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正文
埃及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从法老文明的末期开始,埃及就频繁遭受外族的入侵和统治,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化逐渐被漠视和遗忘。
在法老时期,古埃及人信奉多神,为众多的神灵建造神庙,制作形状各异和材质不一的神像,绘制神与人交流的彩色壁画和浮雕。
基督教传入以后,埃及人逐渐皈依这个在教义和仪式等方面与他们之前的宗教有很大差别的宗教,希望通过禁欲和修行达到死后复活的目的。至公元七世纪,埃及可以称得上是基督教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公元639年,阿拉伯军队进入埃及,意味着拜占庭帝国在埃及的统治宣告结束。阿拉伯人带来了新的宗教——伊斯兰教,他们把信奉基督教的埃及人称为科普特人。阿拉伯军队征服埃及当然有传播伊斯兰教的目的。
但是,对于来自阿拉伯半岛相对贫瘠地区,并且把打败拜占庭帝国视为更大目标的哈里发奥马尔来说,获得埃及的财富可以说同样重要。完成征服埃及的任务以后,阿慕尔·伊本·阿斯在写给奥马尔的信里描写了埃及的富饶程度。
他说,一个被他攻克的城市当中有四千座别墅,每个别墅里至少有一个浴缸;这个城市里缴纳人头税的犹太人数量就达四万,供皇室成员取乐的设施不下四百处。
这座让阿斯大开眼界的城市就是亚历山大,一个被称为地中海明珠的城市。据说阿斯手下的几个军官住进别墅里,意在享受胜利的果实。在哈里发的明令禁止下,这些人不得不离开。
奥马尔还命令阿斯,把都城建在远离亚历山大,并且朝向东而不是北的地方。福斯塔特位于今开罗以西,它实际上是建在罗马帝国时期的兵营遗址之上。
阿斯在另一封信里向奥马尔保证,他将向麦加派遣一队驮着财宝的骆驼队,当第一峰骆驼到达奥马尔身边的时候,最后一峰骆驼刚刚离开埃及。从阿拉伯军队征服埃及到1798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埃及并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对埃及的实际统治,埃及一直处在不同的伊斯兰王朝管辖下。
有的统治者属于逊尼派,有的属于什叶派,他们的统治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在埃及建立政权并行使权力的目的并无二致,那就是搜刮并享受埃及的财富。
尽管法国军队征服埃及有时被美化为发现之旅,意思是古老的法老文明被发现,促成了象形文字被破译和埃及学的诞生,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出兵埃及主要是因为埃及占据的重要战略位置。
在无法借助海军直接登陆英国的情况下,拿破仑希望,占领埃及可以切断英国与印度洋地区尤其是印度之间的便捷的贸易线路,从而削弱英帝国的霸主地位。拿破仑之后,埃及成为法国与英国争权夺利过程中的一颗棋子,无论是其中某一国的利益,还是两个国家共同的利益,都是建立在损害埃及利益的基础上。
费迪南·德·莱塞普不择手段开凿苏伊士运河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在埃及行使统治权的是名叫赛义德的总督,他在名义上受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导,实际操控他的是西方列强,尤其是法国和英国。
蜷缩在夹缝中勉强保住位置的赛义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放弃或者说出卖埃及的利益。1854年,赛义德同意莱塞普成立运河公司,为开凿苏伊士运河筹措资金,埃及政府占有公司44%的股份,法国投资客占据52%股份,从技术层面排除了埃及从中获益的可能性。
此外,莱塞普不仅强迫赛义德提供开凿运河所需的五分之四的劳动力,而且在尚未动工的时候就为法国获得了99年运营权。可以说,莱塞普实际上就是要空手套白狼。
1869年,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巨大工程开始了,数百万万埃及民工先后在工地劳作,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十年的开凿期里,冤死在疾病和劳累中的人数达十二万之多。
让今天的人瞠目结舌的是,莱塞普被法国人奉为民族英雄,甚至有一个桂冠诗人用如下的字句歌颂法国人驱使埃及人建造苏伊士运河:
干活去呀!法兰西的兄弟们,
为全世界开辟这条新的道路!
这里留下过你们先辈英雄们的足迹,
像他们一样,
在金字塔下勇敢无畏地斗争,
四千年的历史在凝视着你们!
是的,为全世界!为亚洲和欧洲,
为那些被黑夜笼罩的遥远国土,
为狡诈的中国人和半裸的印度人,
为那些快乐、自由、仁爱和勇敢的民族,
为那些邪恶的民族,为那些受奴役的民族,
为所有那些被上帝遗忘了的民族。
在开凿运河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南部种植园遭受破坏,国际棉花价格飙升,客观上为盛产长绒棉花的埃及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适时种植和收获棉花,赛义德要求减少在工地劳动的埃及民工人数。
莱塞普当然不答应,埃及政府只好支付三百万英镑的违约金。法国人正好用这笔钱购置了疏浚船,后来证明,如果没有这些机器,运河可能无法开通。当赛义德的国库被清空,国家濒于破产的关键时刻,英国提议赛义德从英国贷款,而英国政府提供贷款的前提是埃及出售它拥有的的运河股份的四成。
1869年,苏伊士运河这个浸透了埃及人血汗的工程终于完工。赛义德特意准备了盛大的庆典,他把运河开通视为埃及融入欧洲的开端。
为了讨好西方列强或者说为了显示埃及已经获得了欧洲的承认和尊重,赛义德邀请了众多欧洲政要和显贵,其中包括奥匈帝国皇帝、法国皇后,作家左拉,易卜生。
赛义德还曾特意邀请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为此盛典创作一部歌剧。威尔第出席了运河竣工典礼,只是过后才完成《阿依达》,它的首演是在新落成的开罗大歌剧院。
事实证明,埃及用自己的财力和人力,在自己的领土上,为西方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发财并取得对世界实行霸权创造了条件。穆罕默德·阿里开启了向西方开放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他的继任进一步强化了这些措施。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埃及西化的趋势逐渐加强,数量很大的年轻人到西欧多国留学,学成以后归国,目的是把埃及建设成像英国和法国一样的发达国家。
但是,不仅工业化没有如期而至,反而埃及背负的西方债务越来越重。受过西方教育的埃及精英们开始反思埃及从十九世纪初走过来的效仿西方的路程。
他们深刻意识到埃及如同英国和法国一样,是一个民族国家,而且从历史悠久程度评断,埃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认为摆在埃及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埃及要由埃及人自己治理,埃及人应当把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些精英眼里,阿里家族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代理人,而英国和法国推行的所谓合作政策不过是赤裸裸的殖民主义。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埃及人对英法的仇恨逐渐加剧,大有一触即发之势。1882年,爆发了以军官阿拉比为首的军人主导的大规模游行。总督陶菲格虽然撤换了首相,但是并不能平息民众的愤怒。
英法向亚历山大派遣舰队,目的是稳固陶菲格的权力,结果更加激怒了民众。陶菲格从开罗逃到亚历山大寻求英法军舰的庇护。不久,英国出兵控制局势,并占领苏伊士运河两岸,埃及此后便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克罗姆是英国驻埃及总领事,从职位上说,与其他国家派驻埃及的外交官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因为有英国占领军作为后台,从1883年至1907年卸任,克罗姆可谓埃及的统治者。
他不能容忍任何人提出异议,事实上也很少有人敢这样做。卸任的时候,克罗姆在开罗大剧院发表告别演讲,只有三个埃及政客赏光。他离开开罗的时候,英国人不得不先封闭所有的道路,并且派军队把守克罗姆通过的道路。克罗姆不仅被授予勋爵,而且获得总数达数万英镑的奖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站在英法一边,估计不下两百五十万人以各种形式参战。战争结束以后,埃及人试图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1922年,埃及名义上独立,结束受英国托管的状态,军事管制被废除,但是法鲁克王朝的君主只不过是傀儡,埃及的生杀大权仍然在英国手里。
因为,英国保留了四项权利,第一,有权保护埃及不受外国侵略和干涉;第二,保证英帝国在苏伊士运河上的航行安全;第三,保证外国在埃及的利益以及埃及少数族群的安全;第四,保证苏丹的特殊地位。
这些限制性条款实际上使得埃及的独立等于一张空头支票。1936年,埃及又被迫签订《英埃同盟条约》,意味着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当然,掌握权力的绝大多数埃及人为大土地拥有者,这些土地上种植的棉花能否出售,以什么价格出售都决定于英国的棉花市场,一句话,他们的经济利益与英国在埃及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
埃及民众的反英情绪重新高涨。越来越多青年下级军官也对英国的占领和法鲁克王室的腐败感到不满,他们重新高喊埃及属于埃及人的口号,要求废除英埃同盟条约,改变现行制度。
1938年冬,纳赛尔、萨达特等志同道合的军官结成秘密团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在军队中开展自由军官运动。
1945年,以纳赛尔为首的爱国青年军官成立了名为“自由军官组织”的秘密团体,该组织的宗旨是结束英国对埃及的占领,推翻法鲁克王朝的腐败统治。
当时在位的法鲁克一世于1936年继承埃及王位,他在生活上极端腐化堕落,除了嗜赌,他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行窃,出席各种活动时经常顺手牵羊,据说他甚至偷过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怀表。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为了赚取回扣,作为国王的法鲁克一世竟然购买过时的武器提供给参战部队。
自由军官们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义的时候,法鲁克一世正在亚历山大海滨夏宫享乐。从首相打来的电话中,法鲁克一世得知一小撮持异见的军官正在策划政变。他叮嘱手下采取镇压措施,然后便重新回到赌桌。
1952年7月22日晚,忠于国王的将军们赶到位于开罗的陆军总部开会,部署如何镇压自由军官组织。获悉当局正准备采取措施,自由军官们决定先发制人。他们逮捕了忠于国王的高级军官,并且包围了王宫。7月23日凌晨时分,自由军官组织控制了电台、电报局、警察局和政府办公大楼。
民众大力声援和支持起义的官兵,迫于形势,法鲁克一世于7月26日签署退位声明,然后流亡到意大利。法鲁克一世年仅六个月的儿子继位,称福阿德二世,但政权由新成立的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控,纳吉布任主席,纳赛尔任副主席。
革命指导委员会任命纳吉布为埃及首相兼陆军大臣大臣,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原有的《宪法》。第二年,纳吉布宣布永久废除君主制,成立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纳吉布担任第一任总统兼总理。
年仅一岁的福阿德二世退位后,流亡法国。从血缘上说,法鲁克王朝的先祖是穆罕默德·阿里,他于十九世纪初在奥斯曼土耳其默许下获得统治埃及的权力。
在被称为“七月革命”的自由军官起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纳赛尔。不过纳赛尔不仅年轻,而且此前在军队和政界名不见经传,没有任何影响力。相比之下,纳吉布是五十多岁的高级军官,不仅温和宽厚,而且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立下战功,在军队、政界和民众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七月革命中,自由军官组织以纳吉布的名义发布了第一份胜利公告。纳吉布与纳赛尔的政见不同。纳吉布相信,军队的职责不是掌控国家,而是确保国家权力掌握的民众手中。纳赛尔则坚持认为,实行平民政治意味着军队放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权利。
虽然纳吉布担任第一任总统,真正掌控权力的是纳赛尔。1954年,纳赛尔软禁了纳吉布,于1956年正式成为总统。之后,纳赛尔推行中央集权制,扩大总统的权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人。
纳赛尔推行了企业国有化政策并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不仅建造大型公共项目,如阿斯旺大坝,而且完全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纳赛尔开启了强权政治以及在阿拉伯世界扮演领袖角色的序幕。
不过,肥沃的土地和农产品到了现代已经远不是促成并支撑强国的基础。埃及资源有限,人口迅速增长,十九世纪由阿里推行的工业化半途而废,至今依然是传统的农业国。
长期以来穆斯林与科普特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强人统治下才能得到控制,而这种政治模式导致政府腐败和低效。埃及这个拥有悠久传统的国家在全球化、信息化迅猛的世界中何去何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复旦大学的金寿福,下期再会。
老师声音有些嘶哑。
老师讲的很好,就是录音效果太差了。
谢谢。
应该讲历史本质,不应该夹杂太多自己的意见。
声音效果太差了
听着累,听不清楚
《埃及考古专题十三讲》已读完,第一二讲金老师是主讲人,前沿知识,对于了解古埃及,这本书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个老师的真的懂埃及历史吗?拿本书照本宣科也就算了,竟然还有常识错误,苏伊士运河压根不是在赛义德统治时期竣工的好吗
英法对埃及除了掠夺还是掠夺!称为“白金”的埃及棉成为西方有钱人的身上衣。当然,岂止棉花!埃及为什么被英法殖民?因为它的分裂、多次遭外族侵略、多宗教、多民族、没有文化、历史的认同、没有民族向心力....这些都是埃及沦为殖民的内在因素。纳赛尔上台,强人政治、集权,有它的的必然性。不然,能收回苏伊士运河所有权吗?可能建阿斯旺水坝吗?当然,像纳赛尔这样的人物肯定是争议性人物。