到这里,节目文稿在音频下方,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乖乖龙_n1

    感觉像siri在说话

  • 海棠朵朵1026

    AI念书,听众的吸收率大打折扣,影响挺大的。

    蜜糖清心 回复 @海棠朵朵1026: 真不明白很多主播语速很慢大家都怎么听的反正我一般都是倍速听,,,偶尔原速听真是受不了那么慢的语速,很多主播极其慢的语速播的听了耳朵都疼死了

  • 江天旖色

    这个缩写太失败了,不知所云,毁书

  • 只是一个路过的仔

    这个不行啊,声音跟个ai一样,就离谱。

  • 游似

    有点像库切的《耻》,白人自以为是黑人的主人,结果却被黑人控制,甚至杀死,二者可做互文性阅读。

  • 听友231309332

    主播把这么好的文章播的太差了。

  • 阿谬

    这谁写的文案……女主人和黑人的矛盾冲突到底是什么都说不清,简直无法吐槽……

  • ucg5ht7m36atrem1uugh

    这个主播是机器人吗?一点感情都没有,太难听了

  • 南海钓鱼佬

    声音不错了,别那么苛刻

  • 在一颗小星星下

    这个声音一点也没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